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25427100000013

第13章 刑侦警察告诉你,怎样通过嘴巴看穿真相(1)

刑侦警察的主要任务是刑事侦查,也就意味着需要研究犯罪行为和抓捕犯罪分子的各种方法。在刑事案件中,刑侦警察力求查明犯罪者使用的方法,以及他们的犯罪动机,从而分析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并进行有效的总结,以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在了解嫌疑人或犯罪者的动机时,刑侦警察最为常用的手段就是审讯。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只是一方询问,另一方回答,实则并不像外在所表现的那样。在审讯过程中,刑侦警察往往可以从对方的言语和口型中,看出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说谎行为,或者以此分析口供的可信度是多少,而这样一来,往往就能对案件的破获起到有效的帮助。其实,很多刑侦警察都是通过观察犯罪嫌疑人的嘴巴来看穿事情的真相,从而将犯罪分子抓获的。

1.刑侦警察由嘴及心的心理操控术

刑侦警察善于观察犯人或嫌疑人的嘴部变化,从而透视他人的内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可以从他人的嘴部变化中,猜测其内心的真实想法。除了手脚以外,嘴巴是人们最常用的身体部位,吃饭、喝水、交谈、呼吸,都需要用到嘴巴。嘴巴既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也对肢体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嘴巴是打开人的内心世界的另一扇窗口,是需要人们特别关注的部位。其实,人的身体部位,每天活动最多的并不是手和脚,也不是手臂和腿部,而是人们的嘴巴。美国行为调查机构的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即使是在人们面无表情的时候,嘴巴也没有停止动作,并且嘴巴不会保持一个姿势60秒以上。

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站在男友身边。男友正在和一位好友谈事情,两人似乎在为一件事情争执不下,脸色非常不好,还用力地撇着嘴。这时,女孩为了缓和气氛,微笑着扯开嘴角,上前说了几句话。没想到,男友却生气地对女孩说:“你还嫌不够乱啊?男人之间的事情,不需要你来插嘴!”

女孩也是一个倔脾气,回了一句:“是我多嘴,多管闲事了!”

说完,女孩噘着小嘴跑开了。而没过多久,男友追了上来,在她耳边说了几句好话,又把她哄得咧嘴笑了起来。

在这个画面中,如果仔细观察女孩的嘴部动作,就会发现,其中的“噘嘴”、“咧嘴”都反映了女孩不同的心理状态,而男友所指的“插嘴”、“多嘴”并非指嘴本身,而是女孩用嘴说出的话,或者说进行的活动。在女孩“噘嘴”和“咧嘴”之间,展现的是她对男友两种不同的态度,“噘嘴”表示对男友的指责不满、生气、委屈等,而“咧嘴”则是心情愉悦、开心的表现。除了这些嘴部动作,人的嘴巴还可以做出很多其他动作,比如,“撇嘴”、“咬嘴唇”等。

以上这些动作都表示了人们对某些事物或人的感受、心态以及认知等。比如,一位美国刑警在审讯犯人后,对自己的同事说:“那家伙真是顽固,一直一言不发,还撇着嘴。”这种嘴部行为,说明该犯人的态度强硬。由此可见,嘴巴的无声动作,远远超过了有声语言的作用——它可以用一个动作,“一言不发”地告诉你一个人的情绪。由于嘴巴是由两片嘴唇构成,所以它无法像手和脚一样单一活动,任何动作都由两片嘴唇完成。最为常见的动作是:张开、闭合、凸出、收缩等。可见,嘴部的动作是非常奇妙的。

人们在表现坚定不移的态度时,就可以从嘴巴上看出端倪。比如,如果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经常把嘴闭紧呈“一”字形,说明这个人的意志非常坚强。推而广之,如果上司交给下属一份难以完成的工作,当交代完工作之后,上司问下属:“这个任务比较棘手,你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吗?”如果对方回答“可以”,而后嘴唇的形状呈“一”字形,那么上司就可以放心地等结果了,因为这表明,下属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完成工作,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如果下属回答“可以”之后,嘴唇呈不闭合的姿势,则说明他在考虑自己能否完成,同时也说明了他对完成任务的信心不够。

