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設土舍之患狀
陶元
竊惟土舍之設。自明世至今三百餘年。其為民患者屢矣。其奉賊革者亦屢矣。然屢革屢復。不能禁絕者。以黎產甚多。下之為土舍者。將憑官府之勢。以縱谿壑之欲。而上之為官府者。又將役土舍之力。以規物產之利也。上下交徇其欲。交征於利。而其所執以為辭者。不曰黎糧逋欠。無人督催。則曰黎性獷悍。無人彈壓。於是乎土舍之任。屢革屢復。而終不能禁絕矣。而其為患。有四端。其未為土舍也。保舉則賄賣黎頭。委牌則賄賣官吏。此不貲之費。將何從出也。其既為土舍也。衙門之賂遺。胥役之勒索。此無限之求。將何取償也。官派一而私派十。官取百而私取千。而無不責之於黎。酒漿雞黍。所至為之一空。花藤皮蠟。所見皆為己有。此其吸黎之骨髓者一也。出入乘轎。則索扛。營運材木。則索人夫。官府雖曰僱覓。而黎人苦於中飽。黎人正欲耕種。而土舍督令辦工。至於時晚務閒。而黎之田畝已荒。俯仰已無所資。錢糧已無所出矣。此其竭黎之筋力者一也。然其害猶未及於民也。自黎人轉徙入山。而土舍所轄之地。半為民居。民與土舍等也。非有統轄之權。君臨之分也。今乃擅受民詞。擅理民事。甚者擅用刑罰。擅行科斂。而其害及於民矣。然猶未及於鄰邦也。自符南蛇作亂於前。符夢熊兼併於後。蠶食鄰峒。惟力是視。官斯土者。苟幸相安於無事。隱忍不言。而朝廷之疆界。不可復清矣。且如昌化富全盛之際。孃舊村。皆隸版籍。德霞新寨。復入輿圖。地非不廣也。迨其季世。而此地盡為鄰有。昌土日削。昌賦日貧。豈當時之疆界顧如此乎。然此猶明季時也。大村峒之木空鴉營。自明嘉靖中割屬昌化。而其後為儋州所占。至康熙四年。大村土舍王瑞昌經告本府。批行撫黎廳審斷給還。案卷具在。此近日事也。瑞昌身歿未幾。其地復為七坊土舍所佔。而其錢糧仍累大村。又如落灑黎峒。向屬大村管轄。於康熙三十一年。為馮虛土舍蔡鼎昌所佔。而其錢糧亦累大村。以昌化彈丸之地。日被蠶食。何以堪此。落灑之事。職力行清理。土舍百端搆釁。幸賴前憲斥逐。而儋州李牧。克敦鄰好。仍復還昌。然昌之賠累。已及三年。而木空鴉營。至今未復。此其為害於鄰邦。雖有司不得而制。又何有於黎人也。是四者皆地方岷黎之害。而一設土舍必不能免。今又從而復之。虎而附之以翼。能禁其不搏噬乎。頃年囂競成風。一土舍也而數人爭之。有此方到任。而彼又鑽營者。有朝獲保舉。而夕被告訐者。類皆有人焉睥睨其旁。以故興造無端。如陵水縣白茅峒之土舍。爭已數年。職知之久矣。亦賴前憲革除。故此案之紛紜。得以暫息。而黎首第二那等。今日復有此訴。在黎人豈知為此。仍是爭土舍者自為之耳。若行該縣嚴究黎首。窮詰主使之人。則其奸立破。而其所執之詞。又何足議哉。至於昌化。黎村無幾。有錢糧之累。而無物產之利。土舍一役。無論設與不設。總無一人肯充。此又在所不必議者也。
論平臺灣生番書
藍鼎元
臺灣海外巖疆。幅隕遼闊。高山大谷踞其中。平原廣野敷其外。四面汪洋。萬里金湯之固也。民番雜處。奸宄孔多。喜亂樂禍。習與性成。雖時際隆平。亦難保百年無事。今北路土番。狡焉梗法。公行拒敵。傷害官兵。當局不能撲除。反議招撫。損威示弱。殊為非計。大人躬膺 簡命。總制閩疆。旌節所臨。邪氛自靖。乃蒙不棄疏拙。念及廢員。既倍三請之慇。欲為後車之載。姑就昔時馬跡所經。揆度情勢。以當芻蕘之一助。是否能合機宜。略有補益。則非所敢知也。
