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50大谜团
2536700000014

第14章 昭君出塞之谜

昭君,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昭君出塞"的故事让风华绝代的王昭君在历史上据有一席之位.但昭君怎么能出塞的原因现在还是各争一词,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

这个故事在《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等正史中都有所记载.但有关她出塞的原因, 至今还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一种最流行的说法是, 王昭君因自傲, 未买通画工毛延寿, 因而被丑化.未能遭皇上宠幸的昭君觉得在宫中没有意思, 于是自请去匈奴。经汉元帝同意, 她便出塞去和亲了.

据《汉书·元帝纪》和《西京杂记》所载: "王昭君, 西汉南昭秭归(今属湖北)人, 名嫱."晋时为避司马昭讳, 她又被称为明君和明妃.

相传, 她是齐国王襄的女儿, 公元前33年, 17岁的王嫱被选入宫中, 汉元帝是按画工的画像选宫女的, 为了能被皇上召幸, 深居后宫的宫女们, 总想让画工把自己画得美点.所以, 她们不惜花费重金贿赂画工.

王昭君初入宫廷, 第一不懂这些规矩, 因而没有准备这笔贿金; 二来觉得自己天生美貌, 不怕皇上不召见.据说, 画工毛延寿在画王昭君的眼睛时, 便开口说: "画人的传神之笔在于点睛, 是一点千金呀!"

对毛的暗示昭君虽心领神会, 但没有买他的账, 反而讥讽了他几句, 毛延寿见她如此傲慢, 便把那点该点到昭君眼睛上的丹青点到了她的脸上.多了这么一点, 王昭君因而苦守了不知多少时光.

这时, 恰好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 要与汉人和亲.王昭君久居深宫, 觉得面见圣上无望, 积怨甚深, 便主动要求离汉宫去匈奴.汉元帝原想她毫无姿色, 因此同意了她的要求.

到了呼韩邪单于与昭君离开的那一天, 汉元帝见王昭君丰容盛饰, 美冠汉宫, 不禁大吃一惊.他本想留下她, 可是怕与人失信, 只好忍痛割爱, 让王昭君出塞和亲.据传, 后来汉元帝对画工毛延寿大为恼火, 想要杀掉毛延寿等画工.

王昭君到了匈奴, 生儿育女, 俨然一个贤妻良母.可是好景不长, 没几年, 呼韩邪单于驾崩.阏氏之子继位.依匈奴习俗, 王昭君要嫁給继子为妻.昭君不从, 上书汉朝要求回汉宫.此时元帝已死, 成帝即位, 成帝敕令她从胡俗, 无奈之下昭君又成了单于阏氏.又传, 王昭君觉得屈辱, 最后服药而死.

历史上还有一说, 王昭君之所以出塞, 是毛延寿设下的救国计策.宫廷画工见王昭君美貌异常, 怕汉元帝贪恋其美色而步纣王后尘, 于是將昭君有意丑化.后汉元帝见昭君真面目虽想反悔但最终忍痛割爱.

历史上一些文人大大赞扬了毛延寿此举, 认为他这样做不但使元帝免于沉溺女色之祸, 而且昭君出塞确实对边疆的安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正史中记载, 王昭君出塞和亲, 对汉边疆的安宁确实起了积极的作用.从此, 汉匈关系和睦, 这说明政治联姻对于汉匈外交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顾茅庐真假之谜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典故的出处妇孺皆知.是形容一个人想成就大事的求贤若渴。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成就帝业的故事, 将刘备的礼贤下士的态度写得栩栩如生, 把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关羽、张飞的居功自傲描绘得惟妙惟肖, 入木三分.

这段"三顾茅庐"的故事, 是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 加以艺术构思而创作的.但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究竟是不是"三顾茅庐"?学术界各有说法.

《三国演义》中关于这第一次见面的记载是: 刘备带领军队驻扎新野时, 徐庶对刘备说: "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将军愿见他吗?"刘备说: "你带他一起來吧."徐庶说: "可以主动登门去见此人, 但不能让他來拜见您."

可见, 刘备亲自到诸葛亮那里去请求拜见、赐教.共三次前往, 才得以相见.但没有写关公、张飞同往, 也没有说明是在茅庐中相见.

诸葛亮自己写的《出师表》中也说: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几句话, 证据确凿.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到了《隆中对》, 对刘备三次往访以及诸葛亮论天下形势的内容记载得更为详细.刘备"三顾茅庐"一直被当作礼贤下士、重視人才的典范.

刘备当时困难重重, 急需人才, 从情理上看, "三顾茅庐"是极有可能的, 所以历代没有人对此事的真实性有过怀疑.

但现在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 认为"三顾茅庐"的记载难以令人相信.诸葛亮是位胸有宏图之士, 刘备请他出山, 当然正合其意, 他岂能大摆架子, 而不抓住这个可能失去的机会?

当时的诸葛亮只有27岁, 刘备则是个有声望的政治家, 对诸葛亮怎能那样低声下气地苦求?

虽然前一种说法中以《隆中对》作为证据, 但当时, 曹操几十万南征大军正威胁着刘备, 《隆中对》不提这个紧迫的现实問题, 是不合乎情理的.

同时, 刘备第一次见诸葛亮, 不会安排现场记录.所谓《隆中对》, 很有可能是后人附会《出师表》而杜撰的.据此, "三顾茅庐"之说就不可信了.

三国人鱼豢写的《魏略》中, 也提到了刘、诸葛二人第一次相见的情景.《魏略》中说刘备屯兵于樊城时, 曹操方已统一黄河以北, 诸葛亮预见曹操马上就要对荆州发动进攻.

荆州刘表性情懦弱, 不晓军事, 难以抵抗.诸葛亮于是北行见刘备.刘备因为诸葛亮年纪小, 根本不重視他.诸葛亮通过谈论对当今政局的对策, 才使刘备逐渐信任他.

最后, 刘备才"以上客礼之".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的记载也大同小异.

从诸葛亮本身的积极进取的态度來看, 《魏略》、《九州春秋》的记载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有人则调和了这兩种说法之间的冲突, 认为"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樊城自请相见都是真实可信的.清代学者洪颐煊在《诸史考异》中说诸葛亮初见刘备于樊城, 刘备虽以上客待之, 但没有特别器重他.

等到徐庶举荐时, 刘备再次相见, 才逐渐有了很深的感情.并指出: 在建安十二年初见, 再次相见是在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后來非常感激, 因而记入了《出师表》中.

诸葛亮与刘备究竟是"一见

", 是"再见", 还是"三见", 这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然而, "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却流传了下來, 吸引了无数人.不管它是否真假,但起码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经典的典故,以告诫我们重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