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拼了命,尽了兴
25456200000003

第3章 别害怕,勇敢地去过你梦想中的生活吧(1)

穿上适合自己的鞋子,走在自己选择的生活之路,不要在乎别人的质疑,不要吝啬你的付出,不要畏惧路途中的坎坷,不要抱怨命途多舛,只要勇敢地走下去,你会发现,你是一个多么特别的自己。

我在上研二的时候,出了第一本书。那是本关于自己五次进藏的游记,记录了那些曾经让我为之动容的人和惊心动魄的事。

出这本书,是因为很多关注我的旅行多年的朋友给我留言说他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觉得温暖而有勇气,我应该写出来让更多人感受到正能量。

现在想来,这本书我最满意的是前面的“写在前面的话”。

我现在在旅行的停歇期。

我在大城市里过着简单的生活,忙的时候奔波或者熬夜干活,大多数下午时间是煮奶茶、晒太阳、自己烹饪或者去看场电影。

虽然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现状,却全然褪去了几年前申请出国时的那份焦虑与浮躁,看着同学们每日忙于海投、面试、笔试,我却淡定从容。

生活,是自己的脚步

我不相信命运,但我相信自己的未来是由我来看清并且抉择的,而不是盲目地迷失自己。

这真的要感谢旅行,感谢这些年走过的那么多地方,感谢旅途中遇到的许许多多对我产生影响的人们。

如果说我这几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可以很认真地回答,收获的是越来越多的平静。

我褪去了很多锋芒,那些会刺伤爱我的人的锋芒。

可是我现在却遇到些很头疼的问题,无数的网友们总在追问我:

小令你现在到哪了?

小令我也要辞职,我也要休学去间隔年旅行。

小令我看了你的文章后很勇敢地去了,现在停不下来了。虽然我回来了,可是我完全静不下心来回到原来的生活,怎么办?

亲爱的朋友们,怎么办?这就是我担心的啊。

我们为什么旅行?

是因为厌倦枯燥而平淡的生活?是因为想追求些不同?是因为别人都去了我也要去?是因为看到别人的文字照片就心痒痒地觉得一辈子不去一次就对不起自己?

这些都没错。

可是,我们太少人,太少人,应该一辈子,不停地在路上,远离普通的生活。

我不是。

你觉得,你应该是吗?

如果我们本身就是个精神空虚的人,如果本身不会思考,没有观点,不会成长,那么旅行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除非你永远不再回到正常社会。

旅行真的让人看到和听到许多的不同,明白这个世界除了自己以外有那么多的可能,让自己清楚自己的无知,并且在无知中成长。

这是我愿意一次次出去的原因。

可是我觉得旅行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如果仅止于此,那么必然会陷入“我是不是应该一直在路上,一直走着,一直旅行”的思维误区。

旅行让我和很多与我交流甚欢的同伴,更加珍惜旅行之外的生活。哪怕是最平凡的生活。

它教会我们去发现、去感恩、去知足、去做好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步调。

旅行也是生活的其中一个步调。

就如同我不喜欢旅行中赶场子、赶时间,我同样不希望在人生中赶场子、赶时间地旅行。

我的人生不应该只有旅行。

生活,也不应该只以在路上这一种形式进行。

我收获的平静,让我有能力在每一次远行回来后,都能够面带微笑地拥抱那些爱我的人,告诉他们我在旅行中得到很多,然后很快地调整好状态,回到现实社会中;

我收获的平静,让我可以在看到无数诱人的图片和文字时,不再冲动得无法做好眼前的事情,而是告诉自己不要着急;

我收获的平静,让我能够在听到一些驴友们夸夸其谈时淡淡一笑,安静地喝茶,想自己的事。与我何干呢?

我收获的平静,让我的朋友、家人和爱我的人可以对我很放心地让我去过我自己喜欢、乐意、觉得快乐的生活。因为我让他们慢慢相信,我长大了,明白了生活远远不只一种模样,我也不想只扮演好其中一个行者的角色。

我收获的平静,让我越来越明白平衡的重要性。

有一句话很喜欢:生活是自己缓慢的脚步,不快,不慢。

送给我自己。

也送给大家。

共勉。

希望我们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步调,过好自己的生活,也享受每一次旅行。

比起说走就走,我认为更勇敢的是把平淡生活活出精彩来的人。

我希望自己能够从前者成为后者。

当时写这篇前言的初衷很单纯、也很自私。我害怕很多人看了我的故事后,一冲动也纷纷一个人去玩了,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我岂不是得内疚自责。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能够安好地活到现在,并且活得还不错,只能归于“运气”二字。所以我希望大家看的是我在旅行中的人生感悟,而非那些惊心动魄。

