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自成第一卷:潼关南原大战
25432100000026

第26章

孙传庭匆匆地吃过晚饭,不顾疲困,骑马到战场上巡视一周,还到李自成被围困的小山脚下一里处看了很久。根据他的判断,李自成经过今天两次大战,所余剩的不会超过两千人,已经没有突围能力。为着集中全力一鼓歼灭李自成的残余,他下令撤销第三道埋伏,调那里的两千生力军火速前来,听候布置。

自受任陕西巡抚以来,两年多时间中,孙传庭已经建立了不少功勋,在封疆大吏中被视为难得的干练人才。他的才能不仅表现在指挥作战方面,也表现在与军事有关的其他方面。例如在整顿屯垦积弊,充裕军饷问题上就有出色表现,很受皇帝嘉奖。原来在二百几十年前,西安周围实行军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屯田大半被豪强霸占,也有被欺隐的,无从查对。当国家需要时,要饷无饷,要兵无兵。孙传庭雷厉风行地进行整顿,仅仅几个月,就收到很好效果,计得实额兵丁九千多名,饷银十四多万两,米麦二万多石。在整顿过程中,霸占屯田的官绅不敢公然阻挠,却唆使西安的兵痞鼓噪反对。孙传庭逮捕了一大批,当时斩了十八个,杖责了十一个,把反抗的风潮镇压下去。这一措施的成功和军事上的连续胜利,使他变得十分自负,常有“剿平流贼,舍我其谁”的想法。今天他已经把李自成包围得铁桶相似。他认为捉到李自成献俘阙下的事已经十拿九稳,很想在马上吟一首诗来歌咏今日的战功。但刚刚思得一句,忽然中军参将刘仁达飞马迎来,告他说制台大人马上要到老营见他,有重要话当面相谈。孙传庭断定是北京的虏情紧急,朝廷又催促他同洪承畴火速勤王。一想到不久就要同清兵作战,他的诗兴全没了。

孙传庭回到老营时,一大群幕僚和将军在帐外迎候。他对僚属们略微点头,昂首阔步地走进大帐。他刚刚坐定,这群人已经跟了进来,用各种阿谀逢迎的言词称颂他神机妙算,“指挥若定”,果然使李自成陷于绝境;还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气吞河山;大旗指处,“悍贼”披靡。经此一番奉承,孙传庭把害怕同清兵作战的心理暂时放下,向几个地位较高的幕僚问:

“据各位看来,闯贼今晚能逃出我的手心么?”

“当然不能,当然不能。”几个声音同时回答。

有位幕僚随即拿出一个斗方!双手捧到他面前,躬身笑着说:

“这是卑职刚才写的一首七绝,敬请大人指教。”

孙传庭接过来斗方看了一眼,见诗题是《战场口占,仍用前韵,恭呈孙抚台》,随即慢声吟诵:

疆臣豹略妙如神,

三载功高百战身。

今夜渠魁齐授首,

君王从此不忧秦。

“好诗,真可浮一大白!”

左右随从都熟知他的脾气,立刻拿出来一壶新丰名酒和一只大杯子放在他面前,并替他斟满。孙传庭也不让人,端起酒杯子一口喝干。

“拿奏稿来!”他轻轻地说了一句。

立刻,一位幕僚把早已拟好的奏稿呈到他面前。这份奏稿前边说赖皇上威灵,将士用命,以及总督臣洪承畴指挥有方,得以次第歼灭各股“流贼”,使“闯贼”流窜计穷,陷于绝地。跟着大肆渲染一天来的战绩,把李自成方面死伤的人数夸大为“不下数万”。最后一段有几句空起来,准备等明天早晨誊清以前填上李自成及其手下重要首领何人被擒,何人阵斩,何人投降。奏稿的结尾是:“所有立功将弁及出力人员,容后查明奏报”,他对于这个奏稿还算满意,只提笔把“所获甲仗无算”一句改为“贼伏尸遍野,遗弃甲仗山积,诚十年来未有之大捷”,然后他把笔向案上一扔,用威严的低声说:

“拿塘报来!”

