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新诗观止
25451200000022

第22章

【作者】陈辉,湖南常德人,1920年生。1938年到延安,1937年到1944年间曾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任某武工队政委91944年与敌人斗争中英勇牺牲。遗著有诗集《十月的歌》。

【浅识】一种圣洁而美丽的情绪弥漫在这位战士诗人的诗作中,从而令我们深深惊异。他只活了24岁,便如他诗中提前暗示

的那样,在与日寇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了。从而用他的生命写完了最后的诗行。如果他有幸活下来,他无疑会成为一个诗歌大家。仅就他留下来的这些败章来看,他也属于优秀诗人之列的。

《为祖国而歌》是一位劳动人民的大手大脚的儿子,一个背着陈旧的老毛瑟的紫黑色的战士,唱给祖国的深情的恋歌。诗作热忱、抒情、亲切。诗人多么想背起六弦琴,为祖国而动情地歌唱,但是敌人来了,于是他背起了枪。在叙述他的理想,在叙述残酷的战斗生活,在叙述随时都会不期而至的死亡时,诗人以梦幻般的口吻,给这一切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

献诗为伊甸园而歌

那是谁说

北方是悲哀的呢?不!

我的晋察冀呵,

你的简陋的田园,

你的质朴的农村,

你的燃着战火的土地,

它比天上的伊甸园,

还要美丽!

呵你——

我们新的,伊甸园呀,我为你高尤地歌唱。

我的晋察冀呵,

你是

在战火里新生的土地,

你是我们新的农村。

每一条山谷里,

都闪烁着******的光辉。

低矮的茅屋,

就是我们的殿堂。

生活——革命,

人民一上帝

人民就是上帝!

而我的歌呀,

它将是

伊甸园门前守卫者的枪枝!

我的歌呀,

你呵,

要更顽强有力地唱起,

虽然

我的歌呵,

而且没有光辉……

我的晋察冀呀,

也许吧,

我的歌声明天不幸停止,

我的生命被敌人撕碎,

然而,

我的血肉呵,

它将

化作芬芳的花朵,

开在你的路上。

那花儿呀——

红的是忠贞,

黄的是纯洁,

白的是爱情,

绿的是幸福,

紫的是顽强

【浅识】诗人将他的晋察冀比作伊甸园,并且为作一名伊甸园的守卫者而骄傲。在这首诗中,又重复了《为祖国而歌》中的芏题歌,即关于死亡的主题。也许,战斗接连不断,死神的影子时时伴随,所以,这件事是萦迥在当时每个人心中的东西。然而,对于死亡,尤如把晋察冀比作伊甸园一样,他将死亡看成了一次神圣的献身。前首诗中说到,在埋着骨骼的黄土堆上,将有爱情的花儿生长。在这首诗里,这一抒情形象又进一步得到发挥,不但开花,而且要开在路边,要开成五色花,这五色花象征着生命的五种精神。

绿原

人活着,

象航海。

你的恨,你的风暴,

你的爱,你的云彩。

【作者】绿原,原名刘半九,生于1912年,湖北省黄陂县人。1941年起开始发表作品,是七月诗派的主要成员,代表作有《又是一个起点》、《人之诗》等。

【浅识】饱经炼狱的老诗人绿原,对人张一矩是感慨良多,但他仅仅20字,表现了他的理解,弁且取一个形象而兴之,即人生好象一次航海。瑰丽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直面人生,敢恨敢爱。让你的恨象大海上那骤起的风暴,雷霆万钧,排山倒海。让你的爱象大海上那瑰丽而多姿的云霞一样。能够有着象风暴——样强烈的恨,有着象云彩一样光辉的爱的人,才可以称之为人生啊!

虎在狭的笼中沉默地旋转,

低声地

咆哮;

不理睬笼外的嘲弄和施舍。

它累了,俯卧着铁栏内

一团灿烂的斑纹,

——团火!

站起来,

两眼炯炯地发光,

锋锐的长牙露出,

扑出去的姿势使茏外发—片惊呼!

