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真情与梦想
25450200000025

第25章 关于鹰的生存寓言(4)

鲁院的魅力和品味,文坛是公认的,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站稳了脚跟,吸引了众多的文学青年到这里来,默默地耕耘着文学的沃土。魯迅文学院的老师们,是辛苦的,是可敬的,比如雷抒雁院长、孙武臣老师,还听说评论家****老师也到了鲁迅文学院。最早结识鲁迅文学院,是从何镇邦老师那里,他的评论,他的幽默,他的培养青年作者的热情,都使我感到鲁院的魅力。记得我听过老作家管桦老师回忆当年鲁院在延安的情景,那时的鲁院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成为我们的前辈,成为大师级的作家。在魯迅文学院学习期间,我和周梅森、张平、张宏森、陆天明等同学成为了好朋友,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好多优秀的东西。在文坛上有个说法,不在鲁迅文学院走一遭的作家,好像就缺少点什么。可见鲁院的核心地位。

聚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回忆那些值得纪念的日子,眼前总足闪现着无数画面,一切都是美好的瞬间,都是值得纪念的。当时,我们都住迮中闻作协的大楼里,每个人个房间,条件是十分优厚舒适的。学校为我们请来了中央党校、中闺银行、中央理论研究室、******办公厅、中国科委等方面的专家,为我们讲述******理论、国企改革、国际形势、科技发展、亚洲金融危机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大汗眼界,使我对国内国际形势有了正确的认识,丰富了间接的生活,激发了创作的热情,为后来关注现实长篇小说《风暴潮》的创作奠定了一些基础。同时,我还听到雷达、张韧、张焖等文学评论家,讲述文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张韧先生的《当下文学还缺少什么》,给了我极大的启发。这样的机会对我是很重要的。

当年的中国长江、嫩江等地正发大水,我们全体学员都很焦急。在学校老师的倡议下,组织全体同志进行募捐活动,经过商议,我们每个学员捐助五西元钱,与鲁院的老师一起募捐到很大的一笔线。在中国作协举办的捐助会上,我们鲁院捐助数目很是可观,受到作协领导的表扬。我感到很自豪,以前我在文联也捐助过,可这次必定是以鲁院学员的名义募捐,感觉很是特殊。

在鲁院学习的另外一个收获就是,促使我学会了电脑。当时,我看见周梅森、张平、范小青等朋友都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带到了学校,他们在听课之余,还要进行小说创作,记得张平正在写《十面埋伏》的后半部分。张平把我叫到他的房间,教我学电脑,使我十分羡慕和感动。也许就是他的帮助和启发,我回家之后,也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学会了“自然码”的中文汉字输人方式,使我从容地换了笔。学校的生活,还有好多值得纪念的。比如,临近毕业的时候,我们全体学员都到******进行座谈******领导鼓励人家挂职深人生活,阵业的前II大,孙武⑵老师!上我们想挂职深入生活的作家都交出了自己的申请我和谈歌商量,也写了个申请,交到了鲁院的老师那里。后宋这些申凊受到翟泰丰书记的支持,他与我们河北作协领导和省委领导沟通协调,今年我和谈歌都挂职成功,我在渤海岸边的小县唐海县挂职副县长,深入生活,确实感受到新生活的改变,看见了产业农业艰难的诞生过程。我们每当在创作上取得一点成绩,总要想到兽院的培养和关爱。

鲁院的五十年,是伴着新中国文学事业发展走过来的,是倚得庆贺的。有多少文学青年从鲁院走出,由一棵小树,渐渐变成一棵大树的。鲁院的老师辛苦了!因为老师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敬词。你的心连着我的心,于是文学的火焰就永远燃烧在一起。我们与鲁院共同走进新世纪。

守林老人的歌

守林老人老强是我的朋友。

我与老强成为忘年之交纯属偶然。老强是沙河两岸的护林员,也是我县业余文艺骨干。我在县文化馆工作的时候经常找老强,因为老强能唱民歌,还会拉二胡。他的歌和胡琴声,还有那片树林,便留在我记忆里了。