当孙传庭阅读塘报时,幕僚们都肃静无声,注意着他的脸上表情。他先看的一份塘报是报告张献忠在谷城保境安民,似是实心投降。他轻轻点头,把塘报往地上一扔,举起酒杯子一饮而尽,又拿起第二份塘报。一个幕僚赶快弯下身子把扔在地上的塘报恭敬地拾起来。一个亲兵同时又把杯子斟满。孙传庭心中实在畅快,不自觉地站起来,把右脚蹬在桌撑上。一个年纪小的亲兵立刻替他掌着蜡烛。第二份塘报是报告罗汝才自从被他孙巡抚在潼关外杀败之后,率领九家“流贼”逃到房均一带,向朝廷投降,愿意替朝廷保境安民,自耕自食,不要朝廷粮饷。看了这份塘报,他的嘴角流露出一丝骄傲而得意的微笑,左手将塘报往地上一扔,右手端起杯子来一饮而尽。正在他低头拿第三份塘报时,不知道是由于他自己没注意,还是由于掌烛的小亲兵实在太困倦,打个盹儿,烛火燃烧了他的鬓发。他用手掌在鬓边一抓,将火扑灭,没有烧着几根。那个惹祸的小亲兵吓得面无人色,放下蜡烛,双膝跪下,浑身簌簌打颤。孙传庭向他看了一眼,立刻有两个亲兵过来,将小亲兵从地上拖起,推出大帐。左右幕僚相顾失色,没人敢吭气儿。过了片刻,孙传庭已经坐下去阅完第三份塘报,中军刘仁达走进军帐,躬身问他对刚才那个亲兵应如何发落。他没有抬头,低声说出来两个字:

“斩了!”

刘仁达跪下去说:“求大人恩典!姑念他整日作战,不曾休息,致有此失,饶他一死!”

孙传庭抬起头来,狠狠地向中军看了一眼,说:“不要啰嗦,快斩!”

“是!”刘仁达不敢再求,从地上站了起来,一边慢慢退出,一边向幕僚们递着恳求的眼色。

幕僚们互相观望,随后都用眼色要求那位作诗的同僚出来讲情。他走到巡抚面前,恭敬地作了一揖,说:

“请老公祖息怒。方才这个亲兵虽然罪不容诛,但请老公祖姑念他过度疲倦,实出无心,法外施仁,饶他一条小命。今日我军空前大胜,眼看闯贼全部就歼,举国欢庆,请勿以细故斩人,致成美中不足。况古语云:‘大火流金。’按五行,火能克金。金者兵象,又指西方。今晚烛火烧了大人鬓发,正应在经此一战,大功告成,兵气销尽,朝廷从此无西顾之忧,与拙诗中‘君王从此不忧秦’之句不期相合。此是大大的吉兆,老公祖何必动怒?”

这位幕僚的几句话使孙传庭心中感到舒服,拈着胡须,沉吟不语。全体幕僚一见事情有些转机,纷纷求情。孙传庭向立在旁边的一个亲兵一摆头,说:

“打他两百皮鞭!”随即又加了两个字:“狠打!”

孙传庭继续阅读塘报。这一份塘报是报告革、左等股“流贼”在大别山中潜伏,未敢出山大掠。他没有看完,把塘报扔到地上。外边打人声和哭叫声传进帐来,但他好像并没注意,又看第五份塘报,是详细报告河南各处大灾,“土寇”蜂起。他看完后扔到地上,去看第六份。这一份塘报说淮、泗一带“土寇”蜂起。他不自觉地轻轻皱了一下眉头,把塘报扔到地上。第七份塘报是说清兵深入,高起潜在卢沟桥失利。他摇摇头,扔到地上。刘仁达走了进来,躬身禀道:

“禀大人,已经打过了。”

他没抬头,没用眼睛看,用鼻孔嗯了声。刘仁达蹑脚蹑手地退了出去。他看的第八份塘报是说清兵继续深入,已经到了易州和涿县一带。他把塘报往地上一扔,还有两份不再看了,叹口气说:

“满鞑子已经深入畿辅!”

替他从地上拾塘报的那位幕僚把一沓塘报放在桌上,说:“大人不必过虑。今夜一战将闯贼消灭,大人即可与制台大人前去勤王。大军一到,京畿一带就马上转危为安了。”

孙传庭没有回答,举杯在手,默默地饮了半杯,把杯子抛在案上,又把下巴一摆。那个亲兵会意,把酒壶和酒杯撤走了。他深知手下将校一听说要去同清兵作战就心惊胆战,谈虎色变;而他自己虽对“剿贼”有丰富阅历,但对清兵作战从无一点把握,何况清兵的锐势正盛!他不愿将这话当众说出,只好默不做声。

从大帐外传进来一声吆喝:“总督大人驾到!”跟着,中军匆匆进来,对他说:

“禀大人,总督大人已经来到帐外。”

没等孙传庭来得及出帐恭迎,洪承畴已经走了进来。孙传庭率幕僚们在大帐门里躬身迎接,说:

“恭迎恩师大人!”

洪承畴很随便地向大家拱拱手,说:“战场之上不用多礼。你们各位今天都十分辛苦了。”

孙传庭同幕僚们赶快回答:“大人才辛苦了。”

坐下以后,孙传庭欠身说:

“大人连日鞍马辛劳,不在通洛川大营休息,亲来敝营,不知有何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