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醒黄昏
25460800000039

第39章 友谊链接(2)

作家此前的一生足迹,几乎全数烙印于此。

缱绻梦幻,翩翩风华,怀抱高洁,可还没等展开柔嫩的枝叶,几乎还是个大孩子,柳萌就被突袭的恶风摧折为贱民。褫夺,加罪,发配,流放,饥馁,苦力,审斗——二十余年的冤辱,戕割了他最好年华,带给他和家人深重的伤害、悲屈、身心折磨。

当世事变迁,当二十二岁的绿鬓青年在历史的风霜中成了一株斑疤累累的沙漠断柳,命运又陡然翻转了,柳萌又回到当年驱赶他的红墙下。带着重病难医的妻子、皓穷见底的“家当”,在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在百废待举的热土,他像无数被历史斩杀过的同志一样,在文山字海中重拾梦想,担当起新时期文艺复兴的责任。

他无暇也无心掸尽泥尘,和时间抢时间,向生命夺生命,除了自己的写作,柳萌更像一位资深的老裁缝,日日夜夜地飞针走线,裁剪缀掇,把全部精力掷撒于文学锦绣:编书、办刊物、组稿件、审核、联络——凡此等等,都在为人缝嫁衣、做礼服、垫坎肩、修补孔雀裘。为中国文坛从毁灭中复苏、壮大,倾心尽力地做事。

这样一位曾经沧海,又纵览群山之人的“戏剧”人生,在苍茫时际秉笔记叙,这三卷《柳萌自选集》不可能不厚重。这些文字是悲怆沉郁的,还是庙堂银,红烛照眼的?

令人意外,都不是。

苦难和重生的历程,在柳萌笔下波澜不惊。那不疾不厉的叙说,映印着风云聚散的颜色,其不可阻遏的力量,似是负载了作家渊海般的深沉,书中一些章节的情景,他淡近细切地叙来,令人如身历其境,感受刻骨的哀痛,又对人间烟火无比留恋,个中滋味似苦还甘,难以细辨,常常令人掩卷,不忍卒读。

1958年春那个寒冷的雨天,柳萌写道:“中央各部委戴上****帽子的罪人,冒雨从北京城四面八方向前门火车站聚拢,沾亲带故的男女老小,都来给发配异乡,从此生死难料的亲人送行。”这简直是一个广纳全景的哀戚的电影场景。一个个压抑痛楚的特写则是:“凝滞的眼神,沉默的泪滴。新婚夫妇手拉着手久久相对而视,想亲热又不便亲热,想劝慰又不便劝慰,两人眼角都挂着泪珠,皱皱巴巴的神态,凄凄切切的情绪。此时此地,极其平常的叮咛话说出来,每一句都如同闷雷,击在乌云密布的心头,催落积蓄多时的泪雨,顺着众人的眼角流出,有的赶紧扭过头去,有的止不住地抽泣。送行的人不忍看一眼走的人,却又想再看一眼熟悉的身影……”

什么是古典诗词中的“断肠”?柳萌为我们做了最形象的诠释。他用最单纯的白描,如摄像镜头般将此人间惨剧冷峻地一一囊括。深入骨髓地刻画出“无数难言的话”“无形的可怕的闸门”“无限痛苦”。

用不着喷泻激愤,只用这血泪相和的累累细节,就将人间残忍的祸孽,为我们留下了永久的历史刻痕!

这种平实文字的分量是柳萌独有的。

中国人说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也许,只有一颗任其搓揉得百孔千疮而慨当承受的心,才会获得这份不温不火的细密淡定吧?

写磨难苦楚,写生离死别,煽情易,平淡难。激愤易,柔软难。只有为数极少的作家在此类题材的笔下见温柔见敦厚。这是品性使然。我们看到作者无论身处何境,是逆是顺,是苦是乐,他的敏感总是贴近人的心。首先感受的是人本体的情感反应。事件在他笔下,几乎没有单独的描述介绍,它总是和人的血肉丝丝牵连着,使我们触摸到人心的悸颤,情感荡叠的曲波。

他写母亲独自一人,站在桌前用菜刀切肥皂,一条长肥皂,从中间切开,分给她在远方下乡的两个知青儿子。这个被远归的罪囚偶然撞见的孤凄画面,完全不用渲染,铭刻下母亲的酸辛和爱。

家人离散,一年只有十二天探亲假,漫长岁月,发配荒原的贱民,区区数日之间,在京包线上蜷奔竖赶,那两条冰冷的铁轨,无异于两行流不尽的眼泪。这平实的言词,的确,只有宠辱不惊的人,才能以不加任何雕饰的最简约的语言,表达出蚀骨伤魂。

流徙年复年,家书抵万金。连这点儿权利都被剥夺,作家也不用激亢的笔墨,而是把自己如何在监视下,设法一而再地偷寄书信,甚至如同地下工作者写密电码似的机警,以及终获家中回函的曲折细细写来,其间不乏躲过狼眼的自得和庆喜,令读者在悲涩中不禁会心莞尔。

