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山水
25437000000013

第13章

雅砻江要展现它的另一面了。如果一直是温文尔雅的那还叫雅砻江吗?又怎么能称得上大江大河呢?雅江城以下至木里约400公里的雅砻江河段高差悬殊,切割深刻,峡谷险峻,是地震与滑坡的多发地段。1967年6月8日,雅砻江右岸雅江县唐古栋发生大滑坡,6800万立方米的山岩巨石分崩后一部分直飞对岸、一部分跌落江中,形成了长500米高175米至330米的拦江大坝,雅砻江水受阻之后,激流忿而回头倒灌,回水区长达42公里。雅砻江水朝着大坝冲击了九天之后终于溃决,有目击者称,40多米高的浪头,把比帐篷还要大几倍的石块轻轻托起再高高地抛向空中,然后重重地跌落,那飞溅的浪花会使人想起枪林弹雨、箭矢横飞外,已经无可措辞了。唐古栋大滑坡旧址的那些不知道在哪一场暴雨后飞身而下的石头,那临危枯槁的姿势实在是一种警醒。滑坡泥石流区域也在发育、扩大中,至今这里已形成了长约3000米高达2000米的崩塌危险区。

在青藏高原这一辽阔的山原地带,风吹水蚀,山水在交融之中的相互作用等等原因之下,山崩、雪崩、滑坡泥石流原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内,自然灾害也是自然风景的组成部分。当人们接受风景并且享受风景的同时,便同样也面对着各种灾难的考验,人的智慧更多的是灾难赋予而并非享受可得。但,现在的问题是:愈来愈猛烈的灾害以及在人与环境的平衡破裂之后的各种疾病,已经并且还将更加频繁地攻击人类。人们都在问:天哪!为什么是这样?也许我们更应拷问的是人类自己:人啊!你怎么能如此贪婪?笔者踏访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时,四川省林业厅的朋友告诉我,四川原始林区大部在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三江流域,占全省天然林面积的近70“,而雅砻江是长江上游流域最大的林区,占三江流域森林面积的42,尤以高大挺拔遮天蔽日的云杉、冷杉、铁杉和桦木著称。几十年的砍伐之后,等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时,原始林木已寥寥无几,基本上被砍伐一空,虽有人工林,其水土涵养与保持功能不复从前。大地不再稳固之后,便发生了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为此提心吊胆的中国的日日夜夜,我们忘记否?

雅砻江就要流进金沙江了,然后它们会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江。对于江河而言叫什么名字是人的事情,那奔流、坠落、“善下之”、“利万物而不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水之本性,却是神性之所在了。在中国西部的大荒凉中踽踽独行时,有时遥望雪山,有时目睹着长叩者的背影渐渐远去,总有一种气息轻轻地丝丝缕缕地深人内心,拔除我的焦虑,渐渐归于平淡。如同这雪域高原上的一个冬日之野湖,静静地期待着牧草泛青、藏羚羊归来,总是会遇见玛尼石,在草丛里,在湖畔,在一条无名小河的上游,一块玛尼石,又一块玛尼石,在风中在水声中吟哦着:晻嘛呢叭咪哞啊,莲座上的圣“伏藏”的,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被感动了,我知道那是神的拯救。有时候,这样的拯救是若隐若现的;有时,这样的拯救是浩浩荡荡的。

横卧在扎溪卡草原上的巴格玛尼墙全长1.6公里厚约2米至3米,墙体全部用玛尼石垒砌而成。各种颜色的玛尼石,从四面八方人背来的、牦牛驮来的玛尼石,不知多少信徒在心的指引下用手刻写的六字真言、《甘珠尔》、《丹珠尔》的经文片段,在青草与鲜花中,与雅砻江一起流淌。据说松格石经堆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个石经堆也有人称之为松格石经城堡,城墙高达10米,长宽100米,呈方形,这是一代又一代的藏民用玛尼石堆砌而成的。雪域高原上的人目睹高大向往高大,此种高大全无权势的意味,是精神和意志的升华。而玛尼城堡便是一处神人沟通的巅峰,对着上苍,那是多少藏传佛教信徒向往来世的心音。这个时候,也只有这个时候,语言才是对着天空开放的花朵。

关于横断山脉和穿行其间的河流,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我只能说,那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一种神圣的超然、一种思想的方式、一种家园的楷模。“除了是一种地理造物之外,还是一种思想造物。”(法国藏学家米歇尔泰勒语)

经幡玛尼石。

经幡飘飘啊,那风中的声响是一种温情的呼唤,呼唤着人进人神的境界。这是一个以毕生的精力转经、转山、转湖、雕琢经文、堆砌玛尼石的族群的缩影,他们对于物质的要求则仅仅是“吃饭能吃饱就行了,今天捡够了明天烧的牛粪,余下的时间就要念经了”。也有乞讨者,那是朝拜路上耗尽了所有钱财的人,你施舍时当存敬畏之心。对于所有如笔者这样的精神贫困者而言,却远没有找到一条乞讨之路,我们为什么不去乞讨?

