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编_2
25181500000087

第87章 禮政一禮論(3)

竊惟禮者。天下之大本。而王道之大原也。易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書曰天秩有禮。禮經曰修六禮以節民性。考自上古以迄成周。其制大備。儀禮一書。備載士大夫所行之禮。俾習其升降揖讓之文。各安其服飾車輿之度。此民志之所以定。而民性之所以和也。漢唐以後。代有典章。大約詳於朝廟。而略於閭里。宋儒司馬光朱熹。明儒邱濬等。所撰家禮一書。簡易可法。然僅私家用之。即其鄉人。有不能盡化者。此由於教條不出於上。而無講明切究。以為董率者之故也。我 國家纂修  大清會典一書。法周禮之六官。而儀文更備。綜百王之制度。而節目倍詳。中外臣民。孰不爭自濯磨。以奮興於明備之世。顧竊有慮者。五方風氣異宜。其樸率者固多。而侈靡者正復不少。本年五月內。伏讀  上諭。厚生之道。在於務本而節用。節用之道。在於崇實而去華。朕聞晉豫民俗。多從儉樸。而戶有藏。惟江蘇兩浙之地。俗尚侈靡。往往家無斗儲。而被服必極華鮮。飲食靡甘淡泊。兼之井里之間。茶坊酒肆。星列碁置。少年無知。遊蕩失業。彼處地狹民稠。方以衣食難充為慮。何堪習俗如此。生民安得不愈艱難。朕軫念黎元。期其富庶。已將歷年各項積欠。盡數蠲除。小民乘此手足寬然之時。正當各勤職業。尚樸去奢。以防匱乏。豈可習於侈靡。轉相仿效。日甚一日。積為風俗之憂。地方大吏。及守令有臨民之責者。皆當力行化導。宣朕德音。縉紳之家。宜躬行節儉。以率先之。布帛可安。不必文綺也。麤糲可食。不必珍羞也。物力可惜。毋滋浪費。終身宜計。毋快目前。以儉素相先。以撙節相尚。必能漸還樸。改去積習。庶幾唐魏之風焉。欽此。仰見我  皇上誘掖斯民。移易風俗之至意。臣愚以為欲袪其積習。惟在齊之以禮。若明示之以日用易行之書。復令司教者講明而約束之。則其教易行而其事為可久。查前代雖有儀禮家禮等書。然儀節繁委。字句瑣。且時代異制。服用不盡相符。至 本朝會典。及政治全書。雖開載詳明。無關士庶之禮。且卷帙繁多。民間難以購藏。合無仰請  聖裁。掄選廷臣。檢集前代禮書。並 本朝會典政治全書內。摘取彙集。編定一書。凡冠婚喪祭一切儀制。斟酌損益。務期明白簡易。士民易於遵守。書成之日。進呈  御鑒。仰請  欽定佳名。頒發直省府州縣學各一部。頒發到日。該府州縣轉行刊刻。布散紳衿士庶人等。務令家喻戶曉。雖窮鄉僻壤。無不周知。俾得是訓是行。一遵矩矱。夫條教出於上。則風俗成於下。而僭越侈靡之習。不禁而自消。故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此之謂也。嗣後倘有越禮犯分。豪侈無節者。即以違制律。分別治罪。地方有司及教官等。不能宣導化誨。該上司查參。交部議處。其部頒各學之成書。造入交盤冊內。毋致遺失。以期永遠。如此則化導有方。率循尤易。五方習俗。自蒸然丕變。奢者知儉。儉者知禮。駸駸乎普天率土。一道同風。比唐虞而超三代矣。