臺灣機括全在廈門。不但咽喉控扼。且信息易通。一切呼應便捷。今宜兼程赴廈駐劄彈壓。先飛差星夜至閩。知會將軍撫提。併檄中軍副將。齎捧印信。率領辦事書役。迅到廈門伺候。一面奏聞。則可以安海外之人心。亦可使軍前將弁震悚用命
土番頑蠢。雖惡有限。所慮客民附和教誘。或乘機攘奪。我師難於兼顧。便恐滋蔓。今幸民人安靜。然亦不可以安靜而忽之。宜大張文告。慰諭臺中善良。各安生業。軍士經行地方。不許妄動民間一草一木。無騷擾驚惶之患。併令有司密為防閑。稍有萌。立即除去。倘一二無知。與番同謀。往來接濟。許所親首報。免其株連。酌量酬賞。則民人不敢有邪心。番孽可勦殄也。
土番穿林飛箐。是其長技。所慮深藏內山。無蹤無影。得苟延旦夕之命。茲作亂者不過二千人。查霧至彰化縣僅三十里。水裏牛罵沙轆四五十里。大甲西大甲東二社。止隔一溪。亦與諸社相連。皆在孔道平坦之中。惟岸裏山。介在牛罵沙轆二山間。中有阿里史烏牛欄掃岸裏朴仔籬五社。號為山深險峻。今官兵已到阿里史朴仔籬。而岸裏掃烏牛欄三社。尚無作亂。則野心未齊。勢尚渙散。可以嚴飭將弁。奮勇撲滅。剋限一月為期。務必蕩平清廓。倘日久滋蔓。將漸猖獗難制也。
山中草茂箐密。土番得以蔽體。所至焚烈。最為機宜。雖今發榮盛長。有火難用。其實夏日酷熱。午後風發。可用乾薪草引然。長風鼓煽。雖濕亦燒。不可忽也。林箐路雜。險阻難行。宜用近社番為前導。重懸賞格。以番攻番。查康熙三十八年。吞霄土官作亂。北路參將常太。多致糖煙銀布。以啖岸裏番。使擊吞霄。遂平霧。即今之岸裏社番不與作亂者是也。諸番惟岸裏最強。掃烏牛欄亦在其內。重賞之下。何求不獲。況所需不過紅綠色布糖煙食鹽木屐等類。未為大費。即左右稍遠之番。無不可以智計驅遣。在臺帥之善馭之耳。
番箭鏃如利刃。鋒長五六寸。或蘸毒藥。百發無虛。宜用木盾禦之。盾式高與人齊。用兩板湊合。如屋脊然。內結繩紐。可攜可佩。中藏一柱。釘以鉤連活鐵。使可撐持植立。左右酌開銃眼。以便施發鎗。兩盾並行。見敵則合。一人執盾。止持短刀。兩手鉤鐮鎗隨之而行。若遇番多。則諸盾皆合。如本馬營壘之勢。左右藤牌輔翼。鎗連環。勢不可當。凡番箭皆著盾上。則彼技已窮。可一舉殲滅也。
山深番野。全賴火震疊。弓矢之威。非所畏也。宜多用手。併於廈門製備火藥鉛彈。遣官運赴軍前。多多益善。有餘則存貯臺庫。為鎮營他日之需。不可限定某時已發千觔。某時發幾百觔。惜小費而誤大事。在操家者且不可。況海外軍機乎。時人通病。所宜切戒。
大兵剿逆。逆番不得耕種。則絕糧甚易。接濟宜防。而鹽鐵二件。尤為山中所少。番不能淡食。又不能不用箭鏃。二者急需。比糧更甚。向皆漢民及外社狡番。私藏鹽鐵。陰售重價。今既作亂。則此等亟宜杜絕。心訪察。厲禁而痛懲之。無接濟之人。則不能持久。此亦一切務也。
某官素稱勇敢。臨陣肯前。辛丑征臺。甚為出力。今屢次損威。似見小敵則怯。殊不可解。大抵官怠於宦成。身家念重之故也。此公才技可用。止待士卒少恩。及傲上二字。是其一生病痛。人才難得。不可遽行糾參。但心駕馭之。到廈即作手札。極稱其前此功能。併以見在責成。危詞悚動。使之激厲奮發。有善必獎。有過必規。推誠置腹。以示栽培。俾其芒刺常若在背。而又心感寬大玉成之恩。則剋日奏功不難矣。
