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终南家业
25680200000001

第1章 教觀撮要

吾祖弘律。以妙觀為本。蓋準律中。佛制比丘。觀念對治。方能入道。故曰。常爾一心。念除諸蓋。違則結犯。但律中。觀念皆屬權少。祖師克究佛懷。深符開會。直依攝大乘論(皈敬儀引)知塵無所有(空觀)。通達真(真諦)。知唯識有。(假觀)通達俗(俗諦)。若不達俗。無以通真。若不通真。無以遣俗。以俗無別體等義(上顯真俗相即為空諦。空假不二為中觀)。立中道妙觀。為出家學本。於事鈔沙彌篇及業疏受戒篇並云。觀事是心等。言事即總十界。依正色心等法。蓋是。唯心本具。全心變現。事即俗諦。心即真諦。心事不即不離。即中諦。如此觀事。豈思議哉。使自沙彌。便開妙解。達事是理。全性成修。凡所進用。俱成妙行。又於鈔疏懺六聚篇。乃云。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理深妙等。上句真諦。下句俗諦。俗不離真。真不離俗。不即不離。即是中諦(在所為三諦。在能為三觀)。三諦之法。微妙圓融。故云深妙。會上兩文。其義即一。是則一心即三諦。三諦即一心。若以一心為能觀。則三諦並屬能觀。為之一心三觀圓融妙觀。若以一心為所觀。則三諦並屬所觀。為之一心三諦圓融妙境。境觀俱明。能所互照。無能所中。能所歷然。無差別中。差別宛爾。復於歸敬儀中。能敬無非三業。所敬莫過三寶。於篇篇事事之下。令理事圓融。真俗並運(上明觀訖)。立觀既妙。在教必圓。此宗云。教無非律乘。若據教限。律是偏少。究佛本懷。諸有所作。常為一事。百千方便。曲功調停。皆佛權謀。隨他意語。至終法華。方暢本懷。開決偏小。即一佛乘。涅槃扶談。終顯佛性。自昔傳律。全昧歸源。唯我南山高懷卓朗。判釋教門。空有無濫。別準二經。開扶妙旨。直顯戒律。即是圓乘。點顯境緣。及受隨行。皆即一心。無非唯識。唯心教行。豈不圓妙。今更略引諸文。使學者知其教也(下引戒法處。即指於教也)。如事鈔指戒法云。法界塵沙。二諦等法。法界乃戒法之體。塵沙乃戒法之數。若以法界為境。應須了境。即是二諦。三諦之法。非界言界。故云法界。當知戒法。乃於法界理上。假名建立。故有差別。數等空塵。又若河沙。故云二諦法也。所謂諸佛說法。常依二諦者。是也。二諦非即非離。強名中諦。故一一教門。皆三諦圓融。微妙之法。故又續云。測思明慧。(觀妙)與妙法相應(教妙)。測思能受心也。妙法所受法也。以微妙心。受微妙法。能所體同。即一實相。故曰相應。鈔中又云。所發戒相。乃有無量(乃至)。若隨境論。不過情與非情。空有二諦。滅理涅槃。佛說聖教。文字卷軸。形像塔廟。地水火風。虗空識等。法界為量。並是戒體。此文以法界。結上諸境。則一一境。皆微妙法界。依法界而制諸戒。則法界是戒法之體。故云並是戒體也。要使受者。以法界心。緣法界境。受法界法。只一法界。無異法界。能所泯亡。究竟一相。故得。鈔文又云。深戒上善。廣周法界(文)。戒法若非體是法界。何得云深。何云上善。況鈔序首云。戒德難思等。此文雖歎戒功。由體微妙故。功用難思。學者不能如此推究。以致屈抑教門。情切哀痛。又業疏云。智知境緣。本是心作。不妄緣境。但唯一識(文)。境是塵境。緣即戒法。境與戒法。既唯一識。唯識即是三諦圓融妙理。境豈不妙。法豈不圓。亦欲受者。識源達本。圓發上心。圓納三聚。圓成三行。故疏又云。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此行即小法。律儀即大乘。法佛即果德。即小是大。即因是果。小大因果。即一淨心。無差別也。故疏復云。大小俱心。律儀不異。義極明顯。圓文妙義。具在諸文。學不究心。鮮能知要。吾祖教觀。幾至掃地。余曾釋圓教五門。及答日本芿師疑。並三觀塵露等處。輙以管見。發揮聖言。但恐文繁。學者難曉。今撮要義。別書一紙。庶易流傳。為廣究之蹊徑耳。即非沽譽要名也。深願同門。精研愽究。一益自己。二化他人。二皆契實。無沗其裔。淳祐壬寅。佛忌前一日。華嚴閣下出。

三觀塵露

吾祖南山澄照大師。跡示四依。位階上地。妙明一實。洞徹兩乘。預譯場而辭翰推尊。敷講席而天龍拱侍。慨律藏實佛法命脉。軫戒德乃定慧依因。歷三生而偏志弘揚。抗六師而廣文流演。雖舉宗而持犯為正。在進修而理觀兼明。或令福智雙行。或示化制同稟。通依兩典。總列三階。義趣該羅。文辭簡略。管闚曷既。膚受何窮。唯靈芝記主大智律師。妙賾真源。深研理味。律遵南阜。而教領南屏。位隱西湖。而道聞西竺。廣明圓行。妙演觀文。辨析淺深。輝映今古(守一)。沗繼學徒。謾尋文相。愚情有擁。略義伸明。仍決異傳。少資己解。自愧斗筲量窄螢焰見卑。雖竭精誠。焉能盡理。猶塵露之於山海。故題曰三觀塵露者矣。大分四科。

引本文

事鈔(懺篇)云。一者。諸法性空無我。此理照心。名為小乘。二者。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見。此理照用。屬小菩薩。三者。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理深妙。唯意緣知。是大菩薩。佛果證行。故攝論云。唯識通四位等。又(事鈔沙彌篇業疏受戒篇)同云。一者。小乘人。行觀事生滅。知無我人善惡等性。二者。小菩薩行。觀事生滅。知無我人善惡等相(業疏云觀事是空等)。三者。大菩薩行。觀事是心。意言分別。故攝論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名觀中緣意言分別為境。又業疏(懺篇)云。小乘極處。人法二觀。對我觀析。唯見是塵。對陰求之。但唯名色。求人求法。了不可得。是為空也。大乘極處。空識為本。初淺滯教。謂境是空。了境本無。性唯識也(淨心誡觀歸敬儀。廣明理觀。故不盡錄)。

