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25429000000018

第18章 言为心声,聪明父母这样听孩子说话(2)

孩子这么小的气量是怎么形成的呢?

第一,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给他增加很多教育。孩子承受着过多的学习压力,很少有机会享受轻松的生活,以及敞开胸怀接触大自然。这就使得孩子的关注范围和生活空间都很狭窄,他们又怎么能形成开阔的胸怀呢?而一旦孩子进入小学这个“成绩至上”的集体后,孩子不但会离外界越来越远,还有可能因为竞争而产生自卑、嫉妒等心理,以及暴躁易怒的情绪。这种不良心理和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就会固定成为孩子狭小的心胸。

第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非常宠爱,给他创造了一个一帆风顺的环境,那么孩子就会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当孩子首次遭遇到他人的不认可或者碰壁时,就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不顺遂的心理,对别人耿耿于怀,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问题,而只会责怪他人。

某个心理学专家曾经调查过20个家庭,发现有13个家庭的孩子成长于被娇宠的环境中;另外7个孩子受到的教育则比较开明。专家对这20个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那7个开明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态都比较积极,做事认真,遇到问题能够想办法解决,和周围的人相处得也不错;而那13个孩子,则表现出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姿态,遇事很少为他人考虑,但凡事情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会生气、发脾气。其中有一个女孩,有着十分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心,无论是学校的什么活动,都必须取得第一名,学习更是如此。假如哪次不巧得到了第二,回家之后就将自己关起来不吃不喝。

第三,父母的性格也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在生活中是很宽厚的人,很少和人斤斤计较,遇到事情能够忍让,那么孩子也会无形中感染这种品质;相反,如果父母小肚鸡肠,凡事必要较真,孩子也会变成一个狭隘的人。

孩子心胸过于狭窄,不但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还会使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受损。因此,父母必须想办法培养孩子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培养孩子宽容心的关键,是让孩子建立自信、自尊。没有自信的孩子才会在人际交往中比来比去,心思变得越来越狭隘。所以,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康、自信的心灵,是他宽容待人的基础。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发现,那些有自信的孩子,和别人交往起来是很畅通、愉悦的,因为他们不需要靠“压过”别人来证明自己;而那些有点自卑的孩子,往往都有自己的“软肋”或者“雷区”,别人一碰就会引发不快。

另外,父母要教孩子学会退让。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肯定会有一些摩擦。如果一个人每次遇到事情都要争个高低、针锋相对,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是充满矛盾和不快的。父母应告诉孩子,遇事不妨退一步,忍让一下,能宽容别人的地方要尽量宽容,这样既能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又能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杰宇气鼓鼓地回到家里,把书包摔在沙发上,自己也一屁股坐在了上面,绷着一张小脸。妈妈听到动静从厨房走出来,笑着问道:“哟,谁惹我们杰宇生气了?”说完,她看了一下周围,问道:“咦,明明不是每天放学都会和你一起来咱家玩一会儿的吗?今天他怎么没来?”杰宇大声喊道:“不要提他!我讨厌他!”妈妈听了,没再问什么,转身走开,想让杰宇独自平静一下。

第二天早上,妈妈亲自去送杰宇上学,在路上问起昨天的事情,杰宇才说道:“我昨天上美术课的时候画了一幅画,老师说我画得最好。下课了明明找我说话,不小心把我的画弄破了。”“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你自己也明白,明明是不小心弄坏的。既然这样,那就不要生气了,原谅你的好朋友吧!”“不,我就不原谅他!他弄坏了我最好的画!”妈妈顿了顿,认真地对杰宇说:“妈妈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画已经坏了,你再生气,它也不能变好,所以你生气只能让自己心情不好,还会让你失去一个好朋友。并且,妈妈相信那不是你画得最好的画,你以后还会画出更多更好的画。但是好朋友呢?失去后可能就找不回来了。所以,杰宇该怎么做呢?”杰宇想了一会儿,有些惋惜但又释然地回答道:“妈妈,我知道了。我今天就去和明明和好。”

