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拯救大地
25437300000016

第16章 谁在谋害大地母亲(5)

《美国统计文摘》报道了美国一日发生的难以想象的事情:每一天美国有1.6万名婴儿出生,6300人死亡,13000名外国移民坐船抵达美国,7000对新人结婚,3000对夫妇离婚,17万人受伤,8.4万人住院,发生2.9万起暴力犯罪,在自动计数器里进行2700万笔交易,3.3万辆新车出厂,1万辆车发生车祸,母鸡下蛋2.02亿个,流出牛奶3.1万吨,在超级市场购买10亿美元商品,在饭店和快餐店花去6亿美元,用1800万美元看电影,用1800万美元租录像带,用6500万美元买书,每个美国人产生1公斤垃圾,把26.8万吨一氧化碳排进地球大气层……我们再来看看地球的一天:

世界上有707。的城市居民约15亿人呼吸污染空气,每天至少800人因此而死亡,每天有5600万吨二氧化碳排人大气,冰箱、空调机,及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每天把1500吨吞噬臭氧和含氯气烃排入空中。每天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疾病,其中大部分是儿童。每天从江湖河海中捕捞5亿磅的鱼类和贝类,每天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中,约3800万磅垃圾从船上丢入海洋。地球上每夭有63平方英里的土地沦为不毛之地,每天早晨在世界各地启动的汽车约为5亿辆,同时每天还有14万辆新车挤进其行列。

每天的核发电量占世界能源消耗的5%,每天产生的核废料为26吨多。

每天,世界各国的军费开支为25亿美元。

每天有25万人降生在地球上。

每天有55000公顷森林被毁,800万吨水土流失。

生态灾难是记不胜记的,指其要者:1956年日本水俣事件;1976年意大利塞韦索事件;1979年美国三星岛核电站核事故;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1986年俄罗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92年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一核电站放射性瓦斯泄漏……生态学这个词语诞生于1866年,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创造的。海克尔是达尔文学说的热情追随者,他很喜欢新词汇,便将希腊语中的“住宅”与“研究”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创造了“生态学”这一新词。该词的定义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间的交互关系的学科。

人们早就在谈论动物与植物了。对于孤独的人类而言,他怎么可能不关注动物与植物呢?可是对人类破坏自然平衡的无限能力及其后果,却很晚才引起注意,尽管一个世纪前瑞典人利诺伊就断言:

在自然政府中,人是最高的侍从。

当十八世纪时,利诺伊与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至前358年)、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至前322年)、特奥弗拉斯托(公元前372年至前287年)和老普林尼(公元23年至79年)等生态学先躯的地位相仿佛。颇有意思的是,“在老普林尼和利诺伊之间相距的十几个世纪中,没有出现一位生态学历史中重要的研究学者。”(巴西《标题》周刊,1992年4月11日)然而,一切都是有迹可寻的,先人始终在关注、启发着后人。亚里士多德在他写的《动物历史》一书中就曾断言:

“当动物占据相同的空间和为了生存而利用相同的资源时,它们之间就会发生战争。”利诺伊则肯定说,自然是上帝意志的产物,同时他又为一个多世纪后出现的生态学留下了殊为难得的一处伏笔或者说一个开头,他说:“自然界是个虚弱的体系,每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支持的。”

雅克一一伊夫.库斯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抵抗运动的老战士,后来致力于海洋研究,谴责对自然环境的侵犯,他的一段话体现着人类中觉醒者的良知,从今而后的少数真正的人生格言之一,他说:

对于当今的人来说,仅存在两种态度。要么想生活在奇迹般的时代,消费和焚毁一切,不关心我们之后将会出现什么情况;要么是考虑在人类生存的整个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即在地球提供可以接受的条件时,保持我们有生命的物种,为后代创造良好条件。

库斯托宣告道:是在数量和质量、享乐和幸福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了!

我不知道大地备忘录的结句在哪里。

我曾经寻觅过,从中国的武夷山、天目山、五指山,以及祁连山下的大漠戈壁一直到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美洲的落基山:我问过腾格里沙漠的花棒、华盛顿的迎春、温哥华印第安人原住区的无名的野花和荷兰的郁金香,我的眼前有时花香鸟语,有时风沙弥漫,我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样的语言,又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束?