敘釋

分二。初敘略意。詳上諸文。莫不以三位極理。示於觀體。至於心境行相。在文皆略。備載攝論。及道整禪師凡聖行法。當時盛行。是故諸文。並指如彼。整師之文。近世已亡。攝論之義。晚學難曉。靈芝諸記復指天台摩訶止觀是可投心。良由此宗疏鈔正明持犯。定慧資修。理須旁示。恐亂宗途。故不繁廣。

次釋文相。就文分三。即境理人也。

一者。示境。三觀皆云諸法。及云觀事。若對機見。須分廣狹。前之性空。小機見狹。六凡五陰。為諸法也。後之二觀。即指十觀。該及三世。為之諸法。又復動心即事。有念皆法。諸法及事。通收內外。至於取境成業。無過妄計。前二云我人。後一云意言。皆妄計也。捨疏就親。正指妄計。為所觀境。故記云。三理照之。乃知顛倒但有妄計。又云。但破妄計。又云。謂觀念性等是也(上示境竟)二言理者。理即觀體。亦諸法體。若就文指。即性空。相空。無我。及唯識是心等是也。雖分節文相。有境理之殊。其實句義連綿。諸法即理。不可分異。須知諸法唯是一心。究竟圓明。平等一相。妄計自障。貪著輪迴。如來隨機。或說諸法皆空。或謂唯一實相。小乘機劣。認空為極。其間鈍者。推析法性。方見空理。利者體法即空。後大乘中。然有一類。雖發大心。未窮心本。亦但認空。以為極理。了相即空。與前為異。志願弘大。故云菩薩。修唯識者。不無利鈍。鈍者別修。從假入空。方達中道。利者圓入初後一如。因果皆妙。後更引明。

問。性相二空。唯空人我。兼空諸法耶。鈔文但云無我。不言法空。請為明之。

答。文中具明。何不詳耶。初云諸法性空。此空法體性也。復云。無我即空。我人執性也。次云。諸法相空。此空法體相也。復云。無我即空我人執相也。又云觀事生滅法空也。知無我人。人空也。是則性相二空。具兼人法。業疏甚明。記文更顯。又復人法之義。諸文廣陳。學者自知。茲不繁累(決異傳中又略釋之)。須知在境為人法二執。在觀為人法二智。在理為人法二空也。

問。性相二觀。鈔文皆云生滅。如何分異。

答。初則見相如實。從緣生滅。次則見相如幻。空花水月。虗生虗滅。初則生滅是實。次則生滅是空。故業疏云。觀事是空者。是也。文云。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之二句。即是三諦圓融。中道妙理也。塵即諸法。皆六塵故。對於凡小。不了心源。故云外也。本即元本。無乃理體。實謂不虗。唯乃訓獨。本實二字。顯知其的。今作三義。釋此二句。一克體釋。一切諸法。從本以來。若體若相。泯跡亡形。究竟如空。微妙莫測。即一真如。無非實際。故云外塵本無。蓋是。唯心本具。全心發生。法法皆心。塵塵即識。究竟指示。故云實唯有識。識是圓理。體亦本無。是則無即是識。識即是無。且就諸法體上。強言於無。諸法相上。假立言識。無乃識之體。識乃無之相。不即不離。復不思議。故言妙深也。二遣情釋。言本無者。遣著有計。本無雖空。空非偏空。有識假立。即是妙有。不著二邊。不離二邊。即是中道。故云妙也。三修顯釋。據梁攝論方便位中。先以依他性。遣分別性。見一切塵。空然無體。但有意言分別。故云外塵本無。翻分別性。為無相性。此中言無。但見塵空(即空觀成)。依他性體。雖是唯識。申智未利。但見似像。以真實性。遣依他性。真實性漸顯。依他性漸消。然後一切法。似名似義。及似唯識。無所從生滅。意言分別。得無分別智。翻依他性。為無生性。此中言無。正示識體。(乃假觀成)真實性體即實相。本無可翻。欲顯體妙。翻無性性。言無性之性。顯空即識也(即中觀成)。此方顯出。唯識圓妙覺。方見極圓。上論次第。非今立意。真俗並運。空假即中。三性圓修。初後俱妙。是今宗旨。如下更明。

問。文唯二句。何見三諦圓融。三觀圓修之義耶。

答。外塵本無。即是真諦。亦即空觀。實唯識有。即是俗諦。亦即假觀。識即是無。空不離假。不即不離。名為中道。是知立觀。唯據三諦圓融。中道妙理。故文結云。此理深妙。豈不然耶。正準攝論(敬儀中引)云。知塵無所有。通達真(真即真諦知無即是空觀)。知唯識有通達俗(俗即俗諦。知識即是假觀)若不達俗。無以通真(上謂通達真時。必先達俗是空)。若不通真。無以遣俗。以俗無別體故(上謂通達俗時。必先通真即俗)。前二句。分示觀境。後二句。正顯圓修。吾祖依此論文。建立圓觀。鈔又云。觀事是心者。此句即總三諦。即示妙理也。以由一切境事。即是唯心緣生故空。一切皆假事。既即心空不離假。豈非中道乎。若了此義。則境觀皆如。因根俱妙。在境為中道妙境。在理為中道妙理。在觀為中道妙觀。斯則祖師括約論中圓義。以立圓觀用被圓修。始初發心。終至究竟。妙達意言。無非中道。故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名觀中緣。意言分別為境(有約他宗但中。釋此中義者。葢不究論文。不達祖意故也)。論中。更有圓義。今略引明。論以金藏土。譬於三性(分別依他真實三性)。天台云。攝論如土染金之文。即是圓意。(文)斯則論中。願樂方便位中。三性圓修之義。論又云。菩薩有二種。一者凡位。二者聖位。從初發心。訖十信已還。並是凡位。十解已上。悉屬聖位(十解即十住也)。此亦論中。初住破惑證聖之文也。論又云。於一切法。實唯有識。理中(意言)分別生等。此亦論中圓義也。理中意言。即體內方便。理即妙理。中即中道。意言分別。即初位觀境。便達中道妙理。豈非圓修義乎。歸敬儀中。立圓觀已。假設外人難云。吾聞真俗並觀。登住方修。如何下凡僭地上聖等(此指十住名聖。十信已前名凡)。初師自答云。發心畢竟。初後心齊。乃至不可執文。便乖義實等。若據此文。則十信已前。從初發心。便修圓觀。與後無殊。即同前引論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等。義無別也。如斯略示。則顯疏鈔立觀。並準論中圓義。以被圓修也。近世諸師。不善討論。妄謂文中。外塵識有。及意言等。乃願樂位中。所修觀相。不應通於後位。蓋彼論於此位中。修影像唯識正觀意言。遣伏外塵。至見道位。方達中道。此乃諸師。執文釋義。甚抑祖懷。然不知論中。具有圓別二義。通被利鈍。二備願樂。意言遣塵等文。乃鈍修歷別義也。疏鈔所立。唯據圓文。如前略引。義實昭然。却於歸敬儀中。備明圓別利鈍。修進遲速。悉準於論。如下引明也。文云。此理照心。照用者。理即觀也。理是能照。心之與用。皆所照也。