山谷最利土兵。召募壯丁。隨師殺賊。亦良策也。聞臺鎮募得三百人。人日給米一升。小錢二十。不數日散去大半。此必然之勢。一月六百小錢。週年不過四兩。未及營兵半餉。何能得人死力。且曩歲壯丁征臺。臺平之後。制府盡檄裁去。求一名糧不可得。齗齗怨恨。賴臺鎮沉檄不行。力為詳請。眾心始安。迨允給名。又分發八郡。離家或數十日。多不願就嗣。是眾心灰冷。莫肯復蹈前轍。今若欲用壯丁。宜稍加之情意。日給略為寬裕。開誠布公。如手足骨肉之親切。事平之後。計功擢用。下者亦安頓名糧。無俾失所。使有依戀之心。則人人皆可用也。
請除苗弩毒藥疏
高其倬
竊貴州調劑事宜。已就臣愚昧之見。會商具奏外。更有一事。雖屬甚微。然於苗情亦有關係。查諸苗之中。种苗之弩最毒。恃此拒捕。雖皆伏於箐內。所離頗遠。中人不深。無如其藥極毒。纔破皮肉。即難救治。從前督撫。亦曾設法收各苗之弩。以除此害。而深山野苗之弩。究難盡收。臣近訪得苗弩藥有二種。一種係草藥。一種蛇藥。草藥雖毒。熬成兩三月之後。即洩氣不靈。蛇藥熬數年可用。然單用蛇汁。其毒止能潰爛。仍有治蛇之藥可醫。更有一種蠻藥。其名曰撒。以此配入蛇汁敷箭。其毒遍處週流。殆不可治。聞此撒藥。係毒樹之汁。滴在石上。凝結而成。其色微紅。產於廣西泗城土府。其樹頗少。得之亦難。彼處蠻人。暗地賣入。其價如金。苗人以為至寶。臣非敢欲借此卸過於鄰省。但既知有此。不敢不思杜絕之計。伏乞密諭廣西諸臣查訪。如果有此樹。請令認明形狀。盡行伐掘。再既有此藥。恐亦有解治之方。亦令訪求。臣現今亦在雲貴兩省內捐賞遍尋解毒之術。若毒弩可解。亦治各省苗蠻之一端也。
陳解弩毒藥方疏
李紱
奉到上諭一道。聞貴州諸苗之中。种苗之弩最毒。藥有二種。一種草藥。一種蛇藥。草藥雖毒。熬出兩月之後。即洩氣不靈。蛇藥熬成。數年可用。然單用蛇汁。其毒止能潰爛。仍有治蛇之藥可醫。更有一種蠻藥。其名曰撒。以此配入蛇汁敷箭。其毒遍處周流。殆不可治。聞此撒藥。係毒樹之汁。滴在石上。凝結而成。其色微紅。產於廣西泗城土府。其樹頗少。得之亦難。彼處蠻人。暗暗賣入苗地。其價如金。苗人以為至寶。爾等可著人密行訪問此樹。必令認明形狀。盡行砍挖。無遺跡。既有此藥。亦應有解毒之方。即便寫明。乘驛奏聞。欽此。臣即於本日密檄行令思恩府知府。泗城同知。及泗城土府三處。嚴飭即刻查明毒樹。速令砍挖。仍飭速覓解毒之方。茲據泗城同知林兆惠稟稱。訪問种苗弩箭。用藥各別。苗用藥。百草尖所熬。种用藥母。配入蛇汁。查藥母即係毒樹汁曬成。凡樹之汁。土人皆名撒。撒為汁之土音。故有汁之樹名撒。在种家名製弩之藥曰礦。漢人名之為藥母。今此藥已得。其色帶紫。但此藥雖有泗屬土人販買。賣入苗地。其樹實出於左江地方。業經差人徑往太平等處尋訪。今於隆安地方。覓得其皮葉枝幹矣。至解藥之方。遍處細訪。已得有解治之方。并敷治之法。但其藥味尚未全得。且係草藥。其名皆土音。其形狀不能辨識。已覓能熬解藥之人。往山中採取。俟藥味齊備。卑職即偕之赴省。面稟一切。所有訪得解救之方。先行列單呈覽等語。臣伏思解毒之方雖已覓得。而藥物非他處所有。亦非他處人能識。應俟該同知採齊藥物。併帶製藥之人至省。臣再加面試。然後奏聞。但臣欽奉上諭。令臣將解毒之方乘驛奏聞。必有所用。今既須兼採藥物。併須製藥之人。為日尚久。自應先將解方奏聞。恭請皇上指示。將人藥發往何處使用。以便人藥到時。遵照施行。至毒藥撒樹。已於左江所屬南甯府隆安縣橋建村。覓得三株。俱高八丈。圍一丈四五尺。皆已伐倒。其餘自當遍行搜砍。但左江地方千里。深山密林。多人跡不到之處。恐難盡去其種。然軍中製有解藥。即有毒樹。亦可無所患矣。
