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续编_4
25222300000002

第2章 兵政八團練下(2)

湘鄉昭忠祠記

曾國藩

咸豐二年十月。粵賊圍攻湖南省城。既解嚴。巡撫張公亮基檄調湘鄉團丁千人至長沙。備防守。羅忠節公澤南王壯武公囗等。以諸生率千人者以往。維時國藩方以母憂歸里。奉 命治團練於長沙。因奏言團練保衛鄉里。法當由本團醵金養之。不食於官。緩急終不可恃。不若募團丁為官勇。糧餉取諸公家。請就現調之千人。略仿戚元敬氏成法。束伍練技。以備不時之衛。由是吾邑團卒號曰湘勇。三年春。平土寇於衡山。破逆黨於桂東。其夏。粵賊圍江西省城。國藩募湘勇二千楚勇一千。羅忠節公輩率之東援。初戰失利。營官謝邦翰易良幹等殉難。湘勇之越境勦賊。將領之力戰捐軀。實始於此。余聞而悼之。議立忠義祠於縣城。祀湘人與於南昌之難者。其冬。余奉 命籌備舟師。乃募湘勇水陸萬人。明年率之東討。岳州之役。陸兵敗挫。雖旋有湘潭之捷。而湘士中熸。既而整軍再出。羅公暨李忠武公續賓率湘勇以從。於是大雋於岳州。克武漢。下蘄黃。破田家鎮。復江西弋陽信州甯州。又以其間由江還鄂。掃蕩支縣。再克武昌省會。咸豐五六年間。羅李湘勇之名震天下。而王壯武公與劉武烈公騰鴻蕭壯果公啟江暨巡撫蔣公益澧。皆提湘勇。征戰湖北江西廣西廣東等省。所在有聲。然羅公王公劉公遂以六七年間。先後徂謝。而將士傷亡者滋益多。前所議建之忠義祠。規制隘庳。不足以嚴典祀。咸豐八年秋。國藩乃與李公具疏會奏。請立昭忠祠於湘鄉。令有司春秋致祭。  天子許之。吾邑軍士。沒有餘榮已。未幾而舒城三河之難作。李公殉節。部下死者殆六千人。國藩私憂。以謂湘中士氣。恐不復振。其後李公之弟勇毅公續宜。重輯部曲。轉戰皖北。張忠毅公運蘭及唐總戎義訓輩之師。轉戰皖南。而吾弟國荃。遂以湘士克復安慶金陵兩省。蔣公暨楊公昌濬亦用湘人平浙江伐福建。張忠毅公復戰沒於閩。東南數省。莫不有湘軍之旌旗。中外皆歎異焉。其西北諸道。則提督劉君松山追逐捻匪於河南山東直隸。征叛回於陝西甘肅。而按察使陳君湜防守山西。其西南諸道。則蕭壯果公率師入蜀。而巡撫劉公蓉屢平蜀寇。總督劉公嶽昭暨諸湘軍又自蜀而南入黔西入滇。一縣之人征伐囗於十八行省。近古未嘗有也。當其負羽遠征。乖離骨囗。或苦戰而授命。或邂逅而戕生。殘骸暴於荒原。凶問遲而不審。老母寡婦。望祭宵哭。可謂極人世之至悲。然而前者覆亡。後者繼往。蹈百死而不辭。困囗無所遇而不悔者。何哉。豈皆迫於生事。逐風塵而不返與。亦由前此死義數君子者為之倡。忠誠所感。氣機鼓動而不能自已也。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誠為天下倡。世之亂也。上下縱於亡等之欲。姦偽相吞。變詐相角。自圖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難避害。曾不肯捐絲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誠者起而矯之。克己而愛人。去偽而崇拙。躬履諸艱而不責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遠游之還鄉而無所顧悸。由是眾人效其所為。亦皆以苟活為羞。以避事為恥。鳴呼。吾鄉數君子所以鼓舞囗倫。歷九州而戡大亂。非拙且誠者之效與。亦豈始事時所及料哉。今海宇麤安。昭忠祠落成有年。而邑中壯士。效命疆場者。尚不乏人。能常葆此拙且誠者。出而濟世。入而表里。囗材之興也。不可量矣。又豈僅以武節彪炳寰區也乎。

