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言理论与实践
2536800000034

第34章 "无效教学"批判(3)

徐老师缺乏的不仅是尊重"其存在"的意识,其实也因此严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为何"追问的意识,大作中,徐老师论述依据的事实(其实正是"其存在")其实大都是自己主观臆想出来的,并不符合"其存在"朴素而严肃的现实,在此基础上的"为何"追问当然会更彻底地走向主观唯心主义泥潭。

比如现在,由于严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徐老师其实不过换了一双"新鞋",走得仍然是"老路",并且,是我们曾经失败的老路,只不过表面上换了一种样式而已。

如果立足"教学",在认清"其存在"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全面探询"其存在的依据",笔者认为,在"泛化的肯定"这一点上,我们起码应该探讨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引文的"话语的结构"的结构形式是否科学,或者说,这种表述方式是否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一是,如果科学,进一步了解,这种"话语的结构"我们的学生是否已经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了。

一是,如果还没有,再探讨如何通过严格的训练让我们的学生拥有这种能力。

关于第一点,笔者认为,徐老师彻底否定的"泛化的肯定"及其"话语的结构"本身不存在什么问题:引文的分析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由"特点"而"表现",由"表现"而"例释"的"话语的结构",正是让学生快速了解"生动性"最简捷最有效的表述形式(从逻辑角度考虑,当然还存在并且仅仅存在另一种"话语的结构",即将思路完全颠倒过来。

不过,"试验"一下,不难发现,虽然二者内容方面没有什么区别,但,我们现在假设的这种"话语的结构",难以表述,表述出来,读一读都显得非常别扭。深层次"为何"笔者无力探讨,起码可以断定,假设的这种"话语的结构"不符合人们的认识学习习惯)。

第二点前面已经论及,显而易见,广大教学师生都还非常欠缺这种能力。问一个"为何",自然到了第三点:面对严峻现实,笔者认为,我们如果要继续追问,首先应该追问的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教学",这么简单的"泛化的肯定"及其"话语的结构"我们的学生为什么竟然还没有能够理解掌握--这样一来,话题也便转移到了"怎样教",也是徐老师实际上已经在探讨的话题。

可是,徐老师不仅没有认识到人家的"研究的对象"的教学价值,并且,对自己新的"研究的对象"也没有多追问一个"为何",结果,给"为何"留下的"空的空间"仍然太大,到了实践领域,行为流于盲目其实是一种必然。

"泛化的肯定"到底该怎样教?

基于前文认识,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学"必须经历以下三个阶段:让学生认清并牢记这种"话语的结构""存在"的基本现实,首先保证实现浅层次的了解--引领学生探询各个方面"存在的依据",力求深刻的理解--通过充分的"模仿训练",实现其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准确把握与灵活运用。

鉴于现今人们的认识习惯,笔者这里想特别强调以下三点:第一,上面三个方面能力存在的现实是各不相同的,其间存在着层次性的差别,知识的准确把握与灵活运用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第二,三个层次的"教学",其内在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浅层次的了解"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其存在"。

"深刻的理解"的视角就必须伸向"其存在的依据",前提是能够高屋建瓴将纷繁复杂的"其存在"科学分类,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一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想留待以后用专门的文字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准确把握与灵活运用"的视角必须转向学生的语文运用实践,在"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往往需要反复的"模仿训练"才能奏效。

第三,三个层次"教学"的难度需要的"教学"强度各不相同,其间显然存在着一种递增的趋势,因此,不仅教学方式方法采用方面应当分别加强研究,在时间与精力分配也需要区别对待。

我们已往的"工具论"教学至少存在以下四个层面的问题:

其一,根本方向问题。语文教学应该是"形式运用"亦即语文工具运用的教学,可在我们所谓的"学科中心""知识中心"的课堂里,教学仅仅停留在了前二个层面上,致力于知识的系统传授,却少有真正作用于学生语文运用实践的,学生得到的大都不过是一些并不属于我们语文因而没有系统也无法系统的事实现象和虽经系统化并且属于语文但没有作用于实践的僵死的知识。