它深深地俯嗅葙

自己身上残留的草莽的气患,

它怀念:

大山,森林,深谷……

无羁的岁月,

庄严的生活。

深夜

它扑站在栏前,

它的凝注着悲愤的长啸震撼着黑夜在暗空中流过,

象光芒

流过!

铥栏锁着火!

【作者】曾卓,原名曾庆冠,笔名柳江、阿文等。1922年出生于武汉市。1946年在重庆与友人组织诗垦地社,编辑《诗垦地》丛书。作品有《门》、《老水手的歌》等。

【浅识】这首诗是怀念一个被国民党逮捕的友人的。这也许是诗人直接的写作目的,怛是,推开来看,我们从这只被锁在笼子里的老虎的形象中,却感悟得更多。

虎在笼中,笼外是嘲弄和施舍,它只能用沉默地旋转和低声

地咆哮来打发这没有尽头的:它累了,满身斑纹象一团俯卧着的火。它偶尔会觅振雄威,龄出凶相,令笼外一片惊呼。然而,更多的时间,它是在俯嗅肉身残留着的草莽气息,怀念那无鹋的岁月,庄严的生活。夜深人静之际,它会扑站在栏前,仰天一声悲愤的长晡。

诗中以忧愤的感情,这样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失去自由,失去尊严,失去用武之地的英雄形象。并且在结尾和标题中指出,这栏中关的并作足虎,而是一团火,这火终究会将这铁栏烧毁的。

悬崖边的树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洱将一聚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哪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永状

它似乎即将倾趺进深谷里却又象

妥展趟飞。

【浅识】曾卓是1957年被错误地划成****的那…代人。诗人复出后,他的名诗《悬崖边的树》成为对那一代人的形象性总结而为诗坛触目,并传诵不已。

风将树吹在悬崖的边上。风似乎很猛烈,因为它给树身以弯曲的形态。树似乎要跌在深谷去了,但似乎又象要展翅飞翔。是的,正是这棵被无定的命运所左右的树,伫立悬崖边上,孤独,寂寞,而又倔强,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小溪的歌唱。无论倾跌于深谷,还是展翅飞翔于天际,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这样险恶的处境中,完成了自己,保持了尊严。

海明威崇尚一种男子汉情神,他说你可以在肉体上征服他,但是在精神上永远不能打倒他。《悬崖边的树》衣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屠岸

呼吸

我随婴儿的第一声呐喊诞生;

我从战士最后的拚搏里消逝。

热恋以心跳激起我奋蹄奔腾;

弥留催眠我宁静的溪流停滞。

我是无声的音乐,潮汐的变奏。

我追踪魂魄,是一切心灵的颤音。

在亿万肌体的内部,我弥漫,渗透,

教世界在动的韵律里除旧布新。

我让生灵联结成群落和群落我不断积聚时间的分分秒秒。

少男少女们噙着我,老人依恋我;

怀着我,母亲在清新和晨光里欢笑。

我在连绵的坟茔里转进又转进,

于是我永远、永远地击败了死神!

【作者】屠岸(1923—)江苏街常州人。本名蒋壁厚,笔名李通出等。1945年开始写作并翻译外国诗。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3年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曾发表大量诗作。

【浅识】《呼吸》这首十四行诗,是对生命的礼赞。生命的标志一是呼吸,一是心脏的跳动。这呼吸人人不能须臾离开,但是发展为诗,却是大家还不曾作过的。诗人先抓住人生的四种状态下呼吸的特征,概括了人生从诞生到消逝,从激昂到宁静的生命历程。接着,赞美这一呼一吸,并非仅仅为了苟活,而是要让世界在动的韵律中除旧布新(当然这中间也有呼吸本身的过程,即吐古纳新的过程的意思)。在第三节中,诗人进一步地状写了呼吸的无处不在,少女少男,老人母亲等等形象的出现,令全诗增加了亮色。结尾处,诗人朗声唱道:呼吸是永不会被埋葬的,这个人的呼吸停止了,又有另外的一个人开始呼吸,因此人类永远绵延,因此我在与死神的较量中成为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