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枯荣家园梦
25455500000006

第6章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都在为公共设施的不健全而伤脑筋,有钱的没有建筑材料,有了材料的没有钱,即使在温州,厕所和不少的街道显然是又脏又乱的,人们精心于家里的现代化及家人死去后的墓地的现代化,却以十分的冷淡对待社会福利事业和共同的生活环境,认为与我无关。

怎么能无关呢?阳光与空气是共同的,即便在夜晚把门窗全部关死,你也无法同世界隔绝,明天一早还得开门。污浊的空气,肮脏的街道,垃圾的臭气,厕所的污秽都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谁教你让死人占去了良田的?

谁教你把绿树送给幽灵的?

我们在创造物质的财富时很容易不去留心一我们也在创造土地的沙漠。

我们并且还在制造心灵的沙漠。

温州,你是富有的,也是贫穷的,你是先进的,也是落后的。也许,你的越来越富有会使你越来越贫穷,你的越来越先进会使你越来越落后。

你将没有绿色!黄河故道和洪荒及大火、战争的再启示。

1987年10月12日晚,电视新闻:陕北高原的黄土山脉继麗续因为开山而受到破坏,大量的泥沙倾泻在黄河中。

超负荷运行的黄河沉重而痛苦,在与人类积聚了几千年的―因为不理解而生出的恩恩怨怨之后,有一天黄河的报复将会百倍地超过以往,它将追逐并淹没黄河两岸文明的一切,包括逃命逃得很快的人类,以及耕地、果园、所有的建筑。在尽情的宣泄之后,它将平静下来,留下贫瘠的黄沙,裸露的顽石,无数的沟沟坎坎,概而言之把成片的荒芜铺向人间……

地质学家和生态学家已经一再证实,黄泛区的地层下至今还残留着当年森林和茂密的水草的痕迹,还有在原始森林中曾经活跃的、既可以自由地对天长啸也可以悠闲地在林中散步的走兽的尸骨化石。人们还有十分充足可靠的理由去想象昆虫与花草之间的缠绵,色彩斑斓的草地和沼泽上雾气缭绕的情调,还有各种飞禽。

后来没有了。在森林被砍倒伐尽之后,所有的花草枯萎了,翅膀折断了……

然而黄河并不忏悔。在远远近近的人们的“治黄”的声浪中,黄河无动于衷,我行我素。

历史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历史也说:对于森林和植被的最大规模的破坏,也是从黄河流域开始的。在失去绿荫之后一我们的祖宗欠下的深重的罪孽几千年子孙们付出,并将继续付出家破人亡田毁地荒的代价!我也曾在录像机前畅游于黄河的发源地及黄河上游的青山碧水花木飞鸟之间。

中央电视台黄河摄制组拍摄的黄河纪录片,在制作的过程中我曾有幸先睹为快,我惊讶于黄河的源头那么平静,黄河的上游那么美丽,没有见过那样清澈见底的河水,没有见过那样洁白如玉的浪花,没有见过如此众多的无名的美丽的山花野草35黄河原来是这样的!大片的连绵不断的森林。

出没在森林中的野鹿、已经变得十分稀少的野马。

花草们因为无人欣赏而尽得天然之美,况且它们并不孤独,在花草之间它们自有它们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又是平等的。

一个岛屿上的景观更使人类汗颜:那么多种类的鸟,有的凶猛,有的柔弱,有的美丽,有的笨拙,有的会在这小岛上衔几根草筑一个巢,有的一无所有却在晚上归来认定是自己的家。彼此间只有嬉闹没有斗争,都是雌雄双双同居,并且共同负着“养儿育女”的责任。而对于破天荒地闯到这个岛上来的人,也毫无惊恐,只是伸长着脖子看着,以为是它们大家族中新的一员,有几只红嘴长腿的鹭鸟甚至款款走近。

枯荣家园梦,伐木者,醒来当然鸟岛上的生活也不是从无凄凉,一只母鸟俯首凝视着她抚育的那一只从壳里刚伸出了头便夭亡的小鸟,久久不肯离去,它终于不明白它的孩子为什么不肯来到这个世界上。

而在邻近的一个“家”里,刚刚站立的酷如雏鸡的3只小鸟正跟在它们的父亲和母亲身后学着走路蹒跚着,却兴致勃勃。对于它们来说飞向蓝天虽然还有待于翅膀的成熟,蔚蓝而洁净的天空却迟早总是属于它们,但愿它们也不要忘记了父母和土地及黄河的养育之恩。

这里的一切都维持着从久远的岁月遗传下来的生态平衡,自生自长自灭,鸟类从草原上获得食物,又用粪便肥沃草原。野兽之间厮杀争斗的大规模战争已经结束,竞争以后生存下来的动物以各自的优势保存并发展自己,弱肉强食的现象在动物世界是不会灭绝的,但同时又是优生的一种手段。

森林有很多角落。

草原也非常辽阔。

牧民们似乎并不担心别的凶兽,他们养狗是为了防止狼的偷袭,一只狼不可怕,可怕的是群狼,狼的集团作战术连狮虎都为之畏惧。牧民说,没有狼,我们的牛羊将不会聪敏,猎狗也会变得懒倦。

总之,倘若没有人的干预,没有双管猎枪、霰弹、毒针,动物世界的一切纠纷将会以它们特有的自我调节的形式进行,并且决不会灭绝了兽类。

这一切似乎都与黄河无千,其实息息相关着。在森林和植被的保护下,水土不会流失,泥沙无法蠢蠢欲动;而同时黄河作为这一带生态平衡网络中的一条关乎命脉的血管,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清水的滋润,不会有饥渴的草地、小鸟和走兽。

于是黄河便书写着时而平静时而激动时而仿佛要在一个湖泊中休养生息时而又穿越于高峡险谷的壮丽史诗。

它的水的颜色是与青草绿树一致的。

它的平静的舒展是黄河母亲的胸怀。

它的激越是面对险阻、冲突而必须穿越的一支高昂的歌,赞颂大自然中的强者也激励弱者。

没有泥砂。

没有灾难。

黄土高原与黄河是不可分割的。不仅因为几千年来黄沙滚滚人黄河,还因为4000多年前这里曾是连绵的原始森林,水源丰富,土地肥美,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为世人所瞩目的黄河文化。

据古籍提供的资料,在周代,黄土高原的森林有4.8亿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3%。这样一幅中国古文明史上如此壮观的森林与黄河图画,后人是无法想象的,也无法用语言表达,人们只能感慨于人类的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的如此疯狂而巨大的破坏力,一斧一斧地把一株一株大树砍倒,造田种植的短暂的繁荣之后,便开始了长荒久旱的灾难的历史,直到今天,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已经使月亮瞠目结舌,可是人们无法使“黄河变清”,而只作为豪言壮语留在教科书和宣传手册上。

长期的奴隶“和封建社会中,‘业经济是主体是基础,农民是以吃饱饭为生产和生活目的的,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和极度的贫困不断地磨损和削弱了中国人的优良素质,习惯于苟生和偷安。同时又使农民不得不去毁林开荒毁草开荒,以最简单的手段获得最简单的生活必需,也留下了最复杂最庞大的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