这个故事还给了我们另外一个启示,就是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如果杰宇的妈妈在听到这件事情之后,也表现得很气愤,并支持杰宇不原谅明明,那么杰宇的心胸就会在这样的教育下变得越来越狭隘。可见,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看得长远一些,给孩子施以正确的影响,别因自己一时的情绪给孩子做了错误的示范。

教孩子拥有一个宽阔的胸怀,还要让孩子懂得反思,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考虑自身是否有问题,不要将错误全都归结在别人身上。只要孩子拥有自信、自知,远离自私,快乐就不会远离。

父母小贴士

美国著名的文学家爱默生说过:“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就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宽容,表面上看去好像自己让了步、受了委屈,但实际上真正获益的将是自己。所以,父母不应教孩子计较、争上风,而应教他退步和忍让。

4.“山区的小朋友真可怜”——激发孩子的同理心

新闻曾报道过一对开宝马的母女,因为一些琐事出口伤人,侮辱一位清洁工的事情。这件事一经曝光,母女两人的行为立即遭到了大家的斥责,甚至有人建议“人肉”两人,要求她们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这个新闻之所以引起轰动,关键是因为那一对母女仗势欺人,认为自己有钱就能够随便侮辱生活在社会底层、不如她们的人。是她们毫无毫无同理心的行为,让她们在众人心中留下了冷漠、自私的负面印象。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和感受上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同理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它直接影响着个体与外界的关系。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是能交到真心朋友的人;而没有同理心的人,毫无疑问将被冠以冷漠、自私等形容词,即使手中有高贵的权柄、万贯财富,也难以收获一颗真心。卡耐基非常认同这一观点,他说:“如果你无法拥有某种权力,那不算什么;如果你拥有一颗富于同情的心,那你就会获得许多权力所无法获得的人心。”

在英国人的眼中,最看重的不是一个人的职业、收入,甚至也不是受教育程度,而是他有没有同理心。英国人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善待他人,要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要爱惜身边一切小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为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英国的父母会选择天气好的时候带孩子到农场去感受大自然,或者在自家的花园里学习如何善待动植物。

有时,英国人养的小宠物死了,全家人还会为它举行一个小型的葬礼,但父母总会告诉孩子:“不要太悲伤,生命总是会结束的,只要在它活着的时候我们对它好就可以了。”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总是以孩子为中心,恨不得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为孩子的喜好让路,这使得孩子养成了心中无他人、不会为他人着想的不良性格。而当孩子真的在面对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无动于衷的时候,父母又会指责孩子冷酷无情;在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专门和父母对着干的时候,父母又会感到伤怀。其实,如果我们都能像英国父母那样告诉孩子,对周围所有的生命都要尊敬、爱护,那么今天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孩子以冷漠待人呢?

要让孩子富有同理心,父母要让他们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受到感染。比如,父母为孩子做了一件事,不能只是简单地让他享受,而是要告诉他自己这样做是出于对他的理解,是站在他的角度上考虑过的结果。又如,平时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看到有些不公平的事情,父母可以分析给孩子听,让他对其中遭遇不幸的人产生同情心。