問。資持云。若於時中。觀心為要。若善若惡。三理照之。是則三皆照心。何獨初觀耶。

答。良以機有利鈍。觀照乃殊。雖皆照心。通局有異。二乘機鈍。唯觀妄心。遣我人執。縱有事用。但照此心。令妄不赴。至於果上。設或利他。亦唯照心。住空寂理。故資持云。二乘住寂。故但照心。小菩薩行。機當次利。雖亦照心。不唯專守。利他志廣。事用乃多。常照事用。當相即空。故資持云。菩薩涉事。故云照用。有人云。前空我人妄計之情。故云照心。今空五陰假用和合。故云照用。如斯之義。恐為未然。須知相空。亦空我人妄計之情。豈不見鈔云。知無我人善惡等相。又云。本相是空。唯情妄見等。達者更詳。

問。後唯識觀。何不云照。

答。前二根鈍。作心對照。然後方空。後乃利智。深解妙理。遮照絕待。能所圓融。

何待照耶。若爾資持那云照之。

答。此且一往總示。三皆云照。至後唯識。雖有照義。智解既妙。非照而照。故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故不立照名也。業疏云。對我觀析唯見是塵者。記云。我即法塵。須知法塵有二。一者。落謝五塵。二者。心數法我人妄計。體是意思。即心數法。故屬法塵。或可。塵即是境。對境觀度。境落法塵故也。有人云。我人乃於色陰塵大體質上。橫起執情。今求我人。本無有體。但見色陰。塵大而已。次以法空求色陰塵大及餘四陰。但見名色(彼文)。識者更詳。

問。觀之與理。何以分異。

答。克體言之。觀即是理。或分因果。能所之殊。不無其致。在因名視。在果名理。又復觀是能觀。理是所顯。

問。觀之與行。亦何以分。

答。觀是極理。體絕言思。行即行心。造修履踐。觀無行而無以顯。行無觀而無以成。解行兼濟。如目足相資也。

(上示理竟)三者指人。即三乘也。初觀言少乘。通収聲聞緣覺。後二云菩薩。復分大小之別。

問。小乘菩薩等文中。或似修觀行人。或舉果人。彰理。如何定當。

答。若據疏鈔懺篇。克體立觀。唯據極理。如云然理大要。以此三理等。故舉三位果人。以彰三理深淺。後位菩薩佛果。乃重示者。一顯非偏。二彰圓極也。若沙彌篇(疏見受戒)。約行示觀。故小乘菩薩。即修觀之人。如云一者小乘人行等。豈不然耶。記釋懺篇云。持舉深位。以彰理妙。不妨令轍。

問。如文所示。觀據極理。復名聖業。深位可修。在凡無分耶。

答。觀雖是理。行通凡聖。如小乘人。必先聞空理。故用空觀。歷諸行相。行微觀昧。見理未明。故位在凡。行但屬事。觀明理顯。即證初果。觀方契理。行名聖業。後唯識觀。四位通修。若圓機上達。用觀見理。初後一如。如攝論中十住名聖。自此以後。並名聖業。若鈍士利修。於前願樂。雖觀空有。未見中道。猶在凡位。入見道去。方得稱聖。行名聖業。文召理觀。名為聖業。何妨修奉。自通凡下(上示人竟)。又云。攝論乃示後觀所出也。本釋多譯。作圖示之。

問。如上多譯。今依何本。

答。梁朝真諦譯本。是今所宗。

問。何處文明宗梁攝耶。

答。吾祖所立。圓觀正本。梁攝知塵無所有。通達真等文。又鈔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等。亦出彼論。若是唐攝。初位名勝解行。彼謂一向隨聞生勝解。故梁攝初位名願樂。亦名信樂。論云。依此境界。隨心信樂。入信樂位。文云願樂。宗梁明矣。若唯識論。五位修證。與此不同。

