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25458300000048

第48章 闪电庆历(5)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笔者说庆历新政的最大亮点,不在它要解决吏治和“三冗”“三费”问题的具体设想,以及解决得如何如何,而在它所折射出来的民本思想的光辉,充分证明其改革者已然超越前人,站在一个新的思想制高点,不仅想到要为帝王谋国以尽忠,也衷心想到为民谋福祉以尽道,将传统的士君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活学新用,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而且值得骄傲同时又令人悲哀的是,以范仲淹和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者所达到的这个“宋代高度”,至封建社会终结(这种终结仅指政治制度层面而言),悠悠又是千年岁月,可叹再无人跨越。

36.皇帝的软肋

庆历四年(1044)初夏的一天,宋仁宗忽然看到一封紧急密奏,有台官[57]声称,他们破获了一起“谋逆大案”。首犯两人,一个是枢密副使富弼,一个是国子监直讲石介。其罪状是:石介与富弼相勾结,商议阴谋废黜宋仁宗,另立新主云云。其证据是:石介写给富弼的亲笔信,内为谋逆内容。罪犯、罪状、罪证等一应俱全,谋逆大案铁定。仁宗皇帝又惊又疑,不由联想起最近的朝野传闻,陷入长久沉思……

半年以来,范仲淹和他的改革团队雷厉风行,推行新政。庆历三年(1043)十月十二日,首先颁布“择官长”诏令:“盐铁副使、工部郎中张昷之为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按察使、兵部员外郎、知谏院王素为天章阁待制;淮南都转运按察使、盐铁判官、兵部员外郎沈邈为直史馆、京东转运按察使。用富弼、范仲淹等之言也。”先是,范仲淹等为“择官长”一条进有专章如下。

古者内置公卿、士大夫,助天子司察天下之政;外置岳牧、刺史、方伯、观察使、采访使,统领诸侯、守宰,以分理之。内外皆得人,未有天下不大治者也。今转运按察使,古之岳牧、方伯、刺史、观察使、采访使之职也;知州、知县,古者诸侯、守宰之任也。内外官虽多,然与陛下共理天下者,惟守宰最要尔。比年以来,不加选择,非才、贪浊、老懦者,一切以例除之。以一县观一州,一州观一路,一路观天下,则率皆如此。其间纵有良吏,百无一二,是使天下赋税不得均,狱讼不得平,水旱不得救,盗贼不得除。民既无所告诉,必生愁怨,而不思叛者,未之有也。民既怨叛,奸雄起而收揽之,则天下必将危矣。今民方怨,而未甚叛去,宜急救之。救之之术,莫若守宰得人。欲守宰得人,请诏二府通选转运使,如不足,许权擢知州人。既得人,即委逐路自择知州,不任事者奏罢之,令权擢通判人。既已得人,即委逐州自择知县、县令,不任事者奏罢之,令权擢幕职。如是行之,必举皆得人。凡权入者,必俟政绩有闻,一二年后方真授之。虽已精择,尚恐有不称职者,必行降黜,直俟人人称职则后已。仍令久其官守,勿复数易。其异政者,宜就与升擢之。若然,官修政举,则天下自无事矣。朝廷唯总其大纲而振举之可也。

宋仁宗正是根据上述奏议,颁布了第一批“择官长”名单,随后又有一系列实施诏令。半个月后,十月二十八日,再颁“明黜陟”之诏令。

唐、虞稽古,建官惟百,能哲而惠,克明峻德。然犹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周制:太宰之职,岁受官府之会,以诏王废置,三载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故考课之法旧矣。祥符之际,治致升平,凡下诏条,主于宽大,考最则有限年之制,入官则有循资之格。及比年事边,因缘多故,数披官簿,审阅朝行,思得应务之才,知亏素养之道。然非褒沮善恶,则不激砺;非甄别流品,则不愤发。特颁程式,以懋官成。自今两地臣僚,非有勋德善状,不得非时进秩;非次罢免者,毋以转官带职为例。两省以上,旧法四年一迁官,今具履历听旨。京朝官磨勘年限,有私罪及历任尝有赃罪,先以情重轻及勤绩与举者数奏听旨;若磨勘三年,赃私罪杖以下经取旨,徒以上再经取旨,其能自新无私犯而著最课及有举者,皆第迁之。自请厘物务于京师,五年一磨勘,因举及选差勿拘。凡有善政异绩,或劝农桑获美利,鞫刑狱雪冤枉,典物务能革大弊,省钱谷数多,准事大小迁官升任,选人视此。若朝官迁员外郎,须三年无私罪,而有监司若清望官五人为保引,乃磨勘。迁郎中、少卿监亦如之。举者数不足,增二年。迁大卿监、谏议大夫,弗为常例,悉听旨。又定制,监物务入亲民,次升通判,通判升知州,皆用举者。举数不足,毋辄关升。

