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释门归敬仪护法记
25311300000001

第1章 并序

觀夫。南山律祖之明歸敬也。猶東魯宣尼之定禮制焉。歸敬明則三寶可興。禮制定則典刑不墜。但以時當澆季。法道下衰。目睞聖容。而輙生輕慢者有之矣。形參緇侶。而一敬不修者亦有之矣。意儻於事行之有缺。則於心觀而不明。吾祖聖師。矜茲下愚。不能思齊上智。故於律鈔僧像致敬之外。別出一卷儀文。統明歸敬之法。俾乎事理雙運。真俗並馳。大小該明。定慧齊駕。先賢晚銳。出處有憑。上可以克報君親。次可以護教法。但為文高義遠。探賾者難究淵源。日久歲深。崇文者未聞伸釋。宣和間雖有梵琦律師創開科節。而大義未周。既缺依承。則誨通蓋寡。每慨吾宗覺者。專門律範。觀慧未融。苟捨斯文。將何以為住心之本也。一日講次。有好事者。願闢斯文。自顧不才難霑翰墨。祈請不已。輙事斐然。第為記事稍繁。是故勒成三卷。其如有所未安。以族後來作記者云爾。

旹紹興二十年歲次庚午夏安居竟序

粤以。一性元明。本無昏散。真心平等。豈慢恭生佛。尚且假名事理。詎分彼此。但為迷生去本。竪慢幢於法性山中。大覺乘時。秉智炬於昏迷路畔。故得無說示說。廣談真俗之法門。無身現身。備顯小大之身土。駭群生而令信仰。警眾蟄而致蠢萠。欲使因敬他佛。而顯自心。能返長迷。而歸正路。夫何愚障重不解回心。至聖悲深。漸施方便。俾歸真境。剋剪妄心。能使異途同歸一道。吾祖南山本佛深旨。愍眾未明。故於大乘小乘教中。權法實法典內。研究幾微。採掇樞要。奮董狐之史筆。成歸敬之儀文。始自敬本興懷。終乎程器陳迹。並以信守靜見為宗。佛道攝生為務。若然則其利博矣。其旨深矣。覽斯文者。其猶入寶渚得艛艣。伐椿檴獲利刃者哉。自古解文。無問豐約。例有三分。今此儀文。元有前序。蠧損不全。故使開板印行。例皆削去。然今據文伸釋。三分缺略。學者宜知。

題中五字。通別分析。凡有二重。一釋門是通。通諸文故。如淨厨誥章服儀等。皆稱釋門也。歸敬是別。局今文故。二道俗分之。歸敬乃通。通俗禮故。釋門乃別。別在佛教。非別不能顯其通非通無以貫其別。一題所舉。通別齊收。儀之一字。文通義別。所言釋門者。釋是佛之姓氏。以氏族而名其教也。具云釋迦。此翻能仁。長阿含云。過去有王。名懿摩(即第十輪王亦名鼓摩鬱摩)。擯斥四子(日照日聯日調伏象第四日尼樓華言莊嚴。即淨飯所承也)。令遠出國。到北雪山住直林中。頓駕數年。歸德如市。鬱為強國。父思往召。辭過不還。父王三歎我子釋迦。瑞應經云。定光佛記儒童菩薩云。汝自是後九十一劫。劫號為賢。汝當成佛。字釋迦文。釋迦為能。文為仁也。準此。定光授記。表號釋迦。玄符冥契。故詫釋種。門者限其內外。舉物以喻其宗也。歸是歸依趣向義。敬是肅恭虔恪義。儀者法也。下十篇規模。三業憲章。真俗各有所歸。毫釐不亂。故曰法也。又解。釋門是所敬。乃屬佛也。以佛姓釋故。舉佛則法僧總包。亦猶舉化主。必包徒眾之謂也。歸敬兩字。乃屬能敬。雖通兩釋。前義為優。

