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25988000000005

第5章 书信(1)

1906年

致刘三

(9月13日·芜湖)

刘三我兄足下:

申江别后,弟即偕仲甫东游。至处暑后,始抵皖江。过沪时因小疾未尽脱体,不克趋叩高斋,细谈离绪,不能使人无怫郁也!正在怀思,而达权来,询知故人无恙,差慰下怀。

弟日来寂处小楼,不觉秋声半树,忽忽韶光,迄无成就;清夜抚心,殊堪自惭!吾兄其何以教我耶?

迩闻叶君清漪亦在南京师范传习所,常相见否?晤时乞道念。太炎先生现寓东京新宿,兄处常通信息否?少甫兄同住山顶,体弱异常,日以。此间学堂俱已开学。但须待来月方可上课也。

海航兄起居,入秋弥健否?弟甚欲过宁与诸公谈别后事,以他缘“行不得也哥哥”。深望我兄与海航哥于中秋节来此晤谈数日,以抒积悃。余非书所能究。

七月念五日

曼殊稽首

晤仲梁兄,幸为我致意。

致刘三

(9月28日·芜湖)

刘三我兄足下:

前月念旬,肃具片楮,何久未蒙赐答?抑被洪乔投向石头城下耶?海航哥都不闻动静,别来无恙否?秋风又一度矣。

中秋前四日

曼拜

赐教寄:芜湖赭山皖江中学苏氵是收。

复刘三

(10月6日·芜湖)

刘三长者足下:

仓卒为别,无已。昨日到芜,此间风潮愈出愈奇,不可思议。焕卿、薇生与曼日间当拂袖去矣。过江时或可再图倾倒也。

海航、青漪两先生均此。

中秋后四日

曼拜

初七日来书接到矣。

致卢仲农、朱谦之

(10月·上海)

仲农、谦之两公台下:

业风遽起,仓卒离群,此心,想同之也。

曼前于芜得疾,至今尚未脱体,芜约颇难践,公等慈悲,哀愍此病头陀否?皖江风潮,一至于此,夫复奚言!两公一点婆心,固惟梵天帝释可表!奈何徽州诸公,必欲将总理殴死。卒致大局无可收拾。反谓总理破坏学堂。乌睹所谓佛性者乎?贤如两公,尤不能使人无责备也。我闻有谓江君彤侯于中播弄,致有此次风潮。然耶,否耶?匪夷所思!曼亦与江君为至友,如其有之,当愿两公切劝渠痛改前非,善果则不远矣;亦大善士所不宜得已者耶?

曼日来食不下咽,寐不交睫;静坐思维,觅得一些消息。明春必买草鞋,向千山万山之外,一片蒲团,了此三千大千世界耳!日间卷单南还故乡,两三月后,或可再来。情根未断,触此落叶青灯,虫声在壁,伏枕书此,聊当话别。两公为道为人,尚须自爱!芜地故人未另裁候。相见时幸为寒僧道念。不识今冬木脱草枯之后,可有机缘于留春园中携手同游,随诸公后,盈盈池水,寒照额纹否耶?

寒僧曼殊拜

致刘三

(10月23日·杭州)

刘三长者台下:

会少离多,曷胜海燕风萍之感。

曼前月过沪,小住数日。至月之初四,停棹西湖,盈眸寂乐。杭中诸公力留于佛教公所。

曼恐爽留云之约,故未允之。日间当返申。如可偿留云此愿,则蒲团上具有华那,梵音中能造一新世界否?余无可言,西风满天,伏维珍摄。以慰此葭苍露白之思也!

青漪、海航两公均好。

九月六日

曼殊拜

赐教乞寄:上海四马路时报馆包朗生转交。

达权兄都不闻动静,或因通书,幸为我道念。

致刘三

(11月9日·上海)

刘三长者足下:

初六日从西湖寄上片楮,已尘清鉴否?