定經制以節民用疏乾隆十六年

御史孫宗溥

伏惟我  皇上宵旰圖維。民依念切。本年  巡幸江浙。因地方習尚紛華。藏未裕。疊蒙  諭旨。飭勵臣民。凡欲使易俗移風。共臻仁壽之治。此教養斯民之至意也。竊思風俗之奢靡。其致之也。必以其漸。則更化之道。固非刑驅勢迫之所可強制。亦非家喻戶說之所能遽曉。即在守土之臣。如郡縣吏與民最親。有化導之責。然使任以經畫民間日用之事。而漫無繩尺可守。非因循而任其自然。則苛細而近於紛擾。究無濟於轉移風俗之實。是必酌定章程。為之限制。使有司得所依據。士民知所適從。然後返樸還。可以歸之畫一。夫食時用禮。聖人治世之大經也。記曰。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由儉而流於奢。民所自為也。由奢而返於儉。則民不能自主。在立度數以節之。臣嘗熟察今日之民情。不患其好侈而不節。正患其欲儉而不能。何者。漸染已深。勢難驟改。即如江浙人稠居密。生齒無窮。物產有限。衣食之計。亦甚艱矣。其中殷實之家。豪華自喜。藉以誇耀鄉鄰者。固不乏人。至於勉強徇俗。剜肉成痏。而黯然不樂者甚多。其心實不願奢。亦且其力萬不能奢。而隨俗波靡。不得獨儉。如婚禮不奢。人以為薄於戚。喪事不奢。人以為薄於父母。宴會不奢。人以為薄於賓客。一家為之。則鄰里竊議矣。一人為之。則入室交詬矣。然則俗何由變。用何由節。而財更何以豐乎。是非奉 朝廷之法制以均節之。則其拘攣困苦於徇俗之情。終不得解。康熙年間。撫臣朱軾任浙時。凡民間婚喪二禮。及祭享宴會。皆為略定規模。其一切無益之費。概行禁止。士民翕然從之。頗為稱便。此其明也。臣請 下各該督撫。轉飭州縣官。各條舉其土俗糜費之甚。灼然在所宜禁防者某事。彙之督撫。督撫為之裁議妥協。均立規條。恭呈  睿鑒。而後下之有司。首禁其非禮之費。如聚眾迎神。科錢演戲之類。次禁其託於禮而實為無益之費。如婚喪競侈。貴賤無等之類。於教化之中。立制防之限。所謂因其勢而利導之也。又凡所立限制。只須治去太甚疏節闊目。使之截然可行。原無事委瑣細碎。煩苛滋擾。如此則人情胥協。教令易從。富者有節。貧者無愧。風俗可以漸。藏可以日裕。似於教養斯民之道。不無稍有裨益爾。

杜奢疏

高珩

伏念民生之日困也。以其財少。財用之不充也。以其費多。費於所當費為禮。禮者。用之經也。可已而不已為奢。奢者。家之蠹也。相煽不止。遂為風俗其害。有不止蠹於家者。常人之情。稍見饒餘。輒思華美。日復一日。妄費愈增。人復一人。摹倣務過。見人樸儉。則笑以為不才。視家清素。則歉以為深恥。其於古先典訓。食時用禮。與奢甯儉之經。亦已拂矣。且也一夫終歲勤動。收穫之值。不過數金。一官終歲俸薪。詔祿有經。何堪百孔浪費。侈靡日盛。不可復裁。一身冠服。動輒百金。鞍馬飲食。眾皆稱是。不繼妄取。必多攫金。名義盡喪。廉恥不聞。貪冒之行。日滋無已。然此猶一人一家之事也。至於侈靡既久。僭越亦忘。上下無章。貴賤莫辨。賈誼之所蒿目。習俗以為平常。越分恣睢。有傷至治。昔漢之文帝。宋之仁宗。皆四海九州守文聖主也。而一惜露臺百金之費。一斥妃嬪珠璣之飾。夫以萬乘之君。猶節約若此。凡所以重天物而念民艱。崇儉德以砥靡俗也。而況區區士民。乃縱慾蕩檢。無所不至乎。自古一代之聖王。必懸一代之典章。以垂治安之謀。以寡臣民之過。雖其損益不同。要使子孫共守。如會典所載。貴賤瞭然。居食有章。被服有制。班班可考可遵也。而典章雖備。實未飭行。僭越之徒。無所忌憚。夫京師者四海所取。則八旗者尤都人所步趨者也。伏乞  皇上下禮臣。衷古今之式。定貴賤之經。  頒示內外。務期遵守。違者題參。定行懲治。旗下則責諸統馭。闕文嚴行申飭。俾令率先遵行。為四方倡。庶制度有定式。而奢靡可立革矣。