問。梁唐兩攝唯識等論。當時並行。祖師何意。唯宗梁攝。

答。諸祖宗承。各有主意。如天台示觀。乃依中論。然唐攝等論。南山同時翻譯方就。承用者稀。真諦所翻。理圓行妙。深契祖懷。故所承用。

問。三觀之立。通依兩乘。何得後觀。唯專梁攝。

答。理觀行相。經但泛明。故諸論師。廣遵眾典。自成一家。示體立行。條流有歸。故今所宗。通則一代大乘。局則梁朝攝論前二觀行。所本之教。於後決異傳中略辨明之。

示立意者

又二。即通別也。初通意者。吾祖宗。闡毗尼。觀明極理者。深有旨焉。蓋由佛所設教。下至三歸十善。莫不被三乘。修學為成出離之益。況律令比丘衣食四儀。語默動靜。常爾一心。念除諸蓋。違則結犯。又戒疏云。為道制戒。本非世福。戒乃事行。非假理慧。何云為道。且為道之言。義該深淺。若據毗尼教限。則曰為求四果故。制增戒學。若究佛懷。為成一實。祖師弘闡。亦本聖心。若不然者。何以逃數寶之訶。得免徒勞之責乎。但以教為機。設機有利鈍。理有偏圓。略分三位。以顯教殊。的詳祖意。唯在不徧性相。圓修唯識。庶使出家五眾。受(納體)隨(持奉)諸行。日用軌儀。一一皆與圓理相應。一家部文。示觀明理。導於受隨。義見諸文。故略引之。故事鈔云。測思明慧。冥會前法。與彼妙法相應。及令發心。唯明上品。且上品心。非理觀而何。又業疏云。智知境緣。本是心作。不妄緣境。但唯一識等。斯並示受者。令以妙觀。融會前法。能所一如。究竟微妙也。又顯隨行云。希思此行(即篇聚小行也)。即是三聚(即大乘圓行也)。又云。今識前緣(此指已受篇聚戒法)。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以一實妙理。為指皈之處)。又通括教源云。意唯拯拔一人指歸為顯一理。斯乃用實相慧受。小戒即大戒。以實相慧持。律行即妙行。智解既明。法無不妙。正如智論以八十誦。即尸羅波羅蜜。勝鬘以毗尼即大乘學。大集謂五部雖異。不妨諸佛法界涅槃。斯則皆以戒律為一乘妙行。不由妙解。何由然乎。亦如天台止觀云。用中道慧。遍入諸法。故經云。式叉式叉。名大乘戒也。荊溪云。以此中慧。融一切法。故使一止一作。無非法界等。須知法華涅槃之後。凡有弘闡。判教淺深。絲毫不濫。被機修奉。大小融通。無不圓妙。故知。吾祖弘律。以妙觀為宗。亦由不此。斯是吾輩。用心之處。不可不明。多見講學。不善深究。屈喪祖懷。故略敘引。不覺繁累。次別意者。事鈔及業疏懺六聚篇中。廣明化制行儀。盛羅理事懺法。制唯羯磨。則獨據律文。化兼理事。則通遵經論。復於理懺。具陳三觀。使化制俱遵。理事並運者矣。又事鈔沙彌篇。及業疏受戒篇。廣陳凡聖行法。該列福道兩修。復上於聖道行中。備明三種理觀。意使初心。修奉有從。域心得處。出家學本。義不虗設也。

決異傳

又二。即總別也。初總決三觀者。

問。有人云。南山教部。但通律相。那示觀法乎。此說如何。

答。不然也。如靈芝云。三藏為一人。而設三學。為一人而修。又云。據行則雖通兼濟。在教則各有司存(文)。焉有出家修道。而但專一行。撰集流通。而不明理事乎。但以據進修。而必須相資。在弘通。而用分旁正。諸祖疏鈔莫不皆然。又如四分等諸部律中。明五停四念。一切行相。又涅槃等諸部經中。列五篇七治。一切律事。斯蓋如來說法。被機。理須通示。至於諸祖。約教判文。義有條貫。若律中示定慧等行。判為隨律之經。經明戒律之文。判為隨經之律。如斯攝屬。行有所歸。然今一家。約教釋文。則唯歸律藏。被機修奉。而觀行兼明。苟若各專一隅。何為高達者乎。

問。輔行云。南山亦云無生懺法。總別三種(如前所列)。乃至云。南山此文。雖則有據。然第一判屬小乘。小乘且無懺重之理。況復此位已隔初心。第二第三。復屬菩薩。及以佛果。凡夫欲依措心無地。乃至云。判位太高。初心無分。高位無罪。何須列之等(文)。此文傳久。其義如何。

答。荊谿尊者。一代宗師。人天眼目。教門抑揚。無非利物。豈悠悠者。而可議哉。然晚學相承。故多妄說。既忝學徒。無宜緘默。今略敘明。知我心者。無咎加焉。初云。小乘無懺重理者。此語自謂依律羯磨。懺初篇罪。不復本淨。故云小乘無懺重理。彼以此義。而行立觀。兩無交涉。蓋不曉化制之殊也。

問。律有羯磨許懺。初重何得言無。

答。祖師云。就律文中。懺重之相。雖非足數。有可収理。盡形學悔等。靈芝云。律開懺者。為同財法。及障來報。若望壞體。無任僧用。不復本位。猶同不懺。故云無也。非謂不許等。

問。懺之既淨。何不足數。

答。事鈔云。懺本清淨。理當足數。如得作說戒自恣羯磨等。但由情過深厚。不任僧用。故云來否隨意也。

問。既不足數。開懺何為。

答。若不求懺。財法兩亡。僧須滅擯。由懺淨故。得入僧中。同於財法。但不足數。又除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地獄之苦。頓然清淨。豈得無益耶。

問。上引荊谿謂南山小乘理懺。不滅重罪。立之無益。其義如何。

答。荊谿意謂。欲滅四重五逆之罪。須依普賢方等大乘理懺。故行此位立而無益。然不知四重等。律制之罪。設依大懺。亦所不滅。小教無生不滅可知矣。而荊谿不曉南山立意。妄為破斥。然南山依律示六聚懺法。而懺制罪。據經列三位。理觀為除化業。意使化制雙行。罪業俱遣。何甞獨以空慧。而懺四重耶。今更因明。化制犯懺相。須略分二意。一者犯意二者懺意。言犯意者。且婬殺等過。體是十惡。本有之愆。化教亦禁。佛為出家。又加制約。而成篇聚。五眾有犯。一違本有化業。二犯篇聚制罪。故鈔云。重增聖制者。是也。二懺意者。祖師云。佛法東流。行此法者。亦小。縱有行懺。則棄小取大。依佛名方等而懺者。余意之所未安。由心懷厭忻。未合大道。但篇聚則依教自滅。業道則任自靜思。又鈔云。五眾犯罪。則理事兩緣。事則順教。無違唯識。理則達妄。外塵本無。記云。事則順教者。謂作律懺。歷事緣境。常照起心。知唯本識。隨緣流動。趣向於理。故云無違唯識也。又云。達法皆真。何妨泯淨。了真即用。豈礙修行。是故悟理則萬行齊修。涉事則一毫不立。自非通鑑。餘復何言。又云。化行二教。罪懺相須。若唯依化懺。則制罪不亡。若專據制科。則業道全在。故當化行齊用。則使業制俱除。

