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三条道路(第3卷)
25986500000105

第105章 观察家(1)

倾听竹露滴清响

——读《秋天的加速度》的感悟竹临石

倾听竹露滴清响,那大自然天籁之音,秋天加速度的脚音远去、远去……!诗人细微扇动的诗的翅羽,轻轻飞扬!

秋,就这样走了,倏忽间,“那只黄夹蝶”就是这样打着手语,那么匆匆地走了,翅羽驮满了渐残的秋色!许是蝶的手语,许是野菊的低回,许是大雁开始南飞,天空就这样慢慢撑开它的宽大胸襟,高远地、高远地向更深处退去!

叽叽喳喳的小鸟,找到了开放的餐座。已是临近北方飘雪了,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季节。那渐渐削瘦的河流,无遮拦地从远方流来,又流失在山的那面。那个扎头巾的穿梭在果园里的小女人呢?那美丽的花衫也在秋水潺潺中隐没。多么祥和温馨的秋的乡村啊!

“她有好看的珍珠牙,绿嗓音”,诗人眼里的季节幻化得奇丽了,童话般地展现着:一匹驮着最后的柴草的马,慢慢地走向场院。薄霜里的蚂蚱在渐渐暗下来的光线里,安静地蜷伏着。树荫稀疏,向高天白云打开疲倦的身躯。田野在经历了快乐的收获后,该憩息了!

而此时,他们正沉浸在新粮酒的欣喜里,他们一年的汗水已是换得了金色的果实。村庄变得美丽可爱极了,有如山神的倍受宠爱的儿女,在清晨的薄雾一样的炊烟里,笑迎晨曦!

神奇的金秋,巫女一样地变幻着景色走向另一个季节,留下了一串串美好故事由诗人与读者来细细品咂。泥土的情话也并非是最后一句,不是吗,那诗人不又在约你再来吗!

探秘激情

——读横行胭脂的《月亮在树枝上颤动》等三首竹临石

A

题以《激情化险为夷》,实在是诗人高明之处。有如此地无银三百两,为读者挖掘了一个反向的美学陷阱,个中滋味请君入瓮!我仅以其中的三首,与作者和读者诸诗人共探讨。

《月亮在树枝上颤动》什么,讨论它实在有些滑稽。月亮在天上,树枝沐浴些月色罢了,它怎会跑到树枝上去颤动呢?

这就是这首诗的关键所在,高明之处:

“我听到爱情来了

风毫不犹豫从我心底钻出来

把带着我体香的颤动

一阵一阵

传递给树枝”

哦!原来诗人听到爱情来了。这个美妙时刻的来临,难道还不能改变一切固有的生活程式吗?于是,按捺不住的风(也许已经潜伏已久,急待时机),当然会“毫不犹豫从我心底钻出来”了。是从心底钻出来的风把树枝刮得颤动了,而且还带着“体香的颤动”,一阵一阵传递给了树枝!

这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的、迷人的体香的颤动呀!它使人想入非非了!这个意在言外的人性的张扬,写的如此温情而圣洁,令人心怦!

由于那体香的颤动传递给了树枝,挂在树枝上的那轮月亮,竟羞涩地怀孕了。哦!多么美丽的想象与暗示啊!——一切都是那体香的颤动惹的祸啊!

哦!看吧,珠胎暗结的树上,挂着“熟透的细节”——金色的果实。此时,诗人已深情地低低唤着:

“爱人你仰望着吧

再过十月

就能美丽地掉落下来”

这首诗写的如此细腻、如此动情、如此文明、如此令人心仪,不是诗人有着深切的体悟与对诗歌的准确把握,是万难到达这个境界的。初读这首诗时,由于语言的陌生感,也许一时弄不清里外。但细读这首诗,并从一个女性心理去体验,就会豁然顿悟了!

B

把《所有的激情化险为夷》一诗的标题设为一组诗的总标题,别具匠心。内敛的诗、内敛的情是决定诗人采用这个标题的主因。诗人把深切的****悄悄藏匿在不经意中。

在一个内相自重的女子心中,对于情感的表达是非常节制与含蓄的。可是这个自我压制的情感行为,,反因自己的克制,而像一股潜流,膨涨着更大的反动。这首诗写的很短,但就像压紧的火药,潜藏着巨大的爆炸杀伤!

“假设相逢”的起句,诗人设定了一个比较宽泛的表述角度。似是平淡实是关切,是颤动这首诗的弦外之音。其实,诗人的情感寄托与天气无关,但诗人却巧用了“平淡的风问候天气/熄灭星斗”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希望。“丢失的花朵/顺着旧路走回来”

丢失的花朵指的是什么,诗人心中明白,读者心中也明白,一切似在不经意中,可一切又那么的意在言外地巧为设置,让人放心不下。这就是这首诗的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内在情绪波。对此,诗人在貌似无所谓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写出了内心的真正的渴望:

“如果没有了光的夜

实在太黑

我们不得不共枕一片草坪

那么强迫呼吸与呼吸

拉开拥抱和亲昵的距离”

千条江河归大海,情归河处,诗人最终以不容置疑的诗行,写出了海枯石烂的决心。但诗人又没沿用常规的表达方式来直抒,仍是借以“骨头滴不出一粒火花”,“灰烬沿着不同的小溪”……等一贯优雅的语言,完成了此诗的最高任务。

C

《停,爱情停下》可说是三首中出色的一首,新鲜、含蓄、明朗。是这一组诗里的最动人处。

这是描写沉浸于爱河里的一个女孩子矛盾心态的作品。短短十七行压缩了一个在爱河里潜泳、仰泳、跳水……的各种姿势!

