书城文学湖畔随笔:怀念一棵树
25001200000010

第10章 印象海南岛

亚龙湾沙滩

亚龙湾也叫“牙狼湾”,位于三亚市区东25千米处,是一个三面群山环抱着的海岸线,形成一弯新月。

在我眼中,亚龙湾是一个巨人从广场向前屈伸双臂,怀抱中的海域便是。双臂之外是一望无际、波涛起伏的南海;双臂之内,是有50多平方公里平滑如镜、碧波荡漾的内海;巨人的双臂便是群山相叠、悬崖峭壁、乱石如笋的山脉。

沿广场而下,一条8千米长、100米宽的海滩便出现在眼前。怀着朝圣般的心情,使我这个终年依山而居、出门爬坡的西北汉子终于见到了大海。

虽说是冬天,但在海南,其实是没有冬天的。有的,只是冬季。

海南的冬天,首先是春天。

朝阳,懒懒地照着,像是晨起慵妆的少妇。她一敛炎炎长夏的暴烈脾气,伸出温柔的纤纤玉手,情意绵绵地抚慰大地,满是爱抚和温馨。

在宁静的港湾里,海面缓缓地舒展着,平静得如同蓝天一样辽阔、深远。海水湛蓝,天空也湛蓝。海风拂来,温柔得如同乖顺的小猫,直往怀里钻。

仰卧在沙滩上,心静如水,眸澄如画。远处,峰峦叠翠,帆影点点,有几只海鸥,在海面的天际翱翔,不时地在天与海之间划过一道悠长的弧线。

海滩上,沙粒细如面、软如棉、黄似金,踩在上面使脚心的皮肤感到透心地痒,十分熨帖。时而,微风簇拥着浪花与游客追逐、嬉戏。

在这片沙滩上,有一块用长绳圈定的海面游泳场,看着一个个身着泳装的男男女女在海中畅游,我这个“旱鸭子”心里早就发痒。当我****着身子扑进大海的刹那,清凉略带咸味的海水抚着我的每一寸肌肤,亲吻着我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这是我第一次在大海中“裸”泳。

我浮游在水中,仿佛躺在一块巨大的缎面上,海水轻抚,阳光照耀,我竟然有了一种重回母亲怀抱的感觉。那感觉,就如胎儿还在母体中孕育,还和母体联结,无欲无求,只静静地从母亲身上吸取着养分一样。

过了一会儿,远处连天的波涛怒吼着向岸边涌来,拍打着岸边那块块奇拔、嵯峨的巨石,击起冲天的浪花,好似卷起千堆雪。而巨浪撞击所发出的吼声,如滚雷箭矢,惊心动魄。

面对辽阔深远,博大湛蓝的大海,除了敬畏与仰慕,我感到自己只是一粒漂浮的尘埃。我努力地捕捉着心里的那一线灵光,我凝思******的深不可测。

平静时,轻轻地哼着眠歌,温柔如母亲哄娇儿睡觉;发脾气时,追逐着,喧闹着,凶悍得像一匹受惊的烈马。这大概就是海的性格吧!

大海是灵性的,灵性的大海,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潮涨潮落。人生,不也如同涨落的海潮吗?

人生在世,有潮涨,亦有潮落;有诸多令人高兴的事,亦有诸多不顺心的事。守住宁静心态,安度恬然而平淡的生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见微知著,豁达人生,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有樊笼之困,利禄之争,烦恼之扰,你就悟出平平淡淡方为真的深邃内涵。

呀诺达热带雨林

如果把海南喻为一颗明珠,那么位于三亚的呀诺达热带雨林便是明珠上的一颗宝石。

呀诺达热带雨林位于三亚市郊35千米处,它是我国唯一地处北纬18度的热带雨林,是海南岛五大热带雨林精品的浓缩,堪称钻石级的雨林景区。

早晨,沐浴着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我们出发了。车子在蜿蜒的半山公路上爬行,山体扑面而来,像一堵堵墙,又像一扇扇紧闭的门扉,似乎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不大一会儿,我们便到了目的地。果然,名不虚传。在这个号称“绿色天然氧吧”的热带雨林中,山奇、林茂、水秀、谷深,是名副其实的海南岛的“香格里拉”,世外桃源。

