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25021300000012

第12章 大漠戈壁名石品鉴

在中国北疆,广袤无垠的大漠戈壁滩上散落、蕴藏着五颜六色的漂亮石头。千百年来,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也没有人知道它的价值,更不曾想到,它在中国当代赏石文化史上,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大漠戈壁精灵的主要产地,就是大漠深处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新疆哈密市。

◇阿拉善戈壁石

从宁夏银川市驱车穿越贺兰山三关口,经戈壁公路行100多千米,就可以到达阿拉善左旗。自阿拉善左旗驱车北行300多千米,临近中蒙边界的苏红图,就是举世闻名的左旗戈壁石的老家。

阿拉善戈壁石的开发与现状

阿拉善戈壁石,集中产于苏红图东西走向在200千米长的火山带上,大约形成于一亿多年前,此后火山仍有喷发。最早发现这种彩色石头的人,是地质工作者。20世纪90年代初期,银川石友开始跟随地质工作者进入戈壁,当时放眼望去,满滩的石头不知从何处挑起。1995年起,看到戈壁石价值的当地牧民,在他们熟悉的戈壁滩上拣起了石头。因为不断有人来买石头,当地的牧民迅速加入捡石头大军,不少人从捡石头到收石头,再开石头商店,很快富裕起来了。

有眼光的阿拉善石友,带着左旗的石头南下上海、两广等地,继而几乎跑遍全国,阿拉善精美的奇石,被全国石友熟悉并喜爱,一个新的赏石名牌打响了。20世纪末,戈壁滩的石头越来越少,人们开始囤积石头,经营已从粗放向精细转变。新世纪以来,在戈壁滩上找石头已经不是件容易事,很多人开始向下挖石头,资源日益枯竭,阿拉善戈壁石已成珍稀藏品。

阿拉善戈壁石的品种与鉴赏

阿拉善戈壁石资源丰富、品种众多。在苏红图一带的戈壁滩上,已发现十几种可供观赏的戈壁石,其中最著名的有沙漠漆、大滩玛瑙、碧玉和葡萄玛瑙等品种。

沙漠漆

严格说来,沙漠漆并不是一个石种,凡是符合它生成条件的石头,如玛瑙石、碧玉、木化石、各种风砺石等,都可以镀上一层沙漠漆。因为沙漠漆名声太大,已经约定俗成,本文单列石种给以推介。

沙漠漆主要产于苏红图以西的恩格尔乌苏。生成沙漠漆的戈壁滩,都是历史上地表或地下水丰富的地区。由于地表水的浸润,或者因为毛细作用导致地下水上升,经过水中金属矿物质的长期浸染,在石体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这就是常说的沙漠漆。沙漠漆需经水长期浸染,一般要有数百年岁月,时间越长漆膜越厚。

沙漠漆一般以中、小型为主,小型的石头更为普遍。由于水中多含有铜、铁、锰等金属元素,沙漠漆形成的颜色丰富,主要有黄、红、褐、黑等,又常有复合色、渐变色,色彩多变亮丽。由于戈壁风沙长期抽打,沙漠漆表皮润滑光亮,手感如玉。

大滩玛瑙

在苏红图西北方向,有一片面积约300平方千米的戈壁滩,称为大滩。20世纪90年代以前,滩上布满了璀璨夺目的玛瑙石、碧玉等各种风砺石,由于产量大、质量高,大滩玛瑙也成为阿拉善的品牌名石。

因为不同火山口的差别,大滩各段所产玛瑙有差异,以中段所产的量大质好。大滩玛瑙有黄、红、白、紫、粉、褐、蓝等颜色,十分丰富。时有两色、多色、俏色玛瑙,则更为抢眼。大滩玛瑙多呈微透明状,质地纯净,表面光洁,石皮老到,表面少有沙漠漆,手感如玉。

碧玉

碧玉在戈壁滩上都有分布。由于含金属元素化合价的差异,碧玉色彩绚烂纷呈,主要有绿、红、紫、黄、橙、褐、黑等色系。更有双色和多色碧玉,流光溢彩,柔和亮丽。碧玉也多有沙漠漆镀膜。红、黄色碧玉基体,纹理中黝黑的漆膜,真是色彩的绝配。