还有“****”中被歹人用火烤用冰冻严刑相逼;还有境况卑贱身心俱损,连累拔牙百般罹难,等等,不乏闹剧中荒谬的诙谐,苦难中宁静的微笑。这些沉沉往事,通过柳萌充满感情的徐徐叙谈,百般滋味蕴含其中。其情至真,其真至柔,其柔至难至苦,同时至诚至善。随便翻到哪一篇章,都可以看见作者的一颗心、一双眼、一身风骨,附着在绵绵情义上。他不炫,不煽,不咒声怨气,不尖嘴利舌,更没有油腔滑调。那些素笔陈述的点滴,如柳絮飞花,轻沾衣襟,拂之不能去。

儒家说,仁者爱人。

学者方东美早就著文钦敬这种人格。他赞成老子说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以前孔子欲居九夷,有人问:“陋,如之何?”孔子回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自然是不能用先贤的锦句来轻喻今人的苦痛的。但我们的确看到,一个从杀戮的狞态中脱身的人,以穆穆雍雍的寻常姿态回首平生,更多的是珍惜人间颠沛路上的春温。

《柳萌自选集》三卷之书,有大量篇幅记叙重返文坛后的人和事。他写在汪曾祺家替别人的书店请老先生写店匾,自己也想要墨宝,又不好意思开口,就在书桌旁磨磨叽叽地翻弄字纸篓,想在扔掉的纸张中拣一两幅宝贝,汪老说:“你这是干什么啊?”得知是想要字画,把他一拨弄,说:“去,要什么字,说!”

寥寥数语,作者的憨实本分、汪老的睿黠体察、文化人之间“过招”的性情趣味全画了出来。故雨新知、平民百姓、文人雅客、闲花野草,凡此种种,在柳萌笔下总是饱蘸深情。

他自己说,人生在世几十年,就是活个人品、人情、人缘、人味儿!

这是他的价值观。

他对美好,满腔的爱。对丑陋极度痛恨。他抨击社会歪风直击《文人的堕落》。直言《政绩要算得失账》。敏锐地讥讽《无障碍的障碍》,呼吁将真正的德政施惠于民,少来假大空。他的杂文,清晰地表明他与圆滑世故势利奸诈是绝缘的。

有评论家说,读柳萌的散文,不如说是读他坎坷艰辛的人生,读他独有的性灵。又有评论家说,柳萌看似豪迈,其实充满柔情和哲理。他秀美的气质深深隐藏在心中。这都是确切的。先前的苦难和后来的舒顺都没让他扭曲变形。

读这部《柳萌自选集》,总使我想到俄国革命的十二月党人。我还想到柳萌他们这一代新中国的知识分子,除了各自的秉性、天赋、知识各异而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深受俄罗斯优秀作品的影响。高贵的精神、浪漫的理想、开阔的抱负、坦荡的人格、芳洁的涵养、纯洁的多情——这笔精神财富自少年青年时期就进入这代人的血液。令人痛惜的是,他们中最耿直最热情最单纯最有才华的优秀分子,几乎无一幸免劫难!

从劫难中捡回余生,如果仍葆有赤子之心,会倾其精力追回梦想。柳萌是其中之一。这些人的坚忍豁达,和随分守拙的大众从俗心态有本质的区别。

这是一种高贵的气度和尊严。

诗人雪莱说,道德的伟大之处在爱,在奉献自我,在浃化至美。

当列夫·托尔斯泰穿起农人衣裳,自奉极简,把土地分给农奴的时候,他成了真正的精神贵族。他毅然放下一切外在的、物质的、功名利禄的袍褂,只求道德的修正,只求心灵的善良、质朴。

这是作家人道主义的本色。

也是文学对人性应有的终极关注。

2012年3月 南京

原载2012年第3期《文学自由谈》

真诚,永不消弥

李硕儒

梁漱溟先生曾将他的治国理念归纳为16个字,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相善,天下大同。这16字方针能否治理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姑不多论,但他描述的这幅图景着实是个理想乐园、清平世界。他这段话的说出距今已经半个多世纪,看看今天的世道人心,怎不让人悲哀且无奈!

