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胡适讲国学
25430100000013

第13章 胡适谈道学:道法自然可行也(6)

在那个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年代,不同类型的学者们都在重新构建对中国文史的认识。无论胡适的结论与老子的本意是否相符,都不能否认其引发学术争鸣的贡献。但就实而论,道家的无为而治与无政府主义并不能简单混为一谈。

自从老子提出无为而治以来,历代统治者与学者对此都有着不同的解读。例如,黄老道家将其发展为“垂拱无为”的大政方略,即君主垂拱无为,而文武百官各司其职奋发有为。这可以视为一种下放事权的管理学理念。而在政治实践中,无为而治更多出现在新王朝建立的初期。由于改朝换代带来的巨大破坏使得人口锐减、百业困顿,故而统治者会推行“无事”方针,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宽刑缓法。

但无论是谁,都没把“无为而治”理解成完全抛弃政府。将西方的无政府主义与道家“无为而治”画等号,是胡适的一个重要学术观点。

胡适《再论信心与反省》中分析道:“‘天道’是什么呢?‘天道’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这可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最好是无为、放任、不干涉……所以第一件大事,就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放大炮的——老子——的无政府主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胡适其实是在用道家“无为而治”来诠释西方的无政府主义。这与他一贯的实用主义治学方针是一致的。

古代中国实际上并没有无政府主义的概念,而且古代学者与政治家也没有将“无为而治”简单理解为彻底否定政府的作用。例如,被认为是****主义理论集大成者的法家学者韩非子,就把“无为而治”视为天下太平后的理想境界。胡适推崇无政府主义思想,认为这是一种对抗君主****流毒的思想利器,于是希望借着梳理中国传统思想的机会宣扬这种主张。

所以,胡适致力于从古典学说中寻找与自己理念相合的内容。无论是从儒家孔子学说中挖掘科学精神,还是从道家庄子学说中寻找生物进化论,都是为这个治学目标服务的。把老子尊为无政府主义的鼻祖,堪称胡适实用主义治学方法的典型运用。

道家真能做到无为而治吗?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儒家是积极入世的,道家是消极避世的;道家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儒家是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由此推导出的结论是,道家用于修身养性,而儒家才能治国平天下。言下之意,道家是出世之学,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批判与反思,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尽管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听起来境界很高,但不少人会质疑这个治国主张真能落到实处吗?

在胡适看来,道家的无为而治是完全可行的。按照他的解读,无为而治是一种不干涉主义(或曰无政府主义)策略,与当时西方的自由主义政治理念有相通之处。

胡适是这样解读无为而治的。他说:“老子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太上,下知有之’。就是说:最高的政府,使下面的人仅仅知道这个政府……所以第一句‘太上,下知有之’六个字是很了不得的。这种政治思想,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有思想文化的民族都还要早。同时,由这个观念而影响到我们后来的思想。所以我们中国在政治思想上舍不得把《老子》这部书抹煞掉,我们历史上第一个政治思想家,就是提倡无政府主义、不干涉主义的老子。”

胡适曾在新文化运动中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还与国粹派学者展开过“笔战”。但他对道家的无为而治十分推崇。他将无政府主义视为先进的政治思想,换言之,被他诠释为无政府主义的“无为而治”理论也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黄老道家经典《淮南子》给胡适提供了许多启发。他从中总结了道家无为而治理论的两大特征:“虚君的共和主义”;“众智众力的民治主义”。

所谓“虚君的共和主义”,实际上指的是黄老道家“垂拱无为”的治国方针。君主垂拱无为,不独断大政,而将事权下放给中央文武百官与各地郡县长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上无为而下有为,各尽所能,各得其宜,最大限度地避免君主****带来的负面作用。尽管政治制度依然是帝制,但统治方式已经变成了距离君主立宪制仅一步之遥的开明****。

所谓“众智众力的民治主义”,则是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在君主虚位无为的前提下,政府让基层百姓自治,依靠众智众力来协商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从根本上说,胡适是在用西方的民主自由理论诠释道家的无为而治。当时的学者在比较中西方文明时有个默认的大前提,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必须学习西方以求自强。因此,从严复翻译《天演论》传播自由主义开始,中国的学者已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采用“六经注我”的治学思路。也就是说,某个经典本来的意思是怎样不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借助传统学说来注解“我”的思想。

于是胡适以西方思想的眼光来看待道家,试图将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与西方先进文化进行对接。道家的无为而治理论就是他选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胡适并不满足于做单纯的学术研究。他也尝试过用道家的思想来解决社会问题。出于对自由主义思想的推崇,胡适在研究道家学说时把各种“干涉主义”理论批判了个遍。他曾经认真思考过乡村建设问题,并将自己的心得写成了《无为而治和农村救济》与《再论无为的政治》两篇文章。由此可见,这位实用主义者对道家无为而治的应用价值深信不疑。

那么,号称“出世之学”的道家学说,是否能用于治国理民呢?从历史经验来看,答案不是否定的。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与庄子。老子最终从周朝辞官,西出函谷关,不知所终,只给世人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与无数真假难辨的传说。而庄子入世的最高成就,也不过是在漆园做小吏。他后来也退隐山林,逍遥出世。两位大宗师的人生选择带来了强烈的示范效应,让众生以为道家仅仅追求个人逍遥,而不关心天下变迁。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

按照当代学术界的观点,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家,其实是由三个不同的流派构成的。所谓出世之学主要指老庄道家一系,而汉初文景时期采用的是积极入世的黄老道家。还有一派是最具个人主义色彩的战国杨朱道家。这三个道家学派分支都提出过自己的治国平天下方略。胡适所推崇的超然于政权之外的“无政府主义者”,其实是老庄道家与杨朱道家。而把“无为而治”思想直接用于政治实践的,则是黄老道家。

西汉史学家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这段话表明黄老道家继承了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以此为哲学基础。

司马谈又说:“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由此可见,黄老道家其实是以老子道家为主体、兼收诸子之长而形成的新学说。这种百家融合而成的新道家,善于顺应社会时势需要(与时迁移),操作方法简明易行(旨约而易操),实践效果良好(事少而功多)。

这番好评并非夸张。事实上,从战国晚期开始,诞生于齐国稷下学宫的黄老学派就逐渐在诸子百家中占据主要地位。不仅如此,据出土秦简《为吏之道》所述,秦国官府培训文法吏的教材兼容了法墨儒道等学派的思想,其中的道家成分恰恰来源于黄老道家。这从侧面说明,黄老道家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秦国朝野。

尽管秦朝终因严刑峻法而骤然灭亡,但黄老道家并没受到焚书坑儒的冲击,反而在西汉前期一举跃升为统治者认可的官方学说。

西汉名相萧何、曹参都是大秦文法吏出身,他们不仅在年轻时受《为吏之道》的长期熏陶,汉并天下后也与黄老道家学者往来密切。无论是制定汉家制度的萧何,还是“萧规曹随”的曹参,都是在黄老道家思想的指导下治理天下的。

众所周知,西汉的“文景之治”是秦统一后第一个治世。汉朝君臣以黄老道家为本,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方略,使得自秦末****以来遭受极大破坏的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如果没有这个坚实的基础,就不会有后来汉武帝反击匈奴、开辟西域、打通丝绸之路等壮举。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而治在特定的形势下,有着其他学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最大的治国功效,就是在国家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保障社会经济的有效复苏。尽管道家“无为而治”不能简单等同于胡适所说的“无政府主义”,但这种讲究“应物变化,立俗施事”的治国主张,的确是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的一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