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25274800000010

第10章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的理论概述(5)

内部动力——改革。改革要出现新突破。最为重要的是使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相适应。产权“大锅饭”走不成新型工业化道路,贫穷和愚昧同样走不成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必须推进产权的人格化和经济的自由化,必须进一步使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具有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先进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使工业企业和相关产业具有采用信息技术的迫切欲望,必须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需求能力大幅度提高。为此,必须进一步清除仍然存在的体制性障碍,确立按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把动力建立在保护合法财产和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必须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劳动者报酬和消费基金在GDP中的比重,消除绝对贫困,把需求的欲望和能力建立在有足够支付能力的基础上。

另外,外部动力——开放。其中,要通过技术改进和要素优化重组提高重要基础产业国际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规则,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发育产权市场化和推进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加快与国际大资本的产权融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精神,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少说些不着边际的废话,少做些让人笑话的无用功,我们就一定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如期基本实现高质量的工业化,就能摆脱农业国的帽子,跨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只要我们党和国家,以******理论为指导,忠实的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尚空谈、少说废话,事实求是,从国情出发,开拓好两大市场,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够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跨入工业化国家的行业。

6.大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基础,确保我国新型工业化与科学技术健康、快速、科学地发展

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成果,就好比要建立起高楼大厦的地基,地基不稳固,就盖不起高楼大厦。没有最好的设计,就同样盖不起最好的高楼大厦。如果基础研究成果扎实、超前,具有当代高科技的世界意义与尖端意义,具有高屋建瓴的基础理论,就一定会有应运性的高新技术方面的突破、创新与应用。因此基础研究对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与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历史上人类的基础研究成果,推动了全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当然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还有一个战略选择的问题。如果选择不当,基础研究也会偏离高新技术发展的轨迹。也就无法指导实践科学的实践。

李政道讲授新世纪基础研究的问题时,列举了中国的大思想家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的思想,结果王阳明“格”了窗前的竹子这种物,而西方的思想家、科学家则“格”的是太阳和地球,结果人家成功了。而我们的王阳明却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一个中国人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不要紧,问题的严重性是历朝累代的中国人几乎都陷进了唯心主义的泥潭。由此可见,对于基础研究对象的战略选择的及其重要性。

李政道讲:做好本世纪的基础科学研究,制定好远期和近期的规划,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没有找到新的“总开关”前,我们应该问,哪些挑战与20世纪初太阳能问题是同一级别?21世纪的基础科学研究,一定会有更大、更重要的成果,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一定会有更大的推动。

21世纪,诸如中子、质子、电子和它们的反物质,即反质子、反中子和正电子,为什么在我们现已知道的宇宙中只占5%,可能还少一点。宇宙中其他95%的物质是什么?是什么能量,什么物质?这是一个很大的迷。显然,21世纪我们将面向更大的宇宙。现在对科学的最大的挑战,已不仅是那些已知的物质。因为在我们知道的物质之外,还有暗物质、暗能量。暗物质比我们现有的物质多了约5倍,暗能量,则比我们现有已知的能量大了近15倍。李正道主张21世纪应该坚持“整体统一”的最重要的科学方法,集中全力,加大基础科学研究的力度,使基础研究对应用科学技术起到一种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使基础研究在推动应用科学的进程中,呈现出一种强大的增长力,以便不断解开宇宙中的一个个未知数。

在21世纪技术创新将会呈现出新的更大的发展趋势,我们国家必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要进一步突破对暗物质、反物质的研究;并且使信息技术在科学交叉、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重大的进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正酝酿着新的突破,将会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纪;物质科学将跨越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会将高技术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将会带来更加先进的制造代。

面对21世纪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如果跟不上去的话,中国在新世纪将面临的问题就更加复杂化了。可以说,在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方面中国应该去追赶世界高新技术的最后一班车。否则中国与世界在高科技方面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讲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发挥着基础与关键作用。并进而指出:基础研究的使命是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做出新的科学发现,创造新的科学知识,为正确认识世界和合理改造世界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当今世界,基础研究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成为科技进步的基础与核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源泉与基础。基础研究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激光技术、半导体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都是基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而产生出来的;基础研究的重大进展往往可以推动高技术的重大突破,带动新兴产业群的崛起,促进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基础研究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创新实力和后劲。

与此同时,战略高技术研究是对增强综合国力最具战略影响的高技术领域。战略高技术是建立在综合性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具有前沿性和关键性以及知识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战略高技术还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军事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因而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并且战略高技术的突破,往往能够引领产业技术发生跨越式发展和重大变革。

因此,应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加强引导,集中资源,协同发展,走开发创新之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优先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投入,改善科技基础设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才能更好地推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