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沩山警策句释记
25707400000005

第5章

上句自失。下句失他。三業不謹。故坐起無恒。躁動非一。是以令他動念。

記曰。忪音忠。忪諸者。心意躁動。情不安隱。舉止非常也。慈受禪師云。使人動念。魔障易生。眾口爍金。自家何樂。作福雖多。不如避罪。暗中動念。自昧不知。日往月來。面黃身瘦。

不存些些軌則。小小威儀。將何束斂後昆。新學無因倣傚。

上二句自失規法。下二句不能法他。既自不存軌法。何能法範他人。是故來學無由取則矣。

記曰。新學即初學。後昆是後賢。即後學也。倣傚。猶取法也。書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世儒尚然。況出家者乎。

纔相覺察。便言我是山僧。

上句他成。下句自慢。謂他賢正欲以善言相成。而自便生我慢。遂出此無慚語也。

記曰。言我是山僧者。謂我是住山之人。只知一箇話頭。那管經律。威儀細行之事。法昌禪師云。有一般漢。記取一肚葛藤。摩唇捋嘴。胡言漢語。道我解禪解道。輕忽好人。作無間業。一朝眼光落地。業境現前。如落湯螃蠏。手忙脚亂。從前學得活計。總用不著。若聞人舉著他肚裏事。嗔心忿起。便道佛法豈有與麼事。大悟不拘小節。斯等好似將牛屎比旃檀。有甚交涉。慈覺禪師云。或自恃天真。撥無因果。妄謂但向胸中流出。不依地位修行。所以麤解法師。不通教眼。虗頭禪客。不貴行門。此偏枯之罪也。或則渾身破碎。滿面風埃。三千細行全無。八萬威儀總缺。或則追陪人事。緝理門徒。身遊市井之間。心染閭閻之態。所以山野常僧。未免農夫之誚。城隍釋子。反為儒士之羞。此懶惰之罪也。向下指出無細行懶惰之由。

未聞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躁。

上句失聞修。下句失戒定。法律未聞。何識行持。戒定未修。故致情同猿馬。

記曰。聞即聞慧。行持即修慧。聞思修三慧。今舉聞修。以該其思矣。三皆云慧者。謂由三法。各能生無漏聖慧。若無此慧。則不能斷惑證真也。

如斯知見。葢為初心慵惰。饕餮因循。

初句承上起下之詞。次句入道不勤。後句貪利喪日。如斯知見者。如上惡習之識見也。葢為初心慵惰等者。謂由初心入道不勤。故曰慵惰。未聞佛教修持。遂乃饕餮名利。不肯親附良朋。是以因循過日。染緣漸深。惡習滋長。故致如斯知見。正所謂打頭不遇作家者也。

記曰。慵音戎。懶也。饕音滔。貪財也。餮音鐵。貪食也。法滅盡經云。佛言。法欲滅時。諸魔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不修戒律。半月半月雖名誦戒。厭倦懈怠。不欲聽聞。不樂讀誦經律。設有讀者。不識字句。為強言是。不諮明者。貢高求名。虗無雅步。以為榮貴。望人供養。命終死後。當墮無間地獄。五逆罪中。餓鬼畜生。靡不更歷。於無邊恒沙劫。受罪竟。乃出生在邊國。無三寶處。如佛所記。半月誦戒不欲聽聞。今時誦戒尚希。況得聽聞。嗚呼誠為法滅相矣。昔齊僧雲。住鄴下寶明寺。以講演著名。襟帶眾理。於四月十五誦戒時僧集。雲居座首。乃白眾曰。戒本防非。人人誦得。何勞數聞。可令一僧豎義。使後生開悟。眾無敢抗。遂廢誦戒至七月十五日旦。忽失雲所在。眾四出追覓。乃於寺外三里許古塚中得之。血流徧體。問其故。則云。有一猛士。手執大刀。厲聲呵曰。爾何人。敢廢布薩。妄充豎義。即以刀劊我身。痛毒難忍。扶接還寺。竭誠懺悔。經於十年。至心盡敬說戒布薩。讀誦眾經。以為常業。臨終之日。異香來迎。欣然而逝。時咸嘉其即世懲革。不墜[(雪-雨)/粉/大]倫。又大覺寺僧範。戒德清高。甞宿他寺。於十五日。眾議共停布薩。令僧豎義。有僧升座敘曰。豎論法相。深會聖意。何勞布薩。乃僧常聞耳。忽見一神。高丈餘。雄峻驚人。問豎義者曰。今是何日。答云。布薩日。神即以手搨之。曳於座下。捶頓將死。次問上座。答亦同前。搨還將死。陵害二三上座已。神掉臂而出。時道俗共覩。範師既見。由是自勵一生。僧事私緣。無敢說欲。乃至病重。不堪扶轝。由請僧就房。恭敬說戒。斯時崇經論。偏禪學。而輕戒律者。請觀此思之。

