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25458300000061

第61章 尾声 《岳阳楼记》 一曲悲怆的命运之歌(1)

开笔全录千古绝唱《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笔者像一代代中学生一样,少年时就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倒背如流,这一方面是语文老师耳提面命的结果,一方面是自己从内心喜爱它。语文老师名叫梁向荣,脸儿长长的,瘦瘦的,黄黄的,目光锐利而明亮,印象至今难忘,他对《岳阳楼记》的讲解更是至今难忘。他说:第一段嘛,说明写记的起因,这很必要。自己的朋友名叫滕子京,贬官到岳阳,重修了岳阳楼,嘱咐自己为新落成的岳阳楼作记。有了这段简明扼要的开篇文字,接下来就可以自由挥洒了。第二段嘛,很聪明,一上来并不直接写岳阳楼如何如何,只用四十几个字概写了岳阳楼的地势和气势:“巴陵胜状……气象万千。”为什么不详细写岳阳楼本身呢,因为“前人之述备矣”,以前写的人多了,重复没意思,超越又不易,最好就写“大观”。同学们记好了,这就叫“人详我略,人略我详,与众不同,出奇制胜”。第三段嘛,写览物而悲者。这天登上楼去,是阴雨连绵的天气,冷风怒号,浊浪排空,看不见太阳,也看不见山的影子,商船不敢开行,只怕遭到毁坏,天将黄昏,能听到虎啸猿啼的声音。这种时候站在楼上,触景伤情,不免充满国忧与乡愁,觉得世途艰险令人畏惧,想到极处,好不悲观矣!接着第四段,马上是另一种情景与心情:但见春风丽日,蓝天碧波,沙鸥锦鳞,岸芷汀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时置身楼上,顿觉心旷神怡,荣辱得失全忘了,举杯畅饮,临风开怀,那是无比的欣喜和舒畅!同学们请注意,这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情景交融,可就引出了第五段,最为要紧,最有价值的一段。“嗟夫”,是个感叹词,强调下面的内容你得特别上心。予,我,范仲淹,曾经探求过古代圣贤的心思,他们可不会像上面两种人那样乍惊乍喜的,原因何在?因为他们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轻易不会为外部环境的好坏所干扰,不会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所左右,在朝做官时,想着老百姓的利与害;身在草野民间时,则想着君王施行的是否是仁政。同学们可能也会问了,他们“进亦忧,退亦忧”,老这么忧愁,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他们的回答肯定是这样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我们先得为天下老百姓的福祉操心、担忧,什么时候他们过上好日子了,我们再分享他们的快乐。这样伟大、高尚的品德太让人感动了,所以再加个感叹词“噫”。最后,作者以设问句式取肯定意义:除却这样的“古仁人”,我还能再去追随谁呢?!

从听梁老师讲《岳阳楼记》到现在,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至今认定他讲得真好。唯有一点解读,我越来越难以认可了。梁老师说,这篇《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专门写给滕子京听的,先表表朋友的功劳,重点是最后,规劝老朋友好好学习前圣先贤。笔者后来走出校门,走进更大的文化圈子,才知道梁老师的“规劝”说,是一种很普遍的解读,而且与其相提并论的解读还有另外三种,即:“策励宣言”说、“赞扬滕子京精神”说和“提倡先忧后乐精神”说。用心学习对《岳阳楼记》的这四种解读,都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提倡先忧后乐精神”说,更容易为广大读者接受。体现读书人忧患意识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是全文的点题一笔,又是全文的灵魂和闪光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学说,重视和强调忧患意识,它并不是一己对现实生活困境和自身生存发展困难的忧思与焦虑,而是对群体和社会两方面的关注和忧虑,主要是对道德境界提升和道德价值追求不够的忧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伟大的民本思想的体现。民本思想一直是儒家最基本的信念,它与“平天下”的目标是一致的。老百姓是社会的最底层,又是社会的根基,只有“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使民安居乐业,天下才能太平”。孟老夫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又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一种民本思想的文学表达。用这样的伟大思想去规劝朋友,策励同道,确实也是《岳阳楼记》的价值所在。

然而,笔者总觉得这样理解《岳阳楼记》还不够,还远远不够,不够全面,不够内在,不够贴切,还不是老年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时的最真实的心态。如果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主要是一种向外的“策励宣言”,那么,这只是《岳阳楼记》的一种品格,或者准确点说,一个层面上的品格,而绝对不是它品格的全部。《岳阳楼记》深邃博大,别有洞天。笔者的感悟未必正确,但这种感悟有幸得益于屈原的《离骚》,以及柴可夫斯基的《悲怆》。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但他没有说,因为探不到底,谁也别去探测它。笔者试着从另一个方向去探测,以检验自己的感悟是否有道理。

据说岳阳这个地方,古来许多贬官都来过,包括伟大的屈原老先生。《离骚》是否写于岳阳?笔者无知。但《离骚》三昧,于理解《岳阳楼记》大有启示。《离骚》凡二千四百七十七言,三百七十三句[60],乃屈原呕心沥血之作。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为了振兴邦国,实行“美政”,屈原“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满怀“存君兴国”之志,却唤不醒昏庸的楚怀王,国势日削,危亡日迫,救国无门……这对“国士”屈原来说,能无怨乎?故发而为《离骚》,故有其代表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过,对“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来多誉为“励志”之属。这就未免简单肤浅了一点。笔者以为:《离骚》其实是一部很“内向”的杰作,不管它叙事多么宏大,比兴多么浪漫又神话,情感多么激越、语言多么华美惊人,但它主要不是为了“策励宣言”,而是一种灵魂自诉,一曲充满内心矛盾冲突的心灵咏叹调。在这里,进步的政治理想,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庄严的历史使命感,以及悲壮的献身精神,都化在一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中:一心向往的“美政”你究竟在哪儿啊,我穷尽毕生之心力,为何还未能达到?我将再求索再求索再求索而不废其志,可我已然生命老去……这实际上是屈原的又一个《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设身处地想一想,励志的成分不能说没有,可内里真正是一种理想破灭之后的无奈、迷惘与死不瞑目般的不屈。这不是“国士”屈原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中国士君子的群体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底伟大的痛苦或伟大人格的灭亡。”这种宿命的悲剧,太容易让人耳边响起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