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突围中的农村
25002200000001

第1章 《突破重围的农村》序

徐勇

摆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它呈现的事实,它引发的思考,它展示的人格,都是一般书所难以具备的,并形成了其独特的魅力。逐字逐句的阅读打动了我,也相信会打动你。

这部书对问题的感受为常书所不及。在现代化进程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今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经常提及的“三农”问题总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将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不是将工业、城市和市民视之为“问题”,就在于在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三农”作为传统因子,背负着工业社会所不具备的重负。这种重负有来自于自然历史的。中国有着世界最为发达和悠久的农业和农村文明,但自工业文明时代来临之后,其天生的脆弱性便暴露无遗。至今中国农业还没有改变“望天收”的格局。这与超越自然的工业文明相形见绌。这种重负还有制度性的。当西方列强挟带工业文明重力敲开中国大门之时,中国就走上了工业文明的不归之路。但中国进入工业文明的初始积累只能依靠内部,主要又是占产业、财政、人口大部分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围绕国家工业化战略设计了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的相当部分是不利于甚至限制农村和农民的。如统购统销及其相应的户籍制度等,农民难以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三农问题”的重负还有来自于治理性。在两种文明交替的大国,社会因素增多和复杂化,治理的难度超过历史任何时代。正因为如此,以解决农民问题起家和见长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在解决“三农”问题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失误,甚至造成灾难性损失。当然,人们现在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愈益深入,出版的著作也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相比之下,本书对问题的感受则是常书所不及的。本书的重要特点就是将“问题”从纸上引向“现场”。它展示出了当今农村发展的种种难题和困境。如作为农民“命根子”的土地产权归属问题、作为农业命脉的农村水利问题、农民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公共领域和村庄建设问题、农民负担的体制性问题、农民权利和权益问题、乡村治理和乡村组织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长期积累而短期难以解决的难题。由此构成了当今农村发展的一道道重围。作者将本书定名为《突破重围的农村》十分贴切。它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展示,告诉人们那种以为中央发出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农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此问题不再的想法是何等的天真!

这部书对问题的思考为常书所不及。自从“三农”成为一个“问题”以来,人们比较多的是列举现象,然后根据罗列的现象开出各种有用无用甚至有害的“处方”。可以说,自20世纪以来,为“三农”问题开列的处方不胜枚举。当西方列强以工业文明敲开中国大门之时,便动摇了中国“以农立国”之国本。由此有了“以商立国”、“以工立国”、“回归农本”等诸多主张。直至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战略。这一战略无疑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基础。但战略目标的实施却有一个过程。农村发展战略的“大问题”解决之后,还存在许多农村如何发展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不解决,大目标也难以实现。《突破重围的农村》一书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展示常人所不及的问题,更重要是能够发出常人所不及的思考。这些思考是作者自己根据实践经验悟出来的,其观点与流行的观点往往大有不同。如作者认为,在农村土地产权问题上,人们看到的主要是农民的经营权,而很少关注农村集体所有权,集体因此被“虚化”了。农村土地流转是近年来的“热问题”,但作者却保留了一份“冷思考”,认为不可急于流转,更不能“运动式”流转。由于农民是社会弱者,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他们的权益和权利。本书作者也十分重视,并非常真诚地为农民的艰难和疾苦“鼓与呼”。但他并没有与一般人一样停留在对“弱者的道义同情”这一层面,认为不能因为同情弱者而不正视弱者的弱点,不能因为要维护他们的权益而忽视他们所应尽的义务。一般人认为民主是个好东西,产生于乡村的村民自治更是激起许多人民主联想。但在作者看来,民主不仅在于形式更在于其内容。没有民主的内容,这样的民主能爽吗?诸如此类的观点尽管还可以商榷,但不乏真知灼见。其价值就在于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能够引人深思,而不是鹦鹉学舌。

这部书作者的人格魅力为常人所不及。之所以本书对问题的感受和思考为常书所不及,重要原因是作者特殊的人格魅力。这些年,“三农”问题成为热门话题,谈论或者研究的人甚多。其中有一部分如“伪球迷”一般,只是图个热闹并不当真,自然也无真知灼见。还有些人尽管很认真,但只是纸上谈农,想象力丰富,实在性不够,建设性意见自然也不多。本书作者是农民的儿子,出自农家。后来在乡镇工作13年,其中任乡长3年,乡党委书记8年,有丰富的乡镇领导实践经验。我曾经说过,在中国各个层级干部中,只有乡镇一级的干部是“管民的官”,乡镇以上都是“管官的官”。管官的官尽管层级高,但有“官场的规则”,比较容易管。而“管民的官”尽管层级最低,但因为管的是民,也就是直接与民众打交道,因此更有难度。民虽然无位,却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思想情感。乡镇干部从本质上说是个“农民头”,是农民领袖,即农民领导者,其治下都是农民。这一角色决定了他们的“农民立场”,他们只有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才能取得农民的信任和拥戴,当好“农民头”。本书所展示的问题,为改善农民生存和命运的呼吁,都充分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的一份沉甸甸的深情。他对待农村和农民的态度是认真的,绝不是“伪球迷”那般凑热闹。同时,作者又是一个农民领导者。作为领导者不仅仅是道义的同情。他深知这一“弱势群体”本身确有弱点。他没有因为他们处于弱势而放弃对他们的理性分析。但这种理性分析不是冷冰冰的鞭苔,恰恰相反是作者对生育他的土地和养育他的农民的一种更深沉的爱。正因为如此,尽管本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但这种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更好的建设,为了农民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和未来。

虽然本书是我见到的农村著作中少有的值得一读的书,但是也存在不足。作者长期担任农村干部,但从其履历看,他更多的是农村读书人和农村干部,并没有多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体验。这对于他深入理解农民的生存、行为和情感受到了限制。他可以批评指责农民思想和行为的“落后性”并强调要改造农民,但农民行为总有其根源和动机,并非凭空而来。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不仅仅要改造农民,更要改造农民的管理者。新中国建立后数十年时间我们改造农民的手段方式还少了吗?但为什么农民没有能够改造好?在众多社会群体中,为什么单单要提“改造农民”,如果换一个提法不是更具有人情味吗?作者从事乡镇管理有丰富的经验,他基于实践经验提出来的观点也的确有独到性,比作者在书中所鄙视的“精英”更有价值。但也没有必要自认为真理在手。因为作者的真理很有可能是“局部真理”。这是我经常给乡村干部所说的,要防止将自己亲身经验产生的结论普遍化。因为你的经验毕竟是局部经验。当今中国农村一是千差万别,二是千变万化。个人的经历和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自认为自己生活在农村,并以在农村工作多年,就以为普遍真理在手而随意指责他人,就可能出现经验主义。在与作者交谈中,我觉得他还是比较谨慎的,没有以所谓“农民代言人”自居,更没有自认为为农民说了几句话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从此就以为真理在手的“农民领袖”的骄狂。

同时,作者毕竟没有受到严格的学术训练,此书的文字还有些粗糙。可能正如我们的农耕方式一般具有“粗放性”。但是,未精耕细作的田野自有其原生态的价值。这本书展现的事实,所引发的思考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那些尽管精细却似曾相识,千人一面的著作。相信你可以读后收益不少。

2010年7月14日于大雨中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