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裂帛设计师品牌女装上线;并购全球实拍品牌天使之城女装、LADY ANGEL女装;北京五道口实体店开业;裂帛官网APP上线。
裂帛服饰的成功明显地反映出互联网经济的特点。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平台,白手起家的小企业能够以小博大,实现迅速增长。
**丝群体虽然喜欢自嘲,喜欢解构主流文化,但骨子里仍然希望自己能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经济水平决定了大部分**丝无法承受世界名牌的天价,但廉价的地摊货又让他们显得档次太低。那种价位相对低廉,并且品位不俗、富有个性的商品,既能满足**丝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需要,又在其经济承受力范围内,最容易赢得广大**丝的好感。
裂帛集团准确地把握住了**丝的心理。其服装设计吸收了许多民族文化元素与时尚元素,美观大方,品位不俗,而且价位相对低廉,再加上频繁的网购优惠活动,吸引了广大消费者。从淘宝小店到网店与实体店相结合的知名品牌,裂帛在短短几年内大获成功不是偶然。由此可见,活用**丝思维,是互联网经济的一大利器。
“得**丝者赢天下”,绝不是一句空话。**丝群体的整体消费能力惊人。谁忽略了这块最巨大的市场,谁就会被竞争对手挤下台。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知名企业都在打**丝牌,但并不是谁都能玩转这个市场的。
**丝文化虽然充满了自嘲与解构,但叛逆个性只是其表面,其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对主流高端的向往。
曾有网友吐槽说:这是一个全民自称“**丝”却在骨子里当自己是“高富帅”或“白富美”的年代。**丝的自嘲源于缺乏上进机会而产生的挫败感,**丝解构正统偏爱戏谑,是因为看不惯某些虚伪的社会现象。他们常常说自暴自弃的低俗段子,却又没完全放弃改变命运的努力;他们嘲笑理想主义者,只是因为觉得梦想遥不可及。一旦得到了发展机遇,**丝们就会拼命追寻自己的梦想,丢弃自己低俗的一面,向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主流价值观靠拢。
部分企业对**丝文化理解过于片面,只是一味走庸俗路线,刺激**丝的感官消费,导致整个行业陷入“劣币淘汰良币”的低水平竞争怪圈。这种做法虽然能得利一时,但却在伤害着**丝文化的另一属性——重视原创。
**丝们在解构传统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丰富多彩、个性十足的草根文化。文化娱乐产品既是**丝群体消费的主要项目,也是无数草根创作者的梦想所在。
腾讯和有妖气等网站是**丝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他们也意识到集合**丝作者的能量来制造出符合广大**丝口味的文化产品,才是维护这个市场的长远之计。为此,他们都致力于发掘草根人才,积极开拓中国动漫产业。虽然这条路不平坦,但完全把握住了**丝的市场需求,肯定会越走越宽。
总之,运用**丝思维开拓市场,应注意三个原则:一是通俗而不媚俗;二是不断涌现新创意;三是让**丝们感到产品高端大气上档次。
3﹒粉丝经济的爆发:从罗辑思维到粉丝思维
互联网就如同当年的蒸汽机与电力设备一样,在人类社会各领域引发了新的革命。在过去,新闻报纸媒体垄断着信息传播的渠道。今天则不然,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手机、电脑在第一时间发布自己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事情。大家不再只是新闻的接受者,同时也成为新闻的制造者。这是一个自媒体(We Media)横行的时代。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自媒体,并通过自己生产的新闻及其他信息,吸引一批志趣相投的网友,甚至形成自己的粉丝团。
自媒体的门槛不高,不需要复杂的专业设备与技术人员,但想要做出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却很不容易。2013年最火爆的自媒体,当属国产知识性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
2012年12月21日,也就是网民经常调侃的所谓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只不过是平常的一天。但对于知名传媒人罗振宇、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资深互联网人吴声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在这一天正式登场了。
口号:死磕自己,愉悦大家!
理念:有种、有料、有趣,在知识中寻找见识!
