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枯荣家园梦
25455500000067

第67章

16岁,她就随着养鹤的父亲成了扎龙的养鹤员,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这个生长在清贫之家的姑娘从小就喜爱丹顶鹤,她总是觉得她与鹤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与鹤对话,与鹤共舞,是人生何等的快事。不过饲养雏鹤,30天中昼夜陪侍,把一萎篓的小鱼剪成碎片,一天十几次一点一点地喂那些小精灵,却是艰难的。当手上的血泡成了老茧,熬红的眼睛里会流出热泪,小鹤会走了,小鹤会飞了。

徐秀娟喂养的雏鹤成活率为100。柳这100里还有徐秀娟的同事们一起饲养的艰辛,但却能十分准确地象征着徐秀娟的性格;她追求完美,不是一般的追求,而是不顾一切地追求。她的追求又更多地属于文化和心灵层面,这就注定了徐秀娟的追求是格外艰难的。

这是一个美丽而孤独的追求者。

她考取了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但,没有人给她交学费,也就是说她只能自费去读书,徐秀娟的父亲借了好大一笔钱一3000元一一她才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一这还只是艰辛备尝的开始,即便是每天啃馒头吃咸菜她也负担不起两年的生活开支,不得不去卖血,卖了四次,她在日记中写道:

种屠杀枯荣家园梦.别今天我去医院献了300毫升血。医生见我是学生,对我很照顾。献血后感觉很好,就是头有些昏。后来坐车去秋林,给弟弟买了些东西。回来的路上,不知怎的,心里仿佛失落了什么,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对?但,也只能这样,我不愿伸手向家里要钱。接到弟弟寄来10元钱,我心里在流泪,我当姐姐的不能帮助弟弟,还要弟弟寄钱帮助我,这也增加了我献血的决心。漫长而又短暂的两年学习生活啊,爬,我也会爬过来的。’徐秀娟有着很好的文笔,比如,她在学校回忆家乡时所写的:

早晨,窗上结了一层冰花,家乡的湖面上开始结薄冰了吧?记得那时我会拾起土块往冰上扔去,冰上发出的响声就像瑟弦上的音符一样,动听极了,鹤儿们也会好奇地听着这冬天的奏鸣曲。有时我会试探着走上薄冰,忽然“嘎吱”一声响,吓得我赶快往岸上跑,逝去的时光是多么使人留恋啊!下面摘录的日记是徐秀娟写在“期末考试都已结束,我的各科成绩都很好,准备洗一洗被褥马上回家”时,归期既近,乡情更深,徐秀娟想起了,记下了她与丹顶鹤的告别:

我来到鹤舍,默默地与鹤儿告别。丹丹亲昵地叨着我的衣襟不肯放开,佳佳调皮地看着我,不解其意。我真不愿意离开它们,我爱它们,是它们陪伴着我,使我得到安慰,给我消忧解怨。我们一起走向原野散步、捉虫、奔跑,它们小时候是那么可爱,我带它们去洗澡、晒太阳、练翅。累了,我坐在草地上,它们就围在我周围。我喜欢丹丹、佳佳,不仅因为它们是第一代家鹤的孩子,还特别因为丹丹那忸忸怩怩的样子。它们还记得我吗?我还能带它们去玩、去奔跑吗?也许它们早把我忘记了,但我忘不了啊!忘不了鹤儿,忘不了故乡的日出、日落。若是天空晴朗,我就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叹息大自然的神奇。在我看来,日落更有魅力,红红的落日挂在远处的树梢上,再配上天边一片片富有线条美的彩云,使人想到十分快慰。有时我撑着小船进入芦荡,周围静极了,就连河那边说话河这边都能听见。这时你若跳到水里去游泳,人也会溶化到那美好的景色中去。

读到这里,我的笔为之颤抖一在冥冥中,徐秀娟的爱自然,爱天鹅,爱水是一种命运的必然吗?她早就想过人“溶化”到那水的美好景色之中。

在这一天——7月15日的日记的末尾——她写道:

故乡啊,我何时才能再站在荒野中听鸟儿歌唱,看残阳西下,跟鹤儿嬉戏,再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景啊!到那时,我甘愿变成一棵小草,为您增添一片绿的生机。故乡啊,请恩赐给我一块土地,让我独自去耕耘吧。

