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来年还种莜麦
25449000000020

第20章 报社琐记二(2)

这会开得挺好。周志民可能是写小说写的,讲话不仅顺溜,而且跟唠家常—样,很受听。因此大家就希望他多讲点儿。但他觉得讲得差不多了,说没啥可讲的了,就宣布散会。

会场人都站起来了,周志民忽然想起件事,紧忙喊别走别走势再说几句:众人呼啦又坐下,以为周志民要说什么要紧的事。周志民说我写小说大家都知道,上班不可能写,就得晚上和假日在家写。所以,如果大家有事找我,就到办公室来,家里就不要去了。

会散了,老侯说你最后说的那事挺好,原先咱报社有个习愤,有事不在办公室谈,专门到家里找你。周志民说我厳怕这手,在家里容易失去原则,再有,这么一来也把送礼的路给堵了。老侯说可不是嘛,这阵子印刷厂的家属都要往报社调动。周志民问有多少。老侯说还有三十六位。周志民说好家伙,三十六位天罡星,够受呀,原先编委会是怎么定的。老侯说定得很清楚,一个都不进,问题是顶不住呀,有的还拿着市领导的信,不办不行呀。周志民说当初报社和印刷厂分家,听说都争着去印刷厂,这边的印报车间都人手不够了。老侯点点头说过去讲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才几年呀,印刷厂就垮成这样。原来,自打那年因调资闹出风波、管宗祥急出精神病以后,报社从领导到职丁都看出这儿得分家了。印刷厂那时经济条件好,老麻就带人张罗分,编辑部这头也同意,市里研究了一下,还就同意了,从此印刷厂就归了二轻局。报社自己建了个轮转车间,购置了印报的机器,老式的铅印也淘汰了,排版也都用上了微机。但那时报社职工就拿个固定工资,远没有印刷厂那边挣得多。后来形势大变,印刷行业政策放开,允许个人办厂,一下子就把这国营的饭碗给抢走了。抢走了还就抢不回来!这国营厂外表看着挺虎实,可到这真格的时候,能耐都没了。老麻折腾不下去提前退了给旁人打工去了,新调来的厂长,也没大咒念,工人只能放长假在家声活就干,没活就呆着。而报社这边,这些年有广告收入了,日子看工去比印刷厂要好一些结果,人心一下子都往这边使劲。

周志民凭着以往的经验,知道人嚷七的难事楚犬厂最难的事。他就把人事科长找来,说乃一有家属找来,你们得挡住。科长满口答应走了。他上班不到一天,家属们还足结队找来,说周社长你—定帮我们解决—工活工的闲难,把我从印刷厂调过来。周志民心里说你们去找人事科吧,打头的家厲是林黛梅,她说人事科说这事他们做不广主,得社长您说广算周志民心里的火鼓得呼呼的,似也不能表现出来,他问林黛梅你不是饶子夫的爱人吗。林黛梅说是老婆,跟了那个老头子,我这辈子的罪算是受不完啦:周民志知道些他们的事,又说,你跟他成了城里职工,咋受罪呢,林黛梅说,跟他就成了没有工资的职工,要是没他,我兴许在城里做买卖挣大钱了呢。周志民说你现在也可以去挣嘛林黛梅说挣个蛋呀,老饶有病,孩子上学,我伺候了老的再佝候小的,我哪来的那心思。

家诚们都你一嘴我一嘴地说起来周志民听得脑袋嗡嗡的,烦肯定烦,但又觉得她们心里确有苦衷。岁数大些的,儿子闺女都到了结婚年龄,巧父母的就得准备钱和房子,每月就那么几两块钱,如果有…个不开工资,那可咋办呢稍年轻点儿的,孩7—正念书呢,念朽的花销越来越大,中学念完,还得攒钱给孩子念大学呢另外,就是医药费不能报销了,吃药得甶己花钱—还有更工她们紧张的,就是要让个人买房子广,等等等等。

周志民有些顶不住了,说你们先回去,我跟班子成员商量商镇,他就找老侯,老侯说这事你最好找老胡。老胡前些年当行政科长,报社盖房啦买些啥啦都他经手,在过报社大日子上别人就比不过他后来有的总编要提他,有的总编又不想用他,原因是这老胡有点倔脾气,还爱喝酒,喝多了更爱犯倔。这会儿老胡行政科长早不当了,想提拔成副社长也没提成,:是在丰空中不知让他干什么好呢。周志民找来老胡,老胡五十大几,叼着烟进来,说找我有啥事,我现在没窝可呆,你还是用那些在位的吧。周志民说该用都得用,先听听你关于印刷厂家属的事。老胡说早先因为澡堂子,我就把人得罪老了,现在咋样,到了关门了吧,哪能不计成本呢周志民说咱不说澡堂子,咱说家属。老胡说我给你算算账,从打这儿往前五年了,纸张都是买方市场,咱们不付款,纸厂也一车车注这儿送纸,算一算,到目前为止,总共欠纸款200万。周志民一愣问,欠这么多呀?老胡说,还有银行贷款80万哪!而咱们的全年广告毛收入才100万,报纸发行的收人也不过100多万,换句话说,咱们不吃不喝也得小三年才能还清饥荒。周志民身上发热,问现在咱们的工作量与人员是个什么情况。老胡说咱们有300多人,其中有40多离退休的。剩下的二百多人,就办着两张8开4版报纸,一是城市版,一是农村版。眼下又有不少新办的报,跟咱一样,每周六张,据我所知,编辑部也不过二三十人……