如果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之前做出咬嘴唇的姿势,这说明他心中对做好此事没有太大的把握,只能行动的时候看结果,另一方面,这也可以视为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和激励。而人们在失败或委屈的时候,也会做出咬嘴唇的动作。此外,在一些带有攻击性的场合,如果被他人攻击而不能反击,也可能做出咬紧嘴唇的动作,这反映的是不甘心和恼怒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场合,除了咬嘴唇的动作外,人们最常做的就是“噘起嘴”说话,这种嘴部动作与把嘴撇成“一”字形和咬嘴唇的动作相比,更加具有攻击性。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带有攻击或反击性的嘴部动作。

通常,那些懂得操控人心的上位者,对人的身体动作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尤其是嘴部动作。所以,他们在观察对方表情的同时,会格外留意对方的嘴部动作。当你了解了嘴部动作所暗含的心理状态后,你就可以通过这些去判断对方的真实想法。比如,你在和对方交谈时,想要知道对方是否认真听你说话,就要观察他的嘴部动作。通常,人们在认真倾听时,嘴唇的两端会拉伸,与微笑的姿势相似,而只要对方的心理状态并不负面,那么在倾听时,必然会做出自然的嘴角姿势。如果对方对说话者感到厌烦,或谈话内容无法引起对方的注意,嘴角就会呈恹恹的姿势,主要表现为嘴唇闭合、唇角有微微的倾斜。

可以说,嘴巴在面相学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人们通过嘴巴的姿势,不仅能了解一个人的年龄、心理、态度,还能了解他的性格。比如,美国著名雕刻家丹尼尔·切斯特·法兰奇这样理解人的嘴巴:一个人如果双唇薄,并显得干涩,嘴角时常下垂,说明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心情时常忧郁;如果一个的嘴唇较为丰满,嘴角偶尔下垂,说明这个人性格易躁;而相反的是,如果一个人的嘴角时常翘起,则说明他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性格比较温和。

心理行为学家斯金纳对人类的嘴部动作非常感兴趣,他指出,嘴是人们宣泄内心情感的重要渠道,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最为常用。通常,人们在进行口头交流时,很少注意嘴巴的动作,而如果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一句话或几个字的说话过程,嘴部的动作都能变化几番。其实,丰富多样的嘴部姿势和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反映出人们的内心情绪。

在交流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关于嘴唇的微表情,而且,每个微表情都代表着某种心态或者潜意识思维。比如,当一个人压抑着内心的兴奋或紧张的时候,往往会在说话时频繁地舔嘴唇;一个女生初见别人的时候,说话或许会以手遮口,这说明她对对方心存戒备,当然,也不排除这个人本身就比较害羞。

其实,很多下意识的嘴唇动作都会透露人们的内心状态。比如,要告诉别人小秘密时,大多数人都会嘴唇贴近对方的耳朵,并且用手遮住;还有就是抿嘴动作,它往往代表了人们内心做出了某个决定;习惯性抿嘴的人常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较一般人来说,他们有更强的承受能力,也更容易成功。

在交谈中,如果对方对你所说的话感兴趣,往往表现为嘴角稍稍向后。而不同的嘴部动作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比如,偷笑时,人们常常会用手捂嘴;撒娇时,会把嘴唇嘟起来;开心时,则是完完全全地张开嘴;吃惊时,嘴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O形;撇嘴,就意味着不屑、无奈;嘴角下拉,表示对某一事物毫无兴趣;抗议时,人会紧闭双唇。

嘴部周围也会被男人们利用起来,以表达自我的内心,胡子就是常见的选择。对不少男性来说,浓密的胡须除了可以显示男性气概以外,还会展现自己不同的一面。据说,日本明治天皇的胡子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他此举就是为了提高天皇的权威;同样作为领导者,希特勒却留着卓别林样式的小胡子,这是由于立场不同所致——希特勒的做法是为了激起当时民众的激昂情绪。而作为艺术家,卓别林的胡子配上他的体形,可以起到引人瞩目的效果。

无疑,吸烟也离不开嘴。心理学家观察到,人类吸烟的动作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夜间独自吸烟者,必然是心中有事;吸烟时喜欢向上吐烟圈的人,往往比较自信,有优越感;而向下吐烟圈的人,则个性较阴沉,抑或是心情沮丧;喜欢从鼻孔中吐烟的人,大多是自负者;心智尚未成熟的人,往往喜欢咬着烟屁股。

