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续志
2514300000054

第54章 托疾病众将登府门2

第54章 托疾病众将登府门2

“霍叔起来陪灵儿玩嘛,嘿嘿。”关灵撅着小嘴说道。

“呵呵,等什么时候霍叔不困了就陪你玩哦。”

“不要,对了霍叔,遥儿姐呢?她现在都不来找灵儿玩了。”灵儿傻傻的看着霍亦,拽着他的手指来回的摆动。

“你遥儿姐姐有事不在府中,不过多久就会回来了。”

“你骗人,关叔说遥儿姐姐再也不会回来了!”说完关灵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霍亦凝视着关灵,心中想起关遥,一阵酸楚泛起,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一把抱住关灵:“灵儿乖,以后霍叔陪你玩噢,不哭不哭。”霍亦一边擦拭着泪水一边安慰关灵。

“霍叔,遥儿姐姐是不是死了?”

“没有,霍叔过些日子还要娶你姐姐过门呢,傻孩子。”

“我要遥儿姐姐,呜呜,我就要遥儿姐姐!”关灵喊了起来,清儿赶紧走进来将灵儿抱起:“灵儿乖,你霍叔困了要睡觉了,下次霍叔会去看你的噢。”

霍亦翻了个身,将头埋进被子里呜咽不止,清儿凝望着伤心的霍亦,心中更加悲伤,哭着将关灵抱了出去。

霍亦白天睡觉,一到晚上便起身坐在堂中发呆,他害怕晚上睡着,也不想吃饭,感到十分无助,什么事情都提不起他的兴趣,一连好几天都是如此,弄得妍儿与清儿整日以泪洗面。

这一天,荀展突然造访,霍亦也觉得过意不去,便出来相见。

“文公,昨日吴主孙权病逝,新君孙亮登基,天子准备东进了,这两日定会找将军商议。”荀展焦急的说道。

霍亦一惊,现在可不是东进的时候啊,赶忙穿起朝服进宫面圣。

汉兴殿中,熏香袅袅,霍亦与糜照、郤正、杨戏等重臣全部在场。

“诸位,朕意欲东进伐吴,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刘谌发话了。

“陛下,臣以为不可,东吴乃是盟国,丞相当年费劲心里方才使得两家重归于好,此时当蓄力北上,而非东征孙吴也。”糜照进言到,一旁的其他臣子也表示赞成。

“不然,如今孙权新亡,正是东征之时,等取了东吴,以两国之地而敌曹魏可也!”这时杨戏站了出来说道。

“胡言乱语,东征孙吴要耗费多少国力杨大人可知晓么?”郤正斥责道,杨戏脸上挂不住,面露不悦,郤正继续说道:“如今我国历经大事,正当积蓄国力以待天时北上,倘若东征孙吴有失,届时曹魏与孙吴并力来攻,岂不危矣?”

“爱卿说的在理。”刘谌笑了笑。

“陛下,郤大人所言甚是,此时的确应该蓄力于汉中,屯养士卒,积蓄粮草。”糜照进言到。

“但是孙吴既立新君,却不派使者前来,乃是蔑视我大汉之威也,朕心甚为不平。”刘谌显然对孙亮的做法十分不满意,一边的霍亦则闷不吭声。

“臣以为,可命霍将军为江州都督,总领巴郡及涪陵郡人马,尔后陈兵与边境问罪,一来显示我蜀汉国威,二来霍将军善于养兵,可让其训练江州各路人马,以北北伐之用!”郤正道出了霍亦的想法,但是这样的话不能由霍亦说出口。

“咦?郤爱卿此计甚妙!”刘谌转头看了看霍亦:“文公,今日身体是否安好?”

“回陛下,但要用得到臣,臣便死命以赴!”霍亦下拜说道。

“好,呵呵,朕拜霍亦为江州都督,即日赶赴江州赴任,尔后出兵东吴,勿要失了蜀汉颜面!”刘谌笑着看着阶下的霍亦。

回到府中,霍亦感到精神好了一些,但还是不能去想关遥,只有不停忙才能让自己分神不去想念,这次前往江州正好是一个契机,如今天子似乎是不太信任霍亦,将霍亦一手带起来的一班大将分散开来,霍亦驻屯江州,天子只给了荀展、马修、傅佥、黄崇、夏侯道和项冲。霍亦知道这回镇守江州,可能一辈子都呆那了,便将清儿与妍儿、魏嫣等人全部搬走,毕竟霍亦没有家室,天子也不会不同意,清儿三人见霍亦这两日心情好转,况且换一个地方兴许对霍亦有好处,个个兴奋无比,欢快的收拾行装随霍亦东进江州。

江州是个比较大的城池,虽然比不上成都、汉中,但也有数十万人口,大街之上一样热闹非凡,一到新的府宅,三个丫头便欢喜的上街给家里添置新物件,霍亦看着她们忙活的样子,心里也泛起阵阵暖意,只要不想去关遥,心情就会好一点,晚上三个妮子好好的做了一大桌的饭菜,傅佥、荀展等人并各自的妻子都美美的跟着大吃了一顿,酒宴之上,荀展更是没命的闲扯些话题,好让霍亦开心,霍亦心里知道他们的用意,心中十分感激,可越是这样,霍亦越是会想起关遥。

没几天便入春了,新年的第一天,国号正式更为“汉兴元年。”这一年正好霍亦三十岁,霍亦突然发现自己老了,起码是心老了,对于女人,霍亦似乎全然没有了兴趣,他总是觉得关遥还在身边,关遥是自己的妻子,而且自己只要一个妻子,霍亦每日都是伴着这样的想法入睡。

霍亦命夏侯道驻守涪陵,这个家伙训练士卒很有一手,霍亦有意将他培养为一员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便让他负责训练涪陵郡的五千人马,等候霍亦调用,这几天,霍亦找来荀展和马修,没日没夜的研究霍亦的新想法,那就是“军纪。”和“军制。”对于军制的改革,霍亦现在也只能在自己的地盘试行,第一个提出的便是“顶衔制。”战场之上,一旦主将身亡,便由下一级军事将领担当,以防止军队瞬间溃散,对此,荀展和马修都不同意,理由是如果这样,那主将本身的安全便得不到保障,主将下面的将领也会时时盯着主将的位置,甚至有歪想法的人还会盼望主将身死呢,一言予以否定,霍亦一想也是,毕竟与现代的解放军军制不同,“顶衔。”的确不适合古代军事,便就此作罢,但是霍亦对于士兵的训练方法得到了两人的高度赞赏。比如说拉练、演习、军事竞赛等等,还有便是对武器的改革,霍亦认为兵勇要分为多种,针对北伐大计,霍亦认为骑兵不应该着重甲,那样不适于山地作战,对于北边的地形霍亦是再熟悉不过了,让骑兵着轻甲,执长柄刀枪,而且重新启用了当年秦朝的铜弩机,并让荀展研究如何将铜弩机与诸葛亮的连弩结合在一起,让威力发挥更大,其实霍亦还想制造大炮,但无奈自己实在是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没办法做这个事情,这让霍亦干着急了很多天,如果能造出清朝时候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对于北伐可是大大的有利呢。

没两日,成都催促进兵的诏书到了,霍亦便调集诸路人马两万人,以傅佥为先锋大将,荀展为参军,黄崇和项冲为左右护卫将,于汉兴元年元月十三日发兵与涪陵的夏侯道汇合,并力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