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25429400000003

第3章 是什么让你说不好开场白,让你不敢当众说话?——开场白障碍与应对(2)

“我的开场白肯定没有得到您的认可,可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您能告诉我吗?”

“你的开场白缺少逻辑性!”韩礼德说道,“我认真听了你的开场白,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逻辑关联性。也就是说,当你告诉大家非常高兴能发表演说时,你却没有继续表达高兴的原因,而是把话题转移到心理学方面。而这两者之间的跳跃性不仅很大,而且没有任何关联。可接下来你仍然没有继续阐述心理学方面的事,反而又把话题转移到了滑雪方面。你的这种毫无逻辑性的开场白让所有人都不知道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因此自然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韩礼德通过如此细致的分析让大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而这位学生也深刻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显然,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的是,开场白缺少逻辑性是演讲不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当人们在演讲时,尤其是进行开场白时,一定要让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否则,很容易给人留下不是很好的印象。

5. 开场白的第一句话该怎么说

不要以为开场白非常简单,现实中的一些人往往会由于不知道开场白的第一句话该说什么而陷入尴尬境地。世界著名诗人、语言大师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就曾说过:“在我的一生当中经历了很多场演说,而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自己经历的第一场演说。那场演说不仅让我不堪回首,还让我吸取了很多经验并得到了成长。”那么,她究竟经历了怎样一场演说呢?

20世纪50年代,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的诗词得到了人们的赞赏,于是波兰华沙大学特意邀请她进行指导。当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在华沙大学万人大礼堂进行诗词指导演说时,面对台下上万双眼睛,她竟然紧张得不知该说什么。此时,她脑子里一片空白,如何开口以及开口说什么便成为摆在她面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华沙大学的校长很快意识到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的紧张情绪,于是赶忙帮助其圆场,并谎称她的身体出现了不适,临时做出演说时间另行通知的决定,帮助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摆脱了当众出丑的尴尬。这件事对她影响非常大,也让她开始认真反思如何突破这一障碍,避免再次出现这种尴尬。

在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看来,在开场白前自己没弄明白所要说的内容,即她没有找到话题切入口,就是问题的关键。意识到这些后,她决定第二天将前一天没有进行的演说进行下去。当她再次站到演讲台上时,虽然她的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但她不断告诉自己演说的目的就是对人们关心的诗文进行指导,明确了开场白该说什么后,她面带微笑地对台下听众说道:“我是《存活的理由》这本诗集的作者,我叫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诗词方面的知识。对于昨天发生的意外,我深表遗憾,所以我要用今天的演说来弥补这个意外,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她说完这些话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显然,这说明她的开场白正是台下的听众们希望听到的。

而希姆博尔斯卡通过自身的实际经历总结出了以下一些如何说好开场白的方法:

(1)弄清楚开场白要表达的主题,这样才不会出现没话可说的情况。比如,一个物理学家面向听众所要说的主题要和物理学有关,而不能换成其他主题。只有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后,才能做到从容自如,为一场成功的开场白打好基础。

(2)进行自我介绍。很多人不知道开场白的第一句话说什么好,其实关于第一句话说什么的问题很多语言大师都曾探讨过,但并没有一致的意见。在他们看来,每个人的语言习惯都不一样,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不过有相当一部分专家认为,如果不知道开场白的第一句话该说什么的时候,不妨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为自己“解围”。这样做不仅能让听众清楚地知道你的身份,而且很少会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因为无话可说而出现尴尬的情况。

6. 不善言辞的人如何开场

很多时候,不善言辞的人进行开场演讲时非常困难,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让开场白正常进行下去。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一些人,由于自身性格内向及不善言辞等原因,他们在进行开场白时总是难以让听众满意。这种情况下,如何有一个成功的开场白就成了他们很关心的问题。

一般而言,不善言辞的人性格大多是内向的,而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可以通过从其他方面入手,解决如何有一个成功开场白的问题。那么,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这些不善言辞、性格内向的人克服“开场白障碍”呢?