黃特軒傳

吳敏樹

黃森。字特軒。居湘陰東北鄉長樂里。長樂為岳州走長沙古驛道。地寬平。四面倚山。羅江流其閒。下入湘水。咸豐四年。湖南起勇軍。將東下勦賊。賊復自安慶上犯。陷武昌岳州。急趨長沙。時賊由水路掠船至羅江新市。長樂人驚走。而其里人有先在賊中者。至是以長髮歸。脅里中率錢糧輸賊。黃君為里富室。挈家去。已而錢米大集。脅者皆自取之。眾怒曰。此偽耳。相與執而殺之。已殺。則又大恐。乃請豪長者謀之。皆尤眾人。莫為計。黃君至曰。殺此賊誠善。今惟有團練耳。爾等但能一心。致死何患。所須錢物。無多少從我辦之。眾大喜。即日戶閱壯丁。具器械。立幟於門。別揀勇力數百人。分營要隘。是時巨賊已率眾南上。而巴陵土賊大起。皆先在賊者一人。輒倡數百眾。劫奪村聚。無敢抗者。而楊某陳某為之渠。以千餘人入平江北界之岑川。聞長樂獨執殺其黨。首倡團練。欲乘其未定破之。岑川西去長樂五十里。一日以四百人。天未明而往。長樂人不意其猝至。黃君方與諸團首會食。賊已近里許矣。即呼召其營勇。獨率五十人。先往禦之。山下小村。地有長溝。楊柳蔽翳。各不相望見。突相遇小橋閒。即刺斃賊大旗一人。連刺紅衣騎馬賊殺之。即其渠陳某也。因大呼。遠近皆應。囗賊遽失魄。癡立不能動。勇益集。直推刃仆之。殺百數十人。又追殺走者。賊逃還岑川不能半。即皆走歸巴陵。黃君旋又逐之巴陵。新牆市土賊。即時皆散。於是黃君名赫然聞數縣閒。省府盛獎其功。其年五月。提督塔公已破賊湘潭。將收岳州營於長樂。黃君與其團人常為軍導。軍進退皆依倚之。明年六月。賊帥何某自通城以數千眾出巴陵。殺數百人。將由長樂犯長沙。黃君大集其勇。他鄉團皆爭赴之。幾二萬人。賊至巴陵關王橋。距二十里。聞囗聲大起。即退去。是時粵賊方與楚軍相持於湖北江西。常以一股踞崇陽通城。窺湖南。為衝我心腹計。我軍屢入擊破之。旋復合聚。黃君嘗以團勇隨官軍勦賊通城。賊先遁。長樂人自是頗輕賊。而團事既久。貲絀不給。練營亦遂停罷。但以探候約相警集而已。又明年五月。何賊自通城乘夜入巴陵。將復犯長沙。即捲旗輕行走長樂。緣山嶺以入。殺牧牛兒。山中始覺之。遽出勇以囗。而四山皆有賊出。遂驚潰。挾妻子渡水入南山。賊亦不敢偪。其明日。賊將渡水由古驛以上。長樂水南地屬平江。與長樂合團。其人復相聚。禦之水上。賊竟日望之不敢渡。抵暮。遂縱火焚市屋。下走三十里。始渡水至新市。夜殺千餘人。而長沙已聞賊。城備完。賊乃掠東境。由醴陵萍鄉去。蓋長樂團為省城北蔽者且數年。至是始不振。黃君鬱鬱以為恨。年餘。遂病疽以卒。余因避兵。早識黃君。備知其團事始末。其人意氣灑落。異於尋常富人。倉卒立事。有非偶然者。然余有以見團練之不易為。而今官吏一聞賊警。輒以此責望於民者。未察其實也。

