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续志
2514300000087

第87章 诸葛瞻会战邓士载1

第87章 诸葛瞻会战邓士载1

剑阁地处广元汉德县,当年诸葛亮以汉德县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于此“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成为军事要隘。两座高崖绝壁之间,一座孤零的关城,此时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这艰难的蜀道之上,汉中郡西南,有一关名叫阳平关,又称做阳安关。北边是秦岭山脉,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嘉陵江水依关而过,子龙山巍然座落在江边,背靠鸡公山,站在子龙山上看江对面的鸡公山,就象雄鸡的头冠挺立,翠绿的山体将它映衬的分外迷人。

“那不就是当年霍文公斩杀陈奉宗的地方么?”李球感叹的说道。

“当时要是能跟着霍将军一起就好了,起码能看到贼子陈祗的下场!”小将刘显一脸的崇敬。

“你现在也可以跟他去啊……呵呵。”胡济干笑了两人,显得与眼前的景色很不协调。

“末将戏言之,卫将军莫怪……”刘显这才想起胡济一直不喜欢霍亦,而且现在霍亦的官职还要比他胡济小。

“各处人马都布置好了没有?”胡济双手背在身后,来回踱着步子。

“回卫将军,关城守兵和各处小道皆已安排好,我们的九千人马足够抵御十万大军十天之久!”刘显兴奋的说道。

“恩,关城守军有多少?”

“回卫将军,近四千人。”李球轻声说道。

“哦?几处小道如此要紧,用得着那么多人么?”胡济皱起了眉头。

“是的将军,阳平关虽为险要,但是却有一处小道,名曰困龙谷直接插入阳平关后,丞相以前一直严加防守,很少有人知道,但只怕让邓艾找到,所以需要重兵防守。”李球拿出布防图给胡济认真查看。

“娴儿,你能来看我,真的让我受宠若惊。”诸葛瞻十分开心,刘娴头一回做出那么感人的事。

“不管以前如何,我现在是你的妻子,怎么会不担心你的安危呢?”刘娴拔下发簪,开始梳理头发。

“呵呵,多谢夫人挂念。”诸葛瞻感到无比的温馨。

“对了,尚儿是不是太懦弱了,怎么都不言语,小木人儿一样。”刘娴无奈的看着战甲着身的丈夫。

“呵呵,不用担心,他就是喜欢没事看地图、练弓马,没那么多时间说话的。”诸葛瞻笑了出来,想起自己的儿子,诸葛瞻还是十分自豪的,诸葛尚年近十三,长的却十分健壮,不仅英俊而且聪明。

“报!”校尉在门外喊道,诸葛瞻心想肯定有事发生,急忙开门而出。

“报大将军,三路探报回来了,正在大堂等候。”

“好,召集众将,前来议事。”诸葛瞻刚要走,却被刘娴叫住。

“夫君,凡事需多听谏言,不可一意孤行啊,父亲的教诲切勿轻忘。”刘娴很了解诸葛瞻,但她知道他不会轻易听自己的劝,只能搬出他父亲诸葛亮曾经给他的诫子书。

“放心夫人,我定会察纳进谏的,呵呵。”诸葛瞻转身而去,看着他的背影,刘娴突然想到了霍亦,英姿飒爽威仪无限,可是此时此刻,自己为什么会想起霍亦呢?难道还是对他念念不忘?刘娴急忙摇了摇头,不让自己想他,在自己的心理,对丈夫哪怕只是精神上的不忠都不能接受。

不一会儿,众将全部到齐,诸葛瞻坐在正中,这感觉非常好,一个年仅三是不到的人竟然能做到大将军,连诸葛瞻自己都没有想到。

众人讨论了一番,气氛也很融洽,诸葛瞻最终决定以廖化守汉城,王含守乐城,蒋斌守汉中,将防御重点放在汉中之西,自率大军八万出沔阳寻找邓艾决战。

汉兴二年五月十四,阳平关上……

“卫将军,不好了,魏国大将杜预、文鸯、邓忠率军五万,已经过了略阳,很快就要到我们这里了!”刘显神色凝重前来禀报。

“什么?邓艾不是在汉城附近么?”胡济恼怒起来。

“末将不知啊!”

“哎,赶紧修书发往大将军处,请增援兵!”胡济赶忙率兵上关,等待敌军,未过半晌,文鸯大军浩浩荡荡的杀了过来,天色稍显阴沉。

“关上守将何人?”杜预大声喊道。

“自来抢关便是,何必多言?”胡济大喝一声,一时间关上弓弩手密布,文鸯急忙引兵后退百步。

“我大军逼近汉城及南郑,诸葛瞻已经被我邓将军绊住,救不了你了,何不下关投降,也不失公侯之爵!”文鸯试探性的问道。

“汝以我为蒋舒么?”胡济话刚落地,关上弓弩齐发,魏兵急忙以盾抵挡,并慢慢向前推进,关上的胡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卫将军,现在大将军难以发兵来救,我等危矣,似此下去,此关必失,某愿领一军下关厮杀,削起锐气!”李球奔上关来,甲胄在身,长枪在手。

“也好,差不多就赶紧退回来!”

李球下了必死的决心,率兵一千出其不意的冲杀出来,兵锋直指文鸯,魏兵正顶着盾前行,突然蜀军不放箭了,刚刚撤下盾牌,一彪人马杀到,为首大将正是李球,魏军一时大惊,慌忙后撤,文鸯见状大笑起来。

“我道是霍亦来了呢,上!”文鸯怒吼一声纵马而来,两人匆忙交手五六合,李球大败退回关上,蜀军连守了三日,损失巨大,而救兵果然久久不到。

“魏军似乎不知困龙小道,即刻将那处人马调回增援!”胡济下令道,众人也没其他办法,于是照办,杜预见关上增兵,心生一计。

这天晚上,来报说魏军停止进攻,一军向西,一军向东而去,胡济大惊,以为杜预发现了困龙,也不多问便率军四千赶往困龙驻守,不料杜预撤回军队趁夜攻关,李球急忙率兵抵挡,毕竟蜀军太少,李球见死守不成,便率兵九百人下关冲杀,左文鸯、有邓忠将李球困在垓心围攻,胡济发现中计后急忙率军赶回,那刘显见李球被困,心中大怒,不顾胡济阻拦下关迎敌,小将生猛的很,竟将李球救出,一起向关上退去,不料关门紧闭,身后敌兵将至,二人大骂数声,回军迎战,文鸯、邓忠赶到,挥军一拥而上,二人力战身死。

原来胡济见刘显不顾自己的命令擅自下关救李球,就出来之后蜀军身后又紧跟着魏军,胡济怕开了关门会让魏军也跟着冲进来,只好紧闭着不放李球和刘显进来,他们也只好奋力战斗,力穷势孤之时,两人双双死于乱军之中。

杜预见大功立下一半,心中甚喜,于是催军紧急攻关,关上只剩下三四千人马,面对着魏国数万大军的急促进攻,胡济又急又气,心想可以将丢掉关隘的罪责推为李球、刘显擅自出兵,于是放弃阳平关,率兵向定军山退去,后来霍亦到此,因追思两位将领而写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