第一,可以从自己最喜欢的人或事情谈起。很多时候,从自己最感兴趣的人或事入手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是自己所熟知的,对这些也有很强的把握能力。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避免开场白的“生拉硬拽”。

第二,用自己理解最深的一句话作为开场白。大多数情况下,自己理解最深的话往往是自己耳熟能详的,也是可以轻松背诵出来的话。可以说,这不失为克服“开场白障碍”的一个有效方法。要知道,这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尴尬的发生,还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三,借用名人的话进行开场白。有些时候,名人说出的话对于开场演说也有一定作用。因为生活中存在不能否认的名人效应现象,即名人说过的话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善言辞的人找不到话题进行开场白时,可以说一句自己熟知的名人的话,当听众听到这句话后,自然会联想到名人,同时也会感受到说话者自身的内涵。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不能顺利进行开场白的问题,还能吸引听众,可谓是一举两得。

7. 知识积累不够的人怎么开场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抱怨由于自己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而不知道该如何在众人面前开场。

对此,世界著名沟通大师哈维·麦凯表示:“一个人如果感觉自身的知识积累不够而不懂得怎样开场,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转移’的办法开场,这是让演讲顺利进行下去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哈维·麦凯所说的转移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在他看来,转移就是将自身知识积累不够的事实进行淡化,或者进行“掩藏”。为此,他总结出了一些转移的方法:

第一,以听众都知道的事情开场。知识积累不够的人可以采用听众都知道的事情作为开场白,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拉近和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还能够形成有效互动。

第二,从听众最关心的话题入手。很多时候,从听众最关心的话题入手,往往能够调动起听众的兴致,进而使其乐于倾听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

8. 口头表达能力稍差的人如何开场

口头表达能力强,对于开场白的顺利进行来说确实能带来积极作用。这一点从那些优秀的演讲大师身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当这些人上台以后,他们会凭借自身过硬的口头表达能力,轻松地进行开场,从而使听众认真倾听其接下来的演讲。而那些口头表达能力差的人却不知道如何开场,自然不会得到听众的欢迎。如此大的差距确实让一些人内心倍感失落,失落之余他们会想:“口头表达能力差的人怎么开场才能赢得听众的心呢?”

世界知名培训大师马修·史维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他觉得,口头表达能力差的人虽然实施开场白的过程会比较困难,但如果通过训练,也是可以摆脱开场白障碍的。那么,他的好建议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做好自身心理暗示。相信人们对于心理暗示带来的作用深有体会,这同样可以运用在开场白中。比如,一个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人应该给自己做这样的心理暗示:“我一定可以克服说话障碍,最终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说家。”经过这样的积极心理暗示之后,他就会增强信心,从而从心理上更容易克服不知道如何开场的问题。

第二,运用由简入难的方法。如何理解由简入难呢?其实,它就是指说话者可以先以一个简单的话题作为突破口,然后逐渐向更深层次的问题靠近——当说话者完成简单的话题后,便有信心应对此后复杂的话题,而如此一来,开场白就会顺利进行下去。

9. 有口音的人怎样提高开场效应

由于生长环境不同,人们难免会带有一些方言或口音。只是一些人对口音的存在有一定偏见,以致那些非常在意口音问题的人对自己在某些场合上没有自信,而这也可能会让他们无法在一些需要开场白的场合顺利地进行开场演说。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这样的障碍呢?

其实,有口音并不是丢颜面的事,很多知名的演说家同样存在口音问题,但他们却将演讲进行得有条不紊。他们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懂得以减低语速或表明字词含义等方式进行表达。这样一来,听众虽然感觉到他们存在口音的问题,但还是可以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些人所表达的内容。

相关人员通过观察发现,那些有口音而无法顺利进行开场白的人大多是因为忽视了以上这些方法,而听众自然也就无法理解他们,开场白更不会顺利地进行下去。

10. 开场白进行一半遭遇“卡壳”时怎么办

当一个人满怀信心地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说时,本以为可以顺利地将开场白进行下去,可没想到,在开场白进行到一半时却出现了问题——演讲者一时之间不知说什么好。虽然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出现的几率不高,可一旦出现,同样会让人感到无比尴尬。

对于这种“卡壳”现象,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忘词。忘词这种情况在开场白进行到一半时非常容易出现,而这种情况难免会让人陷入到尴尬境地中。

第二,没有话题。缺少话题也是开场白进行到一半时可能会出现的一种情况,这不仅会让开场白现场变得很尴尬,还会让演说者自身面临突然加大的精神压力,愈发窘迫。

第三,受外界干扰。很多时候,外界的干扰也是让开场白进行到一半遭遇变故不能顺利进行的一种阻力。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对开场白带来的不利影响,演讲者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而无论采取何种措施,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自己尽可能地冷静下来、理清思绪,这才更有助于解决问题。千万不能慌,不要被突如其来的“卡壳”事件所吓倒。如若不然,开场白只会变得更加糟糕,甚至无法收拾、难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