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枯荣家园梦
25455500000058

第58章

森林生命之网不仅是由植物而且也是由动物一起编织、架构的。为了适应森林生活,那些动物所作出的变革异常巧妙。

它也告诉我们,任何生命之网都是处于动态中的,变革是寻常的,应变是基本的生活技巧。比如猫头鹰,在森林之夜的特别深沉的漆黑中,睁大了特别大的眼睛,眼中还具有感光细胞,这使它们能在光的强度还不如远在375米之外一支蜡烛所发出的光的条件下,捕捉飞跑的森林老鼠而不会被密密的树枝拦绊。这样的技能实在叫人很难想像,但如果没有这一手绝技,猫头鹰都只能饿死。猫头鹰的异常灵敏的听力也让人类惊讶。

一方面是它的鼓膜与耳孔异常之大,更奇特的是一只耳朵的耳孔比另一只大,因而它不仅能听微弱的声音,而且提供了立体声音接受力,使猫头鹰极其准确地把如电的目光投向声音来源413处,以第一判断的准确无误获得了极为宝贵的起飞、选择路线最后捕而食之的时间。

森林生命之网中充满了为着生存需要所进行的自身的变革,甚至可以这样说,森林中的每一种动物都是改革者。森林里到处都是枝条结成的网,这样的网至少部分是形象地体现了生命之网的错综复杂,这就使得那些不能不通过林中下木层的野兽实行自身的适应性变化一一身体坚强而沉重,四肢发达但较为短小,头部呈楔子形以便在枝条的网络中进出,并且都具有强大的腾挪跳跃的功夫。也许少有的例外是大象和熊及野猪之类,前者是森林之王,森林中所有的变革也许都是它领导的,一般来说领导变革的自己是否变革无关重要,因为谁也不敢向它挑战,它慢慢走就行了。熊及野猪力大无穷,必要时拱倒几棵树便能辟出通道。

森林之蛙被称为树蛙,为了爬树,趾端有大圆盘,一种粘性的腺体分泌物使这种垫带有粘性。因此树蛙能爬上树皮光滑的树甚至能爬上守林人住的木屋的玻璃窗。和树蛙一样,蜥蜴、蝙蝠、豪猪的脚上都长有粘盘。

居住在树上的哺乳动物再明确不过地告诉我们:人是无望再靠住在树上“筑巢而居”活下去了,除非长出翅膀来能滑翔飞行,否则既不能逃脱别的动物的袭击,也难以觅食。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林中飞鼠,它长有翅膜,即前脚与后脚之间皮肤构成的垂下物,它使飞鼠能在树木之间作长距离的滑翔飞行,并且能通过尾巴的倾知控制飞行的方向及速度。

猴子们一定很羡慕。

这种飞鼠在到达降落地点以前,把尾部向上翘起,使身体?倾斜到恰到好处,四脚正好抓住树干,然后在树上疾走,目睹了它飞行的猴子们纷纷走避,它会稍作观察,选择目标后再开始另一次飞行。

啄木鸟是人类知道得比较多的,但真要细说起来仍可能是语焉不详。

啄木鸟首先是森林中非常特殊而又坚定的爬树者,然后才有可能啄食树木身上的昆虫。它们的爪尖细而弯曲,有一些琢木鸟的两个趾向后生出,这使它们能牢固地紧握树枝。啄木鸟尾部的羽毛毫无柔软可言,相反硬朗而坚强,这就使得它在工作时成为另一端的支持物,可以把它看作是琢木鸟的“第三条腿”。

虽说啄木鸟是一把活的锐利的凿子,它的嘴一直能啄进树干里面把虫子叼出来,但它为了进行这样的穿凿所付出的自身能量却鲜为人知。我们不妨看一下正在啄食的啄木鸟的姿态:它用爪紧握树木,下部靠坚硬的尾巴为支撑,然后将身体的上部向后弯曲,在每一次摆动后发力对树干实施打击。其艰难困苦不亚于人类的凿山开道。

