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见船身上正有许多工匠在加紧施工,往上面糊泥巴,心里一动,对张世杰说:“时间允许的话,再在上面钉一些木条,万一火烧了过来,烧到的也只会是那些木条,泥巴加木条,船只就有了双重保护了!”张世杰放下了严肃表情,笑着对李立说:“小兄弟果然聪明,这里周围都是山,有的是木头,我还准备在船上搭起城楼,蒙古人再善战,在水上攻城略地总会没那么容易得手的的。”
李立和林萱、陈良商量了一下,觉得有必要和元军正面交战一下以摸清对方底细,当下对张世杰要求说:“我们三人都精熟武艺,可否交给我们三艘或更多的船,由我们负责指挥抵抗元军?”张世杰说:“这当然求之不得,我们眼下缺的正是将军之材,士兵大多是百姓出身的,战斗力明显不如元军。现在我委任你们为副将,协助战船防守吧,这里一共有一千六百多艘船,具体如何分配你们自己看着办。”
当晚,张世杰安排好六人的一切,便自己忙去了。
李立等人想着早上还身在民国,今天就忽然处于这战火纷乱的宁静下,都觉得有如梦境一场。
正在他们交头接耳的时候,一位中年人端了一大盘子东西进来说:“张太傅交代的,送点酒肉过来给各位暖暖身子。”阿福鼻子灵敏,马上就叫了起来:“哇,梅子香,鹅皮脆,上好的烧鹅呀!”李立一听,马上来劲了,拉着那人坐了下来问:“这烧鹅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我想问问,这里是否一直就有这种做烧鹅的工艺?”那人不解的问:“你们以前也吃过这烧鹅吗?这可是宫廷里的东西呀,一直就是我做的,况且,今天是我第一次拿给你们。”李臻也问:“那么,你就是朝廷里的御厨了?”那人说:“可以这么说吧,在临安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宫里负责烧鹅的制作,烧制方法也是我家祖传的。只是没想到今天在这里,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木材烧制,就用了这里到处都有的荔枝木,哪知道做出来更香了。可以说,你们这次吃到的烧鹅比之前的都要香都要好吃,之前的几位皇上都没这口福了!”
李立和阿福对视片刻,相互狂笑说:“哈哈,原来世界上最早的古井烧鹅原来是吃到了我们几个肚子里!过瘾!过瘾!”林萱小声问:“既然比以前的都好,干嘛不端给太后等人呢?”那人叹气道:“太后他们,已经很久没胃口吃这些宫廷食品了,要不是你们这次到来,我还一直都闲着,也就不知道用荔枝木烧制烧鹅原来会更香。”
第二天,即正月十四,李立、林萱和陈良三人一大早就爬了起来,吩咐阿福等人在行宫里呆着,三人则一同赶到了战船上。
张世杰一早就身穿黄金锁子甲待在那里,见他们三人到了,拿出三套副将服装让他们穿上,一边说:“蒙古人的箭法了得,得提防他们的弓箭,穿这有用的,其他将士也会见这服装听取你们号令。”李立见了这挂满铜片的布面甲,不禁想起了那天吃了萝卜“掉魂”的事情。穿好了衣服,张世杰说:“一会我就在正中主船上,你们则到西岸防守较薄弱的地方,这东岸因为靠近行宫,防守力量相对充足许多。”一路朝西过去,李立三人见这一千多艘船真的就好比一延绵数里的长城,将士都士气饱满,实在无法让人联想到这铜墙铁壁会在数天后就毁于一旦。
到了西岸附近,李立三人才喘住气,就见南面崖门出海口处的元军战船开始出动。当时的银洲湖水面异常宽阔,东岸和今天无异,西岸则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古兜山下,淹盖了今日三家村的全部地方;宽阔的中段水面到了崖门出海口处的汤瓶山附近则忽然收窄,东西两岸距离连最宽处的八分之一都不到;而当时对峙的宋元两军,元军则驻扎在汤瓶山北侧山下,宋军则在崖山位置,即银洲湖的中段。只见元军大约三百多艘船分了三路缓缓靠近,号角开始此起彼伏。李立见状,奔到战鼓旁边就擂了起来,他擂的却是古兜山山匪进攻时候的铜锣节奏“咚咚——咚咚——咚咚”。宋军没听过这鼓声,见有人擂了起来,其他战船也就学着样子擂起了同样的鼓声。
元军那边,主帅张弘范正驱动着战船准备进攻,听到了宋军这鼓声,不禁纳闷了起来:“宋军平时不是这样擂鼓的,到底他们传的是什么信号呢?”他担心对方有诈,当即令战船停止了前进,想看看宋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李立见元军战船忽然停下,心想:“难道那张弘范不懂咱们的战鼓?”他没料到,不但张弘范不懂,就连张世杰也不知道李立他们在搞的什么鬼。“又敲个停战号看你什么反应!”李立心念一转,马上换了擂鼓节奏:“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旁边的船一听,也跟着换了鼓声,顷刻,全部的宋军战船都学着擂起了同样的鼓声。张弘范听着,骂了起来说:“今天的宋军到底在搞什么鬼?我们都还没攻上前,他们就乱擂起了鼓,里面肯定有诈,不行,先退兵弄清楚再说!”