碧玉以中小型为主,质地细腻、肌肤光泽。偶见造型石,非常难得。碧玉多不透明,硬度较大、致密性脆,要注意不能摔碰,以免破碎。

葡萄玛瑙

葡萄玛瑙产于苏红图的额尔登温都尔—被称为“神山”的地方。它埋藏在玄武岩的缝隙中,开采如采煤一样,打井挖洞非常艰难。目前有十几支队伍在“神山”作业,采区巷道纵横百米以上。垂直深度60米以内,浅层葡萄玛瑙矿的开采已近尾声,深层的前景难以预料。葡萄玛瑙包裹有白色高岭土,须用钢针、水冲一点点清理,很费工夫。

葡萄玛瑙以珠大粒圆、质地透润、色彩艳丽、形态多变为石界推崇,成为阿拉善戈壁石中的骄子。

石闻追踪

小品戈壁的价值

2005年初,台湾青年艺术家周伟权先生,从多年收藏的小戈壁石中,精选出100件(套),编辑出版了最早的戈壁石组合集《纵怀》,受到两岸石友的关注。同年,台湾中年赏石收藏家陈荣昌先生,以人民币300万元,换得《纵怀》雅集中的全部赏石作品。此事加深了石友对戈壁石的认知,戈壁石小品组合成为热议的话题。

周伟权先生在回答石界媒体提问时说:“那些具有浓郁艺术气质的雅石作品,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喜爱,其市场表现较原石也就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即使出于功利的原因,市场也会朝着艺术性的方向走去。随着雅石艺术创作探索的进一步深入,被创作者赋予了情感和创作激情的雅石作品,还会得到更高的价值认定。”

陈荣昌先生说:“300万元确实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每一张钞票长得都差不多,而100件石头长得却千差万别,各有趣味。300万元收藏了一个青年雅石艺术家的阶段性创作成果,这个钱,我觉得花得很值。”

阿拉善戈壁石的收藏与价值

阿拉善戈壁石,是中国当代最早作为观赏石收藏的石种,它的整体特征一是通体圆滑、绝少棱角,二是小型居多、各具形态。这对于把玩石来说都是绝好的条件。

戈壁石的收藏

阿拉善戈壁石资源虽已近尾声,但是在藏家、商家、市场等处,仍有相当的存量,市场机会较多。

阿拉善戈壁石,也不乏人物、动物、器物等造型石,这类具象石深受石友喜爱,价格一路走高。收藏象形石要注意品相完整,人物、动物要有神态,器物要有特色,或者可以作组合石配件,这样日积月累,自然会成系统。

阿拉善戈壁石的色彩丰富,选择时要注意颜色纯净,没有杂质。两种以上颜色的戈壁石,要格外注意收集,这种俏色石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十分珍贵。

优质的阿拉善戈壁石温润如玉,皮壳光滑亮泽,手感细腻。藏家要仔细分辨优劣。

戈壁石的修治

阿拉善戈壁石的名气很大,价格一路走高,精致的奇石已非常难得。但市场上时常会有精巧美石意外出现,经过仔细了解后发现是加工过的石头,主要有染色、粘接、打磨、抛光、喷砂等手段。石商一般只对戈壁石的局部进行加工,并且做工精细,成品涂好油或蜡,石友不经意间很难觉察。

经过加工的戈壁石,色泽暗淡,肌理走势不自然,颜色过度生硬,仔细辨认可见磨痕。用开水浇烫,表面光泽消失,粘接处的胶痕也会翻卷。加工的戈壁石是工艺石,也可以做装饰,但是没有收藏价值,藏家要小心甄别。

戈壁石的价值

20世纪中期,在产地的一苹果箱戈壁石,只卖人民币50元。几年以后,一枚小品精美的戈壁石,可以卖到上万元甚至更高。稍大些的精品戈壁石,价值已达数十万甚至百万元。现在有不少有实力的当地藏家、商家,开始到外地回购以前流走的精品戈壁石,市场价格一路走高,升值空间仍然较大。

石友们手中优质的戈壁石,早已升值很多,市场上仍然有淘宝的机会,收藏与投资为时不晚。

石闻追踪

阿拉善戈壁石回“娘家”

2003年,新疆石友用3000元从阿拉善左旗买走一方戈壁石“白菜”。2010年,阿拉善左旗石友周先生,在新疆石友家看到这棵“白菜”,当即用3万元买下带回左旗。据阿拉善石友评价,现在这棵“白菜”身价已过百万。

2000年,阿拉善奇石街一位石商从玛瑙山以32000元购得一块戈壁石。这位石商很快以18万元的价格售出。这块戈壁石几经转手,2008年,这位石商从外地以32万元的价格购回,并称不会再轻易出手。