又問云。若依理事懺已。制罪滅否。

答。滅否難知。須準教判。化滅心業。制懺違教。准知制罪不滅(上資持文)。

問。化懺觀成。道圓業遣。若制罪不滅。應更墮獄耶。

答。上云。制據違教。設證聖位。亦須懺悔。焉有聖人。故違佛制。阿難道證四果。懺七吉羅。可以准知。且阿難既經開顯。已達中道。豈同愚小耶。又據大教。觀成理顯。如翻大地。罪業皆枯。豈有制罪。而不清淨。但是違教。理難覆藏。又復先犯戒失。今雖階聖。還依律懺。復本戒體。又復妙解既發。備修萬行。豈有過犯。而不求懺。吾祖雙立二懺。正被圓機。若鈍劣者。事尚不同。何能合理。若據天台諸文。三種懺法。皆滅制罪。及荊谿記文。各詞異辭。今略引之。以通大見。光明文句云。作法懺成。違無作罪滅。而性罪不除(云云)。取相懺。能滅性罪。違無作罪亡(云云)。無生懺。能除無明。如覆大地(云云)。止觀云。事懺懺苦道業道。理懺懺煩惱道。文云(虗空藏經文也)。犯沙彌戒。乃至大比丘戒。若不還生。無有是處。即懺業道文也。眼耳諸根清淨。即懺苦道文也。第七日見十方佛。聞法得不退轉。即懺煩惱道文也。又百錄通示三懺云。四重五逆。若依大教。則許懺悔等(文)。然上天台諸文。乃准虗空藏經。依化教理事行懺。並滅制罪。至荊谿文中。初決作法不滅制罪。不堪足數。次決取相無生可滅可足。亦因略引。又加隨決。輔行引虗空藏經云。若比丘至心方等。誦陀羅尼。一千四百遍。乃一懺。如是次第。八十七日行道。若諸菩薩。八百遍一懺。六十七日行道。(乃至)尼眾須大僧為主。如是懺者。皆論夷罪。犯此罪竟。佛法死人。今復清淨戒體還生。悔法若成。罪無不滅(上依經示。下彼自決)。然小乘教門。尚不開懺。雖曰還生。無任僧用。沙彌犯已。懺成進具。大乘所許。事可通行。倘聽大僧。招姦來詐。實梁誠制。足數無文。信大小區分。聽制條別。小無懺重之說。仍成重罪未亡。安用大教懺夷。以足小乘僧數。依大懺已。內進已道。何須混濫。以惑時情。又引虗空藏云。知法者。須教八百日塗廁。日日告言。汝作不淨事。一心塗廁。勿令人知。塗已洗浴。禮三十五佛。穪虗空藏名。(乃至)文殊普賢為證。白四羯磨。如前更受。此亦是犯重失戒之文。若不失者。如何懺已。令其更受(上並荊谿決作法懺。不滅制罪之文)。彼又引經云。虗空藏頂有天冠。冠中有如意珠。冠中有三十五佛現。是菩薩結跏趺坐。或時現作一切色像。行者若於夢中。若坐禪中。見此相時。以摩尼珠印。印行者臂上。作罪滅字。若得此相。還入僧中。如法說戒。若准此意。足數可矣。故付法藏中。滅重罪已。時人名為清淨律師(已上是荊谿決取相滅制罪也)。今曰。彼見經中云。若得此相。還入僧中。如法說戒。更決取相能滅制罪。可以足數。然恐經中。乃謂得相好已。化滅制輕。可容同法。而云如法說戒。未必便應足數。又引付法藏文。切詳彼文。恐是依律羯磨懺已。名為清淨。雖名清淨。未必足數。彼又云。凡下欲用大乘。懺重罪者。當依方等普賢觀等(已上是荊谿決無生滅制罪也)。今曰。彼意欲以大乘理懺。通滅化制之罪。便為清淨足數。諒恐未然。如前引示。可以自明。

問。制罪滅否。如前可曉。未知依化教理事二懺。滅業道罪。其相如何。

答。天台懺分三種(作法。取相。無生)。南山悔列二科(理事)。文義深廣。卒難道盡。略而言之。事但伏業。理可除愆。但教有偏圓。懺分大小。大則觀妙理圓。見罪邊際。無非一實。初心分見。妙覺極圓。懺悔位長。諸文具廣。小乘觀顯。覔罪叵得。但免惡道。不無別報。故業疏云。若論別報。無學未免。故有貫惱之苦。碎身之痛。獄火燒身。餓饑切體等。若爾。小乘觀成。業不盡遣。是則南山性空一位。立之無益。荊谿之斥。理有可從。答如前已決。何為再問。蓋彼引語斥文。不明化制。一不可從。小乘理懺。雖非究竟。經論所載。理須引示。令識偏圓。指歸得處。天台亦云。亦有觀空懺。即真空也(見百錄文)。彼不究此。二不可從。南山約教立觀。雖分三位。結勸指歸。唯在唯識。敬儀誡觀。廣明妙解。已上略引。可以自知。彼又不究。三不可從(已上。斥初二句文竟)。輔行又云。況復此位。已隔初心。乃至初心無分等。今決此文。總有二失。一者不究南山教門。被機無局。二者不曉文中。舉人顯理。今略引文。決令無壅。且此宗墳典。理事行儀。結勸指歸。並令下凡。隨心忻慕。修捨有從。焉有立觀。而獨被深位。不為下凡乎。如事鈔云。以此三理。任智強弱。隨事觀緣等。歸敬儀云。聖道遠而難希。淨心近而易惑。為山基於一簣。為佛起於初念。故萬里之剋。離初步而不登。三劫之功。非始心而罔就。是知行人發足。常步此心等。又云。發心畢竟。初後心齊。唯識四位。凡聖通學。今則在凡不學。何有剋聖之期等。又云。此解微妙。唯聖達知。位在下凡。不宜不解不修習也。請觀上文。豈祖師立觀。唯被深位。觀位階降。理事淺深。具在疏鈔敬儀等文。非積學而莫盡玄微也(決初失意)。又事鈔云。然理大要不出三種。又云。以此三理等。則知立觀。乃據極理。故舉三位果人。用彰三觀分齊。意令初心行者。操心信樂。妙達偏圓。以理照心。漸階極位。而彼不曉此意。乃將文中菩薩等文。屬觀法所被稟教修奉之人。故有判位太高之責。靈芝雖曾決云。特舉深位。以彰理妙。晚學尚昧。故特明之。幾悛舊執(決次失竟)。輔行又云。深位無罪。何須列等。且吾祖立觀。不專深位。如前可知。等覺已還。皆須懺悔。經中具明。何云無罪(已上決輔行文)。