當賊初起。常以誑言鼓動一世之貧民。彼貧民忌恨富民。而欲壞之久矣。皆謂害不及我。而甚有利。則孰肯出其死力。以為富民衛。雖出錢財。莫之應也。應者亦陰挾兩端。賊至即迎之耳。故凡為團兵者。必其鄉之人。適然與賊角。有釁讎而後可用也。而其地必深阻易守。人必簡練。習部分戰囗。氣力精專。而又財用饒給。然以居賊所必經地。以與賊連歲持久。則未有能也。若黃君之為團。可謂能用其人。其功效卓著。非僅保全其鄉。雖及其壞散之時。賊終忌之。不能逞殘於其人。而省城猶得其一二日阻遏之力。至其所恨。亦非人之所宜加過於君者也。故余嘗謂鄉團禦賊之事。獨宜聽民之所為。而官無多預焉。何則。彼其身家誠知自急。其形勢苟可合而有恃。固宜有能因便而用之。若將以為法令。而驅之使集。則民苟以其名相應。而黠猾之徒妄為侈張。以取媚於官。而漁獵閭伍之利。因為武斷者皆是也。此適足以餌賊而殃人。奚團練之有乎。余故紀黃君而備論之如此。

六合保衛團練章程

徐鼒

六合在吏部銓選冊為無字簡缺。而實疲難之區也。南濱大江。與金陵為脣齒。東接儀揚。為鹽梟藪。西北界皖省。捻匪出沒。與土人相仇殺。而二百年來無大兵革。百姓耽安樂。以聲色自恣。道光壬寅之秋。夷船入犯。倉卒募鄉勇數百人。握刀遊市上。實不足用也。  今上御極之元年。江夏溫北屏先生來守茲土。囗任未久。修城垣。積義倉穀。眾猶謂非急務。乃事甫竣。而粵匪已陷武昌矣。壬子冬。鼒歸自京師。先生謀諸鼒。募四方壯士數千。捐資製器械旗幟。分隊伍。設團練保衛局。親歷四鄉百二十餘保鋪。教以樹旗鳴鑼起伏救應之法。賊三犯東溝。團勇三敗之。賊既陷金陵。復陷鎮江揚州。乃渡江分兩路北犯。破浦口官兵。陷滁州。分其眾閒道奄至邑之南關外。我軍荷神庥以火攻破之。賊駭奔。南鄉兵勇團練。尾而殲之。時癸丑四月壬午日也。是時賊之由滁州而上者。連陷鳳陽潁亳歸德。偪開封攻懷慶。破臨洺關。掠直隸界。京都大震。獨其殲於六合者。數千人焦頭爛額。折骨絕筋。無一獲全。拋棄銅囗火鎗刀矛無算。賊中為之語曰。紙糊揚州。鐵鑄六合。由是吾邑團練之名聞天下。  天子詔書褎美。而四方聞風而起者。往往聚鄉兵以殺賊焉。夫常勝之眾易於驕。驟積之財易於匱。撤勇則可虞。養勇則多費。必也用民之力以保其身家。不破吾民之身家以隳其力。庶乎眾不驕而財不匱。百餘保之囗落窵遠。戶口畸零。散而難聚也。故。首編聯。難民流徙。良莠錯雜。故次之以稽查。責任不專。則功過相諉。選練不早。則老弱濫充。故責任選練次之。未能守。何言戰。故未遑言攻勦也。而統之以防禦。不除弊。何興利。故不更煩條約也。而。終之以禁止。遠法古人。近揆時勢。經歷兩年之久。斟酌變通。而畫然始歸於一。此先生勞民節財之苦衷。而凡欲保衛其身家者。所當慎終如始者也。鼒故條而列之。以告司事者焉。

編聯章程第一

一舊章以十戶為牌。十牌為甲。十甲為保。今本邑二十七鋪九十九保。大保七八百戶。小保一二百戶。舊設鄉約保長。有捕盜催科之責。事事紛更。則多不便。今變通舊章。牌以十戶為準。甲以十牌為準。保仍其舊。惟團練時。分畫團界。設立團總。則仍以牌甲多寡為率。大保二三保為一團。小保或并四五保為一團。

一每牌十戶若零戶數在三戶以內。則附於末牌之末。如數過三戶。則與末牌均分為兩牌。每甲十牌。若有零牌在三牌以內。則附於末甲之末。如數過三牌。則與末甲均分為兩甲。其村落窵遠住處畸零者。戶不滿十。則就本村編為一牌。牌不滿十。則就本村編為一甲。

