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赦免之日
25431500000004

第4章 迷雾中的村庄(3)

空旷的山野,清新的空气,却丝毫没有感染到三个人的情绪。三人有一个相同的担心,担心走了一圈再转回丰阳。还好,前一天的遭遇没有重现,走了不到半个小时,茂阳村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但是,新的疑问又出现了,茂阳村一如三人最开始遇到的丰阳村一样,安静得可怕。这么多年在农村下乡,早就习惯了农村鸡鸣狗叫的早晨,面对渺无人烟、处于静音状态下的村庄,即使是反应再慢的人也会敏感起来。京巴甚至不敢肯定是不是真的到了茂阳村。

难道又是幻觉吗?三人缓缓穿行在村子里,马车吱吱呀呀的声响此时显得格外刺耳。不断地搜索后,终于出现了有人类的画面。前方不远处,一个干瘦的小老头正弯腰往一辆马车上装东西,大家如获至宝,急忙奔上前去。

见小老头往车上装的都是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动作慌里慌张的,给人的感觉像是要逃难。

二毛下了马车俯身问道:“大爷,您这是要去哪儿?村子里怎么都没人了?”

小老头惊诧道:“你们还不知道啊,上头说要地震了,附近这几个大队的人都被转移到西山上了。”

京巴惊道:“地震?没听说啊,我们今早刚从丰阳过来,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小老头斩钉截铁道:“不可能,你这个同志净瞎说。最先被转移的就是丰阳,早两天就没人了。”

小老头的话让京巴觉得头皮阵阵发麻,彻底被整蒙了。究竟哪一次是幻觉?哪一次是现实?三个人同时发起了呆,小老头赶着马车离开了好半天,他们才缓过神来。

“我看,咱们还、还是赶紧离开这儿,去集上,等、等、等汽车吧。”京巴有一个毛病,一到紧张或着急的时候说话就结巴。

随后,二毛快马加鞭,一路上再没见到一个人影。中午十一点一刻,三个人赶到了集市。平日里熙熙攘攘的集市此时出奇的冷清,看来那个小老头所言非虚。可是昨晚丰阳的所见所闻又该如何解释呢?此刻的京巴三人已经没心思考虑这些事情了,只想赶紧离开这个地方。按照早上邹家述的交待,三人把马车拴到集市老冯家的成衣铺前。

开往县城的公共汽车每天一趟,每天大概中午十二点半左右驶经集市。看了一眼时间还需要再等一个多小时,三个人此时也都饿了,打算在集市上先简单吃点东西。可是,一摸包却没摸到那个装钱的档案袋,三个人都是如此。大家仔细地把包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有。不约而同的,三个人的头上都冒出了冷汗。那个年头,钱丢了不是什么大事,里面的材料要是丢了那麻烦就大了,没有那些证明身份的材料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京巴疑惑道:“档案袋我们都是自己拿自己的,不可能那么巧,咱们仨一块弄丢了,况且那里面可都是宝贝,咱们爱惜还爱惜不过来呢,怎么可能丢呢?一定是有人故意拿走了。”

解方远问:“谁会拿呢?”

二毛突然喊道:“家述。”

京巴和解方远不解地睁大双眼望向二毛。

二毛若有所思道:“昨天夜里咱们一起出门,经过家述那屋时,我模模糊糊听到家述说:‘一个也别想走。’”

解方远不相信:“不可能的,家述要我们那些材料也没用啊?”

京巴猜测道:“或许因为咱们都回城了,家述心里不平衡才做出了一些奇怪的举动?”

解方远一再地否定:“不会的,家述不是那样的人。”

京巴说:“我也知道家述不是,可是,这一切太让人费解了。”

解方远突然冒出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有可能是那对鸳鸯搞的鬼。”

二毛断然道:“不管是谁干的,都有解释不通的地方。在茂阳遇到的那个大爷已经说了,丰阳的人前两天就转移了。难不成,昨天和咱们在一起的家述一家三口也是鬼?这件事太邪门了,让人想着想着就有一种头要炸掉的感觉。”

京巴肯定道:“不管怎么样,咱们的档案袋一定还在丰阳村。”

对京巴三人来说,当天回大连肯定是不可能的了,他们没的选择,即使心里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也必须得硬着头皮再回头去丰阳。

就这样,三个人顾不上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肚子,又去取回了马车,掉头向丰阳村奔去。一路如入无人之境,三人用马车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赶回丰阳村。可是,临近丰阳村口的时候,马却突然停了下来,说什么也不肯再前进一步,而且仰天嘶鸣,仿佛在警示着什么。三人只好都下了马车,那匹马立刻一溜烟地跑远了。

二毛疑道:“村里有鬼,马不敢进了。”

解方远不置可否:“也许是饿了吧。”

京巴揣测道:“很可能是因为村子里有什么东西,马害怕。”

事情变得越来越诡异,面前的丰阳村和三人昨天第一次来时一样,死一般的安静。三个大小伙子不得不手拉着手,战战兢兢地走进村子。他们走得很慢,很小心,又来到了邹家述家门前。和其他家不同的是,邹家述家没有锁门,从里到外所有的门都是敞开的。

