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25274800000022

第22章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要求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2)

技术创新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曼斯菲尔德、卡米恩和施瓦茨、门斯等,他们在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了技术创新,将创新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进行综合,初步构建起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框架。

其中,曼斯菲尔德在研究技术创新推广的问题上,提出了模仿论。提出了技术创新与创新模仿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变动的速度。为了考察同一部门内技术扩散的速度和影响技术扩散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他提出了4个假定: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专利权的影响很小;在技术扩散过程中新技术本身不发生变化;企业规模的差异不影响新技术的采用。

卡米恩和施瓦茨在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市场结构论。他们主要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状态之间的“中等程度的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的理论。

门斯在研究创新集群理论上,提出了技术僵局论。他认为,缺乏创新是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而与此同时,经济萧条构成了技术创新高涨的主要动力,因为只有此时“资本才能克服承担风险的厌恶,并依赖于可能会获得的基本创新”。

西方创新理论引入我国后,特别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跟踪世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结合我国的企业改革与发展实践,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机制、过程与管理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是傅家骥等所著的《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许庆瑞所著《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等。

(2)关于制度创新问题

制度创新的代表人物是戴维斯和诺斯。戴维斯和诺斯在《制度变革和美国经济增长》中阐述了制度创新的含义、制度创新的推动因素、制度创新的过程分析。他们认为,制度创新是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

此外,在制度创新研究中还有舒尔茨的制度调整论、拉坦的诱导性制度变迁理论。舒尔茨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服务提供者,必然随着技术的创新的变迁以及经济的动态增长而做出反映和调整”。拉坦提出“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源”。

国内在制度创新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常修泽所著《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丁栋虹所著《制度变迁中企业家成长模式研究》等。常修泽结合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形式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实践,对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总体设计、运作方略以及创新协同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丁栋虹用组织模式、交易费用模式和代理模式对企业家的创新进行了系统的制度分析,将中国企业家与企业制度理论研究进行了有机融合。

2.关于现代创新理论研究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变革,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呈现出动态非线性的变化特征,各种因素对企业创新综合产生各种影响如消费者需求的多变、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变革等,企业创新也普遍表现为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经典的企业创新理论在新时期日益凸显了其局限性。因此,国内外学者从20世纪末注目开始对经典创新理论进行持续拓展,这种拓展体系分为三大方向,即从局部研究向系统研究方向拓展、从点状研究向网状研究方向拓展、从一维研究向多维研究拓展。

从局部研究向系统研究方向拓展。现代创新理论研究逐步从局部创新研究向系统创新研究进行拓展。美国学者纳尔逊和温特创立了“创新进化论”这一独特新颖的理论分支,它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融合,他们认为创新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创新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容。基于“创新进化论”的推动,创新理论逐步由对技术、管理、组织、制度、文化创新等的局部研究走向综合性创新研究,即创新理论不断呈现系统化、整合化和集成化的特征。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迪隆、厄特贝克等人则进一步指出提高技术创新效果的关键在于合理处理好各种要素的匹配关系,发挥协同作用。此后,许多学者如弗里曼、多西等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了技术、制度等的综合性创新新研究,从而促使创新管理的集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集成的思想和原理逐渐在管理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颜西教授在其代表作《科技整合》中提出了集成的概念。他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技术集成管理更加有能力应付不连续的技术创新”。

从点状研究向网状研究方向拓展。现代创新理论研究逐步从点状创新研究向网状创新研究进行拓展。国内外学者在对创新的本质及特征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认为创新是多维的、非线性的、网络的、互动的过程。为了更好的说明创新产生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创新模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继推出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模式,分别为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一体化模式和集成网络模式。由此可知现代创新理论正由点状研究向网状研究拓展。

近几年来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从不同的出发点开始,即不同的创新价值链中的所有环节都有可能创新。1996年,布烈松在其《经济互相依赖和创新活动》中指出不同类型的创新组织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影响着创新活动,并且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可以通过“创新簇”的概念进行描述。“创新簇”存在的基本原因就是因为存在创新网络。

