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25429400000013

第13章 哎呀,开场白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怎么办?——如何化解开场白中(1)

出现的“危机”

开场白是演讲者和听众建立沟通和交流关系的重要部分,它进行得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沟通和倾听的效果。

面对听众的心不在焉,或者是别人打断了自己的开场白时,演讲者该如何有效化解这些危机,就成为人们最关心,也最急需找到答案的问题。相信,本章节中这些化解开场白危机的方法,一定可以给人们带来启发。

1. 如何应对听众的心不在焉

很多时候,台上的人在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可台下的人却心不在焉,这难免让台上的人感到十分尴尬。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在公开场合进行演说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听众心不在焉的情况,这就需要演讲者尽快找到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解决,以便化解危机。但如果对这种情况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将会对自身的演说十分不利——如此一来,不仅化解不了危机,还打动不了人心。”

有这样一件发生在林肯身边的故事:在林肯竞选美国总统的一次演说中出现了一次小意外:这一天,林肯在纽约市中心的一个露天场地发表竞选演说,在演说过程中,他发现台下的听众表现得非常平淡,甚至有些心不在焉。他顿时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他清楚,如果自己竞选总统的开场白没有让听众信服,那将对他竞选总统十分不利。于是,他立即改变了此前慷慨激昂的演说方式,而是采用了以情动人的策略,他说道:“美国社会出现的问题是每个人不希望看到的事,因为这不仅会让民众看不到未来发展的任何希望,还会让他们没有幸福感。而我竞选总统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美国社会的这种现状,让民众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同时,也要增强他们的幸福指数。”在林肯说完这些话后,他发现台下的一些人从原来的心不在焉转为了认真聆听。于是他继续说道:“我相信美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因为有千千万万人的支持。我愿意将毕生的精力放在为美国人民谋求幸福的道路上。如果我有幸当选为总统,那么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第二件事就是提高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林肯发现此时的听众已经变得全神贯注了,而且每个人眼中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显然,案例中的林肯有效地化解了听众的心不在焉,他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他知道自己竞选总统确实存在一定阻力,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承认这种阻力的存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民众对他的态度。

其次,在林肯站在台上发表演说时,台下听众根本不予理会,而出现这种情况自然会影响林肯之前的自信。但他很快从中做出策略调整,采取了积极的补救措施。因为他知道,如果对听众的态度置之不理,就不会得到听众的支持,最终则会让他与总统之位失之交臂。

如果仅是意识到问题,而缺少行动的话,同样不能解决问题。而林肯在这方面是个榜样,当他意识到要通过补救措施应对听众的心不在焉时,立即采取了切实的行动,这个行动就是将话说到听众的心坎儿里。听众关心的是与自己相关的东西,当林肯换了一种方式,用贴近民众实际生活的话描述自己的理想时,听众确实产生了聆听林肯演说的兴趣,他们也终于被说服,愿意相信林肯能给美国带来发展的动力,为他们谋得幸福。

从林肯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在听众出现心不在焉时,演讲者完全没有必要为此丧失信心。只要找出解决办法,就能有效化解开场白中遇到的危机,从而为后续的演说继续进行奠定基础。但如果不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演说很可能会变得十分不利,且效果了了。

2. 现场环境嘈杂时,该如何解决

美国著名的演讲大师乔·吉拉德说过:“在面向公众进行演讲时,现场环境嘈杂不堪就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这会打乱自己的演讲计划。但如果能够处理得当,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确如他所说的那样,一些人在演说或进行培训时,经常出现台下乱糟糟的情况,听众不仅没有认真听演说者说话,还可能让现场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如此一来,一些没有经验的人就会自顾自地继续演说,但是乔·吉拉德就不会这么做。

有一次,乔·吉拉德被英国一家汽车公司邀请到企业进行成功学方面的培训,但这家汽车公司的负责人并没有告诉员工乔·吉拉德的真实身份。当乔·吉拉德来到员工培训室后,发现已经有数百名员工在等待。于是,他并没有做自我介绍,而是直接向员工讲述汽车销售方面的技巧。当员工看到眼前这位衣着普通、其貌不扬的人时,首先将其和那些普通的讲师联系在了一起,并认为这样的讲师大多是夸夸其谈而缺少实际操作能力。于是,员工们对乔·吉拉德表现出了不屑的态度,台下一时也变得非常嘈杂。

乔·吉拉德是一位经历过很多场培训和演讲的演说家,对演讲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从容应对。在当现场变得嘈杂之时,他并没有生气,而是站在台上,静静地听着台下员工所说的内容。过了一会儿,他对台下缓缓地说道:“看来大家非常踊跃,也非常喜欢交谈,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和我一起为大家进行培训呢?”台下的员工听完这句话后,本能地停止了说话,现场原本嘈杂的环境也稍有好转。可就在乔·吉拉德想正式开始自己的培训时,台下却又响起了嘈杂的声音。换成其他人,此时或许会变得愤怒,甚至会愤然离场。但乔·吉拉德并没有这样做,他微笑地环视着台下的员工,然后语气镇定且幽默地说道:“如果为你们进行培训的人是汽车销售冠军乔·吉拉德,你们会不会感兴趣?”乔·吉拉德的这句话犹如一颗“炸弹”,瞬间将现场嘈杂之声炸得一干二净,而台下的员工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位对他们进行培训的人并非等闲之辈,于是他们停止了说话,渐渐认真地接受起了培训。在接下来的培训中,现场再也没有出现嘈杂的情况,这就意味着乔·吉拉德的培训演说取得了成功。

其实,乔·吉拉德的演说之所以能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能及时改变培训现场嘈杂的环境有关。那么,他是采用了什么技巧解决了现场嘈杂的问题呢?

