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平静的日子,好不容易度过两年,到1957年又搞起整风鸣放运动。我受挫的心还在阵阵疼痛,连生活都觉得没啥意思,对政治就更不感兴趣,心想,爱搞什么就搞什么,跟我毫无关系,把自己身心调理好就是了。见我态度如此消极,领导就找我劝说,团支部多次动员,让我积极投入运动,最终还是未经住撺掇,在鸣放会上发了言。说什么呢?既未攻击国家政策,又未反对党的领导,无非是说说挨整的委屈,讲讲未上大学和失恋的苦闷,应该说,这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发言也就是十来分钟。到了“反****”运动时,以跟组织“反攻倒算”罪名,一顶“****分子”帽子,端端正正戴在了我头上,开除团籍,行政降级,一夜之间成了****对象,被遣送北大荒劳动改造。成了阶级敌人,再好的朋友,这时都要划清界限,一般的人更不敢接近。我完全被“孤立”了,在公寓里无人搭理,还不时有白眼投来,我就独自去北管公园,找个僻静地方枯坐,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天。
发配北大荒劳改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这一去难说会不会回来,我得把所有东西带走。收拾物品没有谁来帮忙,好在单身汉东西不多,自己胡乱地塞进箱子里。无意间发现《我们是苏维埃人》和《斯大林时代的人》两本书,见到扉页上女朋友勾划掉的签名,不禁想起初恋的美好情景,以及失恋后的刻骨伤痛,扔掉呢,带走呢?犹豫良久,还是带走了。这两本书和恋爱时信件,还有女朋友的照片,就成了我要带走的珍贵物品,因为,我幸福与倒霉的感受都集中在这件事情上,我不能丢掉这段记忆。从北京到北大荒,从北大荒到内蒙古,这些物品都陪伴着我,直到“****”运动闹抄家,怕被造反派抄出来,连累女朋友和妻子知道,我才把信件和照片销毁。而这两本波利伏依的书,还有本我报考大学时她给我的《世界地图》册,我从内蒙古又带回到北京,成了那段苦涩生活的见证。这会儿每次见到它们,就会想起那个居住过的小院,它既是我的人生福地,又是我的青春墓园,恐怕今生今世都不会忘掉。
平静、安逸、快乐的生活,连同青春时光被毁灭,都发生在那个小院里。1958年离开北京,1980年回到北京,二十二年的金色年华,如浮云飘散,如流水远逝,这时,我已人到中年。容颜衰老,锐志渐退。唯一没有忘却的,就是当年那个小院,依然清晰如在眼前。只是不知道它会不会,还记得我和理解我,像我一样情愫盈盈。
我回来的那年那月,满街槐花正在飘香。老天又跟我开了个玩笑,友谊宾馆的一次文学活动,竟然邂逅初恋的女朋友。她这时已经是颇有名气的作家,而我的摘帽“****”身份还未解除,心理上的失衡在我是显而易见的,应该三天的活动只参加了一天,我就借故怏怏地离开会场,此后许多天都沉浸在往事回忆中。这究竟是折磨还是宽慰,我却弄不清也不想弄清,只是心海涌起的苦涩波澜,等于又经历一次失恋,那滋味儿实在不好消受。陪伴我的只有一杯清茶,还有那首《草原之夜》……噢,初恋原来无法忘却。
此时我们都有了家室儿女,对待往事自然多了冷静,始终无机会讲述各自当年事。只是有一次她对我说:“你知道当时我多难哪,你的事传到我们学校,同学们要跟我划清界限,有的把书桌都拉开距离。”我马上应了声:“噢!对不起。”二十二年非正常人生活,我都经历和忍受过了,当然能体谅她当时处境。一个充满美好幻想的女孩子,她哪能受得了这种冷漠与歧视,只能选择跟我分道扬镳。这种爱情悲剧结局,在过去年月很正常,属于纯中国式的故事。
写到这里读者也许会问,你后来再去过那个小院吗?是的,结束苦难的漫长岁月,回到北京以后这些年,我去过许多年轻时去过的地方,重温往日景象、咀嚼人生滋味,成了我晚年生活内容。至于各式院落去的就更多,它们就像一本本厚重的图书,有的充满高深莫测的色彩,有的给人以一览无余的坦荡,无不散发着时代的油墨气味。令我遗憾的是未能特意寻访,那个曾经属于我的小院。开始是怕触动情感伤痕有意躲避,后来进入人生晚境思念故土旧居,终于鼓起勇气顺便去了那条老街,寻寻觅觅,走走问问,来回转了多时却未找到那个小院,更未听到昔日的经声磬音,不知是我记忆错了,还是早被拆除,反正再未见到它的身影。