这张弘范的兵马不是很多,他担心首战失利就丧失了士气。李立见元军就此退了回去,心里也奇怪得很,就停止了击鼓,口中说道:“原来擂鼓也真累的,我还老说人家划龙舟的鼓手最舒服。”陈良从其他船上跑过来问:“你这小子怎么想起擂土匪锣呢?这下子对方都懵了,咱们可以歇阵子了。”李立见师傅夸奖,诡秘的说:“这叫新人新气象!”这时,传报兵跑来说:“张元帅问你两次的擂鼓代表的是什么,他想换一种击鼓方法迷惑对方。”李立对陈良说:“这次张太傅也觉得受用吧!”当即就将土匪锣的全部击打规则详细和那传报兵说了一遍,那传报兵又通过接力的方式将这新规则一艘一艘船的传了过去(这样,每艘船才能知道新鼓号。)趁空余时间,李立和陈良商量了一下,决定向船上的士兵传授一些最简单实用的蔡李佛招数,同时作为热身之用,毕竟天气确实很冷。那些士兵都有武术根底,很快就学会了,并一个传一个的,不多久时间,全部战船上的宋军都在练起了蔡李佛。
远处的张弘范接探子回报,听说宋军在船上的奇怪表现时,心里更觉疑惑不已。他转念又想:“还是先派一点人前去试探攻击一下再说,宋军这次摆的一字长阵看来不会那么简单。”
当李立见元军又开始出发时,他马上派人向张世杰传报,让他一会先发佯攻号,等部分元军上了宋军战船才擂鼓进行真正的攻击。这其实是陈良授意他这么决定的,陈良看出,那几招蔡李佛对于这些古人来说都是极为诡异的武术,人不很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就能克敌制胜。
过了不多久,数百艘元军的小战船就来到了宋军跟前,张世杰在主船上发出了刚学的佯攻鼓号,于是宋军懒洋洋的放起了箭——没多少箭是能够真正射到元军船上去的。张弘范见这次宋军开始还击了,心里记下了这“进攻号”,并暗自欢喜的想:“看来宋军都饿得没力气了,箭都射不远,难怪刚才在故弄玄虚想搞什么空城计了。”他当即下令元军全力攻击,占领宋军战船。宋军这边故作慌乱,部分战船上很快就爬了数十名元兵上来。
张弘范见元军顺利上了船,心想:“张世杰呀张世杰,只要断了你这些船当中的一部分,你的军队就散了!”张弘范正美美的想着,忽然听到宋军的鼓声一转,却始终没听见那些船上面有什么厮杀声。接着他又见到部分刚爬到宋军船舷边上的元兵纷纷自己跳了下海,游水回来,那过程中,水里的元兵又被宋军的弓箭射杀了不少。张弘范不知道那船上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自己一定上当了,马上号令撤军。
狼狈的逃回了汤瓶山大本营,张弘范问一些从水里爬上船的元兵,那些元兵都说:“宋军不知道从哪里学的很邪的招数,我们的人一上船就被他们在几招里面兵不血刃的制服了,是生擒活捉!”张弘范倒抽了一口冷气问:“你们就没一人懂他们用的招数吗?”其中一元兵答道:“有点象少林的武术,但又绝对不是。”这时,元军里面一员大将说道:“末将乌利,愿独自前去探一下宋军的招数!”
这乌利是蒙古军队里的一员猛将,使一把重达八十斤的单刀,膂力过人武艺高强。张弘范见有人主动请缨,高兴的允许了,心想:“就算他回不来了也就损失一个人,起码能摸清了宋军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