可事实证明,我做的努力没什么用。

直到现在,我仍然会收到一大堆来信,信中说,被我的故事感动,也要不顾一切地去旅行,去西藏,去徒步,去搭车。

我也仍然会不厌其烦地去说一些我对旅行和生活的理解,告诉他们想清楚自己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而不是盲目地去跟风。

说实话,现在这年头,背包客真的太泛滥了,那些打着“穷游”的旗号四处招摇撞骗,或者出名出书的也不计其数,完全没必要拿出来当作一种资本。

但是其中真正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的人少之甚少。有很多人不过是跟风而已。

我见过一些我概念里真正意义上的背包客,他们没有一个是站在台前的。他们不自拍,不po图(po图,将图片放到网上),不赚粉丝,只是单纯地走着,或者停在了某一个地方。

我认为他们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

看到自己的后辈一个个叫嚣着狂妄着成了众所瞩目的“背包客”,走了上百倍的路的他们丝毫不会觉得不公,而是波澜不惊,继续单纯。

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们一定不会如此平静。

而我们中太少的人,会像他们一般平静自得。却像那些争相要出去看世界的“背包客”们一样,没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就往那条别人走过的路,蜂拥挤去。

不止旅行,工作、生活、学习,甚至连爱情,都如此。

我妈前阵子在那杞人忧天,说如果你以后结婚,家里都没什么亲戚可以凑上那么多桌。

把我搞得哭笑不得。我说为什么非得“凑”?

在我看来,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充满爱意的两个人,能够得到最重要的亲友的祝福,便已足够幸福,干吗需要那些阵仗?

我对我妈说,我以后结婚不办酒席,去非洲旅行就好了。如果对方不接受,就说明不是一路人,也没必要结婚了,结了也得离。

我妈说,那怎么行,大家都办酒席的呀!

我很严肃地看着她说,大家怎样,你就要怎样吗?到底是为自己过?还是为大家过?

我妈不说话。

我们究竟为谁过?我们究竟走谁的路?

这是我这些年时不时问自己的问题。

我常常对给我写信的读者们说,千万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不要看着别人旅行发图片各种诱人,就决定辞职去旅行,回来后发现自己只想在外面飘着,再也不想工作;

不要看着别人开家小咖啡馆、小花店惬意舒适,你也吵着闹着想开一家,开了以后发现远远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轻松自在;

不要看着别人出国留学,你也非得出国去镀个金,结果几年下来发现除了花了家里一大笔钱,还得灰溜溜回国找工作;

不要看着别人买房买车,你也非要跟上大家的脚步,哪怕贷款也得装大款,可后来发现每天醒来就发现自己欠了几千的感受真的不怎么样。

看着别人的生活诱人,我们就竞相效仿。

殊不知,只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才会是最好的。

生活,应该是循着自己的脚步。

你走得慢点也好,走出来的,那也是自己的路。

你若追着他人的脚步,走得再快,也永远是别人的路。

不过是,愿意而已

“哪里有什么意义?哪里有什么目的?哪里有什么真理?旅行不过是,愿意而已。”

这是云南的某个青年旅社的留言墙上某个驴友写的一句话。

我是在看到那句话的瞬间,才明白“醍醐灌顶”这个成语的真正意义。

从我上大学时一个人出去背包旅行开始,越走越远,越走越野。

我去了北川,地震了;我去了玉树,地震了;导致后来朋友开始怀疑我是不是到哪就捅娄子。

但更多的不解和疑问是:“你这么一个人玩儿到底为啥啊?有意思吗?”

我每次都不置可否地笑笑,不是不屑回答,是真的不知道为啥。

所以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种“真是高人啊,才子啊!以后终于也能理直气壮还文艺范儿地回答了”的相见恨晚之感!

愿意而已。

你爱了个所有人都不看好的人渣,理由是愿意而已;

你去了个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公司,理由是愿意而已;

你离开家乡租间小破房飘零在异乡唱歌,理由是愿意而已;

你拒绝了城市到了落后的偏远地区教书写字,理由是愿意而已;

你脱下漂亮的套装做家庭主妇,理由是愿意而已;

你生了孩子身材发福变形走样,理由是愿意而已;

……

这简简单单四个字,可以解释很多别人理解不了的事,可以让很多张嘴巴顿时僵在空气里说不出下一句话。

是啊!我愿意!碍你什么事了?

