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集注太玄经
25182900000022

第22章

以三起者有方,位之所以建立也;以三生者無方,氣之所以造化也。參分陽氣,為始、中、終。而九天周營,始於十一月朔旦冬至,而中統之。行四十日半而大寒,則羨統之。又行四十日半而驚蟄,則從統之。更統穀雨,賥統小滿,廓統小暑,減統處暑,沈統秋分,成統立冬之氣,各行四十日半。九營凡三百六十四日半,而歲成焉。日行四十日者,其半參差不齊,天之所以運也。參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旁則三摹九據,極之七百二十九贊。是以由始、中、終,著思、福、禍,以盡陰陽消息之計。玄凡三百六十四夜,三百六十五晝,是為晝數多夜數少,陽饒而陰乏也。

一與六共宗,二與七共朋,三與八成友,四與九同道,五與五相守。玄有一規、一矩、一繩、一準,以從橫天地之道,馴陰陽之數,擬諸其神明,闡諸其幽昏。則八方平正之道,可得而察也。

三八為規,四九為矩,二七為繩,一六為準。界辨而隅分,則八方平正之道可得而察。

玄有六九之數,策用三六,儀用二九。玄其十有八用乎!泰積之要,始於十有八策,終於五十有四。并始終策數,半之為泰中。泰中之數三十有六策,以律七百二十九贊,凡二萬六千二百四十四策為泰積。七十二策為一日,凡三百六十四日有半,踦滿焉,以合歲之日而律曆行。故自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冠之以甲,而章、會、統、元,與月食俱沒,玄之道也。丁、宋作與月食沒,具玄道也。章作與月蝕沒,俱玄之道也。

天以六為節,陽中之陰也。地以九制會,陰中之陽也。陰陽變通,而利用生也。策象天數,地儀天而匹之,人觀法焉。故其數始於十有八策,終於五十有四。天地人數,始終相極,而玄以十有八用為之宗。是以并五十有四而為七十有二,此一晝一夜之策也。而一歲象此,故七百二十九贊,律於泰中三十有六。凡贊之策三十有六,積是以為二萬六千二百四十四策而成歲也。中、羨、從自子至辰,更、睟、廓自辰至申,減、沈、成自申至子者,一歲之方也。而四千六百十有七歲象此。十九歲為一章,二十七章為一會,三會為一統,三統為一元。統凡千五百三十九歲甲子朔旦冬至為天統,甲辰朔旦冬至為地統,甲申朔旦冬至為人統,象玄三方。與月蝕俱沒者,統合八十一章,元綜九會,每會則盡一月蝕之數。月蝕,數之盈也。陸績曰:置一元之數,以九會除之,終盡焉。一章閏分盡,一會月蝕盡,一統朔分盡,一元六甲盡。

玄告

玄生神象二,神象二生規,規生三摹,三摹生九據。玄一摹而得乎天,故謂之九天;諸本作有,宋作九,地、人同。再摹而得乎地,故謂之九地;三摹而得乎人,故謂之九人。天三據而乃成,故謂之始、中、終。地三據而乃形,故謂之下、中、上。人三據而乃著,故謂之思、福、禍。下欱上欱,呼合切,《說文》:歠也。出入九虛;小索大索,周行九度。玄者,神之魁也。天以不見為玄,地以不形為玄,人以心腹為玄。天奧西北,鬱化精也。地奧黃泉,宋作黃淵。隱魄榮也。人奧思慮,含至精也。丁、宋含作合。天穹隆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人 而處乎中。 :《釋文》音泯,宋作苠。天渾而 宋作揮,故其運不已。地隤而靜,故其生不遲。人馴乎天地,故其施行不窮。天地相對,日月相劌,山川相流,輕重相浮,陰陽相績,尊卑不相黷。是故地坎而天嚴,月遄而日湛。五行迭王,四時不俱壯。日以昱乎晝,月以昱乎夜;昴則登乎冬,火則登乎夏。南北定位,東西通氣,萬物錯離乎其中。玄一德而作五生,一刑而作五克。一刑,丁、宋上有玄字。五生不相殄,五克不相逆。不相殄乃能相繼也,不相逆乃能相治也。相繼則父子之道也,相治則君臣之寶也。

自玄冥而發乎神光,故神象二。二運無方,是以生規。規三摹之,而天玄、地玄、人玄得焉。摹必有據以建立,是以九據旁極七百二十有九。九贊之事,三極之道也。天奧西北,則化精冥於混沌無端。地奧黃泉,則信無不在乎中,萬物精氣隱焉。此魄榮也,罔之時也。所謂潛天而天,潛地而地,亦極此奧而已矣。玄象如此,而人將造之,非遺物離人,精思超詣,則莫能入。攡曰:欲違則不能,默則得其所。此玄要也。玄得而神明生之,則動靜之變,皆玄事也;休咎好醜,皆玄法也。天地闔辟,萬物并興,而玄不動。若雕若刻,生生化化,而玄無為。析願迪哲,詔奸隕慝,百度釐舉,而玄莫違。始終相糾,古今相蕩,統元無盡,而玄不逝。豈非所謂萬物皆備於我,道心惟微者哉?不二者,玄之常;凡二者,神之變也。