問有人云。南山何不依天台觀法。而別立何為。

答。此愚者之執。不足與議。然不知建宗判教。意各有由。焉可抑此而同彼乎。如扶新論云。佛法譬如通都大邑。東西南北。隨人往來。果如彼見。必使天下之人。同遵一路而行。其可得乎。後學公心。莫循彼說。

問。天台觀經疏。以心觀為宗。靈芝新疏。以觀佛為宗。其意若何。

答。竊觀二文。各有其意。天台定宗。單就能觀。使開妙解。達境唯心。新疏觀佛。具兼能所。意簡餘經。然能觀通於諸行(凡一切諸行。須以妙觀為主。此佛祖之意)。開解習在餘時(如新疏云。故諸行者。先開智解。通達無礙。然後晨夕念念。繫想彼方)。至於依經起行。必體經文。正宗(諸經正宗。行相各各不同。如新疏。以五例精簡。使無通濫)。此經正宗。十六觀為能觀。十六境為所觀。觀雖十六。無非一心。境雖十六。言佛便足。故得題云觀無量壽佛經也。新疏覽題考義。能所合穪。故以觀佛為宗。使行者妙識經宗。不濫餘行故也。

問。心觀即妙理。觀佛涉境事。理事兼妙。霄壤之殊。毀斥者多。如何明決。

答。斯蓋學之不固。見之不深。以口爾之傳。妄生毀斥。且天台單能非無所觀。彼疏云。佛是所觀勝境。舉正報以収依報。述化主以包徒眾。觀雖十六。言佛便周。十疑論(天台作也)云。凡求生者。希心起想。緣阿彌陀佛。相好光明。又觀彼土。七寶莊嚴。如無量壽十六觀等(並彼全文)。蓋此經示觀言略。列境文繁。恐諸行者。滯於境事。故疏特以妙觀為宗。令開妙解。使熾然求生。達於生體。了不可得故也。靈芝新疏。教觀俱圓。能所皆妙。今略引明。以通大見。故疏云。準知一代彌陀教觀。皆是圓頓。一佛乘法。引慈雲云。今談淨土。唯是大乘了義中。了義法也。經曰。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斯之謂矣(上慈雲文。靈芝準顯)。言了義者。了彼淨土。即我自心。非他法也。達彼彌陀。即我自性。非他佛也。如此則迴神億剎。實生乎自己心中。孕質九蓮。豈逃乎剎那際內。故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是開示眾生佛之知見。大乘了義。豈復過此。乃至云。即知淨穢身土。悉是眾生自心。祇由心體虗融。故使往來無礙。心性包徧。遂使取捨無妨等。又示修云。一者能觀心。即以現前識心想念為體。下云。當起想念。諦觀於日。是也。二者所觀境。即以彌陀依正莊嚴為體。能所相資。方成觀行。

又問云。起心取境。那名理觀。

答。了此心境。皆因緣生。緣生無性。體非生滅。即無生理。乃至云。以緣生心。觀緣生境。心境雖殊。緣生不異。能觀是心。所觀即佛。心法佛法。皆不思議。故華嚴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斯義也(上並疏文。疏中義廣。請自觀之)。細詳新疏。前明教觀。教圓觀妙。後段示修能觀所觀。皆不思議。則與天台所立無殊。何分理事麤妙之別。又如四明妙宗云。若此觀法。及般舟三昧。拕彼安養依正之境。用微妙觀。專就彌陀。顯真佛體。雖託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遍周。無法不造。無法不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觀也等。請觀此文。則與靈芝血脉相通。何是此而非彼乎。見云。心觀便為高妙。全不假境。見云。觀佛便斥麤淺。若然。四種三昧。無非歷事託境。應非妙耶。如此傳演。念念我人。心心我見。非唯昏亂學徒。抑亦自揚寡陋。斧在口中。誰之過也。