一城廂內外集鎮鄉村。無論紳士兵丁百姓。商賈鋪戶。官員公館路旁小店。庵觀寺院。種山棚民。一體編聯入牌。鋪家以一鋪為一戶。公館以一館為一戶。小店以一店為一戶。庵觀寺院以一處為一戶。棚民以一棚為一戶。

一窮苦孤獨。及游手無業之民。往往數姓或十數姓同居一院。除同院而同姓同宗者可併為一戶。若同院而俱異姓。及同姓而不同宗者。仍以一院為一戶。查明房主在內居住。則以房主出名立戶。如房主不同居。則以有妻室或丁口最多者出名立戶。其戶冊上填寫一院幾家。某家男婦若干口字樣。

一牌甲中。有倡家囗館。聚賭習教。及一切不安本分之徒。眾戶多不敢與之同牌。儻不編聯。便成漏戶。彼反置身牌外。恃無稽查。肆行無忌。今一體編入牌中。於冊內該戶之上。囗用自新二字戳記。以示區別。俟能改過。則去之。

一寄籍客民。或貿易。或耕種。原與土著無異。遇有鄉親遠來投奔。無論久任暫住。均需查明。如係素相認識。來歷明白。帶至甲長牌長處。說明來歷。該甲長詰問明白。即於戶冊門牌上。添注名姓住址。責成帶來之人保結。方許居住。如並不認識。無端來投。保非匪徒。立刻驅逐。私自容留者拏究。

稽查章程第二

一縣官將牌冊甲冊團冊。照式刷印。頒給團總。團總頒給甲長。甲長頒給牌長。令將所管地段。確切查明各戶姓名。作何生理。有無糧業。及戶內丁口若干。填注冊內。戶戶開列。不準遺漏一戶。戶內人人開列。不準遺漏一人。

一造冊既竣。牌冊甲冊存團總公局。團總將團冊照式謄清正副二本。送縣蓋印。正本曰循冊。團總領回。副本曰環冊。存縣備核。每年正月更換一次。縣官坐大堂親收親發。不假書差之手。且隨到隨發。不須守候。有公差借事需索者。準喊稟究辦。

一造冊既竣。每戶給門牌一面。每牌長給十家牌一面。每甲長。另給一牌。開列該甲長及十家牌長姓名。實貼薄板之上。朝挂夕收。如有遺失毀壞。由甲長稟請補給。

一各戶如有搬去遷來者。牌長查明搬住何甲何牌。遷自何甲何牌。十日內告知甲長團總。於牌冊內後幅注明。每季將搬去者門牌繳縣。遷來者稟請補給。

一各戶中一家男女幾口。遠出外鄉及自外歸家。均隨時報明牌長甲長。注明牌冊。

一縣官因公下鄉。攜帶環冊。順道抽查。若公事稍暇。則示期分路查點。並閱壯丁技藝。自團總以下。齊集聽點。一切夫馬飯食。縣官自備。有公差借事需索者。準喊稟究辦。

一官河大路橋梁之下。稟縣核準設立堅固水柵。責令本地方甲長。添壯丁數人。專司啟閉。凡戌亥子丑寅五時。應行閉柵。不準片帆行走。若遇緊要軍務兵餉等差。許守柵人查明開放。他時不閉。其停泊船隻。本地方牌長。向船主查明客人來歷。船主姓名。有可疑者。稟官查驗。

責任章程第三

一每牌。擇本牌一人為牌長。一人為牌副。責以稽查一牌之事。平時稽查死亡遷徙。以告於甲長而注於冊。如同甲有事。則督率本牌壯丁鳴鑼持械。以赴有事之所。壯丁有臨時玩誤者。則以告於甲長。以告於官。徇隱者同罪。

一每甲。擇本甲一人為甲長。二人為甲副。責以聯絡一甲之事。平時訓練壯丁。修飭守備。釐正戶冊。有事則鳴鑼。召牌長齊集壯丁以從事。牌長有臨時玩誤者。則以告於官。徇隱者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