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

曼前离芜时,已囊空若洗,幸朋友周旋,不致悲穷途也。

自初九日由杭返沪,举目无亲,欲航海东游,奈吾表兄尚无回信,欲南还故乡,又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是以因循海上,卒至影落江湖。无可奈何,迁往爱国。目下剃头洗身之费俱无。

嗟夫!长者,情何以堪?今不得不再向长者告贷三十元,早日寄来美租界新衙门北首和康里第四爱国女学校徐紫虬转交苏文惠收。今冬长者返申当如数奉还。长者菩萨心肠,必不使我盈盈望断也!愁次不尽欲言。容当续呈。敬叩

讲安!

九月念三日

曼殊拜

长者何日返申,望早示知之。

复刘三

(11月·上海)

刘三长者:

前日令弟赍来惠札,并二十元,感佩明德,何可言喻!

曼顷已由爱国女校迁来法租界八仙桥西江路鼎吉里第四号夏寓,赐教可径寄来此处。惟此住址因友人约守秘密,故乞长者秘不以告人,幸甚!

曼此后行止尚未有定,比来寂处小楼,学梵文耳。长者何时可以来申,慰此岑寂也?

余非书所能究。寒风萧瑟,依望珍摄!

青漪、海航、仲梁诸公处乞致声。

曼殊拜

1907年

致刘三

(1月5日·上海)

刘三长者台下:

别来想道履冲和?曼抵沪不觉一周,无一事足为长者道,迄未肃启,幸恕我也。

曼寓法界鼎吉里,剑公先生常来,昨曾问及长者。少甫先生谓:“国粹学堂明春能否开办,现尚未决,因经济尚未筹定也。”今寄上简章一张,可知其大概。

曼明日又要往温州一转,计浃旬可以返申。昔人诗:

“木落山前霜雪多,手持寒锡远头陀。”长者可想而知我为况矣。

十一月念一日

曼拜

海航、青漪两先生均好。

复刘三

(1月28日·上海)

刘公足下:

别后思心潭潭,书来良以为慰!惟诸故人音尘远隔,不能不于心耳。

杏南兄放舟在何日?晤时,乞为我道念。钟公亦于明日来申。寒衲送君南浦时,以为不久当可接席快谈而竟不果,其缘悭耶?

寒凝切祈珍摄,以慰此驰想也。

十二月十五日

博经合十

致刘三

(6月28日·东京)

季平我哥足下:

违侍忽半年。每欲奉书,不知足下侨居何方,以是中止;望足下恕我也。

衲昨冬自芜至沪,月余过西湖,少住数日回申,闻申叔谓曾会足下。尔时衲正欲觅足下一叙积愫,适因南事,须往温州一行,担搁旬余,始得回申,而足下已回府矣。斯时衲在申贫乏已极,幸于达权兄处借来四十元,方得度此残冬。嗣于元旦日同少甫、少甫夫人航海而东,今住东京已阅五月,日间舍学梵文、学画外无他事。第不得足下近况,殊耿耿耳!暇时乞作书示我,以证前缘。

衲今后决意与太炎先生同谒梵土,但行期现尚不能定;申叔亦未定回国之期。足下今后行踪务望示明。达权、航海两公,近在何处?或因通书,乞代为致意。他日回国,必期与故人倾倒耳。余未细陈,容当续呈。肃此敬叩清安!