次別決文三。即唯識性相。初中。

問。有人准占察經義。謂真如理觀。唯識事觀。斥今家所立。乃唯識事觀。此說傳久。請為明之。

答。斯乃道聽唯識之名。以對占察之義。屬事屬理。議論紛紜。一旦謄於方策。末代播為口實。非唯滅裂前賢。亦且翳昏後學。然吾祖所立。何甞局名唯識觀耶。如前引云。外塵本無。即真如觀。實唯有識。即唯識觀。若利根所修。理事圓融。真俗並運。因果皆妙。初後一如。若鈍根所修。先修唯識。後修真如。焉有利修而不涉事。鈍修而不達理。況乎唯識得名非局。或就體得名。即是一實妙理。如論云。唯識理等。又前引云。唯識通四位。斯以中道唯識。為之觀體。故通四位。或就行得名。行有深淺。觀分理事。故攝論中。或云似唯識觀。或云真唯識觀。占察所明。修唯識觀人。入願樂位。修有利鈍。故分二觀。鈍根之人。歷一切事。達唯是識。故得輔行云唯識歷事。此之言事。豈理外之事(占察輔行二觀之義。並見下引)。惜乎晚學。不曾討論。妄將破斥。實可痛心。又不知吾宗所立。若在疏鈔。唯明圓觀。如前略示。若在歸敬儀淨心誡觀。據一實妙理。而為觀體。約機修利鈍。觀分真俗。與占察同。今欲塞彼妄傳。故詳引會。分為二科。初明觀體。體唯是一。即前鈔云。此理深妙。業疏云。大乘極處。又云。要識心本。是大乘理。其體清淨。妙用虗通等。歸敬儀云。是知修道行人。常觀此理(即唯識妙理也)。又云。自昔已來。此乘無權。諸文廣談。三諦圓融。一性平等。為能觀觀體。占察經云。善男子。欲向大乘者。應當先知最初根本。所謂依止一實境界(一實境界。亦即唯識妙理)。以修信解。(乃至)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虗空。離分別故。平等普遍。無所不至。圓滿十方。究竟一相(云云)。此乃經中。先示觀體。以開妙解。前如天台云。初心修觀。以上品寂光。而為觀體者。是也。次約機修。修有利鈍。行分真俗。即歸敬儀云。真俗並運。又云。然則性識昏明。推步通局等。又云。見雖是色。了色心生。心外無塵。名為真觀。言從心起。實唯識有。名為俗觀。漸次增明。念念無絕時功。既積熏習。逾增觀道。修明不迷。緣假名願樂位。修道人焉。占察經云。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四位修觀。信解即初位。論名信樂。又名願樂。收信住行向四十心人)。應當學習二種觀道。一者。唯心識觀。二者真如實觀。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有所緣念。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等。(乃至)當知如是。唯心識觀。名為最上智慧之門(云云)。二學真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學知。永離一切分別之相。(乃至)離諸障礙。懃修不癈。展轉能入心寂三昧。又云。修學如上信解者。又有二種。一者利根。二者鈍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虗狂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陰蓋輕微。散亂心少。如是等人。應學真如實觀。其鈍根者。先未能知一切諸外境界。悉是唯心。虗誑不實。染著情厚。蓋障數起。心難調伏。應當先學唯心識觀等。如前比擬。則經文祖義。所立無殊。後學我人。故多妄說。又靈芝云。識即真識。即是常住。本淨真心。亦即中道。一實境界(上示觀體)然修觀有二。一者。直爾總觀。謂觀念性。即是真識。其體清淨。平等周徧。含攝諸法。出生無盡。究竟一相。寂然常住。二者歷事別觀。一切時中。隨緣動念。衣食四儀。若善若惡。皆能了知。一識流變(上明利鈍二修。與前祖義經文是同)。又輔行云。當知修三昧者。於四十二途。一不可癈。故占察云。觀有二種。一者准識。謂一切准心。二者實相。謂觀真如。准識歷事。真如觀理。指要鈔云。實相觀者。即於心識。體其本寂。三千宛然。即空假中。准識觀者。照於起心。變造十界。即空假中。據此之文。只以體其本寂。照於起心。而分其異。二觀皆云即空假中。即空假中。乃圓觀也。但利者觀念即真。念起即俗。鈍機歷事。知無是真。知識是俗。則前占察真如准識。雖對利鈍。必應真俗相須。但深淺有異耳。斯葢利者入願樂時。先已了達諸法。究竟一相。能觀所觀。無非中道。念念真如。心心泯寂。此人位雖在初。智圓惑遣。如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又如敬儀。初後心齊等。又如論云。從願樂至究竟。名觀中等。始從初心。終至後心。無分別智。念念增明。破惑亦利。見理亦速。不歷僧祇。涉位究竟。鈍根之者。雖已聞妙理。能發大心。但知未明利。入願樂時。始知諸法。體是唯識。但有意言。思惟分別。種種差異。於此位中。修影像唯識觀。遣意言分別。伏外諸塵。准論謂之。依他性。遣分別性。證無相性。時經長劫。漸漸明利。然後方達一切唯真唯實。論中謂之以真實性。遣依他性。證無生性。翻真實性。為無性性。謂之從假入空。照假無生。故見中道。得無分別智。位入見道。如是則雖利鈍明昧。遲速有異。必真俗兩緣。歷位無別也。然上所引。占察南山真觀。靈芝總觀。唯利根所修。占察南山唯識俗觀。及靈芝別觀。乃鈍根所修。利者智圓。能了俗即真。觀別是總。故隱俗別之號。唯彰真總之名。鈍者智劣。由俗顯真。因別歸總。故揚俗別之稱。乃隱真總之目。已上皆謂。修唯識願樂位人。雖利鈍小異。真俗無殊。

問。既利鈍二機。證有遲速。所歷階位。為同為異。

答同也。如前引。敬儀云。由解行之遠近。致利鈍之乖異。菩薩約位。具列五十餘階等。是知唯識四位俱歷。但遲速異耳。

問。有人以今家觀位。初住破惑。列圖行世。又有人謂。觀雖是圓。斷必初地。唯據儀文。三賢十聖。三祇三劫等文。如斯諸說。其義如何。

答。由不究諸文。理事兩緣。利鈍皆被之義。故此妄立。初師則褒於鈍漸。一混上流。次師抑於圓修。涉時長遠。文云。推步通局。解行遠近等。何不詳取。而妄意偏判。溺喪祖懷。其可得乎。

問。祖師於疏鈔。以利鈍二機。分對相空唯識。如云。鈍見空時。不分別色。智知唯識。不分別空。今唯識一觀。通被利鈍何耶。

答。若三觀相望。性空是鈍。唯識最利。相空望前為利。望後為鈍。若三觀別論。則各被利鈍。略分如此。義見諸文。非學不知也。問。近多判大菩薩。乃是行大。非位大。破靈芝說地上為大菩薩故使荊谿有判位大高之責。殊不知。今家所謂大菩薩者。蓋指乎修唯識觀者。對前相空為小。故稱大爾。資持反謂特舉深位。以彰理妙。未免將錯就錯等。此義請為決之。既納三聚。何須後增菩薩等。乃是修唯識觀人。故有判位太高。深位無罪之斥。前二師亦謂大菩薩者。乃是行大。圓觀唯識之者。正是將錯就錯。何以此語。而責資持耶。蓋由鈔疏中。觀示三種極理。故舉三位果人。證此觀行。乃是聖道故也。至於行位。在文皆略。並指論文。及凡聖行法。資持豈不知唯識四位。凡聖通學。如云論文自云。唯識通四位。那責南山判耶。此蓋特舉深位。以彰理妙。當知悔法正為下凡。故下勸令任智強弱。隨事觀緣。豈令佛果。而悔罪耶。此是資持全文。故特引之。庶使見者。知其意焉。

問。既云深位。應是十地。資持那得又云。大菩薩者。初地已去耶。

答。若在賢位。未見真理。顯觀非妙。初地已去。破無明。證中道。顯理觀之高深。令行者之忻慕。既云已去。明知非局。

次決相空。

問。業疏既云。經中乃多。要分三位。未審此位本何經耶。學者議論紛紜。未見定指。

答。吾祖聖師。神慧卓朗。通經通律。立事立言。非考之實錄。得之自心。必無妄示。此位所未說者無唯今依業疏云。初淺滯教謂境是空等。又靈芝云。雖發大心。未窮心本。故設此觀。空諸塵境。如諸般若所被初心等。(文)今且以諸部般若中。通被大乘。初心淺破。諸法之相。滯住空理者。即此位教意。如靈感傳。天神告南山云。但是無相。離我我所。即入般若等。又原人論。分般若。共不共別。不共乃唯被菩薩。共則通被三乘。又成實云。若滅五陰相。爾時乃名空相具足等。是知般若通被淺深兩機。相空該於大小二典。當須優柔教意。不可妄心穿鑿。