不过于失望中也有些庆幸,假如真的找到那个小院,它将会像遇到初恋女友一样,让我的心灵再受次折磨。何必呢,人活着毕竟希望快乐。
我的小院,我的故事,你不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生存状态的写照吗?但愿你只存在于书中,后来者的院子里永远是充满温馨和幸福。让北京特有的槐花香,醉着生活,醉着岁月,醉着我寻而不得的小院,给我的故事留下个遐想的结尾。
2014年4月18日
蓟运河恋歌
您问蓟运河在哪儿呵?告诉您吧,在冀东平原,更在我心上。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就是在蓟运河边度过的,那里有个叫宁河的小镇,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尽管这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而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及生活阅历的逐渐增加,童年的许多往事正在淡忘;但是,蓟运河上秀美的宁静风光,河两岸清新的乡野景色,如同一幅北方风情画卷,镶嵌在我记忆的精美镜框里。每当思念童年的故乡,我就会用深情目光观赏,这时心灵就会得到些许抚慰。
当我眺望黄浦江夜景,灯型船影是那么让我如痴如醉;当我漫游在诗境漓江,多姿多彩的翠峰是那么让我赞叹;当我在南海渔舍听涛声拍岸,我的心被撩拨得是那么欣喜;当我在万里长江昼夜畅游,江上风景会让我思绪万千……祖国壮美秀丽的山河,这时对于我,再不是诗句中的形象音符里的旋律,而是具体到可以跟我心灵相撞相依,我整个生命都融会在这情境之中。可是请原谅我吧,我还是常常会想起,我故乡的蓟运河。
离开故乡几十年,东奔西闯,命运多艰,心中有多少委屈和怨艾,我是多么想跟你诉说啊,蓟运河,而你跟我的地域距离却很遥远,我只能在睡梦中跟你对话。对于一个远走他乡的游子,这是多么痛苦多么无奈啊,蓟运河,相信你绝对想象不出,我当时的痛苦心情。可是我不会怪罪你,我知道,那时的你又能有多少幸福呢?先是“****”人为苦难,后是自然天灾地震,你那时还不是跟我一样,只能默默地自己承受。这就是命运啊,不认也得认,别无选择。
总算熬到了这一天,命运有了转机,我对你的思念比过去也更加殷切。从各种媒体中捕捉有关你的信息,从故乡来人中探听有关你的近况,只要是你的事情哪怕很小很小,在我看来都很重要都很亲切。特别是当我天南地北地走过,领略各具风姿的大江大河,越发希望有一天投入你的怀抱。看到南方一栋栋漂亮农舍,我立刻就会想,我的乡亲们会住什么房子呢?看到北京城农家饭店红红火火,我马上就会想,我家乡的吃食怎么就不来风光一番呢?这时我跟故乡的距离太近太近啦。
好像是八年前的秋天吧,总算有了这样的机会,在故乡几位文友精心安排下,我和北京四位老作家,一起到了一趟七里海。到了那里才知道,七里海在宁河县,属于我故乡领地。虽说距生养我的小镇还远,几乎没有什么回家的感觉,但是北方水乡特有的气息,却着实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愉悦。同行的几位作家,有温州人,有上海人,有萧山人,江南水乡柔美的风景,早就浸润他们的心灵和语言,对于这略显粗犷的北方水乡,他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不得而知。同行的另一位作家,算是天津市里人,可是他毕竟多年居住北京,对于乡村并不熟悉,那么,他又是怎么想呢?同样不好猜测。我只知道自己,高兴得犹如过年,童年生活景象,从眼前一幕幕掠过,在默默享受中,竟然忘记照顾友人。
我们匆匆地走过七里海,然后,应我的请求来到蓟运河畔,车子沿着河岸慢慢行驶,我这离开家乡经年游子,这时比谁都兴奋、都贪婪。摇开半个车窗玻璃,从有限的缝隙里,我大口大口地吸气,那久违的熟悉的平原气息,轻轻地柔柔地飘进我的肺腑,我整个身心都有种轻灵欲飞的感觉。此时用什么语言都无法表达我的心情,从心底涌出又在默诵的,只有三个字:“回来了”。如果这三个字能包含更多的意思,那就是我对故乡几十年的全部思念。而这种思念常常是无须解释的,就如同无法确切地用语言表白,其实又何必解释和表白呢?无言的观赏是最崇高的表述方式。
