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公文作品集
25989100000022

第22章 论文(8)

第一,发挥机关优势,搞好双向服务。我们对双向式半社会化服务的项目,在定项、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经济目标,实行五、三、二(百分之五十用于发展基金,百分之三十用于集体福利,百分之二十用于个人奖金)分配办法,发挥机关服务设施优势,创办了一个中心(后勤服务中心),下设七个部(综合服务部、小汽车维修服务部、商品经营部、饮食服务部、衣物清洗部、电器维修部、锅炉管道维修部),一站(对外供暖服务站)的半社会化服务实体,利用机关现有在岗人员,去年完成经营收入19.6万元,上缴税收5.7万元,实现利润10.8万元。这既提高了服务质量,保证了机关服务,又向社会开展了运输、早餐供应、车辆修理、衣物清洗、生活供暖服务。去年共为社会运输货物24万吨公里,出售蒸馍等3.6万斤,修理汽车100多台次,供暖面积达到62000平方米,扩大了服务范围,提高了机关服务功能,弥补了财政经费不足的困难。

第二,发挥专门服务职能作用,搞好行政工作特殊服务。对于领导用车、文印、会议、办公用房、机关财务、卫生绿化等特殊服务项目,我们在定岗、定职、定责的同时,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建立完善了严格的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财产管理制度、驾驶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议审批和接待制度、文印保密岗位责任制度,并实行责、权、利挂钩,极大地增强了工作责任性,提高了工作质量。从去年到今年,为行署领导服务的八辆小车,维修保养工作明显加强,没有发生大的事故;文件印刷质量显著提高,责任性增强,没有发生任何泄密事件;办公用房等公用设施维修及时,管护良好,保证了工作需要;机关绿化、环境卫生条件大大改善,连续多年被评为“花园式单位”和“文明先进单位”;承办全区性许多大型会议和大量的接待任务,保证了工作需要。

第三,发挥社会服务优势,搞好机关服务。从去年开始,我们对社会能够提供服务,能够保证机关正常运行的通讯、供水、供电、机关保卫、职工住房等项目,完全由社会职能部门承担,实行定时、定量、定质责任制,与邮电、自来水、电力、公安、房产部门,分别签定了合同或协议书,发挥了社会服务职能作用,保证了机关正常工作需要。同时,对机关内部的用水、用电、通讯,实行统一管理使用分部门结算费用的办法,调动了部门节电、节水、节电话费的积极性,减少了经费开支。

三、转变职能,加强调控,是保障行政服务职能的重要保证

实行多层次的后勤服务新机制,机关后勤服务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的职能,不是减少,而是增加;承担的责任,不是减轻,而是加重;服务的范围,不是缩小,而是扩大。只不过是管理的方式、调控的办法与过去不同了。因此,要搞好行政机关后勤服务,发挥社会化服务的作用,就必须转变观念,部分工作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宏观管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充分运用价格杠杆、竞争机制、经济法规等新的管理手段,实现机关人、财、物等要素的最佳配置,才能逐步实现机关服务设施现代化、机关服务规范化和机关工作效率化。

一是搞好统筹规划,完善服务配套功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行政工作的节奏将不断加快,工作领域将不断拓宽,这就对行政后勤服务项目、技术装备和人员素质等提出了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没有满足或停留在现有的工作水平上,除继续发挥现有服务项目功能外,根据行政工作发展的新要求,突出抓了服务设施、设备更新、人员培训三个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开辟新的服务项目,装备现代化设施,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使后勤工作超前发展,处于主动地位,满足和保证了行政工作的新要求。

二是搞好组织协调,提高整体服务工作水平。实行不同层次、多方位服务经营形式,就其每个服务项目本身来说,责任得到落实,功能得到发挥,机制得到完善,大大提高了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从后勤服务整体工作来看,由于行政工作具有综合性、整体性、集中性和突发性的特性,这就要求服务项目不仅要有很强的独立性,而且要有顾全大局、联合服务的整体性。因此,作为承担行政后勤服务管理的综合部门,必须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利益、任务协调,从确保机关工作高效运转的大局出发,果断及时地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减少摩擦,消除内耗,保证服务。

三是搞好检查监督,确保服务质量。对于各种服务项目,除确定好目标,落实好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外,我们坚持对每个服务项目,定期进行检查监督,特别是按照国家法律、物价政策等规定,重点搞好服务价格、服务程序、服务质量、工作制度的检查和落实。对于违纪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使后勤服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四是提高领导水平,搞好工作指导。作为承担后勤服务综合管理的领导者,要搞好协调、组织、监督工作,就必须认真学习******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好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掌握现代化管理的新手段,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竞争向上,以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领导水平;也才能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决策的准确性,监督的有效性,管理的自觉性,减少工作失误。同时,在提高领导者本身素质的前提下,加强对服务工作、服务技术、经营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定期搞好职工技术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

政府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是一项集行政性与社会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我们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并进行了初步探索,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将继续虚心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使我区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试论解决我区贫困问题的途径在全省扶贫开发研讨大会上交流(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党中央、******十分重视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近年来,先后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1996年又专门召开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了支持贫困地区搞好扶贫开发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要求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同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决不能把贫困问题带入二十一世纪。如何有效地落实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搞好扶贫攻坚工作,加快我区扶贫开发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为此,本文就解决我区贫困问题的途径,进行一些探讨。