西历六月廿八日

曼拜

惠书望寄:东京牛区新小川町二丁目八番地民报社曼收可也。

致邓绳侯

(7月·东京)

申侯居士:

违侍半年,道体如何?想清豫耳。前此由少甫拜读居士赠诗,未能忘弭。

衲自元旦东渡以来,舍学梵文、学画外无他事。今《梵文典》首卷已成。先将告白奉上以尘清鉴。顷又蒙陈仲居士为题一诗云:“千年绝学从今起,愿罄全功利有情。罗典文章曾再世,悉昙天语竟销声。众生茧缚乌难白,人性泥涂马不鸣。

本愿不随春梦去,雪山深处见先生。”居士暇时,务希惠我一诗,以光卷帙,此实属前缘不浅,乞勿见却。

衲今决意于此数年西谒梵土,审求梵学;虽慧根微弱。冀愿力庄严,想居士亦以为然也。陈仲、循叔两公常相过谈,殊不廓落。致幻影一幅,亦达此驰恋耳。

曼殊拜

复刘三

(8月·东京)

刘三老哥足下:

前此迁居,方付上片笺,托秋枚转致。今始拜读十八日来示,如五朵云之从天飞下,喜可知也。又悉诸故人无恙,大慰下怀。老哥停棹西子湖边,诗怀必盛,何不示我一二?得以愁余朗诵,如与君同客秣陵景况也。

曼现在东,无一事堪告故人,但多疚病,静居终日。待二三月后,申公老太太抵此,方能往乡下与母亲同住。

老哥与石君丹生同寓否?去冬舟中与石君握别,行将一载,石君无恙耶?前月戴君鸿渠来东京游,与曼相遇,友爱如昔。今戴君已返大阪,寓大阪北区上福岛北一丁目七十一,一安静馆。前此又遇吴君中俊(果超,江苏金山),彼云曾在江南陆军小学,故识余。并问及老哥。后戴君往访其居,已他迁不遇,想近日回国,老哥知其人否?

曼春间妄作《梵文典》一部,枚公命速将付梓,后以印人索价太奢,(盖日本尚无此种字母,惟欧洲有之,且有英文插入,故难。)现尚束之箧底。过蒙诸大德赐序,为卷帙之光,今附寄告白,以尘清览。又申夫人集《画谱》一册,但愿老哥湖山游倦时,各作一序(《曼殊画谱》序、《梵文典》序),或诗词赠我。又望代属剑公锡我数章,即无上乐。

曼决心西游印度,专学古昔言文,顾以托钵之身,未能筹得路费,置之徐图而已。(前在沪借兄之款,迄未奉还,抱歉之至!叨在故交,敢乞容其时日耳。)曼现暂寓东京小石川区久坚町二十七番瑜伽师地。如赐教言,望寄此处,以后乡居住址情形,再当相闻。

海航、达权两公,久不闻问,或因通书,幸为道念。

附寄书三册,启文八册,望老哥将此启文赠诸居士,当是功德无量矣。又致相片数幅:一为吾幼时随大父大母所照;一为吾母抚余;一为吾姐。吾大父大母弃余数年,今惟吾母、吾姊与曼三人形影相依而已。附寄一绝,曼不能作诗,乞为教正复我,感甚!

东来与慈亲相会,忽感刘三、天梅去我万里,不知涕泗之横流也九年画壁成空相(余出家刚九年),万里归来一病身。

泪眼更谁愁似我?亲前犹自忆词人。

致刘三

(9月27日·上海)

季平我兄足下:

在东拜读手示,已经奉答,并付上书籍教册,相片四张,想已尘清鉴。

曼昨由东京回沪,本欲趋杭一叩高斋,并小住西湖。友人均劝曼勿行,盖曼归时在长崎旅馆沾寒疾,卧床八日,回此惟有一身瘦骨而已。

曼抵沪时,适申公老太太前数日已东渡(闻令弟子守民亦已东游),今无有住留之处。旧交都不相逢,殊难为计,今决于此少作勾留,即返东与母亲同居。此次由东临行,在家姊处筹得九十元,今以一病用罄,昨日向黄晦闻君处借得元余,作零用耳。故今欲再问兄处告假四十元。去冬借款,迄未奉还,殊大失信!虽在知交,然无时不耿耿也。今曼于他处告贷无门,惟待兄款一到,即行东归。后此情形,容当续陈。肃此敬颂起居,不胜待命之至!