1985年7月16日,徐秀娟离开哈尔滨回扎龙过暑假,都说回家回家,回家的路又谈何容易!徐秀娟在这一天的日记里记道:“今天要回家了,可身上只剩下2元钱……”回家的路啊!东北林大两年的学业,徐秀娟是一年半完成的。

1986年4月,她辞别双亲,辞别扎龙的群鹤,到了遥远的黄海滩涂。离别扎龙,对徐秀娟来说并不是十分愉快的,更种屠杀枯荣家园梦.别何况她心爱的丹丹又死于一次意外的事故啊!丹丹,丹丹,你为什么要离去?丹丹,丹丹,难道你就不留恋人世?你是我从小用手捧大的,是我一口一口喂大的啊!记得你小时候,是小鹤中最顽皮、最可爱的一只,你走路与众不同,不知怎的老像是在跳着走。对人特别亲近,表现出很懂事的样子。你胆小,常受欺负,当别的小鹤咬你的时候,你就跑到我身边来,当它们玩得高兴的时候,你又凑过去和它们玩在一起。你那两只有神的眼睛,似乎能洞察一切。领你到野外觅食的时候,你总是紧跟左右,听到一声呼唤,你第一个跑到我们身边。带你们奔跑、玩耍、练翅、觅食,能使我忘记一切烦愁。就在上一个月,你巳经能跟着我翩翩起舞了。有一次,你叨住一个外国妇女的头中欢快地又蹦又跳。你对生人警惕性很高,不许他们摸抱,谁摸抱就叨谁,但你从没有叨过哺育你的饲养员。现在你死了,我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我还有多少话要对你说,丹丹,你知道吗?

所有的爱都会带来苦恼。

当我们因着徐秀娟而谈到爱的时候,这个“爱”字真正是大写的了,她广大到包含天地、自然、万物;她又具体到一雁一鹤一对翅膀;她是生的欣慰也是死的惆怅;她有欢乐也有痛苦……也许,谁也估计不到一只鹤的死去对徐秀娟来说意味着什么一她心头的一块肉掉下了一她那连心的十指仿佛又断了一指。

期盼着在保护及人工哺养丹顶鹤上做出一番事业的徐秀娟,从来也没有一帆风顺过,“面对连连出事的鹤场,面对广阔的滩涂”,徐秀娟病倒过,还跟人吵过架,伤心落泪也是常有的,晚上做恶梦,那为着爱的煎熬变成了她这样的很多人认为不可思议的思想:

为了养鹤,我可以不要舒服,不要家庭,不要金钱,不要我应得的一切,甚至命也不要了!笔者不敢妄加猜测徐秀娟预感到了什么。

不过,1987年,对徐秀娟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人们看不见她心里的创痛。春夏之交,继白枕鹤盼盼、丹顶鹤丹丹先后触网死去后,从********草原运回的蓑羽鹤和幼雁先后感染病菌而不治,或者被别的动物偷吃掉,徐秀娟感到痛苦、失望,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加不顾一切的追求完美。

白天鹅黎明又病了,便血、拉痢。

时值酷暑,盐城滩涂的蚊虫又多,徐秀娟把黎明抱回自己棚的宿舍,安置在床上并放下蚊帐,给黎明喂药、扇扇子。拉痢的黎明把徐秀娟的床铺、宿舍弄得到处都是腥臭味,一个最爱干净的姑娘,和一个最不怕脏的姑娘,在徐秀娟身上体现得如此完美。陪伴一个卧床的病人与侍候一只奄奄一息的白天鹅之间,有多少差别大约只有徐秀娟说得出。徐秀娟吃不好,睡不好,日夜守护、观察黎明的病情。黎明不会说话,只有痛苦的眼神,或者偶尔呻吟几声,回答徐秀娟心急如焚的嘘问:黎明,你好点了吗?黎明,我知道你难受,姐姐给你喂药……忽然,徐秀娟想起东北治拉痢的一个偏方,白糖煮鸡蛋,黎明爱吃,便血止住了,黎明回到鹤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