其二,策略选择问题。在"形式运用"教学的视野里,学科知识是为了"运用"实践服务的,与相关的"运用"知识应该是高度统一的,这个统一的过程应当在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可是,在我们所谓的"学科中心""知识中心"的课堂里,两种知识完全割裂开来,往往只是应用于学生学习的评价,而没有真正应用于其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运用教学基本上是空对空。

其三,训练的强度问题。吕叔湘先生生前以打乒乓球为例反复提醒我们,运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一种复杂的技能,先拆分分别予以强化训练然后再综合训练才能受到良好效果--这也可以说是生活给予我们最为朴素也最为深刻的启示,可整体而言,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尊重过:

学科层面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的系统化,课文教学层面我们一直强调课文的全息性,教学一直缺乏起码的针对性,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专项技能训练,更遑论其强度,重复"教"的同时严重存在着很多领域的没有"教","造就"的人材能力方面大都有严重的领域性缺陷,更多的情形是,鼯鼠五技,什么都知道,可根本没有形成层次较高的学科现实能力。

其四,教材提供问题。虽然顶上了"学科中心""知识中心"的骂名,教材编排也是按照"文体形式"的,可功夫根本没有做到家。

因为过于强调知识的全面系统,所以,虽然以"文体"为单元,但同一单元的课文追求的往往仍然是"形式"的"个性化",而不是"共性化",忘记了举一反三能力的形成必须借助典型而充分的"例子"进行举三反一式的强化训练。

"例子"虽多,却严重缺乏针对性,本该高度统一的知识教学(汉语教学)与内容教学(阅读教学)在我们已往所谓的"工具论"教学课堂上却成了几乎没有交叉的两条平行线。

"人文论""素养论"课堂的问题其实更严重:

现在时髦的"人文论""素养论"主义者,以"与时俱进"的"改革"名义,打着"走向语文实践"的旗号,却本末倒置,真正走向的是"生活",是"社会",而不是"学科语文",没有通过专项的"语文运用技能"训练致力于其相应语文能力的提高,就"语文教学"而言,实际上是一大倒退:

认识论层面倒退到了最为浮浅的第一个层面,引导学生认识感悟的大都是根本不属于我们学科"语文"的思想内容,进行的往往大都是社会的人生的品德的科学的抑或其它领域的形形色色的"教育"。

而没有想到"形式",想到,为学生的生存能力计,"形式运用"其实更需要教育教学,结果,到了实践论层面,自然退到了潜移默化式的积累积淀,无论"小课堂""大课堂",所谓的"中学语文教学","教学"的成分其实已经所剩无几,甚至可以说丢失殆尽了。

表面上看,"人文论"主义者似乎非得与"工具论"彻底划清界线不可,"素养论"主义者则主张"统一"(实际上是折中式的"升华"),似乎有着很大的区别。

可实际上,到了具体的教学课堂却是殊途同归的:"人文论"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与"工具"划清界线,与"素养论"一样,其实是在积极鼓吹工具的现实运用与运用现实,而忘记了工具运用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是应该也可以通过"教学"(训练)来实现的。

徐老师现在已经着眼"语言运用规律",积极主张"模仿练习",确实已经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这是其一大进步。

这一点,功不可没。可惜的是,由于急功近利,事实上完全忽略了前二个层面的教学,并且,仅仅停留在随机("从独特语句生成方式中抽绎出语言运用方法")层次,根本没有论及规律性系统性知识的基础支撑问题,对学科语文教学而言,严重缺乏训练的针对性。

如果用这样的理论指导实践,其实又走回了我们已往所谓的"工具论",学生学到的只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与技能,难以触类旁通,形成现实的语文能力。

打个比方,不去致力于"鱼"与"渔"共性的研究,总是忙着教给学生认识、捕捉这一种或者那一种"鱼",换一种新的"鱼",学生就可能无法"自主"认识,更谈不上什么"自主"地"渔"(捕捉)--如果换成形态与习性差别更大的"虾",他们当然就会更加茫然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