乞讨是一种拯救。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的母亲河,全流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离天堂最近的一条大河。它源出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的杰马央宗冰川,东流,至派乡接引支流帕隆藏布江后急转南流,再偏西流,至邦沟又改为南偏东流。雅鲁藏布江的下游河道呈形大拐弯,大拐弯顶部内侧为南迦巴瓦峰,外侧为加拉白垒峰,这是何等的殊荣啊!因为喜马拉雅山两座著名雪峰的恩爱有加、一路相送,穿越其间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默默无闻千百万年之后,那涛声突然飞越雪山向世人宣布:我才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真是高高在上啊!雅鲁藏布江的激流、落差,以及大峡谷的幽深、嵯哦、神秘等等所有的细节,无不刻划着喜马拉雅山的烙印。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条河流,如雅鲁藏布江那样分明显示着,它受制于一座极高山,喜马拉雅山的冰雪是这条大江永不熄灭的灯塔。当杰马央宗冰川的点滴融水开始汇聚、流出之后,它不断改变的流向、大大小小的拐弯,似乎均源于极高山的指向:哺育、滋润这雪域高原,还要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峡谷。然后在2057公里的流程之后从巴昔卡出境,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与恒河汇合,注人印度洋。恒河圣水,恒河沙山与河就这样连结起了大山水的两个文明古国,山水相依,休戚与共。正是在巴昔卡,看雅鲁藏布江奔流出境,莱奥波尔德的“大地完整性”的概念忽而变得十分具体了:“大地完整性”是关于整个大地的完整集合,流过国境线的江河,正以滋润万物稳固家园为使命奉献其所有,连缀着、催生着、养育着异域风景四时变化万类万物。江河依托着山,高山、大山、小山,那山总是源头之地,那水不是冰雪融水就是地底下的泉水,然后流出,纳百川成巨流,如此等等便是山水的神性了。

雅鲁藏布江的河流长度居全国大江大河的第六位,全流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流域,居第二,单位流域面积、单位河长的水能含量为全国之最。自河源到里孜,为雅鲁藏布江上游段,里孜至派乡为中游段,派乡以下是峡谷下游河段,500公里稍多,天然落差达2725米。进人下游的河道急剧变窄,两岸山高坡陡,流速骤然加快,大峡谷已近在咫尺了。河谷深切,上部坡度约40度,下部坡度为60度至80度,有的陡壁甚至呈直立状。河道迂回曲折,90度以上的大拐弯不下10处,如西兴拉、扎曲、八玉、夺嘎、达木等。同是拐弯,有时呈直角,有时为“弓”字形,有时是“3”形的盘旋曲折。河道此种形态的变化,会使人想起愁肠百结,流水是否也有短暂的茫然与迷失?地质学家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这里地壳运动的频繁剧烈,自青藏高原抬升至“世界屋脊”以来,至今仍以每年三厘米的速度继续抬升。

古人云“高处不胜寒”,我要说,“高处不厌高”,没有更高、更陡、更险,又哪来雅鲁藏布江的无比壮美呢?多吉帕姆峡谷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最险峻的一段,亲往考察的李渤生先生著文说,峡谷两侧是高达400米至500米的如刀斧削成的绝壁,入口处,有四条300米至400米高的瀑布从陡壁上飞流而下直落江中。江流在这里作了一个“门”字形的大折转,“门”字形峡谷的两端基岩上又有两条瀑布奋不顾身地下落,激扬的水雾飘逸至数百米的空中,有阳光照射时,还会出现彩虹。

在“门”字形折转的下方,两堵500米高的岩壁将峡谷收束至35米的宽度,湍急的江流又挤又吼涌将出来,沿东侧的岩壁源源不断地坠落,“整个峡谷在巨大水流冲击下发出骇人的颤动,让人仿佛感到悬崖上的岩石将要被抖落”(李渤生语)亲爱的读者,你感觉到山水相间,刚柔相济的伟力了吗?让我们的心灵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一起颤动,连石头都颤动了,人还有什么理由不颤动呢?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水汽通道,水汽在这儿为崇山峻岭阻挡凝结成雨水,是中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大峡谷南部戴林的年平均降雨量为5317毫米,巴昔卡为4496毫米,墨脱为2260毫米。充沛的降水使大峡谷地区发育了多彩多姿的天然植被,从白雪皑皑的冰峰雪顶,到海拔百余米的高谷浅底,从上而下依次为:高山寒带冰缘植被,高山亚寒带灌丛草甸,亚高山寒温带常绿针叶林,中山暖温带常绿针叶林,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半常绿阔叶林,低山热带雨林。我国山地最完整的垂直植被类型,不知道由谁的手随意而巧妙地排布在大峡谷的山坡上,随着季节更替,色彩也更替。也有时红草地、绿草地并存,几棵粗壮硕大的老柳树绿枝依然,在它们的背后山坡上,则是花季刚过的高山杜鹃,茂密的由青蓝色笼罩的原始森林。

构成各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是生存其中的生物物种。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暖湿气流、连绵云雨,以及复杂多样到难以描述的立体生态环境,加上除了下游谷地外没有人的活动的影响,整个峡谷几乎不为时光流逝所动,万类万物皆处于自生自火再生再灭的自我演替更新的原始过程中。就连生活在谷地的门巴、珞巴族人,也与世隔绝,其习俗、服饰、文化传统与耕作方式,和大峡谷一样保留了原始性。

大峡谷的生物多样性,仅墨脱全县和林芝、波密、米林县的部分地区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的统计,就有维管植物3768种,苔藓植物512种,大型真菌686种,哺乳类动物63种,鸟类232种,爬行动物25种,两栖动物19种,昆虫1500种。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面积只占中国国土面积的0.23“,维管植物占全国的13,苔藓植物、大型真菌、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则分别占全国的25、17、17、25、85、10、5。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显然是不完整的,从根本上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还是人所未识的,有多少悬崖陡壁、拐弯角落中的一丛野草几束山花以及与之相伴的生物,人看不见更摸不着。

毫无疑问的是,大峡谷是我国最重要的不可多得也不可再生的生物物种基因库之一,是露天的高原特殊地理条件下生物分化的最美丽的实验室,也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种与生物基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