弗里德曼在《Research Policy》中发表论文提出,创新网络是为了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具有非正式和隐含特征的关系。他把创新网络的类型分为合资企业和研究公司、合作R&D协议、技术交流协议、直接投资、生产分工和供应商网络等类型。

瑞典网络学派关于网络的理论模型包括三种构成要素,即参与者、资源和活动(即参与者的行为)。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之间相互结网,行为主体的特征是通过其在网络中的活动来体现的。

从一维研究向多维研究拓展。现代创新理论研究逐步从一维研究向多维研究进行拓展。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创新理论研究逐步开始关注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统创新理论是以经济利益至上为价值取向的,这往往与社会发展的多维性产生矛盾,因此创新的主体与创新的对象和社会、环境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不断发展的统一体。与之相对应,对创新效果的评价也由一维向多维转化,即我们除了用经济效益外,还必须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来对创新进行评价,通过对创新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系统效应研究,建立起创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维评价模型对创新进行评价。

结合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呈现多维化,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要构建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R&D能力、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以及创新产出能力等外,还要包括创新社会效益和创新环境效益等,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学者做了深入研究,如向刚、汪应洛在《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要素构成与评价模型》中提出了评价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体系框架模型,这一模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综合能力体系,包括创新能力、创新基本能力、机遇与环境三个层次,其中创新基本能力中包含经济效益实现能力,机遇与环境层中包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教育等因素。毕克新在其所著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建立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来评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其中产品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包含产品创新环境效益指标,工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含工艺创新社会效益指标。

(四)关于自主创新问题

我们党和国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核心战略,进行重大的创新实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甚至可以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核心战略,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前途命运的。谁都知道,任何行业任何领域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有的专家学者说,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资本、土地、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呈递减趋势,而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与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不可能再走以往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换取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让自主创新成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整体效益、有效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尤其入世以后,我们只有努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国外学者一般研究创新的相关问题,对自主创新涉及很少,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是我国等国家在追赶中提出的相对概念,更加强调自主性、原创性,也更加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但是创新与自主创新在本质上具有相关性和内在统一性。

1.关于自主创新及其能力的概念内涵与意义

前文已述,早在1912年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首先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概念,关于创新的研究也就成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对创新能形成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达成共识。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各家跨国公司都非常重视自主创新。我们的党和政府,我国的学术理论界和实业界越来越重视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

(1)自主创新是一个集大成的综合创新过程,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素质展现过程

我国的专家学者在理解自主创新能力时,不仅在外延上做了明确的界定,而且对其内涵也做了更为广义的解释。有的从自主创新和市场的关系分析入手,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看作是一个经济过程,认为它不单纯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是一个经济过程和市场实现的过程,并指出如果创新中的新产品、新工艺不能被市场接受,则该创新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实验室的样品和展品,自主创新的本质特点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过程。有的进一步从外延上指出,自主创新不同于技术创新。过去的技术创新省略了许多由发明到应用的中间环节,失败风险很小,所以进行的主要是学习消化,至多做一点适应性修改,自主创新则不然,必须包括选择发明和科技成果,使逐步成熟到适合于生产应用,以至于市场成功,还必须包括根据市场和生产需要去开发技术的各种努力。

(2)模仿与积聚再加灵感,是自主创新的初始阶段

有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关系的比较上,界定自主创新的内涵。有的人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到自主创新,是一个积累和学习的过程,在模仿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自主创新的含义是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完成技术创新全过程,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由本企业实现。模仿创新则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思路,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模仿创新是在率先创新者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基础上的“模仿”,是在别人工作基础上的进一步努力,被称为“二次创新”。自主创新模式就其本意来讲是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特别是对核心技术的突破是靠自己的力量。但是,模仿了,积聚了,如果没有灵感,模仿与积聚就如同一堆废铜烂铁。

(3)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持续和动态的过程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通过主动努力获得主导性创新产权,并获得主要创新收益而进行的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创新活动的能力。创新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区域、产业和国家,创新产权主要指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创新收益包括创新获得的利润和技术进步,创新要求长期性和积累性。有的专家学者提出:作为创新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体系推进过程,包括理念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并指出理念和战略是先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管理创新是基石,组织创新是载体,技术创新是关键,市场创新是目标。

(4)企业必须成为自主创新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