玄日書斗書,章作玄日斗書。而月不書,常滿,以御虛也。常滿,丁、宋上有日字。歲寧悉而年病,十九年七閏,天之償也。陽動吐,陰靜翕;陽道常饒,陰道常乏,陰陽之道也。寧悉,諸本皆作能悉,唯張顥本作寧悉。陽動吐,宋作陽動而吐,陰靜而翕。陽之道也常饒,陰之道也常乏。天彊健而僑躆,僑,渠消切,高也。或與蹻通,居表切。躆,音據。一晝一夜,自復而有餘。日有南有北,月有往有來。日不南不北,則無冬無夏;月不往不來,則望晦不成。聖人察乎脁朒側匿之變。脁,敕了切。諸本無朒字,宋作脁朒。校張顥本亦然。而律乎日月雌雄之序,經之於無已也。故玄鴻綸天元,婁而拑之於將來者乎?拑之,丁、章作拙將來者乎。乎,或作也。

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周乎天。年十二月,凡行三百五十四度而十度四分度之一,入於嗣歲。所謂閨者,積此奇也。行不足乎天度,此年病也。故以其閏償之。十九年七閨,而歲寧悉。玄經象歲,故曰八十一首,歲事咸貞。寧無不安,悉無不足者,章之成也。脁,月行疾;朒,月行遲。晦見于西謂之脁,朔見于東謂之朒。側匿者,失正行也。

大無方,易無時,然後為神鬼也。宋作大無方無時,然後為鬼神,下無也字,以神鬼為鬼神。神終乎六宗,宋、許作遊,黃作斿,蓋古字通。魂魂萬物,動而常沖。故玄之辭也,沉以窮乎下,浮以際乎上;曲而端,散而聚;美也不盡於味,大也不盡其匯。上連下連,非一方也;遠近無常,以類行也;或多或寡,事適乎明也。故善言天地者以人事,善言人事以天地。明晦相推,而日月逾邁;歲歲相蕩,而天地彌陶。之謂神明不窮,原本者難由,流末者易從。故有宗祖者則稱乎孝,序君臣者則稱乎忠,實告大訓。

玄之辭以盡神而已。玄神生忠孝,忠孝生仁義。孰不為仁?孰不為義?維其本之如此,是以能勿雜也。晝夜之道不明,君子小人之事相亂,則所謂仁者參不弁而不知,所謂義者入非義而不察,使出無復純德,此非天命之正也。玄告大訓,而正勝矣。

右十一篇,解附以《釋文》,出許翰《音考》;曰王即唐王涯;陳即近世陳漸,著《演玄》;吳即吳祕,作《音義》;郭即郭元亨,作《疏》;丁即丁謂,許即許昂,章即章詧,黃即黃伯思,林即林瑀本,云。

太玄曆附漢曆

太初上元正月甲子朔旦冬至,無餘分。後千五百三十九歲甲辰朔旦冬至,無餘分。又千五百三十九歲還甲子朔旦冬至,無餘分。十九歲為一章,二十七章五百一十三歲為一會。會者,日月交會一終也。八十一章千五百三十九歲為一統。從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元有三統,統有三會,會有二十七章。九會而復元。一章閏分盡,一會月食盡,一統朔分盡,一元六甲盡。

漢曆以八十一為日法,一歲三百六十五日。以日法乘之,得二萬九千五百六十五分,益以四分日之一,二十分少,合二萬九千五百八十五分少。以二十四氣除之,每氣得一千二百三十二分,餘一十七分少。以三十二乘分八乘少,通分內子為五百五十二。又除之,得二十三秒。

每氣一千二百三十二分二十三秒。以三十二為秒母,每首得三百六十四分十六秒,每贊得四十分十六秒。

求氣所入贊法:置冬至一氣分秒,以首分秒去之;不滿首者,以贊分秒去之。餘若干分秒,算外命之,得小寒。所入首贊分秒,求次氣,置前氣所餘分秒,益以一氣分秒,如前法求之。

角十二度,亢九,氏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

東七十五度。

斗廿六,牛八,女十二,虛十,危十七,室十六,壁九,

北九十八度。

奎十六,婁十二,冑十四,昴十一,畢十六,觜二,參九,

西八十度。

井三+三,鬼四,柳十五,星七,張十八,翼十八,軫十七,

南百十二度。

鶉尾:初張十六度,立秋;

中翼十五度,處暑。

壽星:初軫十二度,白露;

中角十度,秋分。

大火:初氏五度,寒露;

中房五度,霜降。

析木:初尾十度,立冬;