诗中选取了各种灵动的意象:焦渴的花朵、河床飞鸟、鱼儿和水……等等,抒写了爱情的焦渴、欣喜、温暖、忐忑……。情感饱满可信,语言灵动优美。尤其在结构上别具匠心,且读第一节的六行:

“我不想让五月

多一个怀揣情诗走路的女子

多这个走路不看路的女子

神经质的微笑

季节多累

凭什么还要负重剧烈的爱情”

前三行俏皮的语言里,机智地点出了一个“走路不看路的女子”是怀揣着诗情的。接着第四行又巧妙地一转“神经质的微笑”,这表面看有些突兀的一行,却是神来之笔,它是这首诗的内在线索的延伸,是意料之外情理之内的一笔。由此过渡到了饶有情趣的“季节多累/凭什么还要负重剧烈的爱情”

自此也就顺理成章引出了第二节的第一行“焦渴的花朵们”这既是季节变换的自然景色的转换,又是诗情的象外之象另辟蹊径的呈现,沉静中孕育了新的起势。——向着最后一节诗人的心隅隐情,进发:

“五月,一个女子恋爱了

展开飞翔的心

而失水的笔墨

总让丰满的爱情独自焦灼”

这四行中,三、四两行至关重要,“失水的笔墨”是真的指笔墨吗?“爱情独自焦灼”是诗人真的焦灼吗?可不可能是诗人正话反说呢?已经飞翔了,还焦灼什么呢?

诗人,给读者留了个耐人寻味的悬念!

雪域高原的雪

——读青海湖的《雪域高原》竹临石

青海湖笔下的雪域高原,是青海湖的诗歌高原。是青海湖为之倾倒、为之动情、为之驰马人生的策原地!高原,不仅是诗人不尽讴歌的养育之地,更是诗人精神寄托与人格力量的平台。

我无力读尽诗人高原情结所抒发出的,汤汤浩气与缕缕神秘。只能从它所带给我在阅读时的冲击,倾吐一些感悟与愉悦。

其实,〈雪域高原〉只是诗人高原系列诗作的一角,有如千年积雪的某个峰峦的一侧。从诗人一贯的大笔抒情的纵横开阖中,已可窥见诗人心藏百万的大气与深邃!既然,高原本是诗人的诗歌高原,那高原的雪,也就不是自然意义上的雪,而是诗人诗歌高原上开出的绚目花朵,是诗人胸中的一座洁色碑石。且读诗的首节:

高高的山峦,一片雪的海洋

苍鹰盘旋,云块搬动梦想

流动、回旋、跌落或升腾

风指引深远的方向

这有如海上奔腾的浪涛,呈现出远远超越雪的原初自然景象,成为诗人自身情绪转化的具象。那高高雪峰上正盘旋的苍鹰,是何等气派;那云块搬动梦想,又是何等奇幻!流动、回旋、跌落、升腾,种种意象的纷繁迭出,无不彰显诗人内心的激越与叩问!

章节的合理衔接与跌宕,情绪的转换与意象的结合,是诗人的功力所在。第二节开始诗人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个转换。诗人眼中的高原跃动起来了:“是海拔最高的海,倾盆一跃”有如:“大开大合的命运”。这自然景色由此就过度到了人生命运的起落,立时提升了诗的内涵与厚度。由衷诱发了以下的诗行:

“被放逐和吸引的光明之城

不同的气场,不同的气脉流转

咸而洁净的泪之圣镜

通过你,我看见世界的座标”

——这出自肺腑的短短四行,是诗人再一次对高原的倾情歌唱!“泪之圣镜……世界的座标”,诗人骄傲之情跃然纸上!

起承转合,写到此诗人笔峰一转,沉静了下来,这不仅是诗人情绪上的需要,也是诗歌创作上的需要:

“荒原的芨芨草是你

山岩绝壁上的松柏也是你

顺着成排的骨骼、裸露臂膀的小道

穿过面目忧伤的森林,我像一条河

一条无尽的血脉通道

深入你内心起伏的陆地和海洋

——对于高原,诗人在由衷歌赞的同时,它的另一面,诗人是不可能视而不见的。世事沧桑,诗人敏感的心在磨励着。爱之越深,也痛之越深,不尽人意的阴雨霉晦接踵而临,诗人审视着并深深忧虑。那荒原的芨芨草,那露裸的小道,那成排的骨骼,那忧伤的小河……无不是诗人心头淤积的血痂!

