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金钱的革命
25456500000017

第17章 金钱之外(2)

一个富有的人,如果他缺乏对生活的理解,缺乏对人性的美好认识,缺乏对金钱本质的了解,缺乏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缺乏昂扬向上的达观态度,虽然他拥有万贯家财,但是他小会用自己仅有的金钱去建树有意义的事业,他也不懂得用这些冰冷的金钱去创造温馨的家庭,去开拓幸福的爱情、友谊、亲情,尽情地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所以,他纵有无数财富,他的内心仍然感觉异常空虚,心灵没有寄托,未来茫然不知所以,他的生活根本没有美好的希望。那么,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放弃了对未来的希望,放弃了对事业的希望,他的生活毫无意义,对这样一个毫无追求的人,他既有的财富也会付之东流。

一个贫穷的人,如果他的内心拥有无限的希望,对未来充满渴求,对生活充满积极向上的热情,纵然他现在一无所有,但是他的未来之路一定会铺满锦绣,开遍鲜花,直达成功的彼岸。他内心的的希望之花必将绚烂地绽放,结出丰硕的果实。金钱随着希望的曙光而驱走往日的贫穷,结出无穷无尽的财富之果。希望会使他的生活充满快乐、自由、幸福,希望会给他的生活带来爱情、友谊、亲情,希望会使他拥有他所要的一切……

有一个古老的犹太故事,名字是《只有死人才没有希望》。故事说有一个富人,他害怕自己死后财产将毫无用处。朋友们劝他做一些善事,这样他有罪的时候,他的善举就会保护他。他接受了朋友们的建议,决定做一些善事,送给别人一些礼物,但是他不是毫无保留地给予,而是有条件的,他只给那些对生活毫无希望的人。

一天,他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坐在垃圾堆边,他认为这个人一定放弃了对生活的任何希望,就慷慨地给了这个人100块金币,这个人简直惊呆了,他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他问这个富人为什么给他这么多的钱。

富人告诉他说,自己曾发誓要做一些善事,送钱给那些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那个穷人听了富人的话,抓起那100枚金币向富人抛去,富人莫名其妙,狼狈不堪。穷人说他相信神是仁慈的,“神既然能让你这么富有,他也能很容易地让你~无所有。”富人被穷人的一阵慷慨陈辞惊得目蹬口呆,等他回过神来,他埋怨穷人不知好歹,恩将仇报。

穷人回答说,因为你的礼物不是出于善心,这个礼物简直是太恶毒了。“只有死人才对生活没有希望,所以你给我的礼物无疑于死亡。”因为内心缺乏希望,所以,很多富有的人他们最终选择了死亡;因为内心充满希望,所以很多贫穷的人他们生活得快乐无比。

希望来自于人们的心灵,而不是金钱;但是希望会给你带来无数的金钱,

4.金钱与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人把有钱视为一种幸福,有人把淡泊视为幸福;有人把繁盛、热闹视为幸福,有人把简约、闲适视为幸福;有人把享受权力当成幸福,有人把享受自由当成幸福;有人把和狐朋狗友在一起胡吃海喝视为幸福,有人把合家老少共享天伦视为幸福……

幸福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人类征服自然,人们奋斗、创造、发明、工作,其追求的最终结果是为了享受生活的幸福、快乐。

但是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金钱是幸福和快乐的源泉,更有甚者认为金钱本身就是幸福。其实抱有这种观念的人,仍然没有搞清楚金钱与幸福的关系。金钱对人类而言,永远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它只是人们实现目的的手段。金钱与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拥有金钱的人不一定拥有幸福,没有金钱的人不一定没有幸福。

鹿特丹的社会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认为,最幸福的人是冰岛人,他们从来不知道在骄阳似火的天气里不得不工作的不幸;但是伦敦经济学院的研究者们却说:孟加拉国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收人和生活质量远远未达到高度“饱和值”,他们对未来永远有美好的憧憬,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穷人的世界是没有记忆的”。心灵一天天地被工作和忧虑耗蚀着;在疲惫的重压下,他们迅速地忘却一切。只有富人才会追忆逝去的旧时光”。