一、十四年扶贫的成就和经验

我区地处甘肃东部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部分群众生活一直比较困难,长期处于贫困状态。1982年,国家将我区的H两个贫困县,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县。1986年,省上又将H三县(市),列为省扶贫重点县,在国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各级党政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科技开发为先导,以改变生产条件为重点,以稳定脱贫为目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经过十四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到1996年底,全区贫困人口由原来73.37万人减少到25.39万人;贫困面由原来的45.1%下降到了13.9%。在全区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使全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观。

首先,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生产条件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因素。贫困地区的共同特点是生产条件严酷。严酷的生产条件不改变,脱贫就没有基础和保证。鉴此,我区地、县、乡党政组织,把改善贫困乡、村的生产条件,作为扶贫工作的基础工程,在全区开展了以田、水、路、电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改变了生产条件。一是梯田建设形成规模。全区建成梯条田442.4万亩,人均基本农田达到2.4亩。特别是H县建成高标准水平梯田84.3万亩,占耕地面积90%以上,人均达到2.18亩。使过去沟壑纵横、坡陡贫瘠的“三跑田”,变成了现在整齐有序、宽大平展的“三保田”。二是水利建设有了重大突破。在川区建成阳川、东峡、水洛、H南干渠等骨干水利工程208个,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54万亩。特别是大力推广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在山区建成大田集雨补灌水窖32000眼,山地窖灌面积达到25350亩,创出了干旱山区集雨灌溉抗旱的先河。三是道路建设形成网络。全区建成县、乡、村公路901.76公里,乡上通车率达到100%,村上通车率达到96.4%。同时,建成农贸市场173处。使过去寂静、封闭的乡村,呈现出开放、活跃的生机。四是农电建设成效显著。H两县,架通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48.91公里,10千伏农电线路1944.5公里,10千伏以下低压线路3848.2公里,使农电入户率达到了93%以上。五是科技推广取得实效。在大力推广、普及各种科技知识,狠抓农村扫盲工作的同时,重点抓了以“地膜、化肥、良种”为主的种、养、加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的推广,基本实现了玉米种植地膜化;化肥、良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

其次,生括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促进了物质财富的稳定增长。到1996年底,全区粮食总产达到74.4万吨,财政收入达到2.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跨过千元大关,有55个村实现小康。全区农村粮食基本达到自给有余,30%的农户达到“耕一余一”或“耕一余二”的水平;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不少农户修建了新房;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高档用品,也进入了农村家庭。

再次,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观。为了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一面坚持“供煤植薪”,解决农民做饭、取暖缺薪困难,有效地停止了植被破坏;一面坚持种草种树,绿化荒山荒坡,改善生态环境。到1996年底,全区“三荒地”种草面积127.8万亩,造林累计保存面积达到3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到5902.40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60%。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经过十四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在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逐步探索出了搞好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一是扶贫必须先扶志。帮扶是外因,贫困户是内因。实践证明,凡是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的,都是内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扶贫必须把扶志放在首位,帮助贫困户树立自我脱贫的信心,搞好智力开发和科技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把贫困户首先从智力贫困中解放出来。二是扶贫必须扶持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水平低下,是贫困户难以摆脱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生产条件,改进生产手段。三是扶贫必须扶到稳固的产业上。建立稳固的产业,是解决贫困户贫困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稳固的产业,就不可能达到稳定脱贫。从过去的扶贫工作来看,凡是已经达到稳定脱贫的贫困户,都是在扶贫工作中真正建立起来了一至两个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能经受住市场考验的产业。四是扶贫必须依靠社会力量。扶贫开发,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又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援,还需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助,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强大、持久的“扶贫济困”力量,才能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否则,不论靠哪一个方面,都很难持久地搞好扶贫开发工作。

二、目前贫困的特征及原因

经过十四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贫困面大大缩小,绝大部分自然条件较好,劳动力素质较高的贫困户,都达到了稳定脱贫水平。目前,全区贫困户缩小到5.29万户,贫困人口减少到25.3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9%。但扶贫的任务并没有因此而减轻,而且难度越来越大,已经进入了最艰难的攻坚阶段。

从目前这些贫困户的现状来看,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南部高寒阴湿山区、西北部深山干旱区和地方病高发区,而且有三个方面的共同特性。一是反复性比较强。由于这些贫困户的自然条件过差,生产单一,经济基础脆弱,抗御灾害的能力差,返贫率高。二是自生性比较弱。这些贫困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国家救济过日子。1996年底,全区需国家救济的“三无户”仍有6.32万户,人口29.69万人,分别占农村总农户和总人口的16.1%和16.4%,调供回销粮3266万斤,下拨救济款2827万元。三是开发性较差。在这些贫困户中,绝大多数户的生产经营,仍停留在原始式的简单的自给性生产水平上。既使在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等传统产业上,无论从生产手段上看,还是从生产规模上讲,都没有一个开发性的产业。