晚上吃饭的时候,新闻播放了一条贫困山区的消息,镜头前的孩子们穿得差、吃得差,还没钱买课本。嘟嘟的爸爸和妈妈边看边叹惜道:“那里的孩子真是太不幸了。”说完,妈妈不经意地瞄了嘟嘟一眼,发现嘟嘟吃得正香,对电视里那些孩子的状况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妈妈引导他看电视,他看了一眼,没有任何表情,低下头来接着吃自己的饭。妈妈心里不禁一惊,心想孩子这样下去可不行,长大后为人多半会很冷漠。于是,她对嘟嘟说:“嘟嘟,你看,电视里的小朋友跟你年纪差不多大,你有温暖的家,有漂亮的衣服和书包,还有很多玩具。可是那些小朋友什么都没有。你觉得呢?”嘟嘟这回认真地看了电视两眼,轻轻地点了点头。妈妈又说:“如果让嘟嘟生活在山区里,没有好吃的、好玩的,学校也很破旧,嘟嘟觉得困难吗、辛苦吗?”嘟嘟想了一会儿,看着妈妈认真地点了点头。“那么,嘟嘟是不是应该同情这些小朋友?”嘟嘟很肯定地说:“妈妈,是的。下次老师再让我们给山区小朋友捐东西的时候,我想捐一个新的文具盒给他们,可以吗?”妈妈笑着摸了摸嘟嘟的头:“当然可以。嘟嘟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父母引导孩子做有同理心的人,还要注意从他的言行中观察他的内心,如果发现孩子有冷漠、自私、蔑视别人的心理,一定要及时纠正。比如,孩子放学回家之后,总是埋怨老师管得严,或者嘲笑班里的同学,以同学的短处作为自己的笑料,父母就要立刻询问孩子:“如果你是老师,面对不爱学习的同学,是不是要负责任地管教他?”或者,“如果你在班里被同学嘲笑,你是什么心情呢?”经常这样告诉孩子,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体会别人的难处、懂得尊重别人的人,而不是做一个麻木的、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

孩子没有同理心,并不是天生冷血、麻木,而是父母没能及时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如果父母教给孩子体会他人感受的必要性,想必孩子有了换位思考的意识后,就不会再麻木不仁,或者做伤害别人的事情了。

父母小贴士

父母教育孩子有同理心,不一定是要让他做到大公无私,而是要避免他的自私自立、冷漠无情。在这个社会上,人永远不能孤立地存在,所以永远不能只考虑个人的感受。一个完全不顾他人感受的人,会失去交朋友的机会、工作的机会,而永远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之中。

5.“爸爸我不让你走”——警惕儿童分离性焦虑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作“儿童分离性焦虑症”,指的是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儿童分离性焦虑症的患病率为1.24%~4.9%。其中分离对象通常是关系密切的抚养人,比如父母等,同时,患有分离性焦虑症的孩子往往同时伴有学校恐惧症。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是世界上最亲密的情感之一,子女对父母有所依恋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好事过了头,也会变成坏事。亲子间的过分依恋往往会导致孩子心理发展严重滞后,甚至导致孩子的心理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产生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儿童分离性焦虑,对于孩子来说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通过这一症状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担心与依恋对象分离;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拒绝上学;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会遇到伤害;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绑架;与依恋对象分离前或分离后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悲伤、冷漠或退缩……看到这些可能会产生的后果,相信父母不会再认为孩子过分依恋自己是一件幸福的、值得骄傲的事情了,而会担忧过分依恋自己的孩子的未来。

在一部描述大学生活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开学的第一天,某宿舍的新生都在收拾床铺,认识自己的新舍友。这时,大家注意到有一个女孩,拉着父亲的衣袖,边哭边委屈地说:“爸爸我不让你走,我不让你走……”另外几个女孩非常诧异,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表示不可置信。这时,女孩的父亲有点尴尬地解释道:“我家曼曼从来没离开过家,没离开过我和她妈妈。现在猛然要住到学校,肯定不适应。还要麻烦大家多照顾照顾她。”女孩们点着头表示答应。但事实是,那个父亲离开之后,大家都觉得这个叫曼曼的女孩没那么好相处,可能会有很大的“公主脾气”,或者说都怕被这个女孩“黏上”,而很少有人敢跟她走得太近。

可见,孩子过分依恋父母是必须要尽早纠正或杜绝的,否则将会变成一种心理疾病,甚至由“儿童分离性焦虑”变成“成人分离性焦虑”,长久地困扰孩子的内心,并影响他将来的人生道路。

要消除孩子对父母的过度依恋,就要先弄清楚过度依恋产生的原因。首先,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将孩子的事情看得过高一切,只要孩子想要什么就一定满足他,那么孩子就会认定,父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从而在原本对父母的正常依恋之外,又加了一层依赖。这就警示父母,对孩子的爱要保持在适度范围之内,同时要以正确的方式爱孩子,不能过于宠爱,否则,这种爱对于孩子来说就会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