由于戈壁石精品日益稀少,阿拉善左旗石友在全国各地寻觅散落的好石头,想方设法买下带回“娘家”,充实自己的店藏或家藏。其中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很多石友早已“不差钱”;二是阿拉善当地与外地的石价,形成差距不小的“倒挂”。

◇哈密大漠石

哈密是新疆的东大门,古丝绸之路过玉门、出敦煌,便来到被称为“西域禁喉”的新疆大漠石主产地哈密市。哈密大漠石产区北至伊吾,西至鄯善,南至大黑山,在这广阔的大漠戈壁中,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成为中国大漠戈壁名石的宝库。

哈密大漠石的开发与现状

哈密奇石的市场,始于20世纪末期,标志着哈密奇石收藏已经初具规模。此前不断有外地石商到哈密,以每千克几角钱的价格,成车成吨地将大漠奇石运走。哈密的石友、石农在这奇特的交易中,逐渐明白了这些大漠奇石的价值,于是大规模的奇石开发展开了。

在哈密南湖戈壁滩,在东天山伊吾县淖毛湖,在众多产奇石的大漠中,哈密人以无畏的精神,纵深大漠几十千米甚至数百千米,无数次进出大漠,将这些亿万年前的精灵,运出戈壁,创造了哈密奇石令人瞩目的成就。

哈密大漠奇石十年来的开发,发现了众多的石种,开办了市场,举办了石展,将哈密奇石带到各地,推向了全国。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奇石资源也日益减少,供求矛盾越发突出,人们的意识有所突破,藏精品、玩文化的风气形成,哈密人对大漠奇石的鉴赏水平踏上了一个新高度。

石闻追踪

大漠中生死寻石人

2002年6月,四位宁夏石友,驱车到哈密南湖大西沟寻找硅化木。戈壁夏日酷热,蒸发量极大,由于车辆出了故障,饮用水不足,四人全部死亡。

2003年夏,几个哈密石友到南湖戈壁滩上寻找硅化木,因为戈壁酷热难耐,其中一人突发心脏病死亡。

2004年11月,一位在哈密做奇石生意的上海邵先生,和同伴开车到罗布泊寻找风凌石,途中因寒冷引发伤寒而死亡。

还有一些人在哈密南湖戈壁滩一带探石,因迷路、车辆故障等原因,历经艰险,九死一生。

近年来,由于奇石而引发寻石人命丧戈壁滩的事件,每年都会发生,有人就在戈壁滩上发现了一些不知何时罹难,早已变成干尸的探宝人。

哈密大漠石的品种与鉴赏

哈密的大漠戈壁石品种非常丰富,散布在广袤的大戈壁中,但每类石种的总量却不大,造成名品的稀缺。同时新的石种又不断出现,给石界带来惊喜。于是哈密就成为石友淘宝的乐土。多年来,哈密大漠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有木化石、风凌石、玛瑙、泥石、蛋白石等品种。

木化石

哈密木化石,主要产于哈密以南100多千米南湖煤矿周围,是最优质的硅化木。作为有较高赏玩价值的哈密硅化木老货,具备以下的特质:

其一是地表石。裸露在大漠中的硅化木,经过风沙长期磨砺,表皮光泽润滑,与地下挖出并经过加工的木化石,不可同日而语。

其二是硅化程度高,造型、纹理变化多样。

其三是色彩有棕、黄、红、黑等色,谐调柔和,有玛瑙质地的通透光泽。

风凌石

哈密风凌石,主要产于哈密以南三百多千米的马蹄山一带。哈密南湖多处都有发现,是哈密奇石中产量较多的品种,主要有以下特点:

其一是造型丰富,变化多样。哈密风凌石有景观、古堡、人物、动物、器物等各种形态,细微处结构巧妙,极具观赏、收藏价值。

其二是色彩多样,有黑、灰、白、红、黄、褐等颜色,更兼有俏色、多色搭配,常有出其不意的视觉冲击。

其三是质地优秀。哈密风凌石质坚而润,部分风凌石呈半透明状,大部分都有天然石皮。

近年来又发现玉质风凌石新品种,除具有风凌石的特质外,还更加鲜亮光泽、通透娇美,受到石界的喜爱。

玛瑙石

哈密玛瑙石,主要产地哈密以北,东天山伊吾县的淖毛湖一带,距哈密260千米,翻山越岭,道路十分艰难。淖毛湖玛瑙滩面积约40平方千米,玛瑙质优色艳,突出的特色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是品种众多。有缠丝玛瑙,平行柔美的曲线构成各种图案,非常别致;有碧玉玛瑙,是碧玉与玛瑙的共生体,色纹相映衬,富丽雅致;有闪光玛瑙,转动时可见纹理间光带闪动,富有情趣。