过了二十天,十一月十九日,“抑侥幸”的实施诏令又颁发下来,其行文几乎脱胎于范仲淹条陈十事之“抑侥幸”条。诏曰:“自今见任、前任两府及大两省以上官,不得陈乞子弟、亲戚馆职,并读书之类。进士三人以上,一任回无过犯者,许进著述召试,取优等者充。遇馆职阙,取曾有两府二人、两省三人同罪举充者,仍取著述看详试补。”谏臣欧阳修认为此诏于馆职要求还不严格,上疏提出自己的建议。宋仁宗觉得说得在理,就根据欧阳修“先择举主”的建言再颁诏令:“今后馆阁阙官,即据合举人数,降敕委学士院与在京龙图阁直学士以上,或舍人院与在京待制,同共保举有文字德行官员,具姓名并所著述该时务文字十卷以闻。”

十一月二十八日,颁发“限职田”实施诏;跳过年,庆历四年(1044)三月十三日,颁发“精贡举”实施诏;五月二十八日,再颁发“减徭役”实施诏,真是紧锣密鼓,大张旗鼓,半年多点时间,就将范仲淹条陈十事中的六条化作实施诏令,在全国推行。这里有必要把与天下民间读书人最为相关的“精贡举”诏令展示出来。

诏曰:儒者通天地人之理,明古今治乱之源,可谓博矣。然学者不得聘其说,而有司务先声病章句以拘牵之,则夫英俊奇伟之士,何以奋焉?士有纯明朴茂之美,而无敩学养成之法,其饬身励节者,使与不肖之人杂而并进,则夫懿德敏行之贤,何以见焉?此取士之甚弊,而学者自以为患,议者屡以为言。比令详酌,仍诏政事府参定。皆谓本学校以教之,然后可求其行实。先策论,则辩理者得尽其说;简程式,则宏博者可见其才。至于经术之家,稍增新制,兼行旧式,以勉中人。烦法细文,一皆罢去。明其赏罚,俾各劝焉。如此,则待才之意周,取人之道广。夫遇人以薄者,不可责其厚也。今朕建学兴善,以尊子大夫之行。而更制革弊,以尽学者之才。教育之方,勤亦至矣。有司其务严训导,精察举,以称朕意。学者其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凡所科条,可为永式。

其令曰: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属部官为教授,三年而代。选于吏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三年无私遣,以名闻。士须在学习业三百日,乃听预秋赋;旧尝充赋者,百日而止。亲老无兼侍,取保任,听学于家,而令试于州者相保任。所禁有七:曰隐忧匿服;曰尝犯刑责;曰行亏孝弟,有状可指;曰明触宪法,两经赎罚,或不经赎罚,而为害乡党;曰籍非本土,假户冒名;曰父祖干十恶四等以上罪;曰工商杂类,或尝为僧道,皆不得预。

进士试三场:先策,次论,次诗赋。通考为去取,而罢帖经墨义。又以旧制用词赋,声病偶切,立为考式,一字违忤,已在黜格。使博识之士,临文拘忌,俯就规检,美文善意,郁而不伸。如白居易《性习相近远赋》、独孤绶《放驯象赋》,皆当时试礼部,对偶之外,自有义意可观。宣许仿唐体,使驰骋于其间。士子通经术,愿对大义者,试十道。以晓析意义为通,五通为中格。三史科取其明史意而文理可采者。明法科试断案,假立甲乙罪,合律令,知法意,文理优,为上等。

宋仁宗作为皇帝,能认识到“儒者通天地人之理,明古今治乱之源”,能做到“建学兴善,以尊子大夫之行。而更制革弊,以尽学者之才。教育之方,勤亦至矣”,委实不易。就算这诏令乃臣下所拟,他能认同并认可推行,也实属难得。若能这样坚持下去,把已然铺排开来的改革局面再行扩展,更坚定地支持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班子,那么历史上的庆历新政就会是另外一种结局,不会只是一道短促的闪电。可惜,宋仁宗再开明,再宽仁,再伟大,他毕竟还是一个封建皇帝。皇帝就有皇帝的软肋,那是皇家遗传基因所决定了的。而宋仁宗的软肋一旦被击中,庆历新政就要在劫难逃了。