三人蹑手蹑脚地在三个屋分别都转了一圈,最后在正房的炕上赫然看到并排躺着三个档案袋。档案袋是县里统一发的,从外表上看没什么区别。京巴上前拿起一个袋子,上面写的名字竟然是“邹家述”,旁边还有一个名字,但上面被划了三道黑杠,可还是能看得出来是“解方远”。两个名字的笔迹和字体颜色完全不同。打开里面的一些材料看,也都是一样,名字由“解方远”换成了“邹家述”,但内容还是解方远的。

二毛和解方远分别翻看了剩下的两个档案袋,结果都一样,都换了名字。二毛被换成了“付援朝”,京巴被换成了“何晓嫆”。

京巴和二毛浑身战栗不止,面色沉重地看着对方。解方远更是被吓破了胆,直接瘫倒在地上,目光呆滞,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过了好半天,京巴努力地张了张口说道:“咱们,咱们得马上离、离开这儿。”说完就往外跑。

二毛和解方远好像也都意识到了什么,争先恐后地先后跑出了屋子。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地面上出现了一层浓雾,这在东北的冬天十分罕见。外面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严重影响了视线,连方向感一贯很好的二毛也辨不清方向了。三个人一时踌躇在院子前,背靠着背面朝不同的方向。空气中,阴风习习,令人发尖矗立,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暗处窥视狞笑,让人极度没有安全感。

雾气越来越大,三人甚至都有些看不清彼此的脸了。这时,京巴说了一声:“也许,真、真的要,地震了。”

二毛颤声道:“管不了那么多了,跑吧。”

三人撒丫子冲进茫茫雾色之中,不知道跑了多久,也不知道来到了什么地方,只见眼前出现一片杨树林。三人已是精疲力尽,一起瘫坐在一棵大杨树下。粗重的喘息声此起彼伏,每个人的脸上都淌着成串的汗珠。

恍惚间,听到有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向三人的方向靠近,三人都很警觉地意识到了,都想努力正一正身子,但都失败了,他们太累了。

脚步声越来越近,同时还夹杂着唱歌的声音,竟是那首《大海航行靠舵手》,还是昨晚听到的那个瘆人的混合音。京巴三人的脸因为惊恐而变得越来越扭曲。终于,脚步声和歌声同时停止,从雾色中走出三个人在京巴三人的面前站定,为首的是邹家述,他身后并排站着一男一女两个知青模样的人,女的长得非常清秀,想来应该是付援朝和何晓嫆。

京巴三人像被人点了穴一样浑身动弹不得,只能任由宰割。邹家述的脸煞白煞白的,连那一脸麻子都看不见了,眼睛里似乎只剩下眼白,看得人直肝儿颤。这张无比熟悉的脸此刻却让京巴三人备感陌生,从来没见过邹家述这副表情。

双方一直沉默着,只能听到、看到京巴三人急促的呼吸声和呼出来的哈气。他们身上的汗早已冷却,变成刻骨的冰凉。邹家述忽然朝京巴三人走来,三人的心猛然抽紧,分别用尽浑身最后的力气,借助手的力量倒退着向后挪,挪是挪不远的,解方远被落在最后面。很快邹家述就在解方远的面前蹲下身来,把头探向解方远,两个人的脸几乎对贴在一起。

邹家述眼晴里不多的眼白露出凶光,嘴上念念有词道:“你们一个也别想走。”解方远吓得大叫了一声,两条腿拼命地蹬着脚下的土,两只手也下意识地向后摸索着什么。慌乱中,一只手摸到了一块石头,解方远不假思索地用大石头砸向邹家述,正中他的太阳穴。一下、两下、三下,一股黑红色的液体从邹家述的太阳穴喷出。邹家述歪倒在地,但一只手紧紧地拽着解方远的一只脚脖子。这一切被二毛和京巴看得真真切切。

付援朝和何晓嫆也开始向京巴三人靠近,京巴三人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挪行的速度,解方远被邹家述紧紧地抓住了脚腕无法脱身,渐渐和大家拉开了有两米左右的距离。解方远痛苦地嘶嚎着,却无济于事,付援朝和何晓嫆已经分别抓住了他的手。

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不远处传来巨大的轰鸣声,好像有万面战鼓同时擂响。须臾间,天上萤光闪烁,地上地动山摇。随着一声巨响,地上裂开一道大缝,而且缝隙迅速扩大,下面出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不断有山石和泥土、树木滚落下去。顷刻间,缝隙延伸到解方远的脚下,没等到他反应过来,就和邹家述、付援朝、何晓嫆一起卷入深坑。

京巴和二毛眼睁睁地看着同伴坠落,早已被吓傻,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实的。两人愣了好半天才恢复意识,不禁同时失声痛哭,哭声淹没在剧烈的颠簸声里,定格在那个苦难的岁月里。

小杜啜了一口茶停止了讲述,静静地望着我。我微微一笑:“不错,故事很吸引人,结构成熟细节生动,最重要的是,有内涵。”

小杜笑道:“马老过奖,献丑了。”

我深吸一口气:“不过,这个故事应该没讲完吧?”

小杜呵呵笑道:“马老不愧是这方面的行家,确实还没完。我也讲了这么长时间了,容我歇一会儿,听听马老的故事,一会儿再接着讲这个故事的下半场。”

过了好半天,在小杜他们期待的眼神下,我轻轻颔首:“也好,不过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不讲故事,我要讲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也是和知青下乡有关的。这件事还要从我下乡前两个月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