景区内每位工作人员都面带微笑,伸出手做“V”字形,不时地向我们热情地招呼“呀诺达”!当初,我并不懂得他们在说什么。经导游解释,才知道自己失礼了。

“呀诺达”,在海南本土方言中表示一、二、三。景区赋予它新的内涵,“呀”,表示创新;“诺”,表示承诺;“达”,表示践行。同时“呀诺达”又被意为欢迎、您好!表示友好和祝福。可见,一个公民素质的高低,能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沿小径,我们穿行于长达数千米的峡谷森林中。在这植物王国里,有一棵树龄超过千年的大榕树,它庞大的根系将中间的一块巨石团团抱住,树下长着众多的植物,都被大榕树伸出的强健枝条网在其中,就这样它为自己撑起了一片天空,在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后,整棵树与巨石几乎融为一体,树根的错综复杂,树干的枝繁叶茂都堪称生命的奇迹。这棵树当地人称它峒主神树,峒主是黎族人的山神,在黎族人的眼中,每一片天地都有山神掌管,一切山川、河流、湖泊、树林、飞禽走兽尽由山神统领,自然界是由山神统治的,肆意地从山神的领地砍伐、狩猎都将遭到山神的惩罚。“呀诺达”之所以生态保护得这样完整,与黎族人对山神的敬畏是分不开的。

绕过大榕树,便是通往森林腹地的石阶盘道,蹊径曲折,松柏夹道,阴森之下,怪石嵯峨,一景奇于一景。碗口粗的紫藤有的如巨蟒绕树三匝;有的似蛟龙蜿蜒于岩崖之上;蒲葵摇着阔大的绿扇,荡起阵阵春风;油棕举起巨大的翮羽,意欲抚摸青天;大王棕傲然凌云,如同挺胸凸肚的伟丈夫;槟榔树仪容亭亭,宛若清纯可人的少女。岩石之上,松柏或立或卧,一处胜于一处,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凛然浩气。在这片森林中,还有枝叶婆娑的凤凰木,躯干笔直的椰子树,如云的菩提树……千百种,万千顷,化作“天接云涛连晓雾”的浩瀚绿海,浸润在四面的海魂中。

置身于此,感觉自己的灵魂脱离了尘世中的喧嚣和嘈杂,卸下了生活中的烦忧和纷扰。顿觉五脏六腑被洗涤过的清爽和惬意,人与自然达到了一种超然的默契并敞开心扉。

走过一条雨林栈道,忽然眼前出现了瀑。从高处欢笑着跌落,纯粹的自由落体。那飞泻而下的瀑,仿佛洁白的练,那撞击岩石飞溅的水花又像山间盛开的白兰。山体仿佛浸透了水,只要有岩石的缝隙就往外溢,或大或小、或急或缓、泠泠作响。与瀑的轰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窃窃如私语”的境界。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重峦叠嶂,群山环抱,树木郁郁,环境幽绝。仿佛置身于九天之外,如入瑶林仙境,真是“别有天地非人间”!这使我突然想到张贤亮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发现美是一种角度,而使这种美转化为生产力,那就需要一种非凡的创造勇气。

1973年初,张贤亮先生突然“下海”,创办了华夏西部影视城,成为文人下海的代表。他以70万元不到的投资,短短十几年发展到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而作为“全国最佳影视拍摄基地”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以其集旅游与影视于一体的独特价值和文化资源已转化成为商品,它已经将其颇具“民族”的“地域”的东西变成了全国性、世界性的资源。在此拍摄的《红高粱》等多部大片,曾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到此感受影视文化与民俗文化,影视城成为向外宣传宁夏的一张名片。

张贤亮先生以一个现代文化人睿智的眼光靠向世人“出卖荒凉”而做大做强了自己的企业,更重要的是他以一个中国作家兼儒商的双重身份,在创业中满怀着与文学一样的人文情怀,践行着他的一贯承诺:我就是要给大家文明的待遇!

这就是特色,与时俱进的宁夏特色!

海南作为我国最早开发的沿海经济特区之一。它更具有超前的经济发展意识。海南岛除了丰富的地下宝藏,如石绿富铁矿和羊角岭水晶矿等,地面上还生长着几乎所有的热带作物,生产橡胶、咖啡、可可、椰子、槟榔、胡椒等,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又十分丰富,再加之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可谓旅游、休闲的最佳选择。

一方山水,孕育一方胜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海南人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做大做强了自己的旅游产业。海南人是靠出卖“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而赚来了国内外游客大把大把的钞票。在海南旅游,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就是“身体掏光,钱包掏光,美景看光”的“三光”政策。意思是到海南没有强健的身体不行,一天到晚拉练似的游览累垮你的身体;钱包掏空就是不管带多少钱,有你消费的地方,直到你毫无分文,打道回府;美景看光就是海南美景甲天下,而“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就成了“海南归来不看景”了。

当我们走出呀诺达热带雨林时,已是中午时分。正午的阳光,精心擦亮的那面火镜,晃得整个天空都红透了。此时,你只有脱下夹衣外套,换上单衣短裤,以至穿起脱鞋,才能接得住她这腔滚烫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