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辛亥风云
25450800000020

第20章

一会儿,不少士兵站到了熊秉坤的队列。他们满怀激情,持枪呼喊,排队出营。这时是晚上八点,距首义第一枪仅过去了半小时。熊秉坤作为领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后边只跟随着四十多个士兵。其他三百多人一阵乱哄哄后,四处逃散了。但这并不影响熊秉坤等人的情绪。他们仍满怀斗志,一路鸣枪,向楚望台迸发。在行至十五协门前,他们射了三枪;到千家街,他们看到城外火光冲天,熊秉坤便知道那是二十一混成协辎重营李选皋等革命党人的发难,这给他不少鼓舞和力量。

晚上十点多,熊秉坤与四十多个士兵终于畅行无阻地到达楚望台。他们做梦也没想到,那些吃着皇粮的二十一协军官们,竟然听见枪声龟缩不动,而带兵驻守在楚望台的左队官听到枪声后,立即仓皇逃遁了。左队官一逃跑,正好给左队士兵中的革命党人一个接应起义战士的机会。于是,熊秉坤等起义战士几乎毫发无损地占领了楚望台。那些看守军械的督练公所科员也在熊秉坤等人的枪口逼迫下参加了起义,湖北最大军火库的大门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打开了。

沈鸿武迷迷糊糊睡去后,突然在睡梦中听见枪声。他警觉地一骨碌从床上起来,披上外衣直奔街上。街上到处是百姓惊慌的哭喊,逃难的人群把十字路挤得水泄不通。沈鸿武发现远处的枪声火光正是总督府所在地,莫非革命党人在血战总督府?沈鸿武心头一热,便在人群中拼命向前挤。他还不知道起义士兵已经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熊秉坤转而又指挥起义战士攻打总督府。只是熊秉坤指挥攻打总督府,并没有像攻克楚望台军械库那么顺利。几次攻击都遭到了失败,泥土、尸体和鲜血,惨不忍睹。熊秉坤一时束手无策,毕竟,他不是训练有素的指挥官,在战略上也没有分兵扼守要路,以致重要官员逃匿一空,无一被俘。所以在攻打总督府时,谁也不知道打的是一座空楼。总督瑞瀓和其他官员,听见枪声后吓得弃城而逃。尽管瑞瀓知道逃走是杀头罪,但怯懦的他仗着姻亲载泽是太后的妹婿,想必即使是死罪也能得到赦免。总督瑞瀓逃走后,就像群龙无首,那些在他控制下的卫队营、教练营、巡防营、马队、机关枪队等全部乱了方寸,混乱极了。

总督府门前的血战依然继续着。沈鸿武赶到时,抚院街上的民宅被浇上了煤油,燃起了熊熊大火。这是陆军第八镇十五协的蔡济民率二十九标士兵积极响应的举措。然而由于西北风,烧掉的大多是民宅,总督府却完好无损。蔡济民心里着急,立即组织了敢死队。鼓励战士们拼死攻坚。一会儿,一个小敢死队员抱着煤油桶冲了上去,准备火烧府衙门楼,可是半途中就被敌人的机关枪扫死。接着,又一个小敢死队员抱着煤油桶冲上去,虽然在枪林弹雨中冲进了门楼,但是火引烧了他自己,却没有燃着砖多木少的门楼。

接连牺牲了几名敢死队员后,沈鸿武与蔡济民、熊秉坤都着急了起来。在战火硝烟中,他们的脸都被熏得黑黑的。熊秉坤更是着急得鼻尖上冒着汗珠,深感自己无能。沈鸿武虽然第一次亲临战场,打死了几个敌人,但他觉得最关键的是大部队的到来,有了援兵才能打胜仗。而此刻除了熊秉坤,也更需要具有号召力的指挥官。可是在这紧要关头,上哪里去找有号召力的指挥官呢?沈鸿武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熊秉坤,熊秉坤突然想到了八营左队官吴兆麟。在熊秉坤正想找左队官吴兆麟时,吴兆麟手下的几个起义士兵正巧簇拥着左队官吴兆麟前来援助。熊秉坤立即提议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吴兆麟不知所措,但还是点头同意了。在场的士兵们发出一片欢呼声与赞同声。

确实,吴兆麟是具有号召力的旧军官。他的到来使那些没有出城的队、排,以及营职军官相继带队前来参加起义战斗了。吴兆麟首先严申军纪道:“违令者斩,后退者斩,怠慢军心者斩。”接着,他命令某些士兵去中和门策动守军起义,某些士兵迎接炮兵入城。他胸有成竹,很复杂的事情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到了晨熹微明,他又命令步炮合击,炮口瞄向总督府,待命开炮。然而就在这时,坚守总督府的几个官兵突然发现一堵墙被掘了一个大洞,府内人员早已逃之天天,这让他们十分气愤。消息传开后,士兵们痛骂总督瑞瀓贪生怕死,并且以乱砸乱抢来出气。吴兆麟见状,觉得在起义胜利时刻,必须有雄壮的炮声。于是,他命令炮营向总督府连放数十炮,以庆祝起义胜利。