这次七里海之行,时间不过半日,匆匆去,匆匆回,却满足了我些许思乡之情。当晚,接到两位作家电话,一位说:“真没想到,你老家还有这么好的螃蟹,多少年未吃到过啦。”另一位说:“嘿,你们家乡的葡萄真好,又香又甜,我平日不怎么吃甜食,这回都管不住嘴了。”
这两位老作家,见多识广,平时赞语悭吝,能从他们口中说出这些话,说明他们感动了。我这蓟运河的孩子自然高兴。这次实在太匆忙了,倘若有机会再来,赶上虾蟹收获时节,请客人尝尝各种蟹餐,还有新下来的稻米、银鱼,相信他们会更高兴。
蓟运河啊,总会有一天,我再次投身你的怀抱,用更多时间亲近你。我会以我的方式,回报你的恩泽。对你,永远有着真诚的爱恋,蓟运河,我故乡的母亲河。
2011年3月28日
忘不掉的馒头
这会儿不再讲“忆苦思甜”了。
可是每每听到或者看到媒体报道,类似毒食品染色馒头的消息,我还是身不由己地会想起,20世纪60年代挨饿时,那些关于吃的一些往事。它们就像刻在石碑上的字,今生今世都难以从记忆中移走。那时食品中的馒头,对于饥饿的普通人,其意义不只是吃食,还寄托着向往和追求。哪怕吃上一两个馒头,就是莫大的幸福啦。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因言获罪,被送北大荒劳改。初到时农场伙食不错,肉食不多主食管够,一米长的柳条笸箩,装着热气腾腾的馒头,看上一眼都觉得可爱,闻着那纯净的面香,即使吃惯大米的南方人,都要抢先拿走一两个馒头,等吃完习惯的白米饭,再来仔细地品尝馒头。至于北方人就更甭说了,用筷子头儿往笸箩里扎几下,几个白净暄腾的馒头,像串糖葫芦似的串在一起,高高兴兴地举着走开。有的人为拿馒头忘记打菜,只好用馒头蘸点剩余的菜汤儿吃,脸上挂着的依然是舒心的微笑,还满意地说:“有这大白馒头,怎么吃也香呵。”可见,这馒头在人们心目中,其地位在当时是多么显赫啊。
谁知好景不长,馒头管够的日子,持续了也就是一年,之后就成了我们经常思念的食品,因为只有在改善生活时,每人能分一个馒头解馋。改善生活的日子自然就成了节日。某一天馒头真的来了,你看吧,每个人眉宇间都会闪出亮光,有的人轻哼着小曲儿歌儿,有的人敲打着碗筷说笑,就连性格内向腼腆的人,都会跟着傻傻地瞎嘿嘿。排队好容易领到馒头了,其实,只有一个二两重的馒头,放在碗里捧着边看边走路,好像怕馒头长腿跑了。吃的时候更是小心翼翼,不慎掉点馒头渣儿,都要轻轻地捡起放嘴里。
农场“****”连队睡的是通铺,十多个人一字顺着排开,人挨着人被连着被,一人放屁满屋闻味儿,一人翻身惊动十人,谁干些什么事情就更没跑。有天半夜两个邻铺的人,突然坐起来又吵又骂,众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点起小油灯观看究竟。原来是,一位胃不好留了半个馒头,另一位半夜饿了给偷吃了。在馒头比黄金珍贵的当时,这怎么得了,于是,这“馒头事件”就成了大问题,上纲上线到“抗拒改造”,让偷窃者足足检查交代多次,彻底来了次“灵魂爆发革命”,斯文扫地丢了面子抬不起头,总算勉勉强强地过了关。倘若此公今天还健在,看到染色馒头之类新闻,不知他会做何感想。对黑心商人是骂是责,恐怕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数日一个馒头的日子,过了就是半年多点儿吧,就到了全民挨饿的日子,连个馒头影子都不见了,馒头成了梦中情人、精神餐品。再其后对馒头连想都不敢想,每天四两带壳的高粱果腹,在繁重超时的劳动里,不时有生命消失或生病,哪还敢有对馒头的奢望呢?处于危难时刻的我们,保住命比什么都重要。好在那时北大荒自然生态丰厚,漫山遍野的花草,江河湖泊的鱼虾,以及田野里饿得乱窜的虫鼠,凡是可以吃的野生东西,都让我们用来填充辘辘饥肠了。就这样好歹挨过饥饿的三年时光。
待我劳改回来,母亲见到我时,一边端详一边抹泪,过了半晌才说话:“这人怎么都走样儿啦,过去白白胖胖的一个人,这会儿又黑又瘐,饿得连骨头都露出来了。”直到父亲用别的话岔开,母亲才从怜爱中走出,赶紧去给我做饭吃。
那是个用票证购物的年代。吃饭更是按人口定量供应。拿出家中仅有的一点白面,母亲蒸了几个馒头,弟弟妹妹每人一个,给我碗里放了两个,母亲说:“老大受苦了,饿得面黄肌瘦,好容易回家来了,补补身子吧。”我狼吞虎咽地很快吃下,没有饱的感觉,心里却很满足。这是挨饿两年多之后,我第一次吃到馒头,当时认为,馒头是天下第一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