周志民到报社不出半个月,把情况摸个大概,还真跟老胡说的差不多。有的地方比老胡说的还厉害,比如医疗费吧,报百分之九十,住院还全报,那钱就花老鼻子啦。还有水电费,家属院和办公楼印报车间都混着,基本上也都是报社担着。办公用房被硬占为宿舍,有十好几间。孩子放了学,就在报社院里玩,跟幼儿园似的。此外,这儿还有个挺大的劳动服务公司,又倒服装又倒面粉,社里为其垫底好几十万,却没见回来一分钱。问问,说挣钱了,钱都在外面没要回来。这些还不算啥,纸张市场变了,变成卖方市场了,纸价哗哗往上涨,而且不预付款不发纸、不还欠款不发纸。眼瞅着院里的纸垛没有几卷子纸了,车间主任找周志民说再不来纸,可就得停报了。周志民说停哪儿行呀,党政机关都在那儿运转着,咱这儿咋能停报,那不是大政治事故吗。周志民赶紧开编委会,编委会成员除他和一纪检干部,其余全是总编副总编,人家的主要精力在编报上,生产的事跟人家关系不大。戗戗了半天,周志民才闹明白:报纸的内容弄差了由人家总编负责;能不能买来纸,那可是你社长的事。

人怕明白,一明白就好办了。周志民把老胡任了个社长助理,再把财务、人事、行政、办公室等科室的头头找来,说从现在起,我跟大家一起过日子,按着中央现在的政策,咱哪儿该改的,你们提,我和班子定。老胡等人挺兴奋,当即就提出不少题目。周志民说回去写具体了再拿来。看看到了下班的时候,老胡说我那儿有瓶好酒,咱俩喝了吧。周志民说那酒先存着吧,您还是帮我想想咋把纸买来吧6老胡说已经跟邮周借来钱,明天我带支票去纸厂,纸不发来,我就不回来。周志民感动得眼泪都要流下来,回到家翻橱子,问爱人我那瓶茅台哪儿去啦。爱人说你不是不喝酒吗。周志民说我送人。爱人笑道你这官当得可怪,人家当官都是别人给送礼,你咋给旁人送呢。周志民说给别人送好,让别人给咱送不好,容易闹出腐败。爱人把酒找出来,说这些口子也没见你写小说呀。周志民叹口气,报社这地方是大说,小说得往后放放了。

要说真不简单,周志民到报社半年多竞然没写小说。这一阵他东挡西杀地忙了这里又忙那里,这当中老胡出了不少力,毕竟人家在报社好几十年了,对情况特别熟悉。同志民也属于有主意的人,该拍板就拍板。比如原劳动服务公司,都说是第三产业是大方向,可实际是光赔钱不挣钱,还把车间的一些工人变成了准〒部,整天拎个包请客吃饭说是去谈生意,等到问

他为啥生意没谈成一件,他能说一百二十个理由,说得好像你欠他多少情似的;还有那些门市,卖这卖耶,到年底一分钱都交不上,你还得宝贝似的鼓励他。周志民问这劳服咱不能不办蚂。劳服经理说全社会都办,兄弟报社也郁办。周志民说卄月革命是城市带动乡村,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咱得实事求是。人家商业局物资局本行就是做生意的,如今他们办三产都不挣钱,咱是办报的,手里小管钢材不管车皮的,你咋就认为自己能办成呢。报社里还有几个想做买卖的找来,说劳服经理不行,我们想干。周志民说可以呀,我不收你们管理费,我也不给开工资。他们说那可不行,社里得先给我们投资,需要办公室、汽乍和家中电话。周志民说要那么着我还干呢,挣不挣先放一边,我个人家先安一部电话使使。周志民开大会,说咱这报社目前就抓三件大事,一是办报抓质量,二是印报加外活,三是广告增加收入。其余用不着的,全撤。富余的人,发生活费,回家可以再谋职业,社里大力支持。

这么一来,报社身上的负担减少了许多。扩大版面后,又出台了不少改革措施,如医疗费啦差旅费啦电话费啦水电费啦,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堵住跑冒滴漏,日子明显地好转。周志民心里刚舒坦点儿,老邵拿着封信找周志民,说小周呀,我儿媳妇在印刷厂,两年没开工资啦,想找你怕你为难,这是市领导写的信,你给办了,旁人找来,你也有个托辞。周志民左右为难,冲老邵为报社辛苦一辈子,就是没这信,也该办。可办了他这份,旁的人就得杀上来,到时候别说拿这信,就是市领导亲自来,也不那么容易把人家说服。毕竟你老邵一家已经有好几位都在报社,秋天一人分一篓苹果,老邵家就是四五篓子,够推街上卖一气了。报社这儿净是一家老少都在这儿,还互相结亲,亲家连亲家,平时说活若不注意,伤了人你都不知道是怎么伤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