但,我读过大地备忘录的扉页。

有的读不懂,有的已经背熟了。

1855年,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在拒绝美国政府提出购买其领土的建议时,他说:

白人的欲望将使地力耗尽,只能使土地变为荒漠。有一件事我们是可以肯定的:土地不属于人,人是属于土地的。

美国《科学》杂志宣告,本世纪很可能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实验项目,而且是雄心勃勃地再造一个地球的计划,即“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

“生物圈二号”是相对于“生活圈一号”而言的,美国科学家把地球称之为“生物圈一号”,为了验证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创造一个完全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奇迹,并希望由此而能在别的星球上建造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1989年建成的“生物圈二号”实验室位于亚利桑那州北部的沙漠原野上,占地1.3万平方米,外观是一个巨型钢架玻璃建筑物,内部有生活区、农作物区、热带雨林区、平原区、海洋区、沼泽和沙漠区。酷似地球上的诸般环境,优美风光,雨林葱郁、山岭起伏、云雾飘绕、鸟语花香乃至海上游鱼、珊瑚群礁,各种动植物三千八百多种。1993年1月,8个实验室工作人员进驻“生物圈二号”,与外界隔绝,饮食起居的一切均来自“生物圈二号”,从事科学实践,以期一个人造天堂的出现。

两年之后,严重的问题出现了:25种脊椎动物死去19种;蜜蜂及其它可以传授花粉的昆虫纷纷灭绝了,在不再授粉之后植物园因此断代。但牵牛花藤却不知为什么竟然疯长,黑蚂蚁爬满了建筑物的金属框架,蟑螂以极快的速度繁殖四下奔走。

“生物圈二号”面临的危机是全方位的。

由于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又和混凝土中的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实验室中的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14%二氧化碳急剧增加。始所未料的另一变异是,当“生物圈二号”实验室运行三年后,其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猛增到79%,足以使人体合成维生素812的能力锐减,危害大脑。

4男4女的8个科学家差一点窒息在自己手造的实验室中。

撤离实验室之后他们回忆说:“那里不是天堂”,“这是一场生态灾难”。心有余悸,溢于言表。

“生物圈二号”中心主要负责人哈里斯说:

要做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实在太难了!

美国舆论承认:尽管有堪称世界最先进的一流技术,以及进入“生物圈二号”的富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但是“要想创造出一种如同地球那样维持生命的生态系统是不可能的。”

今天,“生物圈二号”已无人居住。

美国人尤其是孩子们纷纷来到“生物圈二号”上一堂没有比这里更生动的“地球课”。生态学家预言,美国年轻一代珍爱地球的环境意识,将会从这里走出新的一步。

这时候,美国人,全人类都应该想起爱因斯坦一再推崇的叔本华所说的名言:

人虽然能够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还有中国人的一句古话:人算不如天算。

地球是天生的,天生的地球是不可能由人来再造的。如果说到创世造物,我们就只能说是“神”或者干脆回答“不可知尼采以大地的口吻说:对我,大地,保持忠诚,我的弟兄们,以你们美德的力量!你们赋予的爱和你们的知识当效劳于大地的意义!我为此而恳求你们。别让它从地上飞走,并以翅膀碰撞永恒的墙!啊,曾经有过众多飞走的美德……还有上千条走过的路,还有上千种健康和生命中隐而未现的岛屿,人和人的大地始终为取之不尽和未被发现者。

尼采并且呼吁道:

确实,大地当成为康复之处!

风霜雨雪,雷暴闪电,山呼海啸,看中央电视台气象节目的卫星云图就知道了,我们的土地所承受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奉献的也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当人类中的先行者终于发出“地球需要爱”的呼吁时,我不知道这个声音在物质流的狙击下,尚能传播多远?

无论如何,总是有一种声音出现了。

问题是:我们离开这声音有多远?