(1)当现场环境嘈杂时,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千万不能焦急和失态

乔·吉拉德认为,在培训或演说时,面对现场嘈杂的环境,首先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因为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可以理性地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想出应对措施。但如果缺少平常心,情绪上或许就会失控,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将培训或演说进行下去,还不能让听众信服自己。

(2)适当运用幽默灵活的语言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幽默灵活的话在嘈杂的环境中作用非常明显,它就好比是一个对嘈杂现场进行调解的“和平使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幽默灵活的语言可以让现场紧张的氛围瞬间变得轻松起来,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有帮助的。案例中,当现场环境再次变得嘈杂时,乔·吉拉德没有动怒,因为他知道这样不利于问题解决,于是他凭借幽默灵活的即兴语言化解了嘈杂,并引起了员工的兴趣,最终让嘈杂的声音消失,使自己的培训顺利地开展了下去。

3. 开场白说错了词该如何解决

一些人会因为开场白时说错了词而懊恼不已,因为这不仅会让听众感到疑惑,还会让说话者自身的形象大打折扣。

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庆祝“二战”胜利的宴会上,戴高乐对着法国各界代表人士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演说:“欢迎各位朋友来参加本次庆功宴会,战争恶魔希特勒滚回了老家,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激动的消息。战争结束了,世界也迎来了和平。让我们为和平干杯!”说完,他举起杯向在场的每个人致意。但台下的人在听到戴高乐说“希特勒滚回老家”的话时,充满疑惑,心想:“希特勒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还滚回了老家呢?”此时的戴高乐似乎也意识到这句话或许会让人产生误解,于是他镇静自若地进行了纠正,他说道:“或许朋友们对希特勒滚回老家这句话存在一定疑虑,其实我想说的是,像他这样浑身沾满鲜血的战争恶魔,出生地就是在阴暗的地狱,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才能存活,而他死后的灵魂也永远会在地狱里游荡。”

显而易见,戴高乐在宴会中说出了让人产生误解的话。虽然这是个错误,也可能会引起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戴高乐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后及时地进行了纠正,不仅没有使自己的颜面扫地,还为自己树立了更加良好的形象。

现实中也确实会发生一些与戴高乐犯同样错误的演说事件,但很多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并没有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没有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最终就出现了与本来意愿截然相反的情况——丧失颜面的同时,也让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及时发现并解决说错了词的问题就非常必要了。那么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呢?

第一,发现错误要镇定自若。在演说的开场白中,镇定自若的态度非常重要。当自己说错话后,如果表现得慌慌张张,不仅会让自身的情绪变得更糟,不利于开场白接下来的进行,而且会引起别人看热闹的心态。但如果能够表现出镇定自若,在别人面前不仅可以进行有效“伪装”,还能为纠正错误赢得必要的时间,也会为在不知不觉中补救自己的错误营造一个和谐的现场氛围,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独特魅力。

第二,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语言技巧的作用十分关键,因为当一个人说错话时,别人听在耳中会感觉不太对劲。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运用语言技巧,这才是化解开场白危机的正确方法。比如,可以用比喻的方式化解之前的错误。案例中戴高乐就是通过将希特勒比作杀人恶魔,以及将他的故乡比作灰暗的地狱,让人们对希特勒的罪行有深刻了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危机”。

4. 怎样应对开场白中的忘词

与说错词相比,开场白中的忘词,会让更多人心有余悸。在众目睽睽之下,出现忘词是一件多么令人尴尬和不安的事情,那种感觉可谓终身难忘。的确如人们所说,在开场白中,最担心也最忌讳的就是忘词,这不仅会极大地挫伤演说者的信心,还会让听众失去继续听下去的耐心。

世界知名演说大师哈维·麦凯认为,演说中要尽可能地避免忘词的出现,因为它带来的“杀伤力”非常大。不过,他也觉得,如果真的忘词了,也不要过度紧张和不安,此时最合理的处理方式就是采取淡定的态度逐渐扭转忘词出现的尴尬场面。在自己多年演说的经验中哈维·麦凯总结出了以下应对开场白时忘词情况的技巧:

(1)转移听众注意力

一位物理学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中正在讲授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他说道:“借此机会,我想将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在座的每个人分享一下,希望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可当他说到某一个物理学概念时,却忽然忘记应该怎样更清楚地阐述,他感到了不安,说话也开始结巴。结果,这次学术“分享”的报告不仅没有成功,还让台下的人对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质疑。

其实,在出现这种情况时,演说者需要运用转移听众注意力的方法来进行化解。比如,他可以这样说:“在阐述这个观点时,我想还是有必要让各位朋友先来思考一些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分散听众的注意力,也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些重新组织、思考、阐述的时间。这种方法在演讲和开场白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实际上是一种为自己创造时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