还在范仲淹刚刚就任参知政事的庆历三年(1043)七月,宋仁宗就收到一封长达数万言的奏折。你道作者是谁?不是别个,正是那位煮熟鸭子没得吃的夏竦。这打的是一张悲情牌,又是一个试探气球,说自己是多么的无辜,是多么的忠诚,现在又是多么的可怜,仁宗你得替我做主,还我清白,让我再为你尽犬马之劳吧。前文说过,夏竦极有文才,《宋史》本传说他“为文章,典雅藻丽”,奏折写得声情并茂,颇能动人。宋仁宗不是仁吗,还真有点被感动。不过,此时尚改革心切,正想重用范仲淹和韩琦等人解决国家难题,起用夏竦这不给自己添乱嘛,所以思忖多时,还是让学士孙抃代拟诏书,内中有言:你夏竦如果想“图功效,莫若罄忠勤;弥谤言,莫若修实行。”暂时朕就不考虑你了哈。夏竦一看,此招不灵呀,怎么样才能打动皇上呢?思谋良久,忽然自己骂了一声自己“糊涂虫”,当年吕夷简是怎么治范仲淹的?不就在“朋党”二字上做文章吗?这是皇上的软肋呀傻瓜!于是,几乎就在庆历新政风起云涌之际,一股“夏式暗潮”也有铺天盖地之势。

宋仁宗不是改革心切吗?新政诸君子不是首以“明黜陟”“择官长”“抑侥幸”开刀整顿吏治吗?特别是范仲淹不是向各地派出按察使,实地考察官吏优劣善恶情形,然后由他铁笔点断,宁肯让“一家人哭,总该比几个州县的百姓哭好”,从而断送了很多贪官和庸官的前程吗?这就直接触怒了既得利益集团,破坏了人家的特权链和旧有秩序,从而招致忌恨与反扑,这本是必然的反应。老练的夏竦正好借风扬沙,乘势作祟,那真该叫作“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大造范仲淹们“荐引朋党”的舆论。当时,尤以什么“江东三虎”和“山东四伥”为攻击焦点,借此打击范仲淹们的庆历新政。所谓“三虎”“四伥”,即指那些被派往各地巡视的按察使们。这里掉一闲笔。“江东三虎”史有误传:原指杨纮、王鼎、王绰三人,他们受新政委任,提点江东刑狱,竞相揭露举发贪官隐罪,无所宽贷,遂被目为“江东三虎”。而南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云:“咸平、景德中,钱惟演、刘筠首变诗格,而杨文公与之鼎力,号江东三虎,诗格与钱、刘亦绝相类,谓之西昆体,大率效李义山之为丰富藻丽,不作枯瘠语。”其后持此说者颇多,如清人汪诗韩《诗学纂闻》云:“逮宋而杨大年与钱、刘号江东三虎,诗宗李义山,谓之西昆体。大年复编叙十七人之诗为《西昆酬唱集》。”其实这是错误的。“江东三虎”之名是在杨亿死后二十多年的庆历年间才出现的,不是指诗风,而是指为政;不是指杨亿与钱惟演、刘筠,而是指杨亿之侄杨纮与王鼎、王绰,根本与杨亿无关。《宋史·杨纮传》载:“纮御下急,常曰:‘不法之人不可贷。去之,止不利一家尔,岂可使郡邑千万家,俱受害邪?’闻者望风解去,或过期不敢之官。与王鼎、王绰号‘江东三虎’。”听听,这不就是范仲淹的语义吗?

且说“朋党”之议起,宋仁宗分外留心在意。从前“朋党”之说起自朝堂,仁宗知道那是吕夷简一党所为,心中有数;如今却多起自于坊里民间,飞短流长,无边无际,仁宗可就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了,摸不着头脑便有些心里发慌。找谁落实一下这事呢?范仲淹正为朕所重用,虽则他是舆论中人,可绕过他也不合适是吧?那就先问问他吧。《范文正公年谱》记载:“四年甲申……四月,上与执政论及朋党事。”范仲淹是怎么回答的呢?讲得率真而深切: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自古以来,邪正在朝,未尝不各为一党,不可禁也,在圣上鉴辨之耳。诚使君子相朋为善,其于国家何害?

是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那就看你宋仁宗的心胸和鉴别力了,你能让士君子们道结为党,给国家和老百姓真正做点实事有什么不好呢?宋仁宗听了这话作何反应,史无记载,笔者估计宋仁宗不会太满意,那更是放心不下了。且说皇帝还正自惊疑间,忽又有一声惊雷,是与范仲淹一样身处舆论攻击的欧阳修,激于义愤,一笔挥就雄文《朋党论》,不仅当时震撼朝野,而且成为流传千古的瑰丽篇章。文章不足千字,全篇如下: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