看来全世界的人们都认识到了这一点,那就是,金钱不能买来幸福。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它向我们深刻地说明了金钱与幸福的关系:

从前,希腊有一个国王叫迈得斯,他是一个贪婪的人,他爱金子胜过爱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东西。

有一天,他向众神祈祷,希望得到更多的金子。众神决定惩罚他这个贪婪的家伙,就告诉他说:“很好,明天早晨你碰到的每一样东西都将变成金子。”迈得斯听到众神的回答异常高兴,他自言自语地说:“我将要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第二天早晨,他很早就起床了。当他碰到床的时候,床变成了金子。他开始穿衣服,衣服也变成了金子。迈得斯极为高兴。

迈得斯喜欢花朵,并且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他信步走入自己的花园,观赏园中美丽的花卉。他摘下一朵鲜艳的玫瑰花,但玫瑰在他手中变成了金子。他又摘下另一朵,可同样的事情发生了。他为花朵一触就变感到懊丧,因为他喜欢玫瑰花艳丽的色彩。

国王去用早餐。他端起一杯牛奶,但牛奶立即变成了金子。随后他拿起一片面包,可面包也变成了金子。

迈得斯此时感到不愉快了。做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当然不错,但是人总不能吃金子喝金子呀。

迈得斯出来,又一次走进花园。他的小女儿在花园里。当女儿看到父亲时,便跑着奔向她的父亲。迈得斯非常喜欢他的女儿,就亲切地吻他的女儿。当时当地,他的女儿就变成了一座金塑像。

迈得斯惊讶得目瞪口呆,而且甚为不悦。他走进宫殿,眼中充满了悔恨的泪水,并且乞求众神解除他的点金术。

“我如此酷爱金子,简直是愚蠢之极,”他说:“把\我的金子拿走,还我的女儿。”“到你花园附近的小河去,”众神说:“洗你的双手,河水会解除你的点金术。”迈得斯来到河边洗手,然后,他赶紧奔向他小女儿变成塑像的地方。他再次亲吻了她,她又变回了活泼可爱的小女儿。

迈得斯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教训。他深深地认识到:金子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给人带来幸福。

幸福、快乐是人的一种感觉。

有的人把有钱视为一种幸福,有人把淡泊视为幸福;有人把繁盛、热闹视为幸福,有人把简约、闲适视为幸福;有人把享受权力当成幸福,有人把享受自由当成幸福;有人把和狐朋狗友在一起胡吃海喝视为幸福,有人把合家老少共享天伦视为幸福……

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对幸福的感受就不同。

2001年初,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和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对全国10个城市的3000户城市居民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5年来大部分中国城市居民生活得到改善,人们最向往的生活已经从“经济富裕”转变为更偏重“身体健康,心情舒畅”。5年前人们对生活中最向往的3件事进行选择时,排在前3位的是:

“经济富裕的生活”、“能和家人在一起共度美好时光的生活”,“身体健康,心情舒畅”。5年前和现在,人们对生活中最向往的3件事进行选择,虽然内容没有变化,但是次序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现在市民对生活中最向往的3件事的次序分别是:“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经济富裕的生活”,和“老后无忧的生活”。这说明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告诉我们“身体健康,心情舒畅”,比“经济富裕的生活”更为重要。

意大利的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很有趣,所以记录下来,美文共赏:“想用财富来构筑人类的幸福,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财富具有两重性……即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自然财富是指用来满足人的自然需要的东西,如食物、饮料、衣服、车马、住房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人为财富是指那些如货币那样不能直接满足人的自然需要的东西,人类用自己的技艺发明出这些东西是为了交换的便利,把它作为衡量价值的尺度。