它用嘴凿树,也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头打在树上,每秒钟20次,连续打击可达1个小时,深入树的内部0.3米以上。啄木鸟在钻孔的过程中,脑子受到的震动相当于一个职业拳击手接连不断地用直拳打击他的对垒者。如果啄木鸟不是有特殊的头部,早就震荡而死了。啄木鸟的脑壳极厚而且份量很重,嘴与头盖骨之间的海绵组织相连,每一次震动在到达大脑之前,均为海绵组织吸收,这样一种我们称之为抗震结构的奇妙,现在还不清楚是进化而成的还是造物主创造的。啄木鸟的长舌也令人惊诧,它有粘性而在尖端带有钩,无论蛀虫在树皮下或是木材内的小坑道中,均能勾卷拿获。有一类啄木鸟的舌头出奇之长,约为嘴长的5倍,平时卷缩于口内。

昆虫亦然,有的完全成为绿色,以颜色保护自己;有的极为精密地在一张叶子的两层表皮之间取食,此种昆虫的形状通常是又薄又扁,没有脚或者脚已经严重退化,被称为潜叶虫。谁也无法想像在一张叶子的中间钻来钻去,直到钻出许多通道、各种图案,波浪形的,四方形的,三角形的,它们是在“画画”呢?还是在“签字”?

如果在夏末走进林地,你会发现鸟鸣声的热烈程度与分布并不均匀,通常是昆虫丰富的那一片,鸟类也多,因为昆虫是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落叶林地面是鸟类最喜欢光顾之处,因为它的丰厚而疏松的腐殖质中生物众多。常绿树林的针叶层分解起来相当缓慢,所含昆虫与别的小生物也较少,鸟的歌唱也就不那么激情饱满了。

鸟类学家认为,森林中的鸟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不仅选择树木而且还选择树木的部位。

啄木鸟可以分为五类一一生有短茸毛的、生有长细毛的、生有柔绒羽的、腹部呈红色的、穴居的一它们在同一片森林里生活都啄食树皮下面的昆虫一一但仅仅因为每种啄木鸟在树上琢食的部位不同,而避免了冲突。

在同一片森林和同一时间里,各种鸟捕食各种昆虫似乎也都是有约在先的,燕子只捕捉正在飞的昆虫,麻雀、炉巢鸟、金翅雀在林地上觅食,而黄柳雀则在森林的最上层猎获昆虫,与啄木鸟互不相干。

概而言之,森林的每一层空间都有鸟类和昆虫,它们之间自然不可能是老死不相往来,但,一般情况下,它们谨慎地生活在各自的区域,争强好胜的斗勇自然在所难免,肉搏撕咬却极为鲜见,通常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如已经写过的那样大声鸣叫告示对方或威吓之而已。

你可以说森林中的鸟是自由的。

你还应该说森林中的鸟是大体按照各自的规则生活的。

人类也是森林群落中的一员,即便在走出森林之后,或游牧,或农耕都无法脱离森林生命之网的覆盖。可以说人类是这一生命之网的最大的受益种群,遗憾的是人类肯定无法逃脱这样的谴责:森林群落中最具有破坏性的成员,最典型的恩将仇报者。

花的历程,是根的别一种延伸。

当我们满怀敬畏之情叙说森林中百尺之木的根系,为着固定与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而在地底下凭着根尖、根毛的完全不为人知的探求和艰辛时,我们已经部分地感觉到了根的不可思议的存在,和森林、河流、田野、村庄,乃至整个大地家园之间的神圣的关系。这一种关系,凭着直觉、感知就能归纳到生态伦理学的“大地完整的集合”上,但,对“完整”‘的理解,将会增加新的深刻度。假如没有根,大地上的一切自然物都会被风刮走。我们甚至还应该从自然美的角度去理解“完整”,即完整的大地、大地之上展现的自然物是美的,这种美作为自然的体现,是从根开始的,而绚丽的花朵则是点缀于根的传记中的色彩与亮点。

为了理解根,你要知道花。

花开花落,色彩归于平淡时,会有果实、种子。

你看见花,当能看见根。无论是根上发出新芽,还是籽实落到地里长出新根,绿色的生命便这样繁衍不息,组成了大自然中最重要的生命链,这生命链你说像不像根?是不是根?现在我们且来细细地如同读荷尔德林的抒情诗一样,读几朵花。

