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孙绍振幽默文集
25441600000028

第28章 附录一:演讲和现场感觉交流效果(2)

演讲、发言与写文章的不同不仅便在于这种感觉的传达,因为许多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和喜剧性作品,也有这类感觉的传达。演讲或发言的特点还在于,它不但是单向传输感觉的,还包含着双向交流的。最好的演讲效果必然是演讲者的无声的感觉,哪怕是一举手一皱眉,或故意拉长的停顿,都会引起听众的会心的微笑、活跃的反应,甚至热烈的鼓掌。这种听众于演讲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情绪,往返交流的饱和感觉很自然地使演讲者意识到了,演讲者必然得到歌舞,就有可能进入一种自由的境界,他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能得到超常的发挥。

念讲稿,永远不可能进入这个境界。

首先,最能交流感觉的眼睛被讲稿隔断了。

其次。心灵对讲稿文字只能被动地追随,而文字都是在事前就写就的,完全没有现场交流效果。因为讲稿语言是书面化的,而书面上规范化的语言是最缺乏强烈的感觉色彩的。比如说,你告诉你的学生们不要太拘泥现成的公式,“拘泥”这个字眼是很书卷气的,如果你改成“不要老是那么傻乎乎,死心眼!”试试看,强烈的感觉色彩马上就显示出来了,学生们也会马上微笑起来。

做一个好教师、好演讲家得有两手语言修养,第一手是书面的,也就是理论语言、科学语言。这是很抽象甚至很枯燥的,但很严密,很精确,适合于用来下定义,作结论,让学生把知识准确地巩固下来。第二手是口语语言,也就是非理论语言,甚至可以说非科学语言。但是它不枯燥,很生动,很有感情色彩,很有弹性。高明的演讲家能非常自由地把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语言。如果你对一个学生说,你的成绩我挺满意,他们不会有什么反应,你把它改成“你的成绩使我感到很过瘾”,他们就会开心地笑起来。如果你写一篇关于曹禺的剧本《家》的论文,你对该剧的主题用理论语言作个概括就够了,但是你如果作关于《家》的演讲,光有理论语言就不够,你最好再引用剧中人觉慧的一句话:“家就是宝盖底下一群猪。”虽然这句话是非理论化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太科学的(因为觉慧兄弟就不是猪),但是这句话是很能传达并交流感觉的。善于演讲的人,对于这样的语言就特别珍爱,不善于演讲的往往以为它不科学而视而不见。

学英语到一定程度的人都知道英语中同样一个意思常常有两套词汇,一套是正式的(format)亦即是书面语言,一套是非正式的(informat),即口语语言。两套语言正如人的双腿,互相协同才能走路,如只有一条,不管多强壮,也是跛脚。许多在讲台上只会用书面化的理论语言讲话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在作语言跛脚的免费表演。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同志学习。******同志的演讲更追求群众口语色彩,他善于把学术性很强的命题转化为通俗的口语。他把对立统一转化的哲学原则通俗化为“一分为二”、“坏事变成好事”;他把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转化为“出主意,用干部”;他把关于敌对力量既有强大的上升的一面,也有较弱的走向衰亡的一面,用纸老虎、铁老虎来描述。他还把团结的重要性归结为一句谚语:“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他又把工作要全面照应,表述为“十个指头弹钢琴”,而把工作无计划、无头绪表述为“十个指头按跳蚤”,等等,都是有意周口头语言来阐明深奥的哲学、军事原理。这种口语的运用使抽象逻辑不但变得容易理解,而且容易感觉,从而也易于造成现场交流效果。