力行節儉疏康熙十六年

給事中徐旭齡

近以亢旱修省。仰見我  皇上敬天勤民至矣。日者雨澤雖降。而旱魃既久。難免災荒。臣思古之聖君賢相。一食而思天下之饑。一衣而思天下之寒。故能上下一德。而天休協應。今  皇上軫念民艱。躬崇簡樸。而大小臣工。未能仰體。尚競為奢華。橫取罔用。全不思西北亢旱。東南水災。天下百姓。方有饑寒窮苦之患。臣愚以今日戒飭諸臣。共圖安治者。無如節儉。夫八旗者 國家之根本也。披甲窮丁。衣食不給。而大家巨族。婚娶則多用錦繡金珠。死喪則燒毀珍寶車馬。嫁一女而可破中人數十家之產。送一死而可罄生人數十年之用。暴殄天物。莫可計算。至若漢官謁選。則揭債京師。蒞任又餽遺督撫。鮮衣怒馬。華侈相高。舞女歌兒。奢淫相尚。未到地方。先籌利藪。以充官用。固成必貪之勢。試觀今日之池館園亭歌舞宴會。視順治初年不止十倍。此等財力。從何得來。非舞弄 國法。而多納贓私。即酷虐小民。而巧通賄賂。一家之錦衣玉食。一路之賣男鬻女也。雖懲貪罪在不赦。而彼迫於費用。走死地如鶩矣。近者會議官員服飾。奉有禁止太過之  旨。在  皇上寬於用法。無非使人易遵之意。實則奢靡已淪於骨髓。僭越反視為故常。若非嚴立法程。誰肯改易絃轍。伏祈 下諸王大臣。再加酌議。凡官員有房舍踰制者。嚴以沒入之條。服飾僭擬者。處以降革之例。一切婚葬。皆嚴限等級。不許過度。如此。則官省一分之費用。民即省一分之誅求。 朝廷即存一分之法度矣。如各處鎮守王公將軍。 朝廷之心膂也。建牙樹纛。歲費餉銀。不下千有餘萬。往者酌行節省。或議兵屯。或議裁汰。究竟兵難多裁。屯難驟舉。協餉稍遲。即憂兵匱。惟有各藩鎮力行儉約。俾營伍充實。兵力有餘。始克建威銷萌。乃王公將軍勢處崇高。靡費難省。而子弟親屬。競尚豪華。或廣集優伶。或多置臺樹。用尤不貲。論催餉則似甚窮。而視靡費又似甚富。臣思各藩鎮額設俸祿有限。近又不許與民爭利。禁止貿易。財用益無所出。若再多侈費。則將軍之甲第珍奇。皆士卒之芻糧膏血也。藩鎮為勳舊老成。當以封疆為休戚。與其以財而徒縱子弟之淫樂。何如以財而厚資士馬之飽騰。伏祈  敕下各省王公將軍。凡車服宅舍。各遵規制。一切優妓亭臺。採買各省。置造別地者。嚴行查禁。不惟克己厚軍。可與士卒同甘苦。抑且養廉率屬。可為 國家杜浮冒矣。今天下大患。實由於文臣剝民以奉己。武臣剋兵以肥家。故莫如嚴立制防。盡歸樸儉。圖治之源。無切於此。抑臣又有請焉。古之聖王。卑官室。惡衣服。所以身示撙節。感動臣民也。況今水旱洊臻。臣願  皇上益修恭儉。為天下先。減畋獵之費。酌土木之工。江浙三織造量行歸併。期於省事省官。內庫各項本色。量行改折。歸於緩征緩解。一切度支。力追   祖宗樸之風。俾天下曉然知  皇上節用愛人至意。大小臣工。痛加改悔。以奢侈為恥。不煩刑制法禁。而回心向道。將見治唐虞。 而嘉祥可立致也。

請頒禮制書疏

魏象樞

臣惟教化為 朝廷之先務。禮制為教化之大端。必 昭代之禮制。彙有成書。斯 朝廷之教化。行於天下。我  皇上稽古右文。制禮作樂。紀綱法度。次第修明。獨有禮制之書。尚未頒布。未免為 國家三十年來之缺事。夫禮者。所以辨上下。定民志也。卿士大夫頗重名義。軍民人等惟守科條。如房屋輿馬衣服器具婚娶死喪祭葬宴飲之類。各有禮制。各有禁約。凡部臣之題請。與言官之條陳。或經議覆。或經會議。事事奉  旨。何嘗不曰遵行在案。通行曉諭乎。然而該部除在內行入旗五城外。在外不過行之督撫。督撫行之布政。布政行之道府州縣。止有告示一張。掛於署門。遵依一紙。報於上司。州縣奉行之事畢矣。原非家喻而戶曉也。未幾而告示損壞。案卷殘缺。官員遷謫。父老凋謝。三十年中之禁約。後生子弟。誰能記憶為何事。有厭常喜新而干禁者。亦有愚昧無知而犯法者。貴賤尊卑之等差。動輒紊亂。淫巧詐偽之行逕。日見萌生。即直省官員之衙署執事。猶有僭越。而況紳士軍民。房屋車馬衣服器具之過分。婚娶死喪祭葬宴飲之妄費。尚能家嫻禮制。人遵禁約乎。此 朝廷之教化雖行於天下。而未嘗實行於天下也。何也。有文告而無成書故也。臣請  敕下禮部。詳查漢唐宋元所頒禮書。及朱子家禮。並故明初年禮儀定式。稽古定制。禮制集要。教民榜文等書。何書簡要。略倣體裁。為崇儉去奢移風易俗之準。品官與士庶。務辨等威。吉禮與凶禮。各分門類。將屢年題定奉  旨一切禮制禁約。集成一書縷板頒行。並許坊間重刻廣布。俾通都大邑。無不見聞。窮鄉下里。盡知遵守。凡有故違者治以法。數年之間。道德一而風俗同。文告之繁。條議之多。俱可省矣。按周禮。大司徒以五禮防萬民之偽。而教之中。孔子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此之謂也。方今纂修會典。屢奉  嚴綸。則煌煌禮制。不先著之為集。何以會之為典乎。禮臣典禮而外。教化為重。我  皇上宵旰圖治之至意。亟當仰體之矣。

儀禮鄭註句讀序

張爾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