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辛亥风云
25450800000022

第22章

这些天汉口枪声依然如暴风雨般急骤,武昌与汉阳也依然炮声隆隆。战地总司令黄兴跃马横刀,率参谋长李书城等督战。双方炮兵猛烈射击,子弹像流星雨一样,火光闪烁处,山崩地裂。与冯国璋的部队较量,黄兴深知会有令人震骇的格杀。然而却没想到冯国璋竟是无赖之徒,打不过革命军便放火焚屋。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半个汉口化为灰烬。街上积尸日曝,野狗宵鸣,大量居民流离失所,废墟上传来孩子的啼哭声。而此刻,革命党人的部队奋起血战。黄兴面对清军的焚烧,愤怒道:“冯国璋不顾民命,丧心病狂,我相信全国百姓不会饶恕他。舆论愤怒,就更利于我们发动革命。革命党人不怕死,血的激励,会唤起民众。我们正是有黄花冈的精神,才有今天的武装起义!”

黄兴的话激励着士兵们。然而清军无情的枪炮和火焰,烽烟滚滚地吞下了几十万汉口百姓。古老的汉水楚声悲哀,长江呜咽东去。可就在这一天,袁世凯在行辕的车上,一片欢声笑语地庆贺他的新的诏旨下达。与此同时,摄政王载沣也向内阁降下谕旨。摄政王载沣这次顺水推舟,依了******奕助他们,但心里一直很纳闷。他真不知道奕劻他们葫芦里装的什么药。不过反正自己已一败涂地,也就管不了太多。然而,袁世凯这克星即将返京,让他感到痛苦极了。

沈鸿庆在上海的这两天,正是陈其美发动上海起义的日子。因此,他参与了陈其美等人集议决定“上海先动,苏杭应之”的行动方案。接着,陈其美约李燮和商量同盟会与光复会有关协调行动之事。第二天一早,闸北警官陈汉钦率众士兵占领巡警总局,闸北首先光复。

消息传来,陈其美无比激动,立即率大队前往制造局。沈鸿庆与弟弟鸿武,也都随陈其美而去。到了制造局门口,陈其美突然天真地只身入内,欲想劝说张士衍及清兵起义投降,不想却被张士衍扣押。这时沈鸿庆与弟弟沈鸿武非常着急,弟弟鸿武率先发起进攻。抛掷炸弹。从没有训练过的沈鸿庆,也激动地抛掷一枚炸弹。顿时爆炸声响彻天空,青帮、洪帮、敢死队员立即奋起进攻。随即而来的还有学生和商团武装,更多的则是起义群众。然而清军凶猛反击,敢死队只得被追撤退。当然敢死队仍然包围着制造局,只是隔墙对峙罢了。到了凌晨,起义军再次进攻,在制造局内起义工人的接应下,攻入局内。这时枪声和爆炸声,已响彻云宵了。

黎明前,驻制造局炮兵架炮射击,又发起了凶猛的反击,幸好这时李燮和调来的军警投入了战斗。军警们和敢死队员们一起与清军血拼,忘乎生死。沈鸿庆与弟弟鸿武继续抛掷炸弹,炸弹在制造局内轰隆隆炸响。沈鸿庆正在欣喜之中,一枚弹片落在了他的右臂膀上,顿时右臂膀被炸得像花朵一样,血流如注,但他丝毫没感到疼痛,仍然用左手向敌人扔去炸弹,不过很快被弟弟鸿武送去了医院。待他们离开不久,革命党人和起义群众终于将制造局全部占领。陈其美得救了,上海光复了。

上海光复的消息,当天就传到了杭州。自从陈其美来过杭州与杭州的革命党商讨后,他便派人去奉化以招收沪杭铁路工人的名义,募集敢死队员。募集来杭的敢死队员,大部分是奉化渔民。渔民们身强力壮,到了杭州住进旅馆后,便由******、张伯岐、王金发点验接收,并分为五个分队。******为敢死队总指挥官。******是前不久得到武昌起义的消息,立即从日本野炮兵第十三联队微服私归的。抵上海后,他便被陈其美派来杭州组织武装起义,一起来杭州组织武装起义的还有从日本回来的黄郛。

其实,除了奉化募集而来的敢死队员外,还有上海锐俊学社的尹维峻。这个十几岁的女孩子,率领一支敢死队从上海前来支援,担任攻打浙江抚署的先锋队。他们来到浙江抚署所在地时,尹维俊突然大喝一声道:“我要炸毁抚署。”随着她的一声吼叫,第一枚掷向浙江抚署的炸弹,炸毁了抚署一角。敢死队员们都被这个英姿飒爽的女孩子震慑住了,但很快紧跟其上。大家喊着:“冲啊!冲啊!”的口号声,将一枚枚炸弹掷向了抚署。接着,有敢死队员点燃了火把,顿时熊熊大火将二堂化为灰烬。浙江巡抚增韫躲在后花园,当场被擒。敢死队员们兴奋地高呼:“杭州光复啦!杭州光复啦!”