“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人类的幸福并不由自然财富所构成,因为这种财富只是被用来满足人类的自然需要,因而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而宁可说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订购的东西。所以,按着自然秩序,所有这些财富都在人之下,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生产出来的“至于人为财富,它并不是人类为了节约自然财富而发明出来的,因为要不是人类想通过这种手段去取得生活必需品,他们是不会去发明这种财富的。因此,这种财富就更没有人类最终目的的性质了。由此可见,作为人类最终目的的幸福不可能由财富构筑。”一个作家这样提醒我们:

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们见过。

作家接着告诉我们: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蛋糕,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5.“1”与“0”人的身体就是我们人生的载体,他的承载能力同样是有限的,我们的目标太多,目标太大,我们就难以实现;我们工作的时间太长,休息的太少,我们就会未老先衰;我们对金钱太过执著,我们在其他方面就会失去的太多。

一个亿万富翁坐在医院豪华的病床上,在和煦的阳光下,一个青年健步如飞地迎着阳光向前行进,望着外边的青年,富翁感慨地说:他才是最富有的人啊!还有一个故事:

一个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走过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问:“年轻人为什么老是不高兴?

“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穷?我看你很富有啊!”老人由衷地说。

“这从何说起?”年轻人不解的问。

老人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假如今天折断了你的一根手指头,给你1千元,你干不干?”“不干。”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说。

“假如斩断你的一只手,给你万元,你干不干?”老人又问。

“不干。”年轻人毫不迟疑地说。

“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00万元你干不干?”老人紧接着问。

“不干。”年轻人斩钉截铁地说。

“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元,你干不干?”老人最后追问。

“当然不干!”年轻人义无返顾地说。

“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1000万元了呀!”老人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年轻人陷入了久久的思考之中。

我们的生命、健康是无价的,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价格的。虽然,随着我们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使人体的器官移植成为可能,我们花20万元可以移植一个肾脏,我们花50万元能够移植一颗心脏,但是这种用金钱买来的健康仍然是有限的。我们毕竟不能将体内的血管换掉,我们毕竟不能将自己的骨骼全部换掉,我们也不能将自己的头颅换掉,而人的身体的健康水平是遵循水桶原理的。就像一个水桶,它的容量由最短的木板决定;一个人,他的寿命由最差的一个器官决定,无论一个人他的其他器官有多么健康,但是他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不行了,他的寿命也就终结了,即使这个人富可敌国。一个人,就仿佛是一个数字,人的身体是这个数字前边的“1”,金钱、名誉、地位、爱情、幸福……都是“1”后边的零,“1”没有了、倒下了,后边的无数个零就什么都不是了,就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对我们而言,身体到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有了健康的体魄,有了充满活力的生命,就有了生存的资本,其他的一切都会在我们的努力下而化为现实。

所以为了赚取金钱,牺牲自己的身体,用青春赌明天,让自己的身体超负荷地工作,将生活的弦绷得比琴弦还紧,最后身体跨了,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扔到了医院里,我们赚钱还有什么意义呢?

人的一生就好比渡船,从此岸到彼岸。船上如果装载的金子太多,我们就要放弃一些其他美好的东西,比如漂亮的衣服,丰盛的美食,救命的淡水,捕鱼的工具,娱乐的用品、消遣的书籍……如果一艘船上只有金子,人们在船上就无法生存,即使能够生存,那么这样的旅途该是多么寂寞。如果我们什么都不肯放弃,我们的渡船就会超载,我们的渡船经不得风雨,经不得波澜,也许还没有完成行程的一半,渡船就会沉没。所以我们要学会适当地放弃,无论多么大的一艘巨轮,它的载量也是有限的;我们还要学会适当地休息,渡船在海上航行,免不了要观赏沿岸的风光,欣赏日出日落的辉煌,还要找适宜的港湾停下来,适当地补充给养,检修轮机。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人的身体就是我们人生的载体,他的承载能力同样是有限的,我们的目标太多,目标太大,我们就难以实现;我们工作的时间太长,休息的太少,我们就会未老先衰;我们对金钱太过执著,我们在其他方面就会失去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