問。業疏何云大乘極處。空識為本耶。

答。小菩薩既發大心。亦名大乘。雖但見空理。於彼當教。亦為極處。

問。未審此觀。斷證位次如何。

答。有人依大品中。乾慧等地。祖師無定指之文。又不見整師凡聖行法故。未敢定論。請更詳之。

問。相空觀位屬大耶小耶。

答。如上所示。屬大明矣。但緣失考諸文。故有異說。今通引疏鈔明文。方見判攝不濫。如云觀事是空。又云。謂境是空。又云。鈍見空時等。據此但見空理。則與二乘是同。如云小菩薩。又云。大乘極處等。據此又屬大乘。尋觀靈芝諸記。分對極明。如云由小菩薩。涉於大小。小據觀智。大約志求。大小雖異。並菩薩乘。故且一往通収大中。又云。相空通大小。又云。前二性相雖殊。皆以空為理。後一以心為理。若權實往分。前二為權。後一是實。若大小相對。前一是小。後二屬大。又云。上之三觀。前二小乘。後一大乘等(云云)。斯皆約志求収大。約觀智歸小。大卛修行。志願為要。故此一位。必屬大攝。近有我見不融。見云前二小乘。便謂靈芝判此觀位。不合屬小。廣有毀斥。云云久矣。今謂管窺者。即此人也。然不知此文。總判三理。大小有歸。故云前二小耳。苟通究諸文。則妄執必釋也。

問。會正記釋小菩薩云。即地前加行三賢。增暉云。修影像唯識者。又有云。信解行向。四十心人。又有判同台宗別教列圖流行。又有判同台宗通教等。云云。如何。

答。准攝論中。地前修影像唯識。為願樂位。収信解行向等人。然此行者。皆知妙理發心。究竟修唯識觀。但智未圓明。未證中道故。在賢位。而小菩薩者。南山謂之初淺滯教。靈芝謂之未窮心本。以空慧證空理。與唯識願樂行相天別。判同別教者。且別教修次第三觀。破無明證中道。比之淺滯之教。空相之人。遠之又遠。自悞悞他。師資相授。非一日矣。判同通教者。一往覽文。不無其致。細詳今立。理恐未然。何耶此之性相唯識。皆本教詮之有殊。彼之藏通別圓。各明觀行之乃異。雖三四之不等。攝大小而皆同。苟以彼通。而同此相。則何異續鳧而載鶴乎。須知性空一位。通被利鈍。該乎體扸。切詳義趣。可以収彼。藏通二乘。如資持等記。可以准知。相空一觀。文通深淺。如前引般若成實等是也。此位觀行。亦通大小。如前引。資持云。大小雖異。並菩薩乘等。是也。約義斟酌。可収彼藏通菩薩。唯識雖圓。機修乃異。亦如前引。疏鈔諸記。理事總別。敬儀誡觀利鈍遲速等大觀文理。可以収彼別圓二門。如此分對。方見祖師立教。被機兩皆周足。

問。資持謂相空云。若對三宗。即當四分。同觀空理。故云小也。志慕佛乘。故云菩薩。相召佛子。即為明例。有人云。資持將三觀。配三宗。故以四分。屬小菩薩。不知性空一觀。正出成論。那。得四分屬小菩薩等(云云)。此破資持文義極廣。如何疎決。

答。蓋彼人不體此位義通。又昧四分旨趣。但隨他宗教門以局今家觀行。未免展轉有過。若據天台所判。以小乘諸律。成實等論。盡鹿苑三藏教収。故不可以相屬空觀位。配屬四分。然吾祖遵一代時教。大小淺深。總示三觀三宗。文義既齊。攝屬何失。若執文云。觀事是空本。相是空等語。謂不可比對四分者。然此部計。達諸法相緣生故空。一切皆假故名空宗。亦曰。假宗捨財用非重。相召為佛子。皆大乘義。沓婆厭小行。專利他。又成論中。先以生空不見我人。後以法空。不見色性。乃至不見識性。又云。若滅五陰相。爾時乃名空相具足。是知。四分成實。乘非愚小。行兼利他。觀不唯明析拙。人匪局號二乘。教蘊分通。義該深淺。淺屬性空。深歸相位。況復相空。又通深淺。淺収四分成實等。深収般若大空。又乃性空。亦具深淺。淺収十誦雜心等深収四分成實等。前引成實具有破性破相之語。豈不明耶。廣在諸文。義非臆說。

三決性空。

問。性空者。請示其體。以決諸疑。

答。言性者。即橫執之情。如瑜伽論云。性者。情也。執情之義。如前略釋。請白披之。

問。性空一觀。本何教義。

答。觀依經立。理假言詮。雖文無定指。必義有所歸。既觀明空理。位結小乘。約義定文。即阿含等經。成雜等論。四十等律。但有明析法破性。體法破性者。皆此宗教意。破人法執情之性。故得性名。永異先哲。

問。性空一觀。屬有門耶。空門耶。

答。空有齊収。如資持云。言性空者。須分利鈍。利者體色即空。鈍者析法見空。(文)准此利即空門。鈍即有門。深淺配對。如前可見。

問。資持云。或云有宗唯證人空。假宗人法二空。其義如何。

答。據南山敬儀誡觀業疏等文。人法二空。大小同證。空有俱修。但深淺有異。若我人執性。空有並破。實法體性。盡不盡別。如四明云。有門說存隣虗。空門說破隣虗。今更議之。有門計我是空。計法是實。本證人空。蓋於諸法。窮逐我人。故得破法。麤相分證法空。微細色心。不能窮盡。所謂觀色至於極微。觀心至於一念。空門計我人實法。體皆空寂。但觀諸法。我人何立。行圓果滿。空皆究竟也。如上略敘。可謂以螺酌海。不知分量也。嘉定庚辰。仲秋滄洲座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