議邊疆事宜四疏雍正五年
雲貴總督鄂爾泰
竊候補通判管一摺。頒發付臣查議。臣謹據愚見陳之。
一藥箭宜禁一條。臣查凶苗所恃。惟有凶器。臣自親行長寨。已將定廣各寨凶器。查繳無餘。仿行通省。自可漸及。但查內地熟苗收繳頗易。邊地生苗查繳甚難。若盡收熟苗之器械。或轉受生苗之摧殘。則外侮之來。反無以抵禦。又不可不慎。今擬嚴定規條。通行各屬。一切兵器。只許收藏在家。以防盜賊。凡白晝出門者。概不許攜帶。其有萬不得已事。必欲夜行攜帶兵器者。先通知鄉保頭人。告以欲往某處。攜帶何器。何時回家。鄉約給以圖書號票。所過共幾塘汛。則給以幾號票。每一塘汛。盤驗放行。收票登簿。每月終。鄉保至塘汛查對。凡有白晝擅帶兵器。及夜行無號票帶兵器者。塘汛擒獲。即行稟報。以盜賊論。倘有不行稟報者。即一同治罪。如此。則兵器雖不收繳。與收繳同。但須文武各員。奉行嚴明。庶能有濟。至於箭藥。多自川粵來。現已嚴示。并密訪飭拏。其拏白放黑之說。臣自受事後。即行嚴禁。犯者懲以重法。今此風雖少減。尚未能盡淨。總俟凶惡土司土目。盡情懲創。一歸法度後。則此患可絕。若不治其本。縱時加翦伐。恐旋除旋長。終非遠計也。
一倉貯宜穀一條。臣查積貯之法。穀原勝米。然實心任事。存乎其人。不但存七糶三。可以長行。即青黃不接之時。減價多糶。俟秋成買補。既可推陳納新。並可歲增餘息。則倉廩日盈。災荒無慮。豈不更善。然每見一經官糶。則徒飽吏胥。民不沾惠。輕斗糶出。重斗糶入。官減價而民未受減價之利。官買穀而民實受買穀之害。此弊江浙為甚。雲貴亦然。臣自滇以來。凡銀折印借民欠勢壓等弊。皆漸次禁止。其有虧短各屬。盡勒限完補。踰限不完者。即指名題參。今已各知警惕。努力急公。至於米應易穀。雖經通行。現在猶未能畫一。應俟各倉清楚後。少待秋成。則一轉移間。糧務可以就緒矣。
一黔省鼓鑄一條。臣查黔省地方。地瘠民貧。故分毫出入。必須較量。輕戥潮銀。所在通行。若換制錢。必先加戥折色。甚以為苦。況凶苗雜錯。見財即殺人。往來行客。尤未便帶錢。故鼓鑄之議不果行。至於黔省產銅。原不止威甯一府。即不須運雲南銅。亦可以供鑄。但開採礦廠。動聚千萬人。油米等項。定須預籌。若少不接濟。則商無多息。民累貴食。一旦封閉。而眾無所歸。則結夥為盜。入寨為姦。誠不可不慎也。據臣愚見。必先開墾田畝。多積稻糧。則油米價賤。開採不難。而銅課既多。錢本不重。然後開局鼓鑄。官私通行。則錢可當銀。民自樂利。庶幾可以行遠。為現今計。似猶未敢輕議也。
一書辦擬批宜行禁止一條。臣查書辦擬批。原係錮習。緣上下文移。非吏不諳。是否定例。非吏不熟。故官不親理。固全憑乎吏。官即親理。亦半恃乎吏。江浙固甚。黔省亦未能盡除。以該吏等辦事則識見原卑。見利則眼孔甚小。蠹胥姦巧。窺官之意指。乘官之懈怠。援例揆情。言之確鑿。鮮有不為所愚者。該通判不准書辦擬批之請。固亦清弊之一端。但官無識力。或少精勤。則內幕代勞之說。其弊實與書辦擬批等。此誠居官之大戒。尤宜痛懲者也。總之事無巨細。務宜親看。查例查案。原應分任。或平或反。斷須自主。惟據理按律。竭力盡心。俾中不執一成見。自權度不至於大差。至於才具庸惰。原不能自辦。操守貪鄙。原不肯公辦者。其弊又不止於衙書買缺。家人賣票矣。
此疏不專言苗防以其無專類可歸而大旨為撫綏苗疆而發故從其所重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