款乞寄至:上海铁马路爱而近路国学保存会藏书楼黄晦闻君转交苏湜可也,盖曼现暂居此处。

八月二十二日

弟曼拜

致刘三

(10月17日·上海)

季平我哥垂鉴:

前抵沪奉上一笺,向兄再借四十元,作返东路费。今将二旬,尚未蒙赐复,日以怅怅!抑兄尚未接吾信否?弟今居此,日复一日。前乡友借去三百余元,弟已寄书速其来申,第今亦杳无消息,殊难为计。今再乞兄为筹一款寄下,俾得早日成行,免虚掷韶光,归东后当筹还。否则尚望兄有以教弟也。余未细陈,即请清安!

九月十一早

弟氵是叩

寄款乞寄:黄君晦闻转交苏氵是。幸甚。

再启者:前在东寄上书籍、相片等件,均妥收否?兄作书未免太略,我兄为况,及明春行止如何?乞详示之。兄如能设法,令弟时得追随左右,即大快事!盖弟舍与故人留连风景之外,无一足以消忧也。兄意何如?乞早教我,以定去留。弟以沪渎非久居之地,且无故人,不得不急谋返东,奉母居乡。兄如能为谋他往,则无不可。惟兄知弟情性,必有以教我也。

复刘三

(10月21日·上海)

刘三我兄足下:

十二日接到复书,并洋十五元,感激无已!适兄经济拮据,愧甚!

弟现舟资未足,故未能定期东渡,日与去病先生对床风雨,意极可亲。前剑公、吹万两公来申,酒家相谈数日,乐甚,惟咸以不见兄为憾耳。剑、吹两公已往淞江矣,兄何时可以来申,得聚首之乐耶?

少公无一书至,其老太太及令弟子等于前月东渡,今尚未见来信,殊耿耿!兄捐入《天义》之款,弟到东即交申公便是。申公忙甚,不易抽身回国。

兄近日诗怀,又饶几许?前寄晦闻大作,殊妙,殊妙。曼昨夕于佩公筵上得一晤梨花馆,彼殷殷为问刘三何处?兄其速来一醉谢彼否乎?余未细陈,顺颂起居弥健!

九月十五日

曼拜

致刘三

(11月28日·上海)

刘三我哥足下:

匆匆握别,无一书至,殆以曼根器浅薄,不屑教诲。见弃之速,情奚以堪?

曼前此所为,无一是处,都因无阅历,故人均以此疏曼。思之成。第天下事无有易于骂人者。曼处境苦极,深契如兄,岂不知之?家庭事虽不足为兄道,每一念及,伤心无极矣!嗟乎,刘三,曼诚不愿栖迟于此五浊恶世也。

前太炎有信来,命曼随行,南入印度。现路费未足,未能预定行期。曼下月初可以返东,顷已谢绝交游。惟望兄勿弃我太甚而已。天寒风厉,依望珍重!暇时望有以教曼也。

十月二十三

弟曼殊顶礼

复刘三

(12月4日·上海)

刘三我兄足下:

谨接二十七日赐复,知不余弃,快慰何言?至云责兄,则余岂敢?前书如怨如诉,盖郁怫使然,宁如兄有湖山佳致,黄酒消忧者哉?

比来愁居,朗生、千里、晦、枚连饮,坚持不得。兄闻之,得毋谓曼忘却兄言乎?幸怜我也!

顷须俟剑妹来,方能定日东行,剑妹十五回乡,云一周可返,今逾半月尚未来,殊邑邑。

昨闻效鲁有主《神州》笔政之说,未知确否耳?佩公尝言兄与彼素有芥蒂,第何所因?能见告否?申公有意明春返居沪渎,以留东费用繁浩,且其老太太远适异国,诸凡不便故也。

近日功课忙否?暇时乞兄为我署“翁山女语”四字(或加“屈”字),各如钱大,盖家母将以《女语》付剞劂,流传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