前段时间《青年演说家》节目组来采访我,导演组的人非得刨根究底:你这么选择这么折腾的目的是什么?

我一开始说没什么目的,就是我喜欢我乐意。

她不满意,继续追问,说你这个也太空太虚了吧。

我被她问烦了,就很大声地对着电话说:“为什么非得有目的?我这样能让我自己更喜欢我自己而已,需要什么目的?”

那边沉默了一下,然后说:“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你这个答案我太喜欢了!”

我愣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地回忆了下自己刚才一着急脱口而出说的是什么。

哦对,让我自己更喜欢自己。

没想到一不小心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是的,任何基于我愿意的选择,都会让自己更喜欢自己。

我愿意去旅行,愿意搭东风大卡车,愿意就背个小包,愿意穷游,愿意徒步,愿意去骑单车环岛,愿意去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非洲;我有委屈、有不安、有后悔,但是如果你让我当时重新来选择一次,我仍然会这么做。

因为我有能力不穷游,但我想看看自己最省能省到什么程度,两个月花3000块钱的成绩让我觉得自豪。

我有能力去上班,但我想看看我除了每天挤地铁上下班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开公司、学厨艺、开餐厅让我觉得自豪。

我有能力回老家嫁个有钱人家,但我想看看我靠自己能拼到什么地步,养活自己还能活得想出去玩耍就能出去玩耍,让我觉得自豪。

这种自豪不是外在的,我从不拿出来跟朋友、跟陌生人去显摆我去了哪儿,我赚了多少钱,我做了多少事。

它是内在的,润物细无声那种,让一颗原本佝偻的小苗慢慢地生长,慢慢地茁壮长大,然后骄傲地在心里盛开出一处荫蔽,让你可以时不时来荫蔽底下脱缰撒野。

这种自豪感,真的会让你越来越喜欢自己。

当你觉得沮丧、觉得自己好笨好没用的时候,你需要一个喜欢自己的你,来笑着说:“没事,没事,你看你并非一事无成,你做了那么多别人没做过的事。”然后你,真的会好受很多。

当你觉得没信心、没把握的时候,你也需要一个喜欢自己的你,能够豪迈地说:“开玩笑吧!之前那么多事都完成了,这点儿小破事没信心?”然后你,真的会重新打起精神。

你真的需要,去做一些事,去做成一些事,让你更喜欢你自己。

当然前提还得是,那是你喜欢、你愿意做的事。

前段时间有个姑娘在微博里给我私信,姑娘长得漂亮,而且高智商、高学历,年纪轻轻就成了律所合伙人,照理说她算是做成了一些事,应该很有成就感。可是她跟我说她好累,每一天都好累。她看到我可以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很羡慕,也非常想辞职做些什么。

我问她:“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它让你有成就感吗?让你觉得每天很自信很快乐吗?”

她说:“没有,我每天只要一停下来就觉得好空荡荡,不踏实。”

我回她:“你的不踏实来自于你的不安全感,你的不安全感来自于你的不自信,你的不自信来自于你没有实现一些事,这些事得是你自己乐意去做、喜欢去做觉得特有成就感的事。”

她隔了一天回复我说:“你说得太对了。”

王小波先生曾经说过:“无趣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趣的人生,其实这根本没有标准答案,既然没有标准答案,自然就不存在是否对错或者无用一说。

所以,想要让自己开心,让自己满意,让自己更喜欢自己,选择任何事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先问问自己的内心。

就算你的选择没有让你有成就感、没有美丽的结局,那又怎样?

可能你爱的那个人渣,他真的如朋友所说是个人渣;

可能你去了那个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公司,公司最后真的倒闭了;

可能你离开家乡租间小破房飘零在异乡唱歌,直到最后也没有变成知名歌手;

可能你拒绝了城市到了落后的偏远地区教书写字,一辈子也没赚到什么钱;

可能你脱下漂亮的套装做家庭主妇,最后反而被男人抛弃;

可能你生了孩子身材发福变形走样,再也回不去……

可是那又怎样呢?你一定经历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你一定享受过自己的选择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你一定也曾不后悔地说:“我就是乐意!”

我们无法左右故事的结局,我们只能把握故事的开始,以及以你的善良温暖去引导故事的发展。

如果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你一定会更加喜欢自己,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如果最后发展不那么美好,你起码也在这一路的善良与温暖中无悔于自己。甚至,同样会更加喜欢自己,我居然过来了、释怀了、原谅了、看开了。

如果以后再有人问我同样的“为什么”,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我高兴,我愿意,因为这样让我更喜欢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