荏苒人間。遂成疎野。不覺[(龍-月+日)/足]踵老朽。觸事面墻。

上二句涉俗成野。下二句空老無識。又初句交熏。次句習成。三句奄爾衰至。四句無明日蔽。葢為不修正業。散漫自放。日涉俗緣。攀緣塵境。縱恣六情。故至心行遂成疎野。染習日深。無觀照力。奚覺四相遷流。倐爾衰老時至。心徑不通。百無一曉。矚物成壅。如人面壁。此等皆由不肯博問先知。故至到老遂成骨董。

記曰。荏苒。猶散漫侵尋也。[(龍-月+日)/足]踵。乃行不前也。朽即衰朽。所謂缶既已老。無三種味。空生空死。唐棄一期。無三種味者。譬如甘蔗。既被壓已。滓無復味。壯年盛色。既被老壓。無三種味。一者不能誦經解義。二者不能坐禪修觀。三者不能勞務作福。四相者。生住異滅也。骨董者。墨談云。羅浮頴老。取飲食雜烹之名。今俗多借用之。

後學咨詢無言接引。縱有談說。不涉典章。

上二句他失潤益。下二句言不關典。既爾觸事面墻。將何以接後昆。縱有一言半句。不關佛祖典模。何異不見水老鶴哉。

記曰。如來去世不久。有一比丘錯誦法句經偈云。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見了之。時阿難尊者聞之。慘然而歎曰。如來正法滅何速哉。乃語彼比丘言。如佛所說。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見了之。是比丘回向師說。其師言。阿難老耄。言多錯謬。不可信也。汝當還如前誦。案昔正法尚存。訛替若此。況今去聖時遙。不親良朋。不近明師。而能出言涉於典章乎。

或被輕言。便責後生無禮。嗔心忿起。言語該人。

初句無德被誚。二句不省己過。下二句嗔毒傷人。言既不涉典。何怪他輕。己過不省。反責他非。嗔火一縱。無不燎然。

記曰。嗔。怒也。忿恨也。又忿他為嗔自忿為恚。道安法師云。經道不通。戒德全無。朋友嗤弄。同學棄捐。如是出家。徒喪天年。

八業果時熟

一朝臥疾在床。眾苦縈纏逼迫。曉夕思忖。心裏恛惶。

上二句身苦。下二句心苦。異熟時至。四大乖常。一大不調。百脈筋抽。伏枕思忖。無善可記。束手泉門。何疑之有。豈不恛惶者哉。

記曰。縈者。繞繫也。纏者束縛也。逼迫者。驅逼急切不安之謂也。曉夕者。早晚也。思忖者。思惟忖度也。恛惶者。昏亂恐遽也。

前路茫茫。未知何往。從茲始知悔過。臨渴掘井奚為。

上二句不知去處。下二句追悔不及。六道險途。生死曠野。不知來處。焉知去處。日前不預打點。臨時悔之何及。佛言。人癡故有生死。何等為癡。本從癡中來。今生為人復癡。心不解不開。不知死當所趣向。此正所謂未知何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