最初见到老强是在1993年秋天,我到乡下采访,随乡团干部过沙河渡口,过沙河时竟坐的是老强的船。老强既是护林员,也是沙河渡口的船工。老强是个胖胖的老头,走路时摇摇摆摆的样子很可笑,像被沙河水呛晕的胖头鱼。他摇船时口衔一只长烟袋,烟袋黑长黑长,总是那么极有滋味地吧嗒着。团干部小董把我介绍给老强,并告诉我,这老头嗓子好,能拉会唱,是村里一个老秀才。我们哄说,大爷给我们吼一嗓子,老强笑呵呵地说,当着文化馆的老师们我就献丑了,说着吼了一嗓子京剧:三杯酒下咽喉把大事误了……我听着他的京剧,感觉嗓音有金厲之声。下船的时候,老强也没能唱民歌。当年的春节花会进城,在高跷队里,我看见打鼓的老强,我便与老强熟了。他跟我讲了好多守林的故事。老强有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有老伴,有儿子、儿媳,有孙子,自己不愿意呆在家里,在家里心就烦。他说钻迸林子里能治百病,大自然美呵。我问老人,你为什么觉着大自然美?老人笑着说,在我眼里,水是活的,树也是活的,而家里的房屋摆设都是死的,多明多亮也没啥劲创造美好。绿树,它环绕着我们,同时在无穷无尽地创造着新形式。

我还听老强说,他的梦里永远有那两岸的绿树。他除了守林,还培育树苗,每年春天,乡里搞绿化植树,他都能贡献出上千棵树苗。他的人生过程是在圆梦,圆一个绿色的梦。守林是很寂寞的,但是,能够在孤独寂寞中苦心经营绿色并使自己成为心灵快乐的人,能够抵御生命门槛之外的所有洪水猛兽。

老强似乎是个气场,气盛人正。老强在春夏秋三季时常住在河坡的泥棚子里。守林的时候,老强洋溢着莫名的快乐。有一次,村里小学校的校长找他,说护着学校的一些树被人偷砍了。老强气哼哼地去了小学校。老人白天在那里转悠,晚上不睡,像公安人员一样蹲在树棵里。果然在暗夜里,逮着一个偷树的人。偷树人不服,说村长兄弟二贵偷树你不管,就只管我这平民百姓?老强一听村长兄弟也偷树,就找来派出所的公安人员,连这人和村长兄弟一齐抓走了。村里人从此高看老强一眼了。

后来有人报复老强。一天夜里,儿个小伙子将老强衣服扒光,捆绑在沙河边的一棵老树上。正是夏天,蚊虫叮咬,任老强怎么喊,也不见人。后来,老强干脆伸着脖子唱民歌,唱歌时胸脯一鼓一鼓,浑身肌肉就一动一动,蚊虫就不怎么叮咬他了。黎明到来的时候,过河的人听见老强唱民歌,才将他解救下来。家人劝他,别守林了。老强依然倔倔地说:“我这把老骨头怕他们?我真窝在村里,那才叫人看笑话呢!”老强又去守林了。

我在想象这样一个画面:落日坠入沙河套,老强就摇摇晃晃地出现了。他站在河堤上,如果不说话,不唱歌,就会被人看成一株饱经风霜的老树。人即树,树即人,人树合一。

我耳边回响着老强的歌声:树林里的小甶杨,摇啊摇啊摇得我心慌,你向我要水,我给你蜜糖。等候轻风吹我才跟你唱……今年秋天,我听朋友说,老强得了一场重病,不能去沙河套守林了。新护林员已经上岗。他送新护林员上岗那天,儿子、儿媳用小排车推着老强到了沙河套。老强朝树林摇了摇手,眼眶一抖,便落下了老泪。整个秋天,老强呆呆地坐在窗前,凝望远方的树林,却不知远方的风景里是否有人。打开岁月的栅栏,另一边是我们经历过的往事,这一边是未知的明天。我祝愿老强早日康复,静静的沙河套重新出现老强的身影,重新飙荡起老强的歌声。

我想,大自然里的歌声总是先声夺人,正是英雄的行径……

明天没有许诺

小时候,面对紧张的学习,感觉属于自己的天空太少了。父母管我,老师管我,心想自己快快长大,长大就没人管我了。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天空对我说话:你听我的,我给你自由!醒来后我就仰望碧蓝的天空问,我长到多大才能轻松了来?才能随心所欲地生活?天空里的云彩默默地流动,无论我怎样追问,它都不曾给我什么许诺。我恨天空,它太傲慢了,太不拿我当一回事了。后来,我把这个问题讲给老师的时候,老师淡笑说:“你永远也等不到这一天,因为世界上原本就没有这样的日子。”我听后愣了一会儿,慢慢地思索着老师的话。

是的,世界上哪有这样的日子呢?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这个世界就乱套了。当今孩子们面对的学习压力,比我们那个时候还要大。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的生存空间正在缩小,人才的激烈竞争,已经让孩子们喘不过气来了。教育部要求给中小学生“减负”,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我想,今天的孩子们未必没有请求天空给予许诺的愿望。可这个愿望只有在奋斗中完成。

