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帆挂长河
25443900000035

第35章 后记

马林帆

三部书稿送交出版社并被列入编辑程序后,忽然觉得有一些话要说,于是,便有了以下文字。首先是关于书名的话题。

诗集《狂风吹我心》书名系自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一诗中撷来。原句“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表明的是,诗人虽然离开长安,但心还眷念不忘这一情怀。而我则是觉得诗人劳作状态更类此境,在那种感知、构思、振笔、落墨的创造过程中,心境无时不处于“狂风”的拂荡之中。

散文随笔集《帆挂长河》的取名,仅仅只是为了醒豁概括,外含某些象征意味而已。

小说集中收入的短篇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创作发表的作品。本人虽以诗歌写作为主,但一度也曾在短篇小说的写作探索中留下过不多却也称得上艰辛的足迹。又断又续的丝竹,既是其中篇名之一,恰恰也是这一现状的贴切写照。

小说集后半部分节选了我与朋友合作所写,并有幸获得陕西省作家协会文学奖的长篇纪实文学《大西北,村堡的魅力》中数章,意在借此向读者展示本人在诗的劳作之外的又一侧面。选文不仅系本人执笔所写,且连缀起来,仍然能够较为独立地表现出一位农村致富带头人,一个省、市先进人物,数十年如一日备斗追求的轨迹。至于此书在艺术上的追求,诗人、作家晓雷先生早有精到的透视文字论及,书后收录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此外,细心的读者也许还会注意到,在同时编入的其他几篇报告文学的某些篇章中,本人试图用一些散文元素,为这一文体注入活力所做的努力。

散文随笔集中所收文章则较为驳杂。在这些散章短构中,或勾画风物世情,或追忆当年所历,或记人记事记言抒情,都力求从新鲜的角度、哲理的深度给予开掘,并企盼在有限的落墨之中,收可看耐读之效。至于对某些作家、艺术家朋友以及文学艺术爱好者朋友的生活艺术轨迹的观察与追踪,或者对其作品、人生的评价等,也力求做到真切。关于为诗为文、读书品艺的思考和感言,自不属宏词高论,却也算是甘苦之言。“洗砚池边”栏内所收,大多都是杂感而已。此类文字在我的文学劳作中,乃系偶尔“客串”,如同临池之人在墨余笔闲之际,也会撇出几笔率性的线条,如瘦竹一竿,如兰叶一缕,不必太当真去看的。这样讲,并无丝毫小瞧此类文字的意思。相反地,倒是觉得要做好此类文章的不易。何满之先生说过:“杂文是批判的艺术,因此也是人格的艺术。骗子大谈道德,娼妓鼓吹贞节,人必以为可笑,”林语堂先生在其名著《苏东坡传》中,也曾这样评价苏东坡:“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文章风格之美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我不相信我们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以上两位先生的论述,无一不是把做人、品格当做为文的头等要事来看。结合自己大半生所历,我以为两位先生的话,当会如警钟般永远回响在文学的长河之中,时时给人以警示和鞭策的。

《帆桂长河》这一既“散”又“随”的文集,在某些人眼中,也许难登大雅,但我却是把它跟自己从事的主要劳作对象诗歌创作一样看重的。惟一原因是,它会更多地让人窺见到在生的路途上,我曾经有过的追求、邂逅与沉思,甚至还包括沉重的叹息和急切的呼喊;并进而窺见到我做人读书为文的不同侧面如果过些年后也许不用很久这本书还有幸留一本半本在某位读者手中,在偶翻之下,他看到的除却那个几乎就要被人遗忘的诗人之外,仍还会依稀看得到一位在做人作文方面,都曾向着某一高度跋涉,且不曽稍辍的人的足迹存在的话,那么,就是我的最大的满足了。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因诗人雷抒雁的一篇序文,让原本普通的文字陡添了亮点。抒雁与我交往几达半个世纪,彼此相知深久。现在,他终于有机会写点文字给我了。数十年的心心交流碰撞,一朝供诸一角与众,这不能说不是值得彼此永远铭记的一刻。

还有众多的在生命的旅途中,给过我支持和鼓舞的亲朋们,在这里,我也一并向您们深深地鞠躬啦!

2006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