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风沙漫笔
25437100000026

第26章 结语:梦想开始的地方

西部是值得向往的。

西部话题正在热起来。随着中国东南经济发达地区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人口的与日俱增,更多的人会把目光投向中国西部。这目光如此的复杂甚至有点迷惘,那是见所未见的大荒凉、大坦荡、大阳光啊!但毫无疑问,这就是中国西部、西部中国。

西部的贫困很快就会变成富裕吗?

西部的寂静马上将要化作喧嚣吗?

西部的荒野都会树起高楼吗?

我们或许应该先去寻访那些已经发掘的、仍被掩埋的西部梦想,并认真地做一番对话,让历史告诉未来:西部最需要什么?人很容易醉,梦想却永远醒着。

西部不缺阳光。

西部阳光灿烂。

西部阳光是天赐的最充沛也是最洁净的能源。

西部不缺土地。

西部土地荒漠化了。

西部荒漠中只要有水,种上树和草,就能造出千万个人造绿洲来。

西部不缺历史。

西部历史悠久。

西部历史既是地理发现史,又是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是多民族、多样性的融合。

西部是大文化、大历史、大气派。

西部有大沙漠、大戈壁、大困惑。

且让我们回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看尼雅废墟。尼雅河古道两岸,长10公里宽5公里的废墟上,依稀可辨的有几十处历经千百余年的古迹,风吹日烤沙埋,烤干了埋没了却也留下精绝人的住宅、果林,羊圈里还能找到已经风化的羊粪。废墟北端是一座6米多高的佛塔,塔基呈方形,塔身以粘土和芦苇作建筑材料,这是废墟中的最高处。

民宅的门窗已经破碎,被黄沙掩埋大半之后,仍然以残存的一角或一孔,吐鏤着千百年的惊愕与绝望。

打开的窗户是美丽的。

废弃的窗户是可怕的。

一处家园的标记,在家园被毁灭之后漫不经心地存留下来了,但已经浓缩而且歪斜,歪斜着家园的侧影,浓缩着曾经的梦想:尼雅河源源不绝,子子孙孙耕种生息。

这一切,似乎是突然间中止的。

红柳与芦苇编织而成的墙壁已经倒塌。

发掘出来的院子里尸骨横陈,他们的眼睛里不再有波光流转而是弥漫着黑色的恐惧。

一具横卧在地的少女的千尸上尚有丝绸残片,上面有装铜镜的小袋、木梳及耳环,一个汉字方孔五铢钱。

不远处,是一架纺车的碎片,残破的支架上挂着一团永远纺不完的纱线。线的开始悠荡着田园牧歌,而结束处则是恐怖的颤抖与不知所措,线断了!尼雅有女初长成。

精绝有线未纺完。

所有迹象表明:这是降临得太突然的灾难,不是战争,而是比战争更为残酷的极大风沙。精绝国在繁华的时候粗心大意了,或者是面对沙漠的推进一筹莫展。然后在一次沙尘暴到来时匆匆逃亡。可是能逃到哪儿去呢?有的也就是走了几步路,人与这个绿洲便一起窒息。

家园不稳固时,生命是如此脆弱。

考古发掘还在进行中,一种推想是:精绝国是在尼雅河断流、红柳与芦苇锐减、土地荒漠化中走向衰落的,最后毁灭于突然的生态灾难。

如果我们承认这一推断的合理性,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格外小心了:关于塔里木河与黄河的断流,关于森林和草原的衰退,关于土地荒漠化等等,那才是至高至上的与可持续发展唇齿相依的、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国计民生啊!西部梦想是绿色的森林草木。

西部梦想是清冽的甘泉流水。

西部梦想其实很简单:大地与人的和谐。

西部梦想怎么能离开人?西部人民为什么不应该过上富足而又美好的日子呢?我们不能污染了所有的大城市再去污染西部,我们不能让石羊河、塔里木河变成淮河,西部还要有更多的树与草。21世纪的某一天,“到西部去”将成为一种光荣与时尚,西部中国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和理想。

现在,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西部是地球巅峰之地,西部是发掘溯源之地,西部是梦想柔情之地,西部是高瞻远瞩之地。

中华民族是一个既有历史又有高度的民族。这一切集中表现在西部:它是从西部开始的,西部又是至高无上的。

当我们说中国特色的时候,首先应当明白并强调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是一个多山、多沙漠的国家。中国的山区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0%,山区居高临下,直接关系平原的安危。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约60%,这么多人的贫富安危,决定着中国人生存状态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的速度。相比之下,中国东半部的平原和丘陵只占全国1/3的面积,耕地紧缺,人口密集,环境容量已经不堪重负。

中国大地的生态安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极高、极旱的西部,西部风沙线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往东推进,便足以说明这一点了。

西部中国的山区蕴藏着无穷的潜力。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要从西部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我们对山区所做的可以概括为索取太多,回报太少,爱心全无。向山区要粮,毁林开荒,在山区砍了那么多原始森林,青山变成石头山,石头山挂着光板田,水土流失,江河泛滥,根源就在山头上,人是罪魁祸首。

长江流域坡度在10度以上的旱地,每年流失表土8.5毫米,全流域此类旱地面积约为2亿亩,土层厚度多数在50厘米以上。如果我彡门再不倾全力保护西部,捍卫江河上游,一种绝对可能的前景就是50年后这些旱地的一半将不复存在,100年后会全部飘逝而去。

到那时,还会有中华民族子孙的美好家园吗?还会有长江下游东南部的富乐安康吗?

看看榆林,我们就会知道沙漠中的人造绿洲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是何等重要!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油井与沙漠公路,是一种深长的提醒:我们不知道大漠底下还隐藏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不到山里去呢?

有一些思路会使人茅塞顿开,我国耕地约为20亿亩,林地是40亿亩,平原也是40亿亩。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的粮食只是草本植物,而有待开发的木本粮食作物总被忽略了,比如板栗,它是水土保护林,又可作营养丰富的粮食。原******农村发展中心顾问石山先生认为以隐藏资源的丰富性而言,山区远胜于平原。中国人啊,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这个民族,都应该到西部去,站在西部的大山、西部的高原、西部的荒漠中高瞻远瞩。这是真正的高瞻远嘱,这是删除了一切形容和虚饰的高瞻远瞩。你感觉荒凉,你触摸神圣,你回想历史,你倾听大地,你才会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土地热爱什么,你才会懂得西部中国对于我们,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西部中国,那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得不去、不能不去的家园之地啊!中国人口太多了,环境压力太大了,以身居大都市为荣的日子终究要成为过去。大约20年以后,东部大移民开始,西部将要集中未来岁月里我们民族的光荣和梦想。

朋友,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来到西部,在星空下听风从大漢戈壁、高山峻岭间穿过,你能听见西部的声音:

我有一个梦想……

2000年7月-11月记于东北、内蒙古、山西、甘肃、宁夏、新禮,12月写于北京,2001年2月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