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25457500000034

第34章 二入秘书省(1)

开成、会昌(840—841)之交,李商隐进入而立之年,为移家长安和从调新职四处奔走,先后在王茂元的陈许节度使幕、周墀的华州刺史幕中短期逗留,帮他们写过一些应时的公文。这些文章,有不少现在还保留在李商隐的文集中。

这段时间里,洛阳是李商隐常要旅经的地方。虽然王茂元的驻节地是许州(今河南许昌),他本人不一定常在洛阳,但作为王家的女婿,李商隐当然少不得要到王家在洛阳的府邸探望或居住,他的妻兄弟们也会在家中招待他。现在李商隐诗集中留有不下十首写于洛阳崇让宅的诗,或标明地点,或未标明,最早的就应该是此时所写,有的则陆续写于此后的岁月里。这些诗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或多或少与妻子雪娘有关。

洛阳崇让宅到处有雪娘童年生活的记忆,婚后雪娘曾详细给商隐说过。李商隐来到崇让宅,就会想起那些温馨的故事。当雪娘在世时,有时候他们一起在崇让宅暂住,这时写下的诗不但记录他们的生活,往往也就是他们之间的私语。有时候是李商隐独自在这里,这些诗便往往有代简的作用,即含有“寄内”的性质。对李商隐生平和诗歌研究精深、体悟细腻的清人冯浩对此最为敏感,抉发得最为清楚。[1]当雪娘去世后,李商隐再到洛阳崇让宅,就更不能不满心萦绕着对妻子的思念和哀悼之情,那是一种剜心彻骨的痛。那时候写出的作品,总是含着悼亡意味,几乎是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得到的。

可以说,与洛阳崇让宅有关的诗,在李商隐全部诗歌中,是颇重要而很有特色的一群,值得我们关注。

《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是这群诗中写作时间最早的一首,按其内容和情调,应在会昌元年(841)的初秋。当时,长安樊南的家虽已安好,跟随王茂元离开泾州来到河南的雪娘很可能还住在洛阳,正等待同李商隐一起前往长安。李商隐奔波辛苦,偶染小恙,便也暂在崇让宅歇息将养。

这一天,傍晚一阵雷雨,雨后空气格外清爽,商隐与雪娘在宅内的东亭闲坐,他们谈了许多往事,也对未来作了一番畅想。雪娘本不会饮酒,今天也用小盅陪着商隐,商隐的酒量也小,不觉微醺,意兴大发,遂有此诗。此诗的核心部分,不妨看作他对雪娘的表白:

曲岸风雷罢,东亭霁日凉。

新秋仍酒困,幽兴暂江乡。

摇落真何遽,交亲或未忘。

一帆彭蠡月,数雁塞门霜。

俗态虽多累,仙标发近狂。

声名佳句在,身世玉琴张!

万古山空碧,无人鬓免黄。

骅骝忧老大,鶗鴂妒芬芳。

密竹沉虚籁,孤莲汩晚香。

如何此幽胜,淹卧剧清漳?

(《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

首四句入题,所写是当时景况。就是其中“幽兴暂江乡”一句,促发冯浩产生商隐曾有江乡之游的想法。冯浩据此认为本诗乃商隐即将去湖湘一带游历前所作。但如将此句解释为雷雨后的崇让宅使李商隐顿生身在江乡之感,似亦勉强可通。崇让宅占地甚广,有颇大的池塘,有密密的竹林,有曲折的回廊和众多的幽房水亭,这从李商隐的崇让宅诗群中就能够看出来。不过崇让宅园林池沼就是再宽阔,欲比“江乡”总嫌有差,商隐何以竟有此感觉?似尚可酌。

“摇落”四句描写商隐当时的心情。一场大雨,把树叶和花朵打落了不少,眼前一片狼藉。此类景色最易触动商隐的愁绪,记得他在泾州就写过两首《回中牡丹为雨所败》的诗。“摇落”就是他形容此景时爱用的一个词。[2]而由花的凋零,思维跳跃的诗人立刻联想到人世沧桑,想到自己的亲朋好友,所幸这时都还健在。于是他没有在花叶摇落的衰景上多作停留,而是思绪飞越,脑海浮现出从“一帆彭蠡月”到“数雁塞门霜”那样清朗悠远、寥廓无垠的景象。