中箕七度,小雪。

大梁:初胃七度,穀雨今日清明;

中昴八度,清明今日穀雨。

實沈:初畢十二度,立夏;

中井初,小滿。

鶉首:初井十六度,芒種;

中井三十一度,夏至。

鶉火:初柳九度,小暑。

中張三度,大暑。

星紀:初斗十二度,大雪;

中牽牛初,冬至。

玄枵:初婺女八度,小寒。

中危初,大寒。

娵訾:初危十六度,立春;

中營室十四度,驚蟄今日雨水。

降婁:初奎五度,雨水今日驚蟄;

中婁西度,春分。

秒數少,散分為三十二。

求星:置其宿度數,倍之以首,去之所餘,算外即日所躔宿之贊。又倍次宿度數,以益之,去如前法。

中:中孚一初,冬至氣應,陽氣始生,日舍牽牛初度。

周:復次八,日舍婺女。

礥:屯。

閑:屯次四,十八分,二十四秒,小寒,日次玄枵,斗建丑位,律中大呂。

少:謙五,虛。

戾:睽。

上:升七,三十六,十五,大寒,七危。

干:升。

:臨。

羨:小過。

差:小過,三十三,二十二,立春,娵訾,寅,太簇,五,營室。

童:蒙。

增:益。

銳:漸,五,三十一,十三,驚蟄。

達:泰,一,東壁。

交:泰。

:需,一,奎,九八,二十,雨水,降婁,卯,夾鐘。

徯:需。

從:隨。

進:晉,六,婁。

釋:解,三,二十六,十一,春分。

格:大壯。

夷:豫,三,胃。

樂:豫,七三,十八,穀雨,大梁,辰,姑洗。

爭:訟。

務:蠱,四,昴。

事:蠱。

更:革,一,二十,九,清明,八,畢。

斷:夬。

毅:夬。

裝:旅,四,三+八,三十二,立夏,實沈,巳,仲呂。

眾:師,四,觜纗,八,參。

密:比。

親:比,八,井,八十六,七,小滿。

斂:小畜。

彊:乾。

睟:乾。

盛:大有,二,三+三,三+,芒種,鶉首,午,蕤賓。

居:家人。

法:井。

應:咸,六十八,五,夏至,陰生。

迎:咸,二,鬼。

遇:姤,一,柳。

竈:鼎,九,二十八,二十八,小暑,鶉火,未,林鐘。

大:豐。

廓:豐,四,星。

文:涣,九,張。

禮:履,四,六,三,大暑。

逃:遁。

唐:遁。

常:恆,七,二十三,二十六,立秋,鶉尾,申,夷則,九,翼。

度:節。

永:節。

昆:同人。

減:損,一,四十一,十七,處暑,九,軫。

唫:否。

守:否。

翕:巽,五十八;二十四,白露,壽星,酉,南呂。

聚:萃,七,角。翰考:軫角之間一度,與《太玄》錯。此曆蓋本《漢志》。

積:大畜。

飾:賁,八,三十六,十五,秋分。

疑:觀,四,亢。

視:觀。

沈:歸妹,四,氐。

內:歸妹,三,十三,二十二,寒露,大火,戌,元射。

去:無妄。

晦:明夷,七,房。

瞢:明夷,六,三十一,十三,霜降,八,心。

窮:困,九,尾。

割:剝。

止:艮。

堅:艮,一,八,二十,立冬,析木,亥,應鐘。

成:既濟,九,箕。

闕:噬嗑。

失:大過,四,二十六,十一,小雪。

劇:大過,四,斗。

馴:坤。

將:未濟,八,三十八,大雪,星紀,子,黃鐘。

難:蹇。

勤:蹇。

養:頤。養,九之末。天度氣餘,猶有六十分二十四秒。踦,當四十分十六秒;嬴,當二十分八秒。

右許翰傳《太玄曆》,出溫公手錄經後,不著誰作本。疑準賁沈準觀翰,更定為觀為歸妹云。弘治乙卯臘月,葑溪邢參觀于皋橋唐伯虎家。此本舊藏唐子畏家,後以贈錢君同愛。更無副本,唯賴此傳誦耳,錢君幸珍藏之。丁巳冬徐禎卿識

太玄圖告卷第十竟

1『推』原作『惟』,據正文改。

2『扡』原作『杝』,據《十三經注疏》改。

揚子雲《太玄經》,今所行者,惟范望《解》。而溫公注本,雖明嘉靖間有刊本,然經文與注,均作大字書,其間舛殊甚。且其本世亦不多見焉。余從秋塘張君處得影寫宋抄本,廼前明唐子畏家藏本。因即付梓,行款悉照原書。復凂顧君澗蘋重校一過,遇有疑似之處,仍存其舊,蓋慎之至也。自後讀子雲書者,得溫公注本,而識所指歸矣。時嘉慶歲在戊午季冬月既望,五柳居主人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