“起义胜利啦!武昌光复啦!”全体起义官兵热烈欢呼着,雀跃着,整个场面在一片沸腾中。沈鸿武没想到来湖北参与了一场起义,而且是胜利的起义。

一会儿,天大亮了。经过了一夜的枪声,街上到处可看见逃难的群众。哭声、喊声,响彻一片。沈鸿武本来想迅速赶回上海,把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回中部同盟会,可是武昌城内各个城门全部被关闭了。出不了城,沈鸿武只能继续呆在武昌。这时有不少学生前来列队庆祝起义。他们高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起义胜利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官方,湖北省谘议局议长汤化龙和议员刘赓藻等议员们,首先跑来与起义官们一起议事。汤化龙本是总督瑞澈手下的一名干将,但他觉得革命党起义也许能给他更好的机会,便聚集各界名流很快在谘议局会议室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的核心部分主要是选谁来当总督,并且成立湖北军政府。沈鸿武对湖北情况不了解,所以他沉默无语。其实在没开会前,汤化龙与刘赓藻已在私下里对选何人当总督议论过一番。因此,会议一开始刘赓藻就倏地站了起来道:“武昌起义胜利,值得庆贺。但是当务之急是举荐一位有声望,懂军事,能服众心又能统帅全局的人。吾知道统领黎元洪现在城内,如果合适,举他为总督当否?”刘赓藻话音一落,汤化龙即表示赞成,接着大家纷纷表示赞成,连临时总指挥吴兆麟也表示赞成和拥护,所以黎元洪就成了缺席被选出的湖北革命大都督。

其实在血战总督府的夜里,黎元洪所在的三营一阵骚动,虽然有人呼喊三营起来革命吧,但黎元洪按兵不动,还接连杀死了共进会员邹玉溪和文学社员周荣棠,手上沽满着革命党人的鲜血。毫无疑问,黎元洪是革命党的敌人。然而这个革命党的敌人,现在被当选为革命党的最高统帅了。沈鸿武有点想不明白,难道另外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现在临时总指挥吴兆麟派刘赓藻等人去寻找黎元洪,黎元洪见起义胜利了,自己打死了两名革命党人,也许罪责难逃,便先后躲到了几户人家里,最后又逃到了三营管带谢国超家。当刘赓藻等人来到谢国超家门口时,黎元洪听见门口有嚷嚷声便吓得躲到床底下去了。可是他在慌忙中躲进了头和上身,却把两条腿露在了床外。纵使谢国超帮他撒谎,也瞒不过刘赓藻的眼睛。刘赓藻哈哈一笑道:“黎统领,你别怕,我们是请你去当都督呢!”

黎元洪被几个士兵从床底下拉了出来。满脸灰尘的他,浑身颤抖地说:“我不行,我不能当都督。”士兵们见他执意不肯,托着枪把子道:“这是上级的命令,你若是不做,我们就毙了你!”黎元洪生怕子弹从士兵的枪中崩出来,害怕得不敢再出声,乖乖地跟着刘赓藻等人走出谢国超的家。然后刘赓藻让黎元洪骑上一匹骏马,奔赴湖北省谘议局。而此刻,湖北省谘议局门口,士兵们早已等候在那里了。远远地见黎元洪骑着骏马过来,便吹响欢迎号,待黎元洪下马后,士兵们立即鸣号致敬!

这时候,谘议局门口已是群贤毕集,名流荟萃。那些名流也加入了起义者的队伍,前来群策群力。湖北省谘议局会议室里,有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大家严肃认真地讨论着,一会儿剑拔弩张,一会儿和颜悦色。汤化龙建议道:“我赞成革命事业,但是我不是军人,不能带兵打仗。武昌既已发难,各省现在还不知道,是否应该先通电各省,请他们一致响应,以助大功告成。”

汤化龙发言后,紧接着就是吴兆麟。吴兆麟赞许道:“汤先生说的极是,瑞瀓弃城逃走,肯定会卷土重来。我们必须迅速扩充兵力,努力准备着。倘若清廷派兵为难我们,那么我军胜算亦多。兄弟拟举黎统领为湖北都督,起来支持全国的起义大计,号召天下,则各省必能响应。”

来参加会议的人心里都明白,黎元洪是湖北都督的当然人选。然而,黎元洪却不愿意。他胆怯地连连说:“不行不行,我不能做都督。”这惹火了一些开会成员,有人拿着长枪指着黎元洪道:“你杀了两位革命党,本该杀你,现在既没杀你,还选举你为都督,你再敢不从,我就杀了你,举吴总指挥为都督。”黎元洪吓得慌了神道:“你别开枪,我做,我做。”

黎元洪答应了革命,整个会场的气氛一下轻松了起来。大家脸上挂着笑容,不少人为之雀跃,仿佛全国起义胜利在望,满清政府即将跨台了。

10月12日,沈鸿武终于起程回上海了。他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中部同盟会成员,让上海和杭州赶快响应起义。其实,前两天中部同盟会在接到武昌起义成功的电讯后,革命党人欢欣雀跃,同盟会与光复会的在沪成员,亦在一起计议起事了。因此沈鸿武回到上海后,陈其美、张静江等人都非常高兴,仿佛迎接凯旋归来的勇士,大家围着他问长问短。10月14日一早,沈鸿武便赶着回绍兴了。

沈鸿武此趟湖北行虽然只有十来天,但对于全家人来说却晃若隔世那样漫长。下午三点多,邬爱香在家门口见小叔子鸿武胡子拉碴地,脏兮兮地回来了,惊喜道:“嗨,你回来啦!听说湖北在打仗呢!”小叔子鸿武自豪地说:“我参加武昌起义了。”

母亲在客堂听见小儿子的声音,欣喜地迎出来端详着儿子道:“儿子啊,你总算回来了啊,可把我急坏了。”说着,呜呜地哭泣起来。沈鸿武道:“我不是回来了嘛,又没有少胳膊缺腿。”母亲道:“看你瘦成猴儿似的,受了不少苦吧!”沈鸿武没再理母亲,朝自己的卧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