下面四句进入全诗核心,既是商隐对雪娘的私房话,也不妨当作对社会的自我宣言。这四句是李商隐对自己人格最鲜明的标榜,对自己形象最简洁有力的勾勒。有了这四句,全部李商隐诗文集的思想内容就都被提举起来,他的诗人形象也因之而伟岸高大。也就是说,这四句对李商隐的为人、为文、为诗具有强大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作用。

李商隐很清醒,自己在求仕谋生方面未能免俗。种种俗态,难免猥琐,是做人的累赘,但又实在无法逃避,无法免除。但他马上强调:我骨子里潜藏着顶天立地的桀骜之气,一旦迸发,俗人们将视我为狂怪,但那却是我引以自傲的“仙标”——仙人般的标格!我清楚,我的声名全都建筑在我的文才之上,我赖以生存,也因此充满自信,我的身世是那样的清雅高贵,犹如那高张于秋天的玉琴![3]那才是我,真正的李商隐!

这四句是要强的话、鼓劲的话,李商隐为自己鼓劲,也以此慰藉妻子。当然,他明白,事情还有另一面,那就是时光易逝,青春不再,这才是人生最最无可奈何的事。回到现实中来的李商隐,只有对目前的处境和渺茫的未来深深慨叹。这便是后面八句的主要意思,慨叹,但未绝望。“如何此幽胜,淹卧剧清漳”,以建安七子之一刘桢自比,说明李商隐虽屡遭困厄,此时仍然抱着济世建功的念想,尚不至一味地颓废沮丧。

作于稍后的《临发崇让宅紫薇》诗,也是崇让宅诗群中重要的一首。“临发”,是即将出发,是谁要离开崇让宅呢?当然是我们的主人公李商隐,也许还有原住崇让宅的小姐、现今樊南生的爱妻王雪娘吧。他们要离开洛阳,是去长安?很可能。

这是一首告别故宅的诗,告别的话虽是夫妇俩对着开得正艳的紫薇花而讲,但深深的情意是留给雪娘从小长大的崇让故宅的:

一树秾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说清楚诗的写作背景,此诗并无难解之处。我们能够感到诗中流露的对崇让宅的浓浓眷恋之情。特别是第三联,作者想象:今后这里的桃花仍将傍着露井盛开,但他和雪娘是看不到了;这里的柳绵仍将逢春而飞,可是隔着章台,也只能与从小在此长大的雪娘相忆而不能相见。他们安慰崇让宅的紫薇、桃绶、柳绵:任何地方的花草都一样有荣有谢,你们在这里挺好,何必一定想着移植到京师御苑中去呢?李商隐极力安慰着留在崇让宅的一花一木,可是,他似乎忽略了,他自己和雪娘此去,不正是要落籍京师长安,正是要“移根上苑”吗?自己要去,却叫别人安心留下,李商隐的思绪显然矛盾,这矛盾显示出他内心的复杂和彷徨。进京拼搏和逍遥江湖,两者他都想要,免不了有所纠结,无意中在诗中流露出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崇让宅诗群中的作品都很精彩,在后面的叙述中,我们还会讲到。

会昌二年(842)春初,李商隐的奋斗有了结果。他以卸任弘农尉的身份参加吏部主持的书判拔萃科考试,通过了,被任为秘书省正字。

这是李商隐第二次进入秘书省,正字与当初的校书郎工作性质差不多,但官阶低一档,是正九品下阶。从开成四年(839)到会昌二年,时间过去了三年多,官阶却降了一级,李商隐有点哭笑不得。不过,这不值得计较,他觉得只要好好干,逐步升迁并非无望,自己不能跟令狐绹比,他有父荫,自从为令狐楚服丧结束,先是官复左补阙原职,现已迁为户部员外郎了。

到秘书省任职,毕竟是初入仕者的理想之途,开成四年,无缘无故地被调为弘农尉,现在依靠自己的努力,终于回来了,终于在长安安了家,和母亲、妻子团聚了。想到这里,李商隐不禁长长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