沪杭光复后,陈其美任沪军都督,李燮和任凇沪都督;汤寿潜任浙江都督,陶成章任总参议。陶成章从南洋赶回杭州走马上任后,一刻也闲不住。因为其时,南京清军江南大营,以水陆两路向湖北逼进,汉口、汉阳相继失陷后,革命军只能退守武昌,革命处在危急之中。陶成章和尹维俊等革命党人决定北伐南京,以绝清军后路。于是不少革命党组成的“光复军”奔赴南京,参加攻宁战役;尹维俊则率领她的“女子荡宁队”北上。

说实在的,陶成章是个实干家,为革命的事业鞠躬尽瘁。陈其美被任沪军都督,陶成章心里有些愤愤不平。他想为什么功劳卓著的李燮和只任淞沪都督?这许是同盟会有意排挤光复会?其实,陶成章与陈其美的矛盾由来已久。

沪杭光复后,紧接着贵州独立了,江苏独立了,广西独立了,安徽独立了,广东独立了。革命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全国不包括满洲在内的十八行省,有十个竖起了革命的旗帜。摄政王载沣知道大势已去,责成资政院根据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等兵谏,敦促立宪的十二条款,采纳各国立宪章程,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决定1911年11月6日,代表皇帝率在京王公大臣并四品以上官员,及资政院全体议员,宣誓太庙。于是,摄政王载沣的心情可想而知,没有人能超过他此刻的沉重。他从天安门进入太庙庙门时,身后跟随了各亲王、贝勒,以及满汉大臣。二百六十八年的满清王朝,也许就从宣誓太庙起结束了。实行君宪共和,皇室将成为虚设。现在,他代表爱新觉罗.浦仪向全国诏告:

盖信治乱之源,实由政治。彷徨宵旰,良用恻然。倘不早变计,后患何可胜言。痛切剥肤,须臾难忍……凡统兵大员,务皆仰体朕心,剀切布告,妥速安抚,俾皆晓然朝廷实心与民更始,不忍再以兵力从事之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亦或可涣然冰释乎。总之,国家险危,至今已极,胥赖我军民宏济艰难,互相维勉,俾我四万万神明之胄,跻世界于大同!……

摄政王载沣向祖宗拜告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后,黯然神伤,但泪水只能往心里流。沈鸿庆炸断了右胳膊被弟弟鸿武送进医院后,医生很快给他做了右臂截肢手术。出院的那天,已做了沪军都督的陈其美,专门派人把他护送到了绍兴的家里。少了一条胳膊的沈鸿庆,让家里人十分惊讶。妻子邬爱香一见到丈夫变成了独臂男人,呜咽不已。母亲更是放声大哭起来,倒是父亲冷静地一言不发。

在家休养了几天后,沈鸿庆按捺不住地去学校上班了。他没有了右臂,开始训练左手写字。绍兴光复那日,沈鸿庆正好住在上海医院里。所以沈鸿庆一到学校上班,周树人便告诉他绍兴光复的情况:“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肉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沈鸿庆听后,觉得应该有革命党领导的军政府才好呢!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天夜里,王金发深夜带兵到达了绍兴,准备独挡一面。王金发是因为不愿在浙江都督汤寿潜手下任浙江省建设部长,才来绍兴重建军政分府的。

第二天一早,沈鸿庆便与周树人一起,带领学生们上街欢迎王金发及其他的部队。学生们兴奋极了,拿着红红绿绿的旗帜站在街道的两侧,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王金发这次来绍兴任军政分府都督,是想大干一场的。第二天他让随同而来的部下起草了一份告示,贴到大街小巷。

安民告示一经贴出,绍兴市民一片欢呼。邬爱香却心里骂:“什么狗屁告示,天下乌鸦一般黑。”邬爱香为丈夫沈鸿庆丢了一条胳臂又没有当上校长而沮丧。她想一个残废人还能有什么出息,读了那么多年书全白读了。这风雨飘渺的乱世时代,谁知道世道会变成什么样子?革命党难道真的能推翻满清?

然而在丈夫沈鸿庆眼里,周树人任校长是理所当然的事。当然周树人做校长,没有王金发任都督那么风风火火。王金发给了周树人校款两百元钱,有年轻人借用周树人作为发起人的名誉创办了《越铎日报》,自然周树人也为《越铎日报》的创刊撰写了《(越铎)出世辞》。然而年轻人在《越铎日报》上一连几天刊登骂都督的文章。那天周树人见到沈鸿庆道:“有一种消息传到我的家里来,说都督因为你们诈取了他的钱,还骂他,要派人用手枪打死你们了。别人倒不打紧,第一个着急的是我的母亲,叮嘱我不要再出去。但我还是照常走,并且说明,王金发是不会来打死我们的,他虽然绿林大学出身,而杀人却不很轻易。况且我拿的是校款,这一点他还能明白的,不过说说罢了。”

沈鸿庆点头应和着。沈鸿庆知道周树人虽然做了校长,但他对这校长并没有兴趣;对《越铎日报》,也仅是挂名而已。他的兴趣在他自己正在写作的小说《怀旧》上。那天周树人写完小说,为了学校里的经费给都督写了信。几天后,他欣喜地对沈鸿庆说:“又要来了两百元,但仿佛有些怒意,同时传令道:再来要,没有了!”说罢,周树人哈哈笑了起来,沈鸿庆也跟着哈哈笑了起来。这是他们两个人难得的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