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形态。

所有的花其基本构造却大体相同。

这是存在于大地之上的自然相对论,这一自然相对论观照着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一朵花一般都由花柄、花托、花被雄瓣和雌蕊五个部分组成。花柄是花与茎连接的部分,花柄的顶部是花托,花托上生有花被、花蕊,花被还可以分出花萼与花冠。色彩艳丽的花冠是一朵花的最灿烂的部分。生物学家认为,花有八色,以白、黄、红为最普遍,也最能吸引蝴蝶和蜜蜂等传粉者。花的千姿百态,主要是花冠的多种多样,有的一片片分离的花瓣在花托上组合成一轮或多轮;有的花冠呈蝴蝶形、唇形;还有的花瓣连合之后状若筒、钟或漏斗等。雄蕊和雌蕊是花的有性生殖部分。雄蕊是由花的花丝及顶端的囊状花药组成,大量的花粉就产生在花药里面。雌蕊包括顶部的柱头、中部的花柱和基部的子房。柱头表面有许多起伏不平的乳突及分泌液,便是粘接花粉之所。外形如花瓶的子房,位于花的中央部分。

子房的内部构造本身就是生命的一种奇观。

从一朵花的剖面可以看见,子房里藏有卵球形的胚珠,有的只有一个,有的多达一千多个,胚珠里面都有一个装着卵细胞的胚囊,幼小的植物生命就在这里孕育和诞生。

观察一朵花,如果具有萼片、花冠、雄蕊和雌蕊的被称为完全花,例如桃花。若是缺了花萼与花冠的,则叫无被花,如榆树的花。雄蕊与雌蕊都有的叫两性花,如油菜、大豆。还有一些花为单性花。如黄瓜与栎树。雌雄两花同生于一株植物上的叫雌雄同株,如玉米。两种单性花分别生在不同植株上的,称为雌雄异株,如桑树、柳树。还有同一植株上兼有两性花与单性花的,为杂性同株,如弥猴桃。

植物的多样性,与植物有性生殖机能的随意、多样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请不要以为所有的花都是芳香引人的。

徐刚环境文学选4第二卷只要存在一般,就永远不能排除个别。

当你走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热带森林,一种奇特的闻所未闻的臭气便会袭来。这难闻的臭气来自一种花,是当今地球植物界最大的花,名叫大王花。花的直径有1.4米,每朵花有5片又厚又大的橘红色花瓣,每一片均有30—40厘米长。整朵花的重量有6000—7000克。花心若一个脸盆,可装下5—6升水。

大王花既没有茎也没有叶子,它寄生在一种藤本植物的根部,从寄主中获得大量的水分与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流向花的各个部分,它是真的删尽枝叶,一生只开一次花,要开就开大花,而且反芳香之道而行之,臭得薰你一个跟斗。

仍然不可思议的是,大王花因何能散布臭味。而且它的臭味居然也能吸引昆虫,为它传送花粉。

大王花其大无比,而花的种子却小得可怜,比一粒小米还小。

在根的推动下,去观察花粉。

一个极好的机会是在四五月份,你走进松林,先尽情地呼吸,让松林中清新的空气使你耳目一新,然后轻轻摇动一根松枝,便有黄色烟雾一般的物体阵阵飞起,这就是松树的花粉。借助显微镜,你又会发现每粒花粉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气囊,这是为漂浮与传播到远方特别设造的。花粉不唱哀怨的流浪者之歌,在它们,流浪是生命的一部分。

花粉的形状、大小,以及表面的纹饰,因各种植物而异,颜色也不一样,总而言之,它包含着个别从而也包含着多样性:

水稻圆球形的花粉,表面光滑。

枯荣家园梦,根的使命与方式向日葵的花粉,浑身长满了小刺。

椴树花粉为三角形。

落葵花粉为四边形。

四合花粉是四粒花粉紧拥紧抱。

杜鹃的花粉太小。

南瓜、菖蒲、牵牛花的花粉大至150—200微米。

花粉本身就是精美的。

它有各种孔、沟、突起组成的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