这就是罗辑思维的精髓。
作为新兴的自媒体,罗辑思维综合采用了网络视频、微信、线下读书会等互动形式。其主要受众是热爱读书思考的80后、90后青年。起初,罗辑思维只是一个视频自媒体,随着点击率与粉丝数量的不断增加,它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人气极端火爆的知识型社群电商。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罗辑思维每期视频的点击量超过百万,仅微信公众号粉丝就达到了110万。根据保守估计,这个栏目可以覆盖1亿网民。
罗辑思维后来又尝试了互联网收费模式。在不承诺任何会员服务的前提下,第一次社群招募大获成功,仅仅6个小时就募集了160万元会费。2013年12月27日,罗辑思维以微信支付为唯一通道,进行了“史上最无理的会员召集”,仅在一天之内就有800万元轻松入账。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经济能量有多大。
粉丝经济的扩张速度之所以如此惊人,是因为互联网无与伦比的传播速度与覆盖面。
今天的网民都有信息焦虑症,唯恐错过任何最新消息,上网刷微博、微信的时间越来越长。假如你的粉丝数只有100,千万不要认为只有100个人在看你发布的内容。因为大多数人只会对感兴趣的自媒体特意加以关注,其他的网友也可能会时不时浏览你的微博。假如你发的话题内容足够有趣,能引来粉丝转发或评论,那粉丝的粉丝也会跟上。这样,消息就像病毒传染一样不断扩散,你在互联网上的知名度也将大大提升。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今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的“粉丝”,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另一群人的“偶像”。只要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一个在现实中无钱无势的穷草根也能成为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甚至有机会将巨大的影响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与普通的消费者不同,粉丝对自己喜欢的品牌不那么吹毛求疵。强烈的感情因素让他们可以接受品牌旗下几乎任何产品,哪怕是略有缺陷的产品。例如,苹果的铁杆粉丝,把乔布斯推出的每一款新产品都视为“神器”。为了攒钱购买苹果的最新产品,有些粉丝甚至不惜天天节衣缩食吃泡面。
由此可见,粉丝是最忠诚,也是最值得开发的目标客户。粉丝与品牌文化密不可分。经营粉丝已经成为创建品牌文化最为重要的工作。而衡量一个品牌文化是否成功的标准,也从媒体上镜率与广告覆盖率变成了粉丝的数量及品牌忠诚度。
郭敬明的电影《小时代》一经上映,就遭到了来自互联网的板砖。影评人士也从艺术角度对这部电影提出了诸多批评。但这并不能阻止《小时代1》、《小时代2》创造出超过7亿元的票房。从商业角度看,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可谓业绩辉煌。
这部差评电影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上座率?究其原因,是它牢牢把握住了粉丝经济的规律——抓住粉丝的心。
《小时代》的观众大多都很年轻,平均年龄约为22岁。他们都是郭敬明作品的忠实读者与忠实观众,全面接受了郭敬明的思想价值观。无论郭敬明出现什么负面评价,都不会动摇他们对偶像的绝对认同。就算面对铺天盖地的抨击与谩骂,郭敬明的粉丝也会顶住压力支撑起《小时代》的票房。说到底,是因为郭敬明的作品完全符合他们的口味,满足了他们的精神娱乐需要。为了维护自己热衷的事物不惜与全世界唱反调,这就是狂热粉丝的特点。
尽管郭粉在几亿中国网民中不占大多数,但别忘了凯文·凯利的铁杆粉丝理论——“任何艺术创作者(主要指作家),只要得到了1000名铁杆粉丝,就能够养家糊口。”在大部分情况下,纵然批评者超过千万,对市场的实际影响力也不如上百万的铁杆粉丝。前者的批评不足以动摇后者的态度,而后者的消费足以保障创作者名利双收,并进行新一轮的创作圈钱活动。
通过《小时代》的案例不难发现,粉丝经济的关键是培养铁杆粉丝。
中国有十几亿消费者,市场在理论上广阔得惊人。开拓市场永无止境,但希望所有人都变成自己的目标客户,无异于异想天开。随着社会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的兴趣爱好与消费习惯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小众个性化品味自不消说,就连妇孺皆知的知名品牌,也不可能受到十几亿人的共同喜爱。真正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消费者,从来就不是总人口中的大多数。
所以说,企业不必奢求让十几亿中国消费者都认可,只要得到上万铁杆粉丝,就足以在市场中开辟一条道路。若能像《罗辑思维》那样积累到上百万铁杆粉丝,企业将成为互联网市场里颇具影响力的新兴品牌。
与其致力于开发几亿潜在客户,不如好好经营那些品牌的铁杆支持者。满足他们的需求,迎合他们的口味,与他们保持长久的互动合作关系。这样做企业经营风险远小于挖掘潜在客户,收益也远大于维护忠诚度较低的客户。