但也不全是悲哀,我身边的朋友中就有这样的君子风、达人在,比如作家柳萌。

我与他相识于那个特殊年代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那年秋天,癫狂血腥之风已经式微,内蒙古文化局邀请一些词曲作者集中于********,试图创作一批歌曲。一天下午,诗人张之涛领来了初届中年的柳萌。看着他近视镜片后面苍郁的目光,盯着他满脸沧桑的纹路,我们这三个从不同路径因不同原因从北京发配内蒙古的朋友虽因初识的快乐笑语不断,还是吟出了心底的伤痕和暗影。后来从之涛处得知,柳萌原是“****”,那时在《乌兰察布报》编副刊。既有这样的“前史”,虽初识不便详谈,其人生的坎坷泥泞也可想见。我那时在《巴彦淖尔报》编副刊,因比他小几岁而没进入“****”行列,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有灵犀”,从心理到情感都一下子缩短了彼此的距离。心理距离不远,路途距离却不近,从巴彦高勒到乌兰察布这近千里的路程怎能经常来往?我们只能互寄自己所编的报纸和各自的近作,偶有几行书信而已。

我们真正交往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像大地还阳,那几年,我们这些从京城散佚各地的大小文人一个个走出冻土回到北京。我调入中国青年出版社,柳萌回到工人日报社文艺部。不记得是谁从谁的文章中找到对方已回北京的踪迹,于是就互通电话相约往访。让我至今难忘的是,一个星期日,他竟携嫂夫人爬上五层楼来到东四北大街我刚搬入的出版社宿舍。新家简陋,又无准备,妻子一下子为招待客人慌了手脚。那时民风俭朴,大家都穷,谁也没想到要去饭店宴请。或许是他看出了我们的慌乱,于是先自声明他们刚吃过饭,因为急于见面所以不请自来。就这样,他没感到唐突我已忘了愧疚,几杯清茶伴着我们回归故里的欣悦兴奋竟聊得忘了时间。之后,内蒙古的老友们一个个进京,李延龄、刘云山、田聪明、贾方舟、梁衡、徐泓、冯竝、查干、张凤铸、张善明、孙士杰……有的为官,有的从文。又之后,北京的老友也一个个复出,丛林中、胡思升、缪俊杰……几年后,又结识了王朝柱……这样,不管是我的朋友还是他的朋友,我们都相互引荐,互为友人,那些年几乎月月聚会甚或一个月两三次,大家都在盛年,大家都在自己喜欢的位置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谁也没想到岁月催人、命运还有什么灾难。

然而命运弄人,不久,我们俩的家庭都出了变故:他家嫂夫人是原河北师范学院(现天津音乐学院)音乐系毕业生,之后任职于河北唐山市某中学音乐教师,“****”中,因背负柳萌兄的“****分子老婆”罪名被整得死去活来。先还身无大碍,回京后团聚了、安定了,刚过几天好日子,神经系统却出了毛病;我家倒都健康,妻家却因出身复杂,家人多在海外,历次运动磨难多多,全家人怀着余悸去了美国。妻几次跟我商量也要带着孩子移民,这就把我推入犹豫的深渊:去?不舍这正待开辟的文学天地,更不舍离别十多年后刚温热的故都故土和年迈的父母;不去?自此妻儿长别谁知何年何月再团聚!一年多的迟疑后,我仍去留难定,妻则带着儿女去了美国。从此,我这曾经温馨的小家一下子残破支离,我也陷入了中年的孤独。或许因为有过相类似的经历,柳萌总是比其他朋友有更细心的关切,过年过节或周末常常叫我去他家一聚。一天傍晚,他又打电话叫我去他家吃晚饭。骑车到他家时,他正在厨房做饭,做的是大米粥、烙饼并炒了几样家常菜,大嫂则正绕着钢琴散步。见长我几岁的老大哥如此忙活,我有些不忍地踅进厨房。他一见我,笑笑说:她又犯病了,又不肯吃药,只能把药放在粥里,待会儿你配合一下。我答应着,他的良苦用心不由得让我心生酸涩。

我们谈天说地地吃饭,尽量想将气氛营造得轻松些。

“这粥怎么有点苦啊?”嫂子吃了几口大米粥叨念着,将眼睛转向我。

“……这菜做得这么香,粥怎么会……”说着,我也喝了几口粥,之后笑望着柳萌说,“是,是有点苦,柳萌,是不是忘了搅锅了?”

柳萌心领神会:“咳,只顾炒菜,真忘了搅锅了……”

我俩互递了一下眼色,嫂夫人这才释然,继续吃粥。

几十年来柳萌对夫人的体贴呵护在文学界可谓有口皆碑。柳夫人在大学是学钢琴的,回京后,他们攒的第一笔钱就是为夫人买了一架钢琴。夫人得病后,在家里,买菜做饭洗衣收拾房间……都是他一人承担;外出,或疗养或宴请,他得牵着她的手——这一半是恩爱,更多的是怕她不慎摔倒。后来,文学界的活动越来越多,他总是预先声明:可以两人同去他即参与;若只能一人出席他则谢绝。就这样,夫妻相携走了几十年,夫人还是于2008年初夏离他而去了。在八宝山向遗体告别那天,他一见我,我们就双泪长流,互相绞住了彼此的手……他的背有些驼了,体重一下子减了。我担心他的健康,每次见面或通话,他都说:放心,我遭的难多了,能挺得过。他果然挺过来了,他不断见报、出版的作品就是明证。我猜想,他是将对生命的体验、对世态人生的观察伴着绵绵回忆和思念充作了生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