初一的下半年,我们班的一个同学逃学了。他叫王家林,家庭条件很好,父亲是镇上供销社副主任,家里的姐姐都上班,父母和姐妲都很疼爱他,有时甚至是溺爱一个午后,他悄悄对我说,走,跟我到供销社点心房做蛋糕去。我愣着问他:“那咱们不上学啦?”王家林大声说:“上学有劲吗?你不走,我走!”他生气地走了。他偷偷到他父亲手下的点心店干活,每天挣一点钱。他逃学后,学校和家里都炸了窝,几乎两天没他的消息。班主任老师知道我平时跟王家林关系不错,就把我叫到办公室,审问我王家林的情况。我终于把他给供出去了,我带着老师到了点心店,找到了王家林。王家林正看着师傅们干活,自己仰仗父亲的威力吃着点心。看见我们,他慌了,急忙往点心店里面钻,还是被我和老师捉了回来。

王家林回到班上读书,王家林怨恨我的告密,但不久我们又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跟我说了实话,其实在点心店里干活,也受人家的管,即使他们看他爸爸的面子,将来他爸爸没权力了,不还得干苦力吗?他说还得好好读书。他的话启发了我。

其实,我们读书的时候,每天都面临着各种诱惑。当时,我想玩个够,想到很远的地方旅行,想天天睡觉,睡醒后叠个纸飞机扔上天空等等,什么轻松想什么。今天的孩子们面临的诱惑就更多了,电视节目、电脑游戏、网络漫游等等。如同手中有一个潘多拉盒子,每天都面临打开它的诱惑。然而,一个人,一定要有力量控制自己,战胜自己,学到真本领,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生存的资本。不要虚幻地指望天空会给予你什么许诺,等待许诺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勇气和信念,会成为我感觉到的梦,是我醒来见到的光。我们原本是什么都不僅的孩子,明天会告诉你生活其实是多么色彩斑斓,诱惑永远行走在你的周围。

城市拓荒者——我看“黑蓝书吧”

今天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我们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幸福。可是,当我细细品味生活的时候,却让我惊异地发现,我们生活在城市巨变的前夜,真正的巨变尚未来临。

巨变前夜的躁动,更让我们感到如今的城市还缺少点什么。难道只有练歌房、喿拿浴、保龄球和股票交易厅才是我们城市文明的象征吗?我看显然不是!我们每每从这些地方走出,努力回忆着里面的情景,但是那些内容总是模糊不淸。渴望和厌倦并存,就像坐在电视机前的渴望和厌倦一样。当唐山“黑蓝书吧”走进我的视野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当今的人应该读点书、读点好书。

读书像回首往事一样,永远美丽,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句许诺。有人说,保持健康的最重要条件不是营养而是勤劳,那么,保持人的精神健康的最重要条件不是勤劳而是思想。思想从何而来?那就是读书。

“黑蓝书吧”很小,在渤海浴池右侧的一个角落。不是细心的人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可他的出现,却像一盏灯火,照亮了这个古老:上业城市的夜空。城市很富有城市又很荒芜。“黑蓝朽吧”是这巨变前夜的拓荒者,它吸引了无数读书人,从那里买书,在那里读书。对书籍痴迷的人是那里的常客。理想的光芒照亮了读书人久久等待后的茫然,使他们的生活充实而有了依托。

在“黑蓝书吧”开业的最初时间,我由诗人赵彬介绍,认识了小书店的主人王洪城先生。这个有着很髙学历的小伙子,长得清秀雅气,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个书生。他是个读书人,如果他是个工人或是农民,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举措了。我喜欢这个小伙子,从内心钦佩他,同时也为他捏着一把汗水。我就称他为城市的拓荒者。他以一个特殊的角度揭示着城市、社会和时代。为什么?因为他和“黑蓝书吧”,出现在唐山,尴尬和荣耀是共存的。唐山有这样高档的书店,本身就是奢侈的。换句土话说,唐山不配有这样好的书店。不是我这个写书人贬低唐山的读者,而它确实是客观现实。现在的人匆匆忙忙地忙着挣钱,忙着创业,忙着喝酒。好多人以忙为荣,忙是成功的前奏,尽管有的人也忙不出个什么好结果,反正没有忙着读书的。孤立无援的恐惧会侵袭着小书店的肌体。王洪城的拓荒精神便在于此,他感染了我,也将会感染许许多多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