撰號中。沙門釋。如常所解。道宣者。大師名諱也。字法徧。大師行業功勳。備在李邕行狀。并宋高僧傳中。大唐者。河東晉陽。是唐虞之舊封也。至李氏高祖神堯。初受周封。為唐國公。至隋進爵為唐王。入隋受恭帝禪位。始號唐國。臣庶尊之。乃加大字。龍朔。即唐第三帝高宗之年号也。京師者即長安。是大唐所都之地。公羊傳云。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大也。師眾也。天子之居。必以大眾之辭言之。白虎通云。夏為夏邑。殷為殷邑。周為京師。若然。至周始稱京師。言西明者。長安兩街有八寺。其一曰西明。顯慶元年。高宗為皇太子建也。二年勑授西明寺上座。大師懇辭不受。勑遣鴻臚卿劉審。躬往終南。禮拜迎請。送上此寺。製述儀文。在此寺故。記其處爾。高宗貞觀二十三年即位。次年改元永微得六年。改顯慶得五年。改龍朔得三年。改乾封得二年。大師於二年二月八日。就淨業寺建戒壇。正年七十二。十月初三日物故。述者劉勰公作者曰聖。述者曰明。仲尼云。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又真諦云。佛說經曰撰。菩薩造論直伸佛意曰述。樂記云。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也。又爾雅云。律遹。述也。注序述。方俗語爾。謂亦可呼律遹皆敘述事也。

列篇目中。前後注文有不同者。意以前乃統一篇之大綱。故得詳悉。後則釋當篇之別目。是故略言。然大槩如此。要預知前後之立意。故究尋而省力矣。

第一注。謂下明敬本。所下顯教興。乘時者。謂聖人因乘時機而立教也。謁請也。敬恭也。喻即譬喻。下文所引名言教相。皆喻也。亦可上四句正明敬本教興。所下明文中引用教喻顯明必信為本也。若據下文自云。信智與慚敬之本也。舊記將謂下作敘顯機教。所下明立篇來意。學者擇而從之。

第二注。上四句明濟時。下四句顯護法。綜交也。惟遠則長修敬法也。謂交相訓習使不絕矣。相從奔竟者。急於修敬也。上下相遵者。上行下斆也。又可上或失於敬。亦當取法於下。故曰相遵。

第三注。上二句敘時機。下六句敘立教。二句總標。四句分釋。時機中。言澆淳者。諸說不同。通而言之。五濁惡世。皆屬澆漓。何淳之有。就別而辨。則前機當淳和之遵者則利。稟澆滓之氣者則鈍。鈍者令修事福。教以淨土繫心。利者俾體道源。不離當處開悟。有謂釋迦居忍土。人壽百歲為澆。望前佛四方。六萬等為淳。有謂祖師當像法之末為澆。已前正法為淳。然教通餘論。各有指歸。今謂如來觀滅後。時淳則機情利故。令自悟心源。可修理觀。時澆則機情鈍故。指淨方歸佛。以事引心。雖立教在於佛世。實乃意存滅後。二業即事理也。

第四中。心謂行心。事指六塵。乘猶因也。謂因此行心。行於六塵之境。於塵起染為罪。於塵離著為道。下篇注云。識心顛倒。三毒常纏。亦可比知也。課錄也。

第五注中以真俗為緣。而立斯名教。故曰也。雙筌。筌取魚之具。指欲見月。見月指忘。豈獨指忘。月亦應遣。故曰雙筌也。

第六注中。云多封性習者。如今世中。一有般學大乘語人。封著性理。排斥事用。斯皆不識分量。文過飾非。不知己是何位人也。若能事理並運。大小融通。則無偏計矣。

第七注中。上四句正釋篇名。立法撿心。翻釋上句。分時策行。翻釋次句。下四句引儒典勸修。尚書第二十云。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第八注中。心道冥昧。託形顯彰。故形恭則心敬。形慠則心欺。上四句準教立儀。以顯心敬。下四句附儒辨道。不亂外儀也。容止。出孝經。彼云容止可觀。進退可度。若下六字。出曲禮。彼云儼若思。安定詞。儼即容止可觀。相就成文也。手足無措。出論語。彼云刑罸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是也。

第九中言功用。即下正文中。十種見佛善根也。言感通者。下正文云顯跡。即是感通也。十種之後。廣引經文。以顯感通之跡矣。注中業假行成一句。躡前第七中分時策行等文也。功由心顯等三句。正顯今篇功用感通也。此由下。敘引經律因緣果報之意也。想見約惑說。即三惑未除也。善惡約行說。即三性互起也第十中。聽言觀行者。以論語中因宰予晝寢。孔子責之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此中借語敘懷。不可以文害意也。立修例即裎器。清心路即陳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