其二是色彩丰富。哈密玛瑙色彩娇艳,有红、黄、绿、黑、白等,色彩齐全,更有俏色如夹心糖果、充馅蛋糕,让人垂涎欲滴,成为受追捧的热门玛瑙石种。

其三是纹理变幻无穷。哈密玛瑙石的纹理变化多样,有缠丝纹、水浪纹、彩带纹、圈眼纹、云雾纹等不一而足,形成哈密玛瑙的特色。

石闻追踪

新疆小品风凌石价格屡创新高

2008年,哈密石友刘先生的一件20厘米的风凌石“如意”,在西安石展上以40万元的价格卖出,创造了当时小品石的高价。

2010年底,一位新疆石友的一件20厘米的风凌石“寿星”,以69.8万元成交,刷新了新疆小品石的价格纪录。

近年来,人们的精品意识日益增强,新疆小品单石、小品组合石被市场看好,优秀的奇石价格屡创新高,这正是赏石收藏火热的表现。随着赏石文化的普及与发展,精品奇石的价位还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泥石

哈密泥石,是各种泥石中的最优质的熟泥石,质、色如紫砂。哈密泥石产于哈密以南九十多千米的南湖戈壁滩上,目前发现的三个泥石坑,每个面积约20平方千米。南湖泥石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是质地细腻,观感上佳。

其二是颜色以紫棕、绿色为主,色泽纯净无杂色。

其三是纹理流畅,富于变化。

其四是石皮明显,易出包浆,手感极好。

最近在距哈密以南400千米的戈壁深处,又发现了一处新泥石产地。这种新泥石以纯黑色和铁灰色为主,纹理更加深刻,包浆也更加古旧。

哈密泥石以它似古旧紫砂的老到,古朴醇厚的味道,成为文房中的清供。

蛋白石

哈密蛋白石,早在10年前,就在哈密以南数百千米的大黑山发现,近年在哈密以南的戈壁腹地又有发现。这种白色而带漆色的大漠奇石,有着独有的特色:

其一是洁白如玉似瓷。哈密蛋白石,有的半透明温润如玉有蜡质光泽,有的洁白如瓷有玻璃光泽。另有一种黄如鸡油,极为鲜亮。也有银包金相融一体,更为奇特。

其二是哈密蛋白石都有沙漠漆沁色,多为黑色、红色,与白色质地相映成趣。

其三是哈密蛋白石有老到的石皮,大多可作天然手件把玩,手感如玉,古味很足。

哈密大漠石的收藏与价值

哈密是新疆大漠奇石的最大产地,由于开发较晚,也是中国当代赏石的后期宝库。

哈密风凌石与其他戈壁石比较,变化更加多样,颜色更加丰富。不足之处是部分风凌石棱角分明,可观赏而不耐盘玩。后来发现的玉质风凌石,以其温润的特质,弥补了这些许缺憾。

哈密大漠的独特奇石是泥石与蛋白石。泥石质、色如紫砂,细腻且富于纹理。置于案头古朴典雅,握于手中包浆醇厚。蛋白石有似和田老玉者,通透玲珑,温润且有柔和的蜡质光泽,多有如和田子玉的沁皮,更添几分韵味,于手中盘玩,古气盎然。哈密大漠泥石与蛋白石古朴醇厚的味道、适合把玩的特质与中国传统文玩十分契合,是文房清玩的首选。

哈密东天山北麓淖毛湖一带的玛瑙石中多有如糖果、糕点等美食般的俏色玛瑙,色彩娇嫩,令人垂涎,是一种极有特色的石种,成为有心人的专宠。

哈密大漠石的开发已有十几年,价格从刚开始的整车千八百元,到现在每件几百、几千、几万元。2008年,一件20多厘米的玉质风凌石,以40多万元的价格成交,这是迄今为止哈密大漠石成交的最高价。

哈密大漠石开发相对较晚,其特点是地域广阔、品种多、产量不大、不断有新石种发现。哈密大漠石目前仍有存量且价位不高,市场升值潜力巨大,被称为赏石的后期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