自然,沟通感觉的手段不仅限于口语,还可以运用文学手段如比喻或精选的细节等等。有一次我带同学去作教育实习,使我很奇怪的是一些平时讲话非常调皮,妙语横生,表情十分丰富的学生,第一次走上讲台,突然变得面部肌肉僵硬、语无伦次起来。下课以后,他们都很丧气。这时去责备他们,只使他们更加不能正常发挥。我决定要使他们轻松一下,便在小组会上说:“你们一上台,好像去了半条命。我想起了我第一次上讲台的情景,那时学生们议论我说:这个老师站在讲台上怎么像祥林嫂似的。”为了让学生分享我的幽默感,我用了两个比喻。一般的比喻,要求在被比的一点上要密切契合,而我把他们比作丢了半条命,把自己比作祥林嫂,显然是不太契合的,但是在这不大契合的比喻中,有了某种歪曲的喜剧性的感觉,这种感觉比之那一本正经的教训不但是更容易传达的,而且是更容易引起听者共鸣,从而易于形成互相交流感觉的气氛。

人们之所以喜欢在演讲中运用口语和比喻,就是因为它们有强烈的现场感觉交流效果。但是,有时,尽管你用了口语,用了通俗的比喻,仍然有一堵透明的墙把你和听众隔开,你的感觉仍然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其他因素以外,这里往往有一个水平问题。如果你对你所讲的论题还没有完全消化,还没有达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发挥的程度,你所有的理解都被贫乏的概念紧紧地束缚着,你还只能从概念到概念兜圈子,一旦离开这些概念。你的舌头就像冻僵了似的。这说明你的体会很少,所以你的语言不自由;你的理解很死,因而你的语言不可能很活,这就谈不上深刻地发挥,更谈不上自由地创造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这就得从基本观念上去重新钻研,重新培养自己。你要解决的不完全是语言问题,也不完全是演讲的方法问题。但是,这不等于说,语言、演讲方式就不用研究了,而是应该将这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实际情况是这二者不但不是绝对矛盾的,而是互相统一的。只有把最基础观念彻底弄清楚,才有可能作自由的生动的充满强烈感觉色彩的表述。也只有做到能够自由地用非理论的语言来表达了你所讲述的观点,它才能真正算得上化成了你自己的血肉,从而才有可能有创造性的发挥。

严格说来这二者很难截然分开,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讲课不受欢迎的教师,其主要原因并不完全是演讲术的失败,而是理解、发挥的不足,创造性的缺乏,但加上演讲术的失败,则使他的失败变成惨败。大多数备受欢迎的教师,首先并不完全由于善于传达感觉,善于交流感觉,但是演讲术的成功,无疑是更加有利于他去获得听众的钟爱,甚至崇拜。

上面所说的水平问题,也许还不完全是演讲术的特殊规律,因为许多文学家特别是剧作家都有通过人物的对话,用口语表述哲学、政治、军事道理的能力,但作家笔下人物的口语是在事先反复推敲写就的,而演讲者,尤其是讲课者的口语,却必须带着即兴发挥的特点。

所谓即兴发挥,就是兴之所至,离开事前准备好的讲稿或提纲,发挥出一番见解来。这种发挥常常由现场某一细节、环境的某一刺激、某一听众的衣着,某一共同的记忆或自己的某一口误激发出一连串的观点,表面上看来极其偶然,实际上又与所讲论题密切相关。所有这些偶然性的契机都以现场可感或共同经验为特点,因而十分便于感觉和交流,因而也就十分便于造成一种息息相通的气氛。

这就不但要求演讲者、发言者对所讲论题理解得很深,而且要求演讲者或发言者有一种即兴的反应能力,这不但意味着他有一种迅速形成观点的能力,而且有一种一面形成观点、演绎观点、分析观点,一面自由地表达观点的能力。真正掌握了这种能力的人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使全体听众的感觉神经同自己的感觉神经豁然贯通,达到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的境界,真正创造出一举手一扬眉都产生热烈反应的现场氛围,自己浮想联翩,妙语如珠,听众也听得如痴如醉,若梦若狂,这时演讲者和听众都进入了忘我的境地,只觉得演讲和听讲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是一种毕生难忘的幸福。

要达到这样境界本是每一个演讲者的理想,而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则要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雄辩术和煽动性的掌握,主要是具体分析、正面反面多方面的具体分析,包括不利于自己论点的因素的分析,其次是缩短心理距离的各种具体方法,包括幽默的许多方法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这肯定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容纳得了的,在这里我也只好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