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六道集
25051400000027

第27章

音釋

音務。野鴨。

鴟梟

上音笞。惡鳥。食小鳥。下音驕。不孝鳥。大則食其母。

音據去聲。老婦也。

灌佛

浴佛經說。人浴佛施錢寶。當分三分。一供佛。二供經法。三供僧用。

音欣。熱也。又光盛也。

桔槹

上音戛。下音高。汲水機也。

音徇。古或以土或木。作偶人。同殉葬。末世無知。以人同葬也。

音豚。聚米穀器。俗名穀圍。

餛飩

上音魂。下音吞去聲。厚味。或麵或米粉作。內有饀。或圓或匾。亦名匾食。

音悲。補也。益也。附也。

同叫。

晃昱

上音黃上聲。寬明也。下音欲。日光。

寧波府鄮縣

附郭。鄮音茂。

烏石山

在鄮山阿育王寺東南十里。石上有袈裟紋。明顯可觀。

吳中石像

一維衛佛。即毗婆尸佛。一迦葉佛。浮海而來。在蘇州城內開元寺。康熙九年。有寄住僧法慧。募人裝金。使工匠改像為時相。全失本真。不久法慧與匠人俱亡。十九年。余到開元設供瞻禮。惋慨無已矣。

梵語塔波。或云窣堵波。或云浮圖。華言聚相。是藏佛舍利之塚。謂如來於三大無數劫。福慧熏修。眾德之餘。聚成舍利。或如來成道說法等處。皆建塔以表遺跡。或有舍利。或無舍利。悉名佛塔。使人天瞻仰。滅罪生福。此方不達。以為風水。始由浙江錢塘江。每年數次。潮水忽至。浪頭湧高二三丈。溺舟壞舍。忠懿王。使力士射之不息。永明壽禪師。勸王建六和塔江邊鎮之。其潮遂寢。今時潮至。浪高不過數尺。因此後人效之以為風水。亦由如來德所加被福人。然須潔淨。不可穢污。方有徵驗。

舍利

此云佛身靈骨。釋迦如來涅槃。以悲願力。從胸湧出三昧火。而焚金軀。成末舍利。八斛四斗。大如豆或如麻。能放光現瑞。變化非一。天上。人間。龍中。起塔供養。滅罪生福。雖云八斛四斗。然亦出於數量之表。凡有緣求者。皆得之。

八難

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四長壽天。五北俱盧州。六盲聾瘖瘂。七世智辯聰。八生在佛前佛後。此八皆為障道。不得見佛聞法。故名為難。

八關戒齋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婬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華鬘。不香塗身。七不歌舞倡妓。不往觀聽。八不坐臥高廣大牀。九不非時食。前八名戒。後一午後非時不食名齋。合名八關戒齋。惟聽一日一夜受。或六齋日受。或十齋日受。或隨有暇日。即受。要從戒師明曉戒律者受。由受持此戒。即關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門。為人天路。出世因。成佛作祖之根本。功德不可思議。詳載諸經論。及八長養功德經。今亦集已成秩。名八關齋法。

齊武帝。永平元年。帝幸華林園。設八關齋戒。帝微時避難揭陽山中。累石為浮圖。忽有一樹生其側。狀如華葢。後帝不豫。詔諸沙門祈佛七日。天香滿殿。

梁高祖武帝。造光宅同泰寺。國內普持六齋八戒。

周孝宣帝。重隆佛日。造素像四龕。一萬餘軀。寫般若經。二千卷。六齋八戒。常弘不絕。

魏孝武文帝。諱日上中興寺。建八關齋。中食竟。從臣袁敏孫等。更進魚肉。帝怒。並與免官。詔六宮舍女。皆持年三長齋。月六日受齋戒。

隋文帝。開皇十年。歲旱。詔曇延法師。率眾祈雨。雨不降。帝問何故。對曰。事由一二。帝遣京尹蘇成。問一二之意。延曰。陛下躬萬机之政。羣臣致股肱之力。雖通治體。然俱愆玄化。欲雨不雨。事由一二也。帝識其意。敕有司擇日。於正殿設儀。請延升御。座授八戒。羣臣以次受訖。方炎如焚。而大雨沛然傾注。帝悅。自是延每入朝。必親手奉御饌供之。詔興法師入太與殿。授菩薩戒。復詔天下正五九月。及六齋日。不得殺生命。

開皇十三年。冬十月。智者大師。過岳州。為刺史王宣武。授戒法。沙門曇捷等。請講金光明經。其俗聞法感化。一郡五縣。一千餘所。咸捨漁捕。

晉簡文帝。有烏巢太極殿。召曲安遠筮之曰。西南女人師。能除此怪。時尼道容。住歷陽烏江寺。召見。帝以華置席下。驗其凡聖。容所坐華不萎。謂帝曰。陛下當奉行八關齋戒。自然消弭災怪。帝如言行之。羣烏運巢而去。敕建新林寺以居之。

侍郎白居易。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嘗勸一百四十八人。結上生會。在鉢塔寺。依如大師。受八關齋戒九度。

建業

即金陵。秦併天下。改為秣陵。吳時改為江寧府。高宗改建康。南聚寶門。外直道。名長干街。因名長干塔。永樂改為報恩塔。僧史略云。晉孝帝中。劉薩訶至丹陽。望見長干有異氣。於光處掘地。得舍利三顆。爪髮各一。於是造塔。一級藏之。後增至三級。康僧所求舍利。亦藏其中。梁天監元年。立長干寺。出塔舍利及爪髮。髮青紺色。伸之隨手長短。放之則屈為蠡形。於是高大其塔。名阿育王塔。元末燬。永樂十年重建。純用五色琉璃磚瓦。凡九級。每級八門。舉高十四丈。照耀雲日。上設黃金珠寶頂其輪相露盆鈴鐸。皆用銅。今無知者。易為銕。塔時放光。或燈。或佛。或聲震如雷也。丹陽縣。在鎮江府。東南九十里。鎮江府。在金陵東南三百里。

雲蓋山

○釋守顒。因供僧資物有餘。而僧無食堂。念曰。既無食堂。可將僧餘物造堂。以供僧食。遂造之。後代住持智禪師。夜坐丈室。忽聞焦灼氣。及枷鎖聲。視之。乃有荷火枷者。枷尾倚於門閫。智驚問曰。汝為誰。答。前住當山守顒也。不合將供僧物。造僧食堂。故受此苦。望為估直食堂。填設僧供。乃可免耳。智如其言。為償之。一夕夢顒謝曰。賴師力。獲脫地獄。生人天中。三生後。復為僧。今門閫。燒痕猶存(出僧傳。并人天寶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