可以说,一个人的每一个动作、表情和习惯都映射着他的内心或情绪,嘴部动作也不例外。所以,观察一个人的嘴部动作,可以洞察出他内心深处的一些秘密。

2.一眼看穿嘴唇所表达的内心意图

刑侦警察认为,嘴唇在身体语言中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暗示点。呼吸、说话、饮食是嘴巴最基本的功能,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使用嘴巴(比如吸食奶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嘴巴就渐渐与自己的心理感情连接在了一起,通过它,能够看穿人们心中的想法。从人的整个面部来看,嘴巴在整个面部的下部,而人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嘴部动作,所以,它在面部表情中也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嘴巴是最受关注的器官之一,这关乎人的个性。人们会通过嘴巴的构造、大小来推断一个人的性情,比如,嘴巴大的人,通常话比较多,性格比较外向;嘴巴小且嘴角有些下垂的人,通常不善言辞,不懂得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嘴唇的形态多种多样,俗话说“相由心生”,嘴唇的姿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因此,无论是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在选择伴侣的过程中,都可以先行观察对方嘴唇的姿态,以免遇人不淑。此外,了解嘴唇方面的心理学还能让自己在人前谋得人脉先机,在人际关系中更加如鱼得水。

在人际交往中,除了言辞和表情能表现出人的心理状态之外,嘴巴也是获取对方心理状态的重要渠道。嘴唇的姿态和表情一样生动,一样表达了人们的思想和心理状态。那么,如何通过嘴唇的动作解读对方的肢体语言呢?

美国刑侦警察称,在调查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嘴部泄露的信息,远远超过了言辞口供。只要细心观察并分析,就能以此推断出对方的真实心态。

此外,美国刑侦警察还对几种最为常见的嘴唇动作进行了分析:

(1)挤压嘴唇

美国刑侦警察称,很多人在内心忧虑或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就会做出挤压嘴唇的姿势。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嘴唇通过挤压藏进嘴巴里的时候,说明他此刻毫无自信,而他的负面情绪正在逐渐飙升,心情会因此变得极其忧郁。在针对一些刑事案件的调查中,刑侦警察还发现,在审讯嫌疑人或证人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嘴唇藏起来,这说明他们面对警察的询问,内心压力非常大。也就是说,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人们就会摆出这一嘴部姿势。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常常做出此类动作,就像人们在遇到强光刺激时,会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一样。推而广之,嘴唇做出这种挤压的动作,除了闭口不言的意蕴之外,也是在排斥他人的询问。人们需要知道的是,挤压嘴唇这一动作,是一种消极情绪的反映,它能清楚地表明,做出这一动作的人遇到了困惑或难以抉择的问题。

(2)嘴唇往中心缩拢

嘴唇往中心缩拢,也被人们视为“努嘴”,这通常是不同意他人观点的表现,而当人们的看法转变时往往也会做出此类动作。在与人交谈时,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对方做出这个动作时,内心可能是不赞同你的观点,或者拒绝你的意见,以及酝酿新的话题等。了解了这一动作蕴含的深意,就能让自己在人际交往或谈判中,更容易主导话语权。

在商务谈判中,这种嘴唇向中心缩拢的姿势尤为常见。比如,当你将拟定好的合同让对方看时,对方看其中的某一个条例时,嘴唇突然做出缩拢的姿势,这说明对方对这一条例并不满意,等他们的目光离开合同之后,就会想办法把话题拉到这一条例上,对你展开说服。

在很多刑事案件中,警察在审讯的过程中,也时常遇到这种嘴唇向中心缩拢的动作。当律师为辩护人辩护时,另一方的律师往往会摆出嘴巴收缩的姿势,这时通常会听到他说:“我方并不赞成对方律师的观点。”相对地,对方的律师或法官在不同意辩护律师观点的时候,也会做出此类姿势。而在警察审讯犯人的过程中,警察通过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询问,当嫌疑人认为警察说出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时候,就会将嘴唇拢起,表示不满。

(3)咬唇角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当警员对嫌疑人进行指控时,他们往往会做出咬唇角的动作,这是他们内心愤怒或怨恨的表现,也可以视为一种充满敌意的动作。警察在询问嫌疑人是否了解某些真相时,他们往往会在摇头的同时做出咬嘴角的动作,这是压抑内心愤怒的表现。在美国的皇室历史上,有记录显示,已故的戴安娜王妃在生前就常常做出咬嘴唇的动作,并且很多遗留的照片信息也证实了这一点。她可能通过这种唇部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那些侵犯自己隐私的摄影师的负面情绪。另外,当人们遭遇挫折或失败的时候,也会做出这一动作,由此而言,咬唇角这一姿势,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自我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