郭敬明的精明就在于坚持走自己的路线。他的铁杆粉丝最初就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无论社会舆论怎样批评,郭敬明都不为所动,只是继续吸引铁杆粉丝团的眼球,迎合铁杆粉丝团早已成型的审美观。
粉丝经济贵在培养铁杆粉丝。但不少企业对季节变化缺乏敏感度,把经营粉丝简单等同于发展VIP会员。传统的VIP会员制通过消费积分兑换礼品等方式来吸引客户。这种方式虽然也实现了互惠互利,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只是纯粹的交易关系,缺乏情感上的共鸣。而情感上的共鸣,恰恰是培养粉丝的基础中的基础。
积分能吸引会员,但无法把会员发展为粉丝。会员考虑的是经济上的实惠,可能同时选择几种不同的品牌。而粉丝对品牌的热爱,很大程度上是对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认同,大多忠于同一品牌。当会员觉得不够实惠时,就会放弃这个品牌。而粉丝则会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继续力挺该品牌。
品牌与粉丝的关系类似于朋友关系。因此,企业经营粉丝不能只靠经济手段,更要注重感情维系。否则,就无法形成自己的铁杆粉丝团,也无法享受粉丝经济带来的好处。
4﹒粉丝思维的“四感”:参与感、体验感、尊重感、成就感
经营粉丝之道,以加深情感为上。企业应当具备粉丝思维,站在粉丝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粉丝们的心态与需求,赢得他们的真诚拥戴。粉丝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普通消费者,他们非常重视参与感、体验感、尊重感和成就感。只要处理好这“四感”,企业就等于抓住了粉丝思维的核心。
如前所述,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丝文化横行的年代。粉丝团同样以草根**丝为主体。**丝文化主要表现为吐槽、恶搞、解构,但这只是**丝们刷参与感、体验感、尊重感、成就感的主要形式。
借用一句老话来说,参与感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丝们没有优越的社会背景,也缺乏出人头地的门路。换句话说,他们的命运几乎被别人掌控。正因为如此,**丝们特别希望通过某种途径宣示自己对命运的局部掌控权,即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参与某项重大活动,参与某个重大项目的制作过程,是**丝们争夺命运自主权的主要方式。
在过去,粉丝好比是戏迷,只能在舞台下拍手叫好,顶多上台献个花,无法参与创作。而在今天,**丝们在网络上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新名词、新段子、新视频、新动漫、新插画甚至小说连载。互联网让**丝们获得了参与创作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把握命运、成就梦想的深层需求。
在粉丝经济中,满足消费者的参与感至关重要。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参与感,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就会产生隔阂,也就无法成为忠于品牌的粉丝。
时代不同了,互联网改变了工业社会标准化生产的单一模式,个性化定制产品的精益生产模式越来越受到欢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Customer to Business)模式,将成为未来商业的主要模式之一。
按照“顾客是上帝”的商业原则,C2B模式无疑是最理想的。因为只有C2B模式才能完整而真实地反映消费者的一切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企业与消费者关系是垂直的。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使用什么。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前的企业很难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产品。消费者也因为市场供给能力有限,无法满足自己的小众需求。而互联网让两者的关系趋于平等。消费者不再被动地单向接受企业传播的信息与产品,而是可以直接与企业进行互动,对产品设计提出自己的要求。
粉丝,特别是铁杆粉丝,不仅是企业品牌的主要消费者,也是品牌塑造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参与感越强,对品牌的感情就越深,也就越能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做贡献。粉丝对品牌的宣传热情绝不亚于任何用金钱交易连接起来的商业伙伴。因为粉丝在参与推广品牌的过程中,有一种创造历史的主人翁意识,这将极大地满足其渴望掌握自身命运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