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金钱的革命
25456500000029

第29章 走进知识经济时代(2)

正在人们万分焦急等待的时候,尼桑开始卖出英国公债了。“尼桑卖了”的消息马上传遍了交易所。于是,所有的人毫不犹豫地跟进,瞬间英国公债暴跌,尼桑继续面无表情地抛售。正当公债的价格跌得不能再跌的时候,尼桑开始大量买进。交易所里的人给弄糊涂了,这是怎么回事?尼桑玩的什么花样,人们纷纷交头接耳。

正在此时,官方宣布了英军大胜的捷报。

交易所里顿时一场大乱,公债价格持续暴涨。而此时的尼桑已经将几百万英镑赚进了自己的口袋。因为,罗斯柴尔德有自己的情报网,尼桑在官方之前就知道了滑铁卢战役的结果,尼桑不过是玩了一个欲擒故纵的把戏。

现在,无论谁都不可能有独家垄断的信息了,信息传递的高速度,使信息成为了一种公共的资源。就是说,机会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信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唾手可得,但是,并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认识到信息的真正价值,金钱只等待有准备的头脑。善于分析,懂得甄别,准确选择,及时实践的人,才能够使信息快速地转化为金钱。

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条电视新闻,也许是一张报纸,也许是网络上的轻轻一点,信息往往就是在这种不经意间进入你的视野,进入你的听觉,它能否在你的大脑里留下深刻地印象,能否和你的思想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这就要看你的大脑是否有所准备。

3.足够的时间和金钱能够完成一切我们要改变金钱观念,也要改变时间观念,没有一个正确的时间观念,不珍惜时间,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我们就不可能适应金钱革命的需要。

记得在小时候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上山去打柴,在山上看到两个鹤发童颜的老人在一块石板上下棋,年轻人是一个棋迷,站在那里观棋。一盘棋下完,年轻人觉得时间不早了,便背了柴草下山。但是下了山,年轻人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向路边的孩子们打听他的爸爸和妈妈竟然没有人认识,打听他自己的名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他在几十年前去山上打柴,就再也没回来,早就死了。

也许这是古人的一个荒诞的神话,也许是古人无意中进入了外星人的时间隧道,但是这样的故事,在不远的将来却完全有可能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不久前,美国的一些有钱人因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自愿支付巨额的保管费和治疗费,将自己的尸体冷冻起来,等待将来人类的医疗技术可以治疗他们的病症之后,将他们解冻治疗。如果他们的计划能够实现的话,待他们醒来的时候,他们的儿孙可能根本就不认识他们了。

你看,在我们人类社会里,任何事情只有金钱还不行,我们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我们生命的材料。所以现在有些人在请人吃饭的时候,一些生意场上的忙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你有钱我还没有时间呢!”“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口号曾经是我们改革开放20年来叫得最响亮的几个口号之一。正是这个口号极大地唤起了人们的斗志,极大地唤起了人们的紧迫感,极大地促进了我们改革开放的步伐,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其实这句话绝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的生命如果按80岁计算的话,也不过就是2万多天,还不足3万天。******在他的诗句中豪迈地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其实80年过去也是弹指一挥间。所以我们说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要比金钱更可贵。金钱去了还可以再赚,时间去了却一去不返。

我们要赚钱首先要拥有时间,因为赚钱也需要有时间,甚至可以说很多时候,我们是用自己的时间来换取他人的金钱,我们要赚取足够的金钱,我们首先要有可以自己独立、自由支配的时间,否则我们赚钱的美好愿望就是一句空话。比如说美酒,存放的时间越久,酒的价格就越高,很多名酒只要放在酒窖中就可以了,它的价格会随着时间的飞逝而飞涨。比如农民种田,春天播种,秋天才可以收获;比如医药生产企业,很多原料的发酵也必须经过足够的时间反应才行;比如信息数据的处理,即使是每秒计算几亿次的计算机,对一些非常复杂的问题也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处理完成……时间的积累形成金钱的积累。由于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以光速传递,人们创造财富的效率极大地提高,因此时间的价值也变得更加昂贵。

我们有时候的确是通过自己的时间来换取他人的金钱,但是我们每时每刻也在不断地用金钱在购买着他人的时间。其实购买服务就是购买时间,因为很多事情只要有时间我们都可以自己去完成,但是现代社会是专业分工非常发达的社会,同样的事情,我们自己做可能要比专业人员为我们做,耗用更多的时间,这就不符合成本核算,所以我们在必要的时候就必须花费我们的金钱去购买他人的时间,从而延长自己的有效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过去我们的体验可能还不太深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对“时间就是金钱”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所以我们要改变金钱观念,也要改变时间观念,没有一个正确的时间观念,不珍惜时问,不会料学地安排时间,我们就不可能适应金钱革命的需要。

我的一个朋友在1991年下岗,想要自己做一点生意,到大连考察了一段时间,觉得市场的确好,但是大连的房租太高,生活费用太高,所以他又回到了老家。

1995年在老家的确混不下去了,又来到了大连,发现各种费用比前两年更高。虽然前两年和自己一起来的人现在已经在大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自己还是不能下定决心。2002年,我的这个朋友再一次来到大连,这时1991年和他一起来的一个朋友已经有了自己的门市房,有了自己的小轿车,而当初一起来的时候,他们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在酒桌上吃饭的时候,朋友说:

“现在太晚了,要是1991年的时候留下来就好了!”如果我们老是用这种吃后悔药的方式来处世的话,我们就永远生活在后悔之中,我们就会把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后悔之中,而我们的事业、金钱永远是处在社会的最低水平。其实要创业、要赚钱任何时间开始都不晚,永远不晚40岁的时候我们回头看,觉得30岁的时候干就好了,现在都40岁了,太晚了!到50岁的时候,我们又后悔,觉得40岁的时候没敢干,现在真的太晚了……就这样,时间在不知不觉之中悄悄地溜掉了,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有人曾经这样说:“60岁之前我们用一切换取金钱,60岁以后,我们用金钱换取一切。”就是说,60岁之前,我们用自己的时间换取他人的金钱,60岁之后,我们自己已经没有了赚钱的能力和时间,我们只有用自己的金钱去购买他人的时间。

不要再无谓地浪费时间了,不要再犹豫徘徊,现在就开始,抓住属于我们的每一分钟,属于你的时间虽然会越来越少,但是随着时间的减少,属于你的金钱却越来越多。

4.从小到大才是美在一系列外部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我们片面地将进入“500强”作为一个目标去努力,其实是拔苗助长的行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培养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知识创新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公布的资料,截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跨国公司有4.4万家,子公司有28万家,在世界各地的雇员有7000多万人。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产品研究和开发的80%90%、对外投资的90%,他们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难怪中国很多企业对“世界500强”充满了美丽的梦想。

然而,“大有大的难处”。

泡沫越大就越容易破碎,气球在大小适中的时候才非常美丽,当你让它无限膨胀的时候,等待它的只能是爆炸。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庞大的动物。但是,后来恐龙神奇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是什么原因使恐龙消失的如此彻底、如此干净?对此人们进行了种种假设。有人认为是气候的变化,有人认为是陨石撞击地球,有人判断是流行病,还有人猜测可能是其它哺乳类动物吃了恐龙的蛋,等等。但是地球上的其它一些较小的动物却顽强地活了下来,为什么?为什么地球上惟一庞大的动物种群从地球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什么地球上的其他动物却没有从地球上消失呢?其实科学家认为,恐龙的灭绝同它的庞大有最直接的原因,是它自身的庞大导致了它的灭绝。

最大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这个观念必须要树立。

重要的不是有多大,而是有多强。气球吹得大了就会爆炸。曹操为了解决小舢板的颠簸,将几百个小舢板捆绑成一个“大舢板”,但是面对孔明的火攻,他们想要掉转一下船头都成为不可能。谈笑间曹操的美梦就被大火烧得“樯撸灰飞烟灭”了。美国的趋势大师棱罗对企业的大和小有这样一句英明的论断:“大不是美。小也不是美,能够从小到大才是美。”从小做到大,为什么能够从小做到大,就是因为有强劲的竞争力,因为坚强、顽强、自强。

1996年底,当爱多公司胡志标用巨额投注拿下1997年中央电视台“标王”的时候,大出风头,这位年轻的私营企业主竟然忘乎所以地宣布了他要进军世界500强的目标。但是,两年后,爱多便快速地进入了病人膏肓的地步,四处求贷无门。“500强”终于成为爱多公司难以企及的图腾。

大企业能够依靠规模经济获得产品的成本优势,这是小企业望尘莫及的。然而,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必然引起分工协作的发展,这其实就为小企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方位。因为对生产复杂产品的企业来说,不可能使每一道工序都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它必须依靠小企业的配合、协作。所以大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真正获得“规模经济的”益处,就必须摆脱“大而全”的生产体制的桎梏,依赖小企业。

大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冗员增多,机构臃肿,信息反馈速度缓慢,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率降低,社会需求方向一旦发生转变,产品的生产方向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种风险就越大。

而且,大企业并不是适合未来竞争的最好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甚至在一些行业出现了定制服务,就是根据客户提出的设计要求来生产产品,这就不适合规模经济的要求。这种服务只能为小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制约大企业发展的最严重的还不只这些,最严重的是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企业规模的无限扩大,最终由于受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影响,企业的利润率会不断降低,直到低于资金成本甚至是零,这时企业的形势就开始迅速下滑,最终将企业拖跨。另外,一个企业经营的“面”也不可能无限扩张——韩国大宇公司的总裁根本就不知道手下有多少子公司、分公司,有多少项业务。

哪怕他是一个天才,他也管理不了。

所以,对我们来说,现在还不是盲目追求“大”的时候,企业的规模不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而是发展的结果。企业在市场经济世界的激烈竞争中,历经风雨从小到大地不断磨练,和国家一点点地“养大”绝不是一回事。如果我们只是片面地追求“大”,我们只要把一些国有企业简单地进行一下重组,就会有企业轻松地进入500强。但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世界500强中有很多是老牌的企业,如可口呵乐公司、通用等等,也有很多是新贵,而且都是“民营企业”,有的企业它的主人都换了几手了,但是它的生机却依然旺盛。这一切清楚地说明,我们同国外的一些企业比起来,所差的不足企业的规模,而是社会的法律秩序、企业的运作机制、管理制度。在一系列外部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我们片面地将进入“500强”作为一个目标去努力,其实是拔苗助长的行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培养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知识创新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这种追求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翻一翻美国《财富》杂志的时候,忽然发现我们进入了“500强”的榜中,这样的“500强”才是真正的“500强”,靠国家垄断、国家“养”出来的“500强”,再多也经不起大浪淘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