心事浩渺中,诗人在雪域高原往返奔突,寻找情感的落脚点,寻找生命永恒的寄托:

“那些写在岩石上的海的笔记

那些泛着暗绿色光晕的黄昏

那些游走于倾斜道路上的暗影

那些神经错乱的火焰的脸庞

弥留的褶皱、衰败的荣光

水晶的年华,陈旧的胶片

岌岌可危的幸福,掌心的沙漏”

——心灵的脚步走向何处,哪里才是诗人“朝圣的指向”,诗人似在迷茫中!

但经左冲右撞的寻觅之后,在这雪域高原的神性启示下,在这块与诗人血肉相连的土地上,虽然历经“疲惫不堪地走完一段路程”……终于找到了灵魂的天堂!诗人情不自禁地高声唱出:

“谁举着火把照亮无边的白纸

照亮文字中日以继夜开出的雪莲

谁还本归真,把星星串成项链

以无极之光,在宇宙间永生

——从雪开始又回到雪,诗人在与己紧紧脐连的高原上,真正看到了“晨曦在高原闪着金色波光”,看到了鸟雀觅食、阳光灿烂的天堂高原!

缓缓沉吟萨克斯

——品味云外野鹤的《萨克斯》竹临石

以独特的感悟,勾勒一幅细雨、黄昏、空茫的水墨画,从于无深处牵引出缓缓荡人的天音,有若醇醪的酒盏,沾唇的刹那人已沉醉。如此切入的首节,已把这支魔笛般的萨克斯缓缓迷人的旋律,灌得聆听者心旌摇摇了!

那天音漫过神迷的手指,有如湖水漫过心境的堤岸,有如一望平原掠过一只洁色野狐,有如一座雕凤楼台于雾里隐隐遮面,诗歌以音乐转化、升华,音乐又以意象的经营,变抽象为具象,心灵的感受不再空泛得无可捉摸,已是可感可听可触可看。并又见空灵,呈海市蜃楼般地美妙!

“谁还在觊觎我孤独的田园?”是的,一个已经从天音中得到心灵启示的人,是最为富有的了,孤独的田园从此也会百花盛开。

曾经,主人是孤独的。

那只燕子,飞走很久了。这是个假想的情人吗?还是诗人心灵里的一点希冀呢?我们是不必深究的,因为诗人已经写出了空巢里已坐满“滴不下的泪”。麦子、孩子、玉米都被掰光了,情人又去了它乡,诗人全部的眼泪已被席卷一空!

“谁还在张望我饥饿的田园?”究竟,谁在张望呢?

在曼美的音乐声中,诗人情不自禁又想起去了南方以南的那个人。是啊,如此音乐如此良辰,谁来与我同醉呢!诗人此时敏感的心虽被音乐陶醉,但一丝柔肠仍牵住往日的温馨,刻骨铭心的思念是万难舍弃的,在这急需知音同醉的时候,诗人又一次打开“她空洞的体温”,由一缕思绪随阿尔卑斯山那么遥远的风远去!“何处不可栖身”,诗人的心已神游于一个假设的伊甸园!

一曲萨克斯的感召,诗人思绪万千地度过了一个孤独的时刻,也经历了一场失落与渴盼交炽的灵魂洗礼。诗人亢奋起来,颠狂起来,妄图让音乐的锋芒切开它孤独的日子,甚至要“金杯倾斜,辉光匝地,魔咒唱响,伤口倏合,梦里繁花飘舞”

让自己静止在这音乐的神迷中!

一曲萨克斯让诗人无法入眠,把一场心灵的细雨,尽情倾洒!

荡人心魄的虚拟

——夕婉诗歌《虚拟》的读感竹临石

《虚拟》不是虚拟,是一种巧妙的切入。是诗人展开诗歌想象翅膀的平台。

说是虚拟,但诗写的目中有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并可感可触。虚拟只不过是一张高高悬起的大幕布,当诗人灵动之手轻轻拉起,这个舞台上立时飞出“一个声音”和“繁花一片”,这个虚拟的声音和繁花,已神奇地立即进入了读者眼帘,也立时彰显出诗人心灵深处那“一小片果园”。

声音何指?繁花何指?一小片果园何指?它既是虚的也是实的。说虚是因为一些意象只是个假设,说实是因为这些意象又都是诗人心灵的真切体悟,所有诗句的芽苞,都扎根在诗人情感的血肉里。声音何指?繁花何指?一小片果园何指?这是解读诗人创作源渊的的关键词。

这爱的独白与宣言,什么样的力量能使诗人“守着这风景就足以掠过余生”呢?“余生”二字重若千钧。诗人的内心已是波澜乍起,一股强劲的全新的情感风暴,动摇了曾经建立起来的生活秩序与生存轨迹,并渴求一种新的生命形式的突破!

“我的野心是好奇/想剥开一些秘密”。诗人笔下描绘的内心波澜,我们姑称为爱的觉醒吧。如果拆除了语言的篱笆,诗人笔下想剥开的,不过是内心情感的外壳。诗人所宣告和渴望的,诗人已有诗为证“找回我们与世界”。“我们”是个双数,是英语文法需加s的关键词。是诗人笔下虚拟的另一方,是诗人全身心为之倾倒、颠覆的海上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