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人:我们嘲弄各种野兽,甚至将它们扑灭,因为我们站着,而且手持武器;我们善于应用各种语言,成套成路的辞令,一辈子说的废话便车载斗量。我们也有苦恼,除了身边琐事外,总是为钱财担忧;我们更不知道那种与生倶有的孤独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婴儿一到人间便惧怕孤独呢?还有,明明走在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大路上时,心里却会骤然升起带有冷意的脚下便是万丈深渊的边缘之想……至少,部分的症结在于:我们疏远了土地,我们并不了解地球。

地球在一个星系的边缘一一人生的边缘状态便是由此给定的一一地球不是稳妥地悬浮浩宇中的一一实际上人类生活的世界是分秒不停地旋转着运行的、瞬息万变的世界。

“熟悉”这个字眼,往往是过去的时态。

“陌生”这个字眼,通常是现在的、未来的。

自转、旋晃、颠摇,是地球的三种基本运动。它每24小时绕地轴自转1周,它在绕太阳运行的同时本身也由西向东自转。它那倾斜的地轴沿着一个闭合圆周缓慢运行,每26000年完成1周,勾画出一对锥体,此种运动称为进动,极像陀螺的旋晃。因为太阳和月亮的引力,进动的轨道便不是平滑的,仿佛边缓慢进动边微微点头,出此产生的颤摇效果称为章动。这些运动都是同时发生同时进行的,一个一个叠加地不可思议地组成令人晕头转向的复合轨道运动。

这些错综复杂的运动速率极大。赤道上各点以每小时1690公里的速率自转,地球又带着它的亲密的卫星月球以每分钟1770公里的速率绕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又带着地球以每秒240公里的速度在银河系中疾驰。

这是何等瑰丽而惊险的历程!

这是何等迷人的旋晃和颠摇!

于是,便有了昼夜循环,便有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历法,便有了春华秋实,便有了纯属自然现象的风化石浪淘沙,崩塌和地震……那是真正的一枯皆枯,一荣俱荣。

旋晃着颠摇着的枯荣岁月啊!

关于地球的形成,笔者将会在另一本书中作详细介绍,这里我只想说,打从地球在太空的混沌冥暗中开始呈现雏形之口起,它便是动荡不宁的,各种强大的力量都在对它发生作用,这些力量有的来自外部,有的来自内部。

谁让你特立独行的呢?

地震是最可怕的灾难。

地球上严重破坏地貌的大地震一年大约发生20次,轻微的震颤则为100万次之多,即每分钟出现2次。

一种形象的解释是:地震是地球在太空中旋晃颠摇运行时必然要发出的“吱嘎”之声,这种震动和声音的提醒是意味深长的。

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的立足点,我们脚下的土地是珍贵而脆弱的。

它有时显得怅惆。

它有时觉得疲倦。

它感到不堪重负。

今天,地球上已经有53亿人。如果把地球比作一艘造物主恩赐的宇宙航船,它同时还载有5万亿兆吨空气和13亿立方公里的水,其中只有27。是淡水。那53亿人每人每天都在生产垃圾,近20亿的人哭喊着肚子饿或没有水喝。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70亿,到2050年则为100亿。地球还是这个地球,而迀日益破败,它每年艰难航行的距离依旧是10亿公里。德国科学家乌,希普克问道:“地球这艘航船还能有救吗?”

人总得要吃饭。

人都得要吃饭。

哪怕做乞丐,也要讨一口饭吃。

我们的每天都在沙化的、减少的耕地,还能为70亿人、100亿人提供足够的粮食吗?

人类的粮食在淘汰、灭绝了绝大部分物种之后,目前只来自八种植物:小麦、稻子、玉米、大麦、燕麦、高粱、小米和黑麦。而相当多数的城市居民通常只食用这八种中的二种:小麦和稻米。

全球粮食年总产量为15亿吨。

如果全世界的农民拒绝耕种,或者全世界的土地均因污染、沙化、城市化而不再能耕种,世界存粮只能维持40天。

我们再来看看地球的一天。

世界上有70%的城市居民约15亿人呼吸污染空气。每天至少有800人因空气污染而死亡,有5600万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层。

各种冰箱、空调机、喷雾容器和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每天把1500吨吞噬臭氧的含氯氟烃排人大气层。

每天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每天从江湖河海中捕捞5亿磅的鱼类和贝类。

每天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中,约3800万磅垃圾从船上丢入海中。

每天有63平方英里的土地成为不毛之地。每天早晨启动在世界各地的汽车约为5亿辆,同时每天还有14万辆新车加入其行列。

每天的核发电量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59%,产生的核废料为26吨多。

每天都有数目不详的人死于战争年代埋设的地雷爆炸,地球表面约埋有1亿颗地雷等着人去踩。

每天,世界各国的军费开支总共达25亿美元。

每天有25万人出生。

每天有